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0312U - 一种安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0312U
CN205450312U CN201521087685.4U CN201521087685U CN205450312U CN 205450312 U CN205450312 U CN 205450312U CN 201521087685 U CN201521087685 U CN 201521087685U CN 205450312 U CN205450312 U CN 205450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hambers
bottle
post
gripper shoe
prob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876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元景
周勇
梁晋宁
王利明
洪明志
廖磊
徐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tech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ctech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tech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ctech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876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0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0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0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检装置。该安检装置包括:检测腔室和托载机构,检测腔室用于对瓶装待检测液体进行检测;托载机构用于托载瓶在检测腔室内做升降移动,还包括设置在检测腔室内顶端的防撞机构,防撞机构用于在瓶上升至顶触到防撞机构时,控制托载机构停止上升。该安检装置通过设置防撞机构,能够避免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在上升移动过程中顶到安检装置的顶部,从而避免由于瓶与安检装置的顶部相顶触所导致的安检装置损坏或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损坏;防撞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制备及安装工艺简单,可维护性好;同时防撞机构占用空间小,容易调整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安检装置的制作和控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安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检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安检仪能检测的瓶子高度根据机器参数而定,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超高瓶,即瓶子的高度超过机器常规检测所容许的高度,这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去检测超高瓶内的液体。
现有安检仪产品在超高瓶防撞这一块采用光纤发射和接受装置(以下均称之为光幕传感器)配合控制器对安检仪内检测通道顶部的屏蔽门进行控制,防止屏蔽门在关闭状态下受到超高瓶顶部的挤压。
光幕传感器通常设置在安检仪内部的检测通道外,采用光幕传感器探测超高瓶顶端的位置,需要在光幕传感器外部大面积增加辐射屏蔽装置,防止射线从开设在检测通道上的光幕传感器的透光孔区域穿透,导致射线泄露。由于大面积的辐射屏蔽装置的设置,该方案导致安检仪整机重量增加;此外,受光幕传感器体积限制,光幕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安检仪内部的检测通道外部,这增大了安检设备的整体尺寸;另外,光幕传感器在设备内部安装复杂,出现故障后维修不便;再者,光幕传感器的价格相对于整机成本较高,导致安检设备的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检装置。该安检装置的防撞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制备及安装工艺简单,可维护性好;同时防撞机构占用空间小,容易调整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安检装置的制作和控制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检装置,用于检测瓶装液体的安全性,包括:检测腔室和托载机构,所述检测腔室用于对瓶装待检测液体进行检测;所述托载机构用于托载所述瓶在所述检测腔室内做升降移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腔室内顶端的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在所述瓶上升至顶触到所述防撞机构时,控制所述托载机构停止上升。
优选地,所述防撞机构包括主探测部和辅探测部,所述主探测部和所述辅探测部分设在所述检测腔室顶端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所述主探测部和所述辅探测部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辅探测部延伸至所述托载机构的正上方,用于在所述瓶的顶触下发生位置移动,所述主探测部用于根据所述辅探测部的位置移动情况控制所述托载机构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主探测部包括位置感应元件,所述位置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检测腔室的第一侧壁上,且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朝向所述辅探测部;
所述辅探测部包括第一固定柱、支撑板和辅助感应元件;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另一端贯穿于所述检测腔室的第二侧壁中,所述支撑板对应位于所述托载机构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辅助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面对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所述辅助感应元件用于在所述瓶未顶触所述支撑板时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相正对,且处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的感应范围内;或者,所述辅助感应元件用于在所述瓶未顶触所述支撑板时位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下方,且处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的感应范围外。
优选地,所述检测腔室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托载机构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固定柱贯穿于所述条形孔中,且所述第一固定柱的贯穿于所述条形孔中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检测腔室外;
所述辅探测部还包括弹性元件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且对应位于所述条形孔的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下方;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位于所述检测腔室外的一端;
所述第一固定柱能在所述瓶顶触所述支撑板的作用力下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移动,并能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托载机构包括托盘和升降支架,所述托盘与所述升降支架连接,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电连接;
所述托盘用于承载所述瓶;所述升降支架用于带动所述托盘向靠近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或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移动,还用于在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控制下停止上升移动。
