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4550U -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4550U
CN205444550U CN201521110564.7U CN201521110564U CN205444550U CN 205444550 U CN205444550 U CN 205444550U CN 201521110564 U CN201521110564 U CN 201521110564U CN 205444550 U CN205444550 U CN 205444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fascia
connecting plate
anchoring piece
connector
situ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105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昌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insheng Zhuy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insheng Zhuy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insheng Zhuy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insheng Zhuy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105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4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4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4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所述的连接件,用于外墙板的安装,包括插入板、连接板和可调件,其中,所述插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上部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可调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可相对连接板在竖直方向移动。根据安装需要,所述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现浇层预埋有锚固件;吊装外墙板时,使得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外墙板底端开设的槽口中,待外墙板落位后,将连接板与锚固件固定连接,在通过可调件在竖直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将外墙板固定在预定的安装位置,使得外墙板的安装更为精确、细致。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行业中,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因而能实现预制构件标准化,且质量可控,高效快捷。目前,在外墙板的安装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湿挂连接,由预埋在外墙板中的连接钢筋上段伸入叠合梁上部的现浇层,进行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这种单纯的用钢筋连接的方式不稳固,且在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误差、偏移;另一种方式采用干挂连接,在外墙板中埋设较长的锚筋或钢板连接件,锚筋或钢板连接件通过角钢与埋设在框架梁中的另一种预埋件进行刚性连接,这种方式相对工期较短,但是安装不便,在设计时预埋件按照预定间距进行预埋,要求设计尺寸十分精准,否则难以对接成功,一旦对接不上,不仅耗时耗工,甚至造成外墙板无法挂接,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外墙板安装的连接件,以及包括此连接件的外墙板安装节点。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连接件,用于外墙板的安装,包括插入板、连接板和可调件,其中,所述插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上部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可调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可相对连接板在竖直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沿竖直方向移动特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可调件连接可相对连接板在竖直方向移动。根据安装需要,所述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现浇层预埋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的锚固件。安装使用时,在现浇层未浇筑之前,先将锚固件固定在待浇筑的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随着现浇层混凝土的凝固,锚固件固定连接在现浇层中;然后吊装外墙板,使得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外墙板底端开设的槽口中,待外墙板落位后,水平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然后将连接板与锚固件固定连接,最后通过可调件在竖直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将外墙板固定在预定的安装位置,使得外墙板的安装更为精确、细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区别于传统方式中使用预埋在外墙板中的连接钢筋伸入叠合梁上部的现浇层进行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的方式和在外墙板中和框架梁中都预埋构件后进行刚性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两种方式的缺陷,不仅连接牢固,而且安装方便,无需精准对接,不存在对接不上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可调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上的螺孔和与所述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并可沿所述螺孔的径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使得螺杆沿所述螺孔的径向移动,螺杆顶端顶住外墙板进而带动外墙板移动,将外墙板移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底面开孔处的螺母和与所述螺母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母和通孔并可沿所述通孔的径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使得螺杆沿所述通孔的径向移动,螺杆顶端顶住外墙板进而带动外墙板移动,将外墙板移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所述螺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设置,主要是扩大可调件与外墙板底端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可调件承受外墙板的荷载。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底面设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围合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孔或通孔的一端。如此设置,可以防止混凝土将螺纹杆吃死,导致螺纹杆无法调节。
进一步,所述防护件远离插入板的一侧设有可调加强件,所述可调加强件可相对防护件在水平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当外墙板落位后,调节可调加强件,使得其一端端面紧贴现浇层,在现浇层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通过可调加强件对防护件形成倚靠支撑,防止连接板因承受墙板的自重而弯曲变形。
