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6563U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46563U CN205446563U CN201521073632.7U CN201521073632U CN205446563U CN 205446563 U CN205446563 U CN 205446563U CN 201521073632 U CN201521073632 U CN 201521073632U CN 205446563 U CN205446563 U CN 2054465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eccentric
- casing
- annulus
- speed 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该装置设有机壳,机壳内设有输入轴,该输入轴上连接或一体形成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设有连接为一体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机壳内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内齿轮,在机壳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上连接或一体形成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内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及第二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的模数相同和齿数不同,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不同,输入轴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一内齿轮滚动啮合,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产生自转,第二齿轮则带动第二内齿轮转动,并经第二内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级双齿差实现了大变速比,可大幅减少变速装置体积和重量,并大幅提高变速装置传动效率。
Description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变速机构,特别是设及一种可实现单级大变速比的偏屯、双齿差变 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机械领域中广泛使用着各种变速机构,包括增速机构和变速机构,用于增加和 降低机械设备输出的转速。传统的大变速比机构主要包括多级行星齿轮变速机构、谐波齿 轮变速机构、蜗轮蜗杆变速机构、偏屯、摆线变速机构等,运些变速机构具有不同的结构特 点,均可实现变速功能,但也具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上述变速机构的变速比为相晒合的大齿 轮与小齿轮的齿数之比,或为大齿轮的齿数与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之差之比。然而,由于 受限于齿轮加工及扭矩传递要求,齿轮的齿数不可能大多,因此单级变速的变速比都不会 太大,当需要大变速比时,就需要通过多级变速来实现,使得变速机构的体积、重量相应很 大,并导致变速机构的传动效率变得很低。另一方面,随着机器人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大变 速比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现有的变速机构很难实现运种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单级双齿差实现在齿轮的齿数较 少情况下做到大的变速比,可大幅减少变速装置体积和重量,并大幅提高变速装置传动效 率的偏屯、双齿差变速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屯、双齿差变速装置,该装置设有机壳,机 壳内设有输入轴,该输入轴上连接或一体形成有偏屯、轮,所述偏屯、轮上通过第二轴承装设 有连接为一体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机壳内固定有与第一齿轮晒合的第一内齿 轮,在与所述输入轴相对的机壳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上连接或一体形成有与所 述第二齿轮相晒合的第二内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及第二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的 模数相同和齿数不同,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不同,使得所述输入轴通过偏 屯、轮及第二轴承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一内齿轮滚动晒合,并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产生自 转,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与第二内齿轮的滚动晒合带动第二内齿轮转动,并经第二内齿轮带 动输出轴转动。
[0005] 当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内齿轮及第二内齿轮的模数相同时,第一齿轮的 齿数为M,第二齿轮的齿数为M-I,第一内齿轮的齿数为M+N,第二内齿轮的齿数为M-1+N,其 中,N为第一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及第二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的齿数差,在此条件下,所述偏屯、 双齿差变速装置的输入轴与输出轴转速之比为
[0006] 所述机壳由主壳体及下端盖对合连接而成,主壳体中央的轴承孔内装有第一轴 承,下端盖中央的第四轴承孔内装有第四轴承。
[0007] 所述输出轴上端的轴承孔内装有第S轴承。
[000引所述输入轴上端由主壳体上的第一轴承支承并伸出所述机壳外,输入轴下端由所 述第=轴承支承。