优选地,所述托盘、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检测腔室的顶壁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辅助感应元件包括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相互垂直地拼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子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子板平行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且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能感应到所述第二子板的位置变化。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柱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均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条形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贯穿于多个所述条形孔中;
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柱包括多个,每个所述弹性元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和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柱;
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条形孔等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且所述屏蔽罩对应所述条形孔设置,用于对所述条形孔进行屏蔽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检装置,通过设置防撞机构,能够避免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在上升移动过程中顶到安检装置的顶部,从而避免由于瓶与安检装置的顶部相顶触所导致的安检装置损坏或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损坏;防撞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制备及安装工艺简单,可维护性好;同时防撞机构占用空间小,容易调整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安检装置的制作和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安检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安检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检测腔室;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顶壁;14.条形孔;2.托载机构;21.托盘;22.升降支架;3.瓶;4.防撞机构;41.主探测部;411.位置感应元件;4110.感应面;42.辅探测部;421.第一固定柱;422.支撑板;423.辅助感应元件;4231.第一子板;4232.第二子板;424.弹性元件;425.第二固定柱;43.屏蔽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安检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检装置,用于检测瓶装液体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包括:检测腔室1和托载机构2,检测腔室1用于对瓶装待检测液体进行检测;托载机构2用于托载瓶3在检测腔室1内做升降移动,还包括设置在检测腔室1内顶端的防撞机构4,防撞机构4用于在瓶3上升至顶触到防撞机构4时,控制托载机构2停止上升。
其中,检测腔室1内顶端指检测腔室1内靠近检测腔室1顶壁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托载机构2还可以托载瓶3在检测腔室1内做检测所需要的其它方式的运动,如旋转运动等,以便使瓶装液体的安全性被很好地检测出来。
通过设置防撞机构4,能够避免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3在上升移动过程中顶到安检装置的顶部,从而避免由于瓶3与安检装置的顶部相顶触所导致的安检装置损坏或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3损坏,特别是针对装有待检测液体的超高瓶(即瓶子的高度超过了安检装置常规检测所容许高度),能在安检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超高瓶和安检装置免受损坏。
本实施例中,防撞机构4包括主探测部41和辅探测部42,主探测部41和辅探测部42分设在检测腔室1顶端的相对两侧壁上,且主探测部41和辅探测部42的位置相对应;辅探测部42延伸至托载机构2的正上方,用于在瓶3的顶触下发生位置移动,主探测部41用于根据辅探测部42的位置移动情况控制托载机构2的移动。主探测部41和辅探测部42相互配合,能对瓶3在上升过程中的位置进行探测,从而避免瓶3在上升过程中碰撞到安检装置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主探测部41包括位置感应元件411,位置感应元件411设置在检测腔室1的第一侧壁11上,且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朝向辅探测部42。辅探测部42包括第一固定柱421、支撑板422和辅助感应元件423;第一固定柱421的一端连接支撑板422,第一固定柱421的另一端贯穿于检测腔室1的第二侧壁12中,支撑板422对应位于托载机构2的正上方。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对;辅助感应元件423设置在支撑板422的面对第一侧壁11的一端,辅助感应元件423用于在瓶3未顶触支撑板422时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相正对,且处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内。当辅助感应元件423处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内时,位置感应元件411控制托载机构2继续上升移动。
其中,辅助感应元件423包括第一子板4231和第二子板4232,第一子板4231和第二子板4232相互垂直地拼接为一体,第一子板4231平行于支撑板422并与支撑板422连接,第二子板4232平行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且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能感应到第二子板4232的位置变化。本实施例中,位置感应元件411采用接近开关,第二子板4232能够导电,接近开关能够对在其感应范围内的第二子板4232进行感应,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托载机构2,以控制托载机构继续上升移动或停止上升移动。第一子板4231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支撑板422上。接近开关通过将接近开关安装座安装在检测腔室1的第一侧壁11上,接近开关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座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22采用钣金工艺、机加工工艺或者模具成型工艺制备形成,支撑板422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木材或者陶瓷等。本实施例中的防撞机构4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制备及安装工艺简单,可维护性好;同时防撞机构4占用空间小,容易调整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安检装置的制作和控制成本。
本实施例中,检测腔室1的第二侧壁12上开设有条形孔14,条形孔1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托载机构2的移动方向;第一固定柱421贯穿于条形孔14中,且第一固定柱421的贯穿于条形孔14中的一端延伸至检测腔室1外。辅探测部42还包括弹性元件424和第二固定柱425,第二固定柱425设置在第二侧壁12的外侧,且对应位于条形孔14的远离检测腔室1顶壁13的下方;弹性元件424的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柱425,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柱421的位于检测腔室1外的一端。第一固定柱421能在瓶3顶触支撑板422的作用力下沿条形孔14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检测腔室1顶壁13的方向移动,并能在弹性元件424的弹力作用下沿条形孔14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检测腔室1顶壁13的方向移动。
