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7380U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7380U
CN205447380U CN201620119433.3U CN201620119433U CN205447380U CN 205447380 U CN205447380 U CN 205447380U CN 201620119433 U CN201620119433 U CN 201620119433U CN 205447380 U CN205447380 U CN 205447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ssing board
plate body
hollow plate
luminescen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94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194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7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7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73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中空板体及多条反射组件,中空板体具有夹挤一透光隔板结构的二透光板,该透光隔板结构包含排列穿设于该二透光板间的多个间隔肋,这些间隔肋系于该中空板体内部隔出多条通道。通过该多条发光组件于对应信道内的配置方式,使得入射至透光隔板结构的光线能经过多次的折射来使光分布均匀化,进而可完成一种成本较低且重量较轻的发光装置。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光装置,更特别的是关于一种通过中空板内的多道折射来产生均匀发光效果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装置常用来作为照明或使标示醒目化的用途上,例如照明灯具或广告广告牌等。
然而已知的发光装置往往因为采用了金属骨架而使得整个发光装置变得相当厚重,往往造成施工不易与增加施工成本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态的光均匀化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降低发光装置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高发光装置的抗击强度。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中空板体,具有二透光板,该二透光板间夹挤一透光隔板结构,该透光隔板结构包含排列穿设于该二透光板间的多个间隔肋,这些间隔肋是在该中空板体内部隔出多条通道;多条反射组件,各设于对应的一条通道中;及多条发光组件,各设于对应的一条通道中,其中,该多条反射组件及该多条发光组件中包含相互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与一条反射组件,该条发光组件配置于该二透光板的其一者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二透光板的另一者,该条反射组件配置于该二透光板的该另一者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二透光板的该其一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多条发光组件与对应的这些多条反射组件两两一组,且相邻组的发光组件的照射方向互为相反,以通过对向交互安置的配置方式来于中空板体所形成的短距离薄板的发光装置里产生均匀发光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二透光板为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其中该多条发光组件的一部分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二透光板,对应该部分的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一透光板;及该多条发光组件的其余部分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一透光板,对应该其余部分的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二透光板。此外,更可包含:一上中空板体及一下中空板体,该中空板体夹挤于该上中空板体与该下中空板体间,该上中空板体及该下中空板体各包含相同于该中空板体的透光隔板结构。该上中空板体的上表面及该下中空板体的下表面则可各配置有一光扩散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二透光板为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其中该多条发光组件系皆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一透光板,对应该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二透光板。此外,更可包含:一下中空板体,配置于该中空板体下方,该下中空板体包含相同于该中空板体的透光隔板结构。该下中空板体的下表面配置有一光扩散膜,该中空板体的上表面配置有一反射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多个光扩散装饰膜条,贴覆于各该条反射组件所被配置的透光板的另一侧面上,以进一步使发光装置的外表具有均匀的光亮度,产生不同的层次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中空板体的截面上呈现一蜂巢状、一X型的交叉状及一矩形状的此三者的其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该条发光组件呈一三角柱状,其三角柱的一柱缘正对所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的发光中心点,各该条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灯条,该中空板体的材料为聚碳酸酯,相互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与一条反射组件在该中空板体的一纵向方向上互相重叠。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通过中空板体的配置与以此中空板体作为光均匀化的媒介,可省去传统的金属反射片,降低发光装置的整体重量,且中空板体的排列穿设的多个间隔肋而形成的透光隔板结构更可提供高抗击强度,例如由此种多层中空板体组合成的类实心灯箱广告牌,在取代了传统铁架空心灯箱广告牌之下,多层的组合就能比传统上单纯整个空心的空心灯箱广告牌有更加强化的抗击度,使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具有不易断裂或损坏的结构特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更可无须如传统的金属外框架,形成通过多层中空板体组合成的类实心灯箱广告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图1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的电源供应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图1实施例中的中空板体内的光路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式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层式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X型交叉状的透光隔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状的透光隔板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0中空板体
111透光板(第一透光板)
112透光板(第二透光板)
120透光隔板结构
121间隔肋
124通道
130反射组件
132光扩散装饰膜条
140发光组件