进一步,所述可调加强件远离插入板的一端设有顶压板。顶压板的设置扩大可调加强件与现浇层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传递外墙板的荷载给现浇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外墙板和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件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固定连接于现浇层内,所述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槽口中,所述连接板与锚固件固定连接。此结构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外墙板易于安装,在现浇层未浇筑之前,将所述锚固件固定在待浇筑的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随着现浇层混凝土的凝固,锚固件固定连接在现浇层中;然后吊装外墙板,使得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外墙板底端开设的槽口中,待外墙板落位后,水平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然后将连接板与锚固件固定连接。如此设计,一方面连接件对外墙板起到支撑作用,承受其部分荷载并通过锚固件传递给横梁,另一方面可先将外墙板准确定位后最后进行固定连接,便于调节外墙板的位置,提高操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锚固件可以通过扎带或其他装置与现浇层中铺设的钢筋相连,如此,锚固件连接于现浇层内更为稳固。
进一步,所述锚固件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支腿,所述锚固支腿上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底部。优选,所述锚固支腿呈倒U型,所述锚固支腿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当锚固件固定在现浇层中时,增加锚固件与现浇层的接触面积;另外还可将所述U型锚固支腿的两臂设计呈L型,有利于锚固件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外墙板包括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所述下外墙板顶端设有缺口,所述防护件位于所述缺口内。将防护件设置于下外墙板顶端设置的缺口内,可避免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之间的见隙过大,同时当防护件的底面与所述缺口的缺口面相接触时,下外墙板也能承受上外墙板的一定荷载。
进一步,所述顶压板紧贴所述现浇层的侧壁。在现浇层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可以形成对防护件的倚靠支撑,防止连接板因承受墙板的自重而弯曲变形。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紧贴所述上外墙板的底面。如此设置,便于可调件调节上外墙板的高度,同时调节板可承受部分上外墙板的荷载并传递给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上外墙板底部开设有企口,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企口内。如此设置,可避免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之间的间隙过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涉及的一种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所涉及的一种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所涉及的一种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所涉及的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插入板2锚固件3连接板4螺杆
5螺母6防护件7横梁8槽口
9调节板10缺口11楼板12现浇层
13上外墙板14下外墙板15顶板16锚固支腿
17可调加强件18顶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6,一种连接件,用于外墙板的安装,包括插入板1、连接板3和可调件,其中,所述插入板1位于所述连接板3上部并与连接板3相连,所述可调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上并可相对连接板3在竖直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沿竖直方向移动特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可调件可相对连接板3在竖直方向移动。根据安装需要,所述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8,所述横梁7上端设有现浇层12,所述现浇层12预埋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的锚固件2。安装使用时,在现浇层12未浇筑之前,先将锚固件2固定在待浇筑的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随着现浇层12混凝土的凝固,锚固件2固定连接在现浇层12中;然后吊装外墙板,使得所述插入板1插入所述外墙板底端开设的槽口8中,待外墙板落位后,水平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然后将连接板3与锚固件2固定连接,最后通过可调件在竖直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将外墙板固定在预定的安装位置,使得外墙板的安装更为精确、细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区别于传统方式中使用预埋在外墙板中的连接钢筋伸入叠合梁上部的现浇层12进行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的方式和在外墙板中和框架梁中都预埋构件后进行刚性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两种方式的缺陷,不仅连接牢固,而且安装方便,无需精准对接,不存在对接不上的问题。
应当指出,当上外墙板13外挂在横梁7上后,为了保证其与梁连接稳固,可在横梁7底部预埋连接装置,对应的,在上外墙板13的上部预埋有与上述连接装置连接的预埋件,当上外墙板13吊装落位后,即其下部通过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横梁7上后,将连接装置与上外墙板13的上部预埋的预埋件进行连接,进一步紧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调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3上的螺孔和与所述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并可沿所述螺孔的径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使得螺杆沿所述螺孔的径向移动,螺杆顶端顶住外墙板进而带动外墙板移动,将外墙板移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连接板3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底面开孔处的螺母5和与所述螺母5配合使用的螺杆4,所述螺杆4穿接所述螺母5和通孔并可沿所述通孔的径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4使得螺杆4沿所述通孔的径向移动,螺杆4顶端顶住外墙板进而带动外墙板移动,将外墙板移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螺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9。调节板9的设置,主要是扩大可调件与外墙板底端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可调件承受外墙板的荷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连接板3底面设有防护件6,所述防护件6围合在所述螺杆4穿过所述螺孔或通孔的一端。