CN205450545U -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0545U
CN205450545U CN201521074204.6U CN201521074204U CN205450545U CN 205450545 U CN205450545 U CN 205450545U CN 201521074204 U CN201521074204 U CN 201521074204U CN 205450545 U CN205450545 U CN 205450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port
scialyscope
radiator structur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42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洪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742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0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0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05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其中,该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散热模块和第一风扇,所述壳体用于收容所述散热模块和第一风扇,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以在所述壳体内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口相邻设置,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的背离所述第二风口一侧;当所述第一风扇正转时,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流向所述第二风口。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利用全部风量吹过散热鳍片而实现散热的方式长时间工作散热效率降低的问题,保证了散热效率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Description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投影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靠散热来保证元件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而现阶段,大多采用散热模块置于风扇出风口一侧,以利用风扇全部的风量吹过散热模块上的散热鳍片的方式来实现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灰尘会很快堆积在散热鳍片上,而堵塞通风道,使得散热鳍片的整体通风量逐渐下降,从而导致散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旨在保证散热效率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散热模块和第一风扇,所述壳体用于收容所述散热模块和第一风扇,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以在所述壳体内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口相邻设置,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的背离所述第二风口一侧;当所述第一风扇正转时,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流向所述第二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反转,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流向所述第一风口。
优选地,所述散热模块上具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鳍片,所述鳍片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风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的轴线平行于风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散热模块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散热模块分为多组,每组散热模块对应设置有一第一风扇。
优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一风口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流向所述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流向所述第一风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对应第一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网板,对应第二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网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投影机,所述投影机包括热源及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是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散热结构,所述热源设置在散热结构的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投影机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按照下述三种方案中的一种实现正转与反转;
方案一:在所述投影机开机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在所述投影机关机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
方案二: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在所述投影机关机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
方案三:在所述投影机开机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扇正转时,散热模块位于第一风扇进风口一侧,气流经由散热模块的鳍片形成的通道及散热模块的周边进入第一风扇,而后排出壳体。即便有灰尘堆积到散热鳍片,使鳍片形成的通道部分堵塞,导致通风量过小的情况发生时,散热模块的周边的风量仍然会补充进来,作为通风量的一部分而进入第一风扇,避免了前述利用全部风量吹过散热鳍片,而发生的散热效率随工作时间增加而降低的问题,保证了散热效率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散热结构 40 第一风扇
20 壳体 50 第二风扇
22 第一风口 60 第一网板
24 第二风口 70 第二网板
30 散热模块 80 热源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结构。
请参照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散热结构10,包括壳体20、散热模块30和第一风扇40,所述壳体20用于收容所述散热模块30和第一风扇40,所述壳体20上形成有第一风口22和第二风口24,以在所述壳体20内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口24相邻设置,所述散热模块3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40的背离所述第二风口24一侧;当所述第一风扇40正转时,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22流向所述第二风口24。
当散热结构10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风扇40正转,由第一风口22进入通风通道的冷空气流,一部分通过散热模块30上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鳍片,到达第一风扇40处,对若干散热鳍片进行冷却;另一部分则绕过散热模块30上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鳍片,从散热模块30的周边穿过,到达第一风扇40处,对散热模块30的周边进行冷却。最后,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流经由第一风扇40排出第二风口24。在散热结构10进行长时间工作后,散热模块30若干鳍片上会出现灰尘堆积现象,导致鳍片的通风效率降低。此时,整机的风路通风量不会受到改变,散热模块30周边不会出现灰尘堆积的现象,该散热结构10依然能够依靠对散热模块30周边的散热保证整个结构的散热效率,实现较现有技术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保证散热效率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从而,解决因长时间灰尘堆积所导致的散热结构10散热能力衰减的问题。进而,避免风扇、电源供电部分以及投影机的LED光源因为散热效率降低而超负荷运行问题,保证其实际工作寿命不会缩短。
另外,该散热结构10使冷却用冷空气流分为了两部分,分别对散热模块30的若干鳍片和周边进行冷却,较现有技术增加了对散热模块30周边的散热功能,从而提高了散热结构10的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40反转,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24流向所述第一风口22。
所述第一风扇40反转,壳体20内部形成与所述第一风扇40正转时相反的气流,将在整个开机过程中沉积在壳体20内部各元件上及散热模块30的鳍片上的灰尘吹出壳体20内部。
请进一步参阅图2,所述散热模块30上具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鳍片,所述鳍片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风向设置,以使散热模块30的散热鳍片和周边能够与冷空气流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40的轴线平行于风向设置,以使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流能够顺利、快速地排出壳体20,避免热量的堆积对散热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散热模块30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散热模块30分为多组,每组散热模块30对应设置有一第一风扇40。本实施例中,散热模块30设置有三个,这样的结构设置,使热源产生的热量得到了分流,分别经三个散热模块30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结构10的散热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三个散热模块30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风口24的两端,与之适配地设置有两个第一风扇40。这样的设置可有效缓解单组风扇的散热压力,实现高效散热。可以理解的,根据投影机内部其他元件的散热需求、排列方式和空间布局,这样的散热组亦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以实现合理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10还包括第二风扇50,所述第二风扇50与所述第一风口22相邻设置。第二风扇50的设置可使壳体20内部快速地形成空气流动,并且可提高流动速度,以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正转,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22流向所述第二风口24;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反转,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24流向所述第一风口22。