150侧壁
111a透光板
112a透光板
120a透光隔板结构
200a光扩散膜
111b透光板
112b透光板
120b透光隔板结构
200b光扩散膜
210上中空板体
220下中空板体
300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效果,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图1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的电源供应示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发光装置包含:中空板体100、多条反射组件130及多条发光组件140。中空板体100具有二透光板(111、112),该二透光板(111、112)间夹挤一透光隔板结构120。该透光隔板结构120则是包含排列穿设于该二透光板(111、112)间的多个间隔肋121,这些间隔肋121为在该中空板体100的内部隔出多条通道124。其中,所述的该透光隔板结构120的被夹挤,包含该二透光板(111、112)直接连接这些间隔肋121或是间接连接这些间隔肋121。在该中空板体100内部的该多条通道124相互平行,使该多条反射组件130及该多条发光组件140可被配置于对应的信道内。进一步地,两两相对应的反射组件130及发光组件140为一组,各组的反射组件130正对所对应的发光组件的发光中心点,举例来说,当发光组件呈三角柱状,三角柱的一柱缘正对所对应的发光组件的发光中心点。此外,如图1所示,两两一组的这些多条发光组件与对应的这些多条反射组件中,相邻组的发光组件的照射方向互为相反,以通过对向交互安置的配置方式来于中空板体所形成的短距离薄板的发光装置里产生均匀发光的效果。
该多条反射组件130及该多条发光组件140中,具有相互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与一条反射组件,举例来说如图1及图2的截面部分所示的一条发光组件与一条反射组件在一纵向方向上互相重叠,此外,该条发光组件140配置于该二透光板(111、112)的其一者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二透光板(111、112)的另一者,该条反射组件130配置于该二透光板(111、112)的该另一者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二透光板(111、112)的该其一者。总言之,相互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与一条反射组件在该中空板体100内的配置可为在该中空板体100的一纵向方向上互相重叠或在该中空板体100的一纵向方向上具有一偏移量(图未示),反射组件用以反射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进而可使穿过该透光隔板结构120的光线能经过更多道折射,产生进一步的光均匀化效果。以及,如图2所示,发光组件举例来说是于该中空板体100的一端具有连接电源的线路。
接着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为图1实施例中的中空板体内的光路径示意图,本图未绘示出可使光线发生折射的透光隔板结构120,以使光线路径较为单纯。该二透光板(111、112)是以第一透光板111及第二透光板112为例,其中,该多条发光组件140的一部分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111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二透光板112(如图3中配置于上方的发光组件),对应该部分的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112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一透光板111(如图3中配置于下方的反射组件)。此外,该多条发光组件140的其余部分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112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一透光板111(如图3中配置于下方的发光组件),对应该其余部分的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111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二透光板112(如图3中配置于上方的反射组件)。以前述的在该中空板体100的一纵向方向上互相重叠的发光组件与反射组件的搭配下,可使自发光组件以垂直于透光板的角度发出的光线于反射后具有较大的涵盖范围,例如:以各该条发光组件呈一三角柱状且其三角柱的一柱缘(如图3所示的截面下的三角形的顶点)面对所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中央部位的实施样态。
接着请参阅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式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更包含:一上中空板体210及一下中空板体220,该中空板体100夹挤于该上中空板体210与该下中空板体220间。该上中空板体210包含相同于该中空板体100的透光隔板结构120,如:二透光板(111a、112a)及透光隔板结构120a;以及,该下中空板体220包含相同于该中空板体100的透光隔板结构120,如:二透光板(111b、112b)及透光隔板结构120b。进一步地,该上中空板体210的上表面及该下中空板体220的下表面各配置有一光扩散膜(200a、200b),例如采用透过材质,如聚碳酸酯等。此外,更可包含:多个光扩散装饰膜条132,系贴覆于各该条反射组件130所被配置的透光板(111、112)的另一侧面上,以减少各该条反射组件130由外部视得的不透光程度。
据此,就图3及图4A来说,上侧的出射光包含了‘正对于该上侧的发光组件140向上侧方向的直射光’加上‘背对于该上侧的发光组件140向下侧方向发射的直射光透过反射组件130而被反射至该上侧方向所形成的反射光’的总和;类似地,下侧的出射光包含了‘正对于该下侧的发光组件140向下侧方向的直射光’加上‘背对于该下侧的发光组件140向上侧方向发射的直射光透过反射组件130而被反射至该下侧方向所形成的反射光’的总和。此外,反射组件的配置可位于遮盖对向的发光组件的中心发光点,其可将损耗光源折射到对向,达到高效率发光的目的。
接着请参阅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层式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更包含:配置于中空板体100下方的一下中空板体220。其中,该中空板体10的该二透光板为第一透光板111及第二透光板112,该多条发光组件140系皆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111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二透光板112,对应该多条发光组件140的反射组件130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112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一透光板111。进一步地,该中空板体100的上表面配置有一反射层300,以将入射的光线皆反射为射向该第二透光板112。此外,该下中空板体220的下表面可选择性配置一光扩散膜(如图4A所示,在本图未示之)。
接着请参阅图5及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在截面上呈现X型交叉状的透光隔板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在截面上呈现矩形状的透光隔板结构的示意图。亦即,本案的透光隔板结构120的这些间隔肋可以各种方式来构形,用以使光线被多次折射而达到光均匀化分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透光板、透光隔板结构可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anel,PC)来制作,其他各种的可透光材料亦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各条发光组件举例来说可为发光二极管灯条。此外,如图4A所示的三层式发光装置在总厚度上可仅约为3.8公分,如图4B所示的二层式发光装置在总厚度上则可仅约为2.5公分,这是以200公分宽及600公分长的广告广告牌所为示例,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实用新型可省去传统的金属反射片,降低发光装置的整体重量,且中空板体的排列穿设的多个间隔肋而形成的透光隔板结构更可提供高抗击强度,使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具有不易断裂或损坏的结构特性,而不论是作为照明的光源或广告灯箱、广告牌等,皆具有成本较低且重量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申请专利的范围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中空板体,具有二透光板,该二透光板间夹挤一透光隔板结构,该透光隔板结构包含排列穿设于该二透光板间的多个间隔肋,这些间隔肋为在该中空板体内部隔出多条通道;