其中,当第一固定柱421在瓶3顶触支撑板422的作用力下沿条形孔14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检测腔室1顶壁13的方向移动时,辅助感应元件423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位置相错开,这使得辅助感应元件423移动到了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之外,此时,位置感应元件411控制托载机构2停止上升移动,从而避免了托载机构2托载瓶3在上升移动至顶触支撑板422时还继续上升,进而避免了瓶3的顶端顶触到检测腔室1的顶壁13,对检测腔室1乃至安检装置造成损坏,同时还避免了瓶3在顶触检测腔室1顶壁13的过程中造成损坏。当将瓶3从检测腔室1内取走之后,第一固定柱421能在弹性元件424的弹力作用下沿条形孔14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检测腔室1顶壁1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固定柱421、支撑板422和辅助感应元件423能够在弹性元件424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位,进而为下一次瓶装液体的安检做好防撞准备。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柱421包括多个,多个第一固定柱421的一端均分别连接支撑板422;条形孔14包括多个,多个第一固定柱421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贯穿于多个条形孔14中。弹性元件424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柱425包括多个,每个弹性元件424对应连接一个第一固定柱421和一个第二固定柱425;多个第一固定柱421等间隔设置,多个条形孔14等间隔设置。如第一固定柱421设置有三个,条形孔14开设有三个,同时,弹性元件424也设置有三个,第二固定柱425也设置有三个。多个第一固定柱421的设置能够加强对支撑板422的固定和带动,使支撑板422在移动起来更加平稳。多个第一固定柱421通过沉头螺钉与支撑板422连接。第二固定柱425通过焊接或螺纹固定在第二侧壁12上。弹性元件424采用弹簧。
本实施例中,防撞机构4还包括屏蔽罩43,屏蔽罩43设置在第二侧壁12的外侧,且屏蔽罩43对应条形孔14设置,用于对条形孔14进行屏蔽遮挡,从而防止检测腔室1内部的用于对瓶装液体进行安全检测的检测射线泄露,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屏蔽罩43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屏蔽罩43分别一一对应地对条形孔14进行屏蔽遮挡;屏蔽罩43也可以为一个,一个屏蔽罩43同时对多个条形孔14进行屏蔽遮挡。
本实施例中,托载机构2包括托盘21和升降支架22,托盘21与升降支架22连接,升降支架22与位置感应元件411电连接,以便位置感应元件411输出的控制信号对升降支架22的上升和下降移动进行控制。托盘21用于承载瓶3,升降支架22用于带动托盘21向靠近检测腔室1顶壁13的方向或远离检测腔室1顶壁13的方向移动,还用于在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控制下停止上升移动。在对瓶装液体进行安全检测时,升降支架22带动托盘21正常升降移动;当对瓶装液体安全检测完成后,升降支架22需要上升回到瓶装液体的装入位置(即瓶装液体装入到安检装置中的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升降支架22有可能一直保持上升移动,到达装入位置时都停不下来,辅助感应元件423和位置感应元件411能够配合作用,使升降支架22在上升至超过装入位置时停止上升移动,从而避免瓶3与安检装置发生碰撞,进而避免碰撞造成瓶3和安检装置发生损坏。
其中,托盘21、支撑板422和检测腔室1的顶壁13相互平行。如此设置,确保瓶3在上升过程中不会与检测腔室1的顶壁13的任何位置发生碰撞。
基于安检装置的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该安检装置的安检方法,包括:托载机构2托载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3在检测腔室1内做升降移动,以对瓶装液体进行安全性检测;当托载机构2托载瓶3上升至顶触到防撞机构4时,防撞机构4控制托载机构2停止上升。
本实施例中,当托载机构2托载瓶3未顶触到支撑板422时,辅助感应元件423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相正对,并处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内,位置感应元件411控制托载机构2继续上升移动;当托载机构2托载瓶3顶触到支撑板422时,辅助感应元件423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位置相错,并处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外,位置感应元件411控制托载机构2停止上升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检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辅助感应元件423用于在瓶3未顶触支撑板422时位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远离检测腔室1顶壁13的下方,且处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外。
相应地,本实施例中安检装置的安检方法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当托载机构2托载瓶3未顶触到支撑板422时,辅助感应元件423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位置相错,并处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外,位置感应元件411控制托载机构2继续上升移动;当托载机构2托载瓶3顶触到支撑板422时,辅助感应元件423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相正对,并处于位置感应元件411的感应面4110的感应范围内,位置感应元件411控制托载机构2停止上升移动。
本实施例中安检装置的其他结构以及安检方法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2的有益效果:实施例1-2所提供的安检装置,通过设置防撞机构,能够避免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在上升移动过程中顶到安检装置的顶部,从而避免由于瓶与安检装置的顶部相顶触所导致的安检装置损坏或装有待检测液体的瓶损坏;防撞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制备及安装工艺简单,可维护性好;同时防撞机构占用空间小,容易调整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安检装置的制作和控制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安检装置,用于检测瓶装液体的安全性,包括:检测腔室和托载机构,所述检测腔室用于对瓶装待检测液体进行检测;所述托载机构用于托载所述瓶在所述检测腔室内做升降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腔室内顶端的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在所述瓶上升至顶触到所述防撞机构时,控制所述托载机构停止上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主探测部和辅探测部,所述主探测部和所述辅探测部分设在所述检测腔室顶端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所述主探测部和所述辅探测部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辅探测部延伸至所述托载机构的正上方,用于在所述瓶的顶触下发生位置移动,所述主探测部用于根据所述辅探测部的位置移动情况控制所述托载机构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探测部包括位置感应元件,所述位置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检测腔室的第一侧壁上,且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朝向所述辅探测部;