如此设置,可以防止混凝土将螺纹杆吃死,导致螺纹杆无法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防护件6远离插入板1的一侧设有可调加强件17,所述可调加强件17可相对防护件6在水平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当外墙板落位后,调节可调加强件17,使得其一端端面紧贴现浇层12,在现浇层12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通过可调加强件17对防护件6形成倚靠支撑,防止连接板3因承受墙板的自重而弯曲变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可调加强件17可以是包括开设防护件6远离插入板1的一侧的侧壁上的螺孔和与所述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并可沿所述螺孔的径向移动;也可以先在防护件6远离插入板1的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加强件17包括固定所述开孔处的螺母和与所述螺母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母和通孔并可沿所述通孔的径向移动。当然所述可调加强件17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其相对防护件6在水平方向移动,并能够进行固定的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沿水平方向移动特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可调加强件17可相对防护件6在水平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可调加强件17远离插入板1的一端设有顶压板18。顶压板18的设置扩大可调加强件17与现浇层12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传递外墙板的荷载给现浇层12。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如图5和图6,包括外墙板和横梁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件2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横梁7上端设有现浇层12,所述锚固件2固定连接于现浇层12内,所述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8,所述插入板1插入所述槽口8中,所述连接板3与锚固件2固定连接。此结构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外墙板易于安装,在现浇层12未浇筑之前,将所述锚固件2固定在待浇筑的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随着现浇层12混凝土的凝固,锚固件2固定连接在现浇层12中;然后吊装外墙板,使得所述插入板1插入所述外墙板底端开设的槽口8中,待外墙板落位后,水平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然后将连接板3与锚固件2固定连接。如此设计,一方面连接件对外墙板起到支撑作用,承受其部分荷载并通过锚固件2传递给横梁7,另一方面可先将外墙板准确定位后最后进行固定连接,便于调节外墙板的位置,提高操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锚固件2可以通过扎带或其他装置与现浇层12中铺设的钢筋相连,如此,锚固件2连接于现浇层12内更为稳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述锚固件2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支腿16,所述锚固支腿16上部设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底部。优选,所述锚固支腿16呈倒U型,所述锚固支腿16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当锚固件2固定在现浇层12中时,增加锚固件2与现浇层12的接触面积;另外还可将所述U型锚固支腿16的两臂设计呈L型,有利于锚固件2的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或图6,所述外墙板包括上外墙板13和下外墙板14,所述下外墙板14顶端设有缺口10,所述防护件6位于所述缺口10内。将防护件6设置于下外墙板14顶端设置的缺口10内,可避免上外墙板13和下外墙板14之间的见隙过大,同时当防护件6的底面与所述缺口10的缺口10面相接触时,下外墙板14也能承受上外墙板13的一定荷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或图6,所述顶压板18紧贴所述现浇层12的侧壁。在现浇层12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可以形成对防护件6的倚靠支撑,防止连接板3因承受墙板的自重而弯曲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或图6,所述调节板9紧贴所述上外墙板13的底面。如此设置,便于可调件调节上外墙板13的高度,同时调节板9可承受部分上外墙板13的荷载并传递给连接板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外墙板13底部开设有企口,所述连接板3位于所述企口内。如此设置,可避免上外墙板13和下外墙板14之间的间隙过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墙板的安装方法如下:(1)锚固件2的固定:将锚固件2置于横梁7上部,通过扎带或其他装置与横梁7的箍筋或现浇层12中铺设的钢筋固定连接;(2)现浇层12的浇筑;(3)外墙板的吊装:待现浇层12凝固后,通过吊运装置将外墙板吊运至待落位点,然后将所述插入板1插入所述外墙板底端开设的槽口8中,水平方向调节好外墙板的位置,使上、下外墙板14对齐,在准确落位,此时连接板3位于锚固件2上部;(4)连接件与锚固件2的连接:将连接板3与锚固件2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成整体;(5)外墙板的定位:调节可调加强件17,使得顶压板18紧贴现浇层12的侧壁,再通过可调件在竖直方向调节外墙板的位置,将外墙板固定在预定的安装位置。
如上所述,为使外墙板与梁连接稳固,将横梁7底部预埋的连接装置和上外墙板13的上部预埋的预埋件进行连接,进一步紧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连接件,用于外墙板的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板、连接板和可调件,其中,所述插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上部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可调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可相对连接板在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上的螺孔和与所述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并可沿所述螺孔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底面开孔处的螺母和与所述螺母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母和通孔并可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底面设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围合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孔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底面设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围合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远离插入板的一侧设有可调加强件,所述可调加强件可相对防护件在水平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加强件远离插入板的一端设有顶压板。
9.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外墙板和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件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固定连接于现浇层内,所述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槽口中,所述连接板与锚固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支腿,所述锚固支腿上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底部。