多条反射组件,各设于对应的一条通道中;及
多条发光组件,各设于对应的一条通道中,
其中,该多条反射组件及该多条发光组件中包含相互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与一条反射组件,该条发光组件配置于该二透光板的其一者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二透光板的另一者,该条反射组件配置于该二透光板的该另一者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二透光板的该其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多条发光组件与对应的这些多条反射组件为两两一组,且相邻组的发光组件的照射方向互为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透光板为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其中,
该多条发光组件的一部分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二透光板,对应该部分的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一透光板;及
该多条发光组件的其余部分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一透光板,对应该其余部分的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二透光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上中空板体及一下中空板体,该中空板体夹挤于该上中空板体与该下中空板体间,该上中空板体及该下中空板体各包含相同于该中空板体的透光隔板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中空板体的上表面及该下中空板体的下表面各配置有一光扩散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光扩散装饰膜条,贴覆于各该条反射组件所配置的透光板的另一侧面上,以减少各该条反射组件的不透光程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透光板为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其中,
该多条发光组件皆配置于该第一透光板的一侧且其照射方向朝向该第二透光板,对应该多条发光组件的反射组件配置于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且其反射面面向该第一透光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下中空板体,配置于该中空板体下方,该下中空板体包含相同于该中空板体的透光隔板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中空板体的下表面配置有一光扩散膜,该中空板体的上表面配置有一反射层。
10.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板体的截面上呈现一蜂巢状、一X形的交叉状及一矩形状的此三者的其一,其中各该条发光组件呈一三角柱状,三角柱的一柱缘正对所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的发光中心点,各该条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灯条,该中空板体的材料为聚碳酸酯,相互对应的一条发光组件与一条反射组件在该中空板体的一纵向方向上互相重叠。
CN201620119433.3U 2016-02-14 2016-02-14 发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7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9433.3U CN205447380U (zh) 2016-02-14 2016-02-14 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9433.3U CN205447380U (zh) 2016-02-14 2016-02-14 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7380U true CN205447380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94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7380U (zh) 2016-02-14 2016-02-14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7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4815B1 (ko) * 2023-02-24 2024-04-09 주식회사 바이오명륜 고휘도 양면 광고패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4815B1 (ko) * 2023-02-24 2024-04-09 주식회사 바이오명륜 고휘도 양면 광고패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8716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CN102011978A (zh) 具有包含漫射元件的连接夹的背光照明装置
CN102981206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CN108291696A (zh) 一种平面灯
US8550683B2 (en) Converging illuminant device
WO2018201538A1 (zh) Led灯条及背光组件
CN101393710B (zh) 广告牌
CN205447380U (zh) 发光装置
JP3159253U (ja) 照明光源付き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
CN201184944Y (zh) 背光模组
CN205787199U (zh) 导光板及含其的照明灯具
CN101994998A (zh) 用于光导膜的光连接装置
CN203287556U (zh) 多功能一体化复合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led平面光源
CN206788404U (zh) 一种金属架和导光板的装配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2598306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2158446U (zh) 一种液晶背光模组
CN209606654U (zh) 一种导光板
CN103277725B (zh) 灯具
JP2014082065A (ja) 導光部材
CN101383114B (zh) 广告牌
CN207663702U (zh) 一种层叠式动态画面显示装置
CN201663174U (zh) 发光二极管
TWM354761U (en) Multi-layer light-guiding plate structure
CN109143680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059373B1 (ko) 피씨가이드를 구비한 돌출간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