[0009] 所述输出轴由下端盖上的第四轴承支承并伸出机壳外。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变速机构单级变速的变速比小,而多 级变速的变速机构的体积、重量很大且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 机械变速结构,通过单级双齿差结构实现了在齿轮的齿数较少的情况下做到大的变速比。 传统的单级变速器的变速比通常是在1000之内,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单级变速比可高达 100000。在同样变速比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体积较多级变速机构大为缩小,重量大大 减轻,并可极大地提高变速机构的传动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变速装置的传动比由相晒 合的齿轮齿数的乘积与大、小齿轮的齿数差的比例所确定,因此,通过改变该比例可大幅提 高变速装置的传动比,并可大幅提高变速装置的传动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偏屯、轮结 构及可公转和自转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一内齿轮滚动晒合,并使第 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产生自转,第二齿轮通过与第二内齿轮的滚动晒合带动第二内齿轮转 动,并经第二内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而实现了大传动比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 巧,易于生产和加工,生产成本低,在机械传动及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壳体结构剖视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盖结构剖视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结构剖视图。
[0015]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轴及偏屯、轮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轴及第二内齿轮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 制。
[0018]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偏屯、双齿差变速装置包括机壳10、输入轴20、偏屯、轮30、第 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第一内齿轮53、第二内齿轮54及输出轴60。
[0019] 如图1~图3所示,所述机壳10包括主壳体11及下端盖12,主壳体11为一侧敞口的 中空圆盘状壳体,在其中屯、设有第一轴承孔111,该第一轴承孔111内装有第一轴承41。主壳 体11的上侧的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螺孔112,用于连接第一内齿轮53。主壳体11的下端 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螺孔113,用于连接下端盖12。所述下端盖12是与主壳体11形状相 对应的板状体,在下端盖12中屯、设有第四轴承孔121,该第四轴承孔121内装有第四轴承44。 下端盖12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分别设有多个与主壳体的多个螺孔113相对应的螺孔122,下端 盖12用螺钉经螺孔122及主壳体上的螺孔113与主壳体11对合连接为一体。
[0020] 如图1、图4、图5所示,在机壳10内设有输入轴20,该输入轴20的上端由主壳体11上 的第一轴承41支承并伸出所述机壳10外,输入轴20下端由输出轴60上端的第=轴承43支 承。该输入轴20上靠中下部设有偏屯、轮30,该偏屯、轮30可与输入轴20-体形成,也可通过键 与输入轴20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偏屯、轮30与输入轴20-体形成。所述偏屯、轮30上通过第二 轴承42装设有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该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为直齿,其沿轴向上 下间隔设置并一体形成。与所述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相对应,在所述机壳10内设有第 一内齿轮53,该第一内齿轮53与第一齿轮51相晒合。该第一内齿轮53为固定式内齿轮,其边 缘设有与主壳体11上的螺孔112相对应的螺孔,第一内齿轮53通过螺钉经主壳体11上的螺 孔112机壳10相固定。如图1、图6所示,在与所述输入轴20相对的机壳10的另一端设有输出 轴60,该输出轴60上设有第二内齿轮54,该第二内齿轮54与所述第二齿轮52相晒合。该第二 内齿轮54可与输出轴60-体形成,也可通过键或螺栓与输出轴60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该第 二内齿轮54与输出轴60-体形成。在输出轴60上端设有轴承孔61,轴承孔61内装有第=轴 承43,其用于支承输入轴20的下端。所述输出轴60由下端盖12上的第四轴承44支承并伸出 机壳10外。
[0021] 本实用新型中,为实现在单级变速下的大传动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51、 第二齿轮52、第一内齿轮53及第二内齿轮54的模数相同,所述第一齿轮51与第一内齿轮53 的齿数不同,本实施例中,如第一齿轮51的齿数为46个,第二齿轮52为齿数为45个,第一内 齿轮53的齿数为50个,第二内齿轮54的齿数为49个,第一齿轮51与第一内齿轮53的齿数为 四个,第二齿轮52与第二内齿轮54的巧数差为四个,本连用新巧的偏屯、双齿差变速装置的 输入轴20与输出轴60转速之比为
。由该变速比结果可 知,改变第一齿轮51、第一内齿轮53、第二齿轮52及第二内齿轮54的齿数或齿数差即可改变 装置的变速比,本实施例中,各齿轮仅用40~50个齿就实现了500多的变速比,实现了单级 变速情况下的大传动比,因此可大幅度提高变速装置的传动效率,并大幅降低制造及生产 成本。
[0022] 如图1所示,当所述输入轴20由电机(图中未示出巧区动而转动时,输入轴20通过偏 屯、轮30及第二轴承42带动第一齿轮51与第一内齿轮53滚动晒合,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 在随输入轴20公转的同时会绕第二轴承42的中屯、产生自转。同时,所述第二齿轮52通过与 第二内齿轮54的滚动晒合带动第二内齿轮54转动,并由第二内齿轮54带动输出轴60转动, 将变速后的传动输出。
[0023] 籍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级双齿差结构实现了单级变速的大变速比变速,使得变 速装置的体积、重量大幅减小,传动效率大幅提升。
[0024] 尽管通过W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掲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W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 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6)