11.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外墙板和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件和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固定连接于现浇层内,所述外墙板包括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所述上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槽口中,所述下外墙板顶端设有缺口,所述防护件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连接板与锚固件固定连接。
12.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外墙板和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件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固定连接于现浇层内,所述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槽口中,所述连接板与锚固件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紧贴所述现浇层的侧壁。
13.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外墙板和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件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固定连接于现浇层内,所述外墙板包括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所述上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槽口,所述插入板插入所述槽口中,所述调节板紧贴所述上外墙板的底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墙板底部开设有企口,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企口内。
CN201521110564.7U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Active CN205444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0564.7U CN205444550U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0564.7U CN205444550U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4550U true CN205444550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7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10564.7U Active CN205444550U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45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831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墙板安装装置及墙板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831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墙板安装装置及墙板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159625A (ja) タワーの立設方法
CA2817404A1 (en) Scaffolding attachment arrangement
CN210067002U (zh) 一种免支撑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CN109680930A (zh) 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05444550U (zh)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CN109024288B (zh) 一种使用预制混凝土抄垫架设钢桁梁的方法
CN205421640U (zh) 一种连接件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EP1835076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oving a bridge
CN105696796A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钢梁锚固方法
CN219491722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k板的加固装置
CN103132494B (zh) 预埋锚锥精确定位方法
CN109881899B (zh) 一种预制墙板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126254A (zh)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
CN105480842B (zh) 一种后浇设备支撑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70098U (zh) 隔震支座安装定位架
KR101199920B1 (ko) 콘크리트 레벨 규준틀 겸용 타설용 발판
CN101693389A (zh) 预铸混凝土模板方法
CN111751069B (zh) 用于振动台竖向作动器埋件面板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KR200397566Y1 (ko) 수평조절장치를 갖춘 갱폼
CN102943484B (zh) 一种大中型设备安装斜铁坐浆快速找平法
CN208870416U (zh) 一种免预埋悬挑卸料平台固定装置
CN109267699B (zh) 一种装配式梁板及施工方法
KR100829062B1 (ko) 콘크리트 압송파이프 지지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장교 주탑시공방법
CN217268831U (zh) 降板吊模支撑施工结构
CN214993868U (zh) 一种软土基坑混凝土梁分层浇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Assignor: Zhong Minzhuyou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43000002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necting piece and side fascia installation nod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1222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Assignor: Zhong Minzhuyou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430000027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801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ina Civil Architecture Friends Technology (Jiaozhou) Co., Ltd.

Assignor: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43000002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necting piece and side fascia installation nod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102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