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4478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4478U
CN205014478U CN201520598896.8U CN201520598896U CN205014478U CN 205014478 U CN205014478 U CN 205014478U CN 201520598896 U CN201520598896 U CN 201520598896U CN 205014478 U CN205014478 U CN 205014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cooled ducted
air condition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88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超
施正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5988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4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4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44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机部件,风管机还包括:第一换热器,设置在进风口和风机部件之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出风口和风机部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风管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机的换热效率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通常有两种换热方式:
第一种为吹风换热结构,如图1所示,其采用离心风机13’通过进风口11’吸风,将风吹送到换热器20’上,经过换热器20’后,从出风口12’吹出,空气先经过离心风机,经过风机变向,然后经过换热器,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空气的流向。
第二种为吸风换热结构,如图2所示,其采用贯流风机13’通过吸风方式,从进风口11’吸风,风先经过换热器20’换热后,再通过贯流风叶从出风口12’吹出,其结构可以总结为即空气先经过换热器,然后经过风机变向,再通过出风口吹出,图2中箭头方向表示空气的流向。
根据上述描述,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由于只经过一次换热器进行换热,所以风管机的换热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风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的换热效率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机部件,风管机还包括:第一换热器,设置在进风口和风机部件之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出风口和风机部件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二换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风管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换热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二换热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风管机具有风道,风道的第一端形成进风口,风道的第二端形成出风口。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位于风道内,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与风机部件的距离大于第一换热器与进风口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与出风口的距离大于第二换热器与风机部件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底部均设置有接水盘。
本技术方案的风管机采用同时换热方式,先吸风经过第一换热器,再经过风叶吹风到第二换热器上,这样经过两次换热后,最后通过出风口出风,吸风吹风的同时都在进行换热。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并先经过第一换热器,然后经过风机部件变向,再吹向第二换热器,最后通过出风口吹出。本风管机由两个换热器组成,并将风机部件位于两部分换热器中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而言,采用了全新的流场布局,由于采用了两组换热器,增加了换热器面积,经过两次换热,提高了换热能力,从而提高了风管机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进风口11、出风口12和风机部件13,风管机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进风口11和风机部件13之间,第二换热器22设置在出风口12和风机部件13之间。
风管机采用同时换热方式,先吸风经过第一换热器,再经过风叶吹风到第二换热器上,这样经过两次换热后,最后通过出风口出风,吸风吹风的同时都在进行换热。图3中的箭头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并先经过第一换热器,然后经过风机部件变向,再吹向第二换热器,最后通过出风口吹出。本风管机由两个换热器组成,并将风机部件位于两部分换热器中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而言,采用了全新的流场布局,由于采用了两组换热器,增加了换热器面积,经过两次换热,提高了换热能力,从而提高了风管机的换热效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风机部件的两侧分别增加换热器,这种结构不仅仅是通过换热器数量增加换热效率,而且还有以下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1)在相同换热能力下,可以减少单个换热器的长度,从而减小风管机整机的长度,也可减少换热器宽度,使风管机空调做的更薄。这样缩小风管机的体积,更加方便安装。
2)风经过两次换热后,风管机吹出的风更柔和。
3)由于风机部件位于两个换热器的中间,风机部件产生的噪音会在两个换热器之间进行吸收,这样使噪音也会降低。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数量均为一个,在一种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换热器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二换热器2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为了对两个换热器可以进行单独控制,风管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换热器21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二换热器22电连接。在可以保证换热功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关闭第一换热器21或者第二换热器22来节省消耗。
参见图3,风管机具有风道14,风道14是风管机壳体形成的,风道14的第一端形成进风口11,风道14的第二端形成出风口12。
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均位于风道14内,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均是沿风道14径向方向延伸的,两个换热器延伸方向与风道14的轴向垂直。
第一换热器21与风机部件13的距离大于第一换热器21与进风口11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器21离进风口更近,第一换热器21与风机部件13之间的空间比较大,这种结构,使风从进风口11进入后直接和第一换热器11接触换热,然后进入到风道14内的时间更长,这样有利于对进入风道的进风热量进行保护,减少外部空气的温度与内部空气温度的交换,提高了换热效率。
第二换热器22与出风口12的距离大于第二换热器22与风机部件13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二换热器22离风机部件13更近,这样风机部件13出来的风可以直接在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由于第二换热器距离出风口12较远,减少了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换热,提高了风管机的换热效率。
为了防止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的产生的水珠流入到风道内,所以在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底部均设置有接水盘23,本实施例中,两个换热器可以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风管机,包括进风口(11)、出风口(12)和风机部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风机部件(13)之间;
第二换热器(2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2)和所述风机部件(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2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1)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具有风道(14),所述风道(14)的第一端形成所述进风口(11),所述风道(14)的第二端形成所述出风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均位于所述风道(14)内,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与所述风机部件(13)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与所述进风口(11)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与所述出风口(1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与所述风机部件(13)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的底部均设置有接水盘(23)。
CN201520598896.8U 2015-08-10 2015-08-10 风管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14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8896.8U CN205014478U (zh) 2015-08-10 2015-08-10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8896.8U CN205014478U (zh) 2015-08-10 2015-08-10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4478U true CN205014478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889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14478U (zh) 2015-08-10 2015-08-10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44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251A (zh) * 2015-08-10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
WO2022065660A1 (ko) * 2020-09-22 2022-03-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251A (zh) * 2015-08-10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
WO2022065660A1 (ko) * 2020-09-22 2022-03-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8233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循环散热装置
CN105066251A (zh) 风管机
CN205014478U (zh) 风管机
CN201000600Y (zh) 一种具有智能散热风道结构的刀片服务器
CN204488477U (zh) 动力舱散热系统及其车载泵和工程机械
CN202485120U (zh) 管道式空调器
CN203282073U (zh) 电焊设备散热侧板
CN202452604U (zh) 风管机室内机
CN201787673U (zh) 落地式空调机
CN100498135C (zh) 一种冷凝器及具有所述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2532623U (zh) 立式空调器
CN202711152U (zh) 一种大规模发热服务器机柜散热制冷系统
CN205105483U (zh) 一种高散热防尘式列头柜
CN101592385B (zh) 纯逆流板翅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空调
CN110926251B (zh) 一种节能高效换热器
CN207703074U (zh) 冷却塔变径加压器
CN203100292U (zh) 空调器及其热交换器
CN206452654U (zh) 一种电子机柜
CN204961059U (zh) 散热组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车辆
CN205299776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20518584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装置
CN203240928U (zh) 一种空冷器
CN20406334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7021842U (zh) 一种高效率的火电厂送风机电机的节能降耗装置
CN204115509U (zh)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