1. 一种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机壳(10),机壳(10)内设有输入 轴(20),该输入轴(20)上连接或一体形成有偏心轮(30),所述偏心轮(30)上通过第二轴承 (42) 装设有连接为一体的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在所述机壳(10)内固定有与第一 齿轮(51)嗤合的第一内齿轮(53),在与所述输入轴(20)相对的机壳(10)的另一端设有输出 轴(60),该输出轴(60)上连接或一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齿轮(52)相啮合的第二内齿轮 (54),所述第一齿轮(51)与第一内齿轮(53)及第二齿轮(52)与第二内齿轮(54)的模数相同 和齿数不同,且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2)的分度圆直径不同,使得所述输入轴(20)通 过偏心轮(30)及第二轴承(42)带动第一齿轮(51)与第一内齿轮(53)滚动啮合,并使第一齿 轮(51)与第二齿轮(52)产生自转,所述第二齿轮(52)通过与第二内齿轮(54)的滚动啮合带 动第二内齿轮(54)转动,并经第二内齿轮(54)带动输出轴(60)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齿轮(51)、第二 齿轮(52)、第一内齿轮(53)及第二内齿轮(54)的模数相同时,所述第一齿轮(51)的齿数为 M,第二齿轮(52)的齿数为M-I,第一内齿轮(53)的齿数为M+N,第二内齿轮(54)的齿数为M-I +N,其中,N为第一齿轮(51)与第一内齿轮(53)及第二齿轮(52)与第二内齿轮(54)的齿数 差,在此条件下,所述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的输入轴(20)与输出轴(60)转速之比为 N °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由主壳体(11) 及下端盖(12)对合连接而成,主壳体(11)中央的轴承孔(111)内装有第一轴承(41),下端盖 (12)中央的第四轴承孔(121)内装有第四轴承(44)。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60)上端的轴承 孔(61)内装有第三轴承(43)。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0)上端由主壳 体(11)上的第一轴承(41)支承并伸出所述机壳(10)外,输入轴(20)下端由所述第三轴承 (43) 支承。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60)由下端盖 (12)上的第四轴承(44)支承并伸出机壳(10)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73632.7U CN205446563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73632.7U CN205446563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46563U true CN205446563U (zh) | 2016-08-10 |
Family
ID=56585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73632.7U Active CN205446563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465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2321A (zh) * | 2015-12-21 | 2016-03-16 | 肖立峰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
2015
- 2015-12-21 CN CN201521073632.7U patent/CN2054465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2321A (zh) * | 2015-12-21 | 2016-03-16 | 肖立峰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21335A (zh) | 双星轮行星减速机 | |
CN203703037U (zh) | 齿轮变速结构与偏心摆动滚针变速结构相结合的减速装置 | |
CN205446563U (zh)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
CN108679167A (zh) | 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 | |
CN208997273U (zh) | 一种垂直输出的多级减速器 | |
CN201560903U (zh) |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活齿传动增速箱 | |
CN104061295A (zh) | 摩擦行星减速器 | |
CN205654787U (zh) | 锥齿摆动双齿差变速装置 | |
CN105402321A (zh) |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 |
CN104633062A (zh) | 双摆线减速机 | |
CN110195767A (zh) | 一种封闭式内摆线活齿减速器 | |
CN206802206U (zh) | 一种多功能行星减速器 | |
CN206111961U (zh) | 一种三齿联动双曲柄针轮输出摆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 | |
CN205503875U (zh) | 一种减速机 | |
CN102699234B (zh) | 钢筋弯曲机的传动机构 | |
CN107355524A (zh) | 一种微分差动减速器 | |
CN204437197U (zh) | 差比偏心齿轮变速机构 | |
CN207762214U (zh) | 一种细分微分差动减速器 | |
CN106224453A (zh) | 一种大减速比外啮合中空轴行星减速器 | |
CN208519125U (zh) | 一种减速机及其摆线减速机构 | |
CN208024790U (zh) | 一种行星齿轮式多轴传动装置 | |
CN105422751A (zh) | 锥齿摆动双齿差变速装置 | |
CN206072252U (zh) | 一种自锁式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 |
CN2221123Y (zh) | 双环减速器 | |
CN104500662A (zh) | 差比偏心齿轮变速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