本实施例中,当散热结构10正常工作时,三个风扇正转,第一风口22为进风口,第二风口24为出风口,壳体20内部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风路,有助于结构散热。
请进一步参阅图1,所述壳体20的对应第一风口2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网板60,对应第二风口2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网板70。第一网板60和第二网板70与壳体20之间可为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一网板60和第二网板70用于保护壳体20内部元件,可拆卸则是为了方便两网板及壳体内部元件上附着的顽固灰尘及浮灰的清理,有效降低灰尘对于散热结构10工作性能的影响,保证散热结构10在正常工作时的高效散热。另外,第一网板60和第二网板70上可设置防尘滤网,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投影机,所述投影机包括热源80及散热结构10,所述散热结构10是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散热结构10,所述热源80设置在散热结构10的壳体20内。该散热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投影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所述投影机的第一风扇40及第二风扇50按照下述三种方案中的一种实现正转与反转;
方案一:在所述投影机开机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反转;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正转;在所述投影机关机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反转;
方案二: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正转;在所述投影机关机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反转;
方案三:在所述投影机开机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反转;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与所述第二风扇50正转。
本实施例中,当按下所述投影机的关机键后,所述投影机部分断电,系统控制风扇反转数分钟。此时,所述第一风扇40及所述第二风扇50反转,在壳体20内部形成较正常工作状态相反的气流,将在整个开机过程中沉积在壳体20内部各元件上及散热模块30的鳍片上的灰尘吹出壳体20内部。采用该方式对整机进行数分钟的内部灰尘清理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灰尘在光机内部的堆积速度和附着面积,从而实现整机工作效能的提高。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按下所述投影机开机键后,在投影机开始启动到能正常工作的若干时间段内,例如开机过程中的1分钟的时间内,所述第一风扇40及所述第二风扇50反转,同样实现对整机内部灰尘的清理工作;亦可以在所述投影机开机启动过程中和关机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40及所述第二风扇50均反转,以进一步实现对整机内部灰尘的清理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散热模块和第一风扇,所述壳体用于收容所述散热模块和第一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以在所述壳体内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口相邻设置,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的背离所述第二风口一侧;当所述第一风扇正转时,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流向所述第二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反转,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流向所述第一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上具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鳍片,所述鳍片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风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的轴线平行于风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散热模块分为多组,每组散热模块对应设置有一第一风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一风口相邻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流向所述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流向所述第一风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对应第一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网板,对应第二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网板。
9.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包括热源及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是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散热结构,所述热源设置在散热结构的壳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按照下述三种方案中的一种实现正转与反转;
方案一:在所述投影机开机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在所述投影机关机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
方案二: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在所述投影机关机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
方案三:在所述投影机开机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反转;在所述投影机正常投影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正转。
CN201521074204.6U 2015-12-21 2015-12-21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0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4204.6U CN205450545U (zh) 2015-12-21 2015-12-21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4204.6U CN205450545U (zh) 2015-12-21 2015-12-21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0545U true CN205450545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5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420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0545U (zh) 2015-12-21 2015-12-21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0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1570A (zh) 一种逆变器功率柜
CN204176767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US20120129442A1 (en) Container data center
CN202887614U (zh) 显示屏的散热装置
CN206178327U (zh) 一种投影装置及其冷却散热系统
CN107027274A (zh) 一种机柜半导体冷却装置
CN104728954B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6977887U (zh) 一种机柜半导体冷却装置
CN204488477U (zh) 动力舱散热系统及其车载泵和工程机械
CN106814525A (zh) 一种散热装置、投影机及投影系统
CN204926722U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散热系统的户外广告机
CN205450545U (zh) 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CN205301790U (zh) 一种散热装置、投影机及投影系统
CN203689298U (zh) 液冷散热装置
CN206878858U (zh) 一种易散热防尘交换机
CN105066251A (zh) 风管机
CN216411849U (zh) 一种投影仪的散热结构及投影仪
CN103163713B (zh) 投影机
CN205014478U (zh) 风管机
CN106896629B (zh) 投影仪
CN204886564U (zh) 一种直通式冷却贯流水轮发电机通风装置
CN211236548U (zh) 投影仪
CN207118195U (zh) 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CN206212562U (zh) 一种充电机功率器件散热风道串联结构
CN110673370B (zh) 高亮液晶屏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