所述辅探测部包括第一固定柱、支撑板和辅助感应元件;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另一端贯穿于所述检测腔室的第二侧壁中,所述支撑板对应位于所述托载机构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辅助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面对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所述辅助感应元件用于在所述瓶未顶触所述支撑板时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相正对,且处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的感应范围内;或者,所述辅助感应元件用于在所述瓶未顶触所述支撑板时位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下方,且处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的感应范围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室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托载机构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固定柱贯穿于所述条形孔中,且所述第一固定柱的贯穿于所述条形孔中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检测腔室外;
所述辅探测部还包括弹性元件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且对应位于所述条形孔的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下方;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位于所述检测腔室外的一端;
所述第一固定柱能在所述瓶顶触所述支撑板的作用力下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移动,并能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载机构包括托盘和升降支架,所述托盘与所述升降支架连接,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电连接;
所述托盘用于承载所述瓶;所述升降支架用于带动所述托盘向靠近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或远离所述检测腔室顶壁的方向移动,还用于在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控制下停止上升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检测腔室的顶壁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感应元件包括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相互垂直地拼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子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子板平行于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且所述位置感应元件的感应面能感应到所述第二子板的位置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均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条形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贯穿于多个所述条形孔中;
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柱包括多个,每个所述弹性元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和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柱;
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条形孔等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且所述屏蔽罩对应所述条形孔设置,用于对所述条形孔进行屏蔽遮挡。
CN201521087685.4U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安检装置 Active CN205450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7685.4U CN205450312U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安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7685.4U CN205450312U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安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0312U true CN205450312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87685.4U Active CN205450312U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安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03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132A (zh) * 2015-12-23 2016-04-1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装置及其安检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132A (zh) * 2015-12-23 2016-04-1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装置及其安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4724A (zh) 一种晶圆自动装载设备
CN205450312U (zh) 一种安检装置
CN106291471A (zh)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的地质雷达探测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JP2008179432A (ja) エレベータの位置検出装置
US20210229957A1 (en) Elevator cars with camera mount
KR20200137856A (ko) 유압 안전장치가 구비된 쓰레기 수거차량
CN103922207A (zh) 电梯机械阻止和锁定一体式装置
CN105523457B (zh) 一种电梯称重方法及称重装置
CN105487132B (zh) 一种安检装置及其安检方法
CN103818814A (zh) 安全保护装置和包括它的自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设备
CN110980096A (zh) 一种辅助机器人自动化交接的升降台
CN103885370A (zh) 生产线监控系统和生产线监控方法
CN207211887U (zh) 载车板垂直升降下限位开关检测装置
CN108147056A (zh) 一种面板卡料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面板运输装置
CN202912330U (zh) 一种辐照货箱箱门检测装置
CN207439630U (zh) 电梯层门强度检测装置
CN108328453A (zh) 一种电梯对重系统
KR101463162B1 (ko) 차량 슬라이딩도어용 와이어링의 내구성 검출장치
CN207439359U (zh) 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设备
CN210286362U (zh) 用于检测电梯门关门到位状态的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
CN103738817B (zh) 电梯曳引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
CN209797292U (zh) 一种龙门吊防撞系统
CN207671647U (zh) 起升导向轮
CN215350875U (zh) 一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舱门保护装置
CN107416621B (zh) 电梯平层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