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3111U -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3111U
CN205443111U CN201620197313.5U CN201620197313U CN205443111U CN 205443111 U CN205443111 U CN 205443111U CN 201620197313 U CN201620197313 U CN 201620197313U CN 205443111 U CN205443111 U CN 205443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receiving chamber
fermentation cabin
heat transfer
process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73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寻立之
李定华
寻庭朴
刘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iye Biotechnology Co ltd
Xinhua County Biy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Biy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Biy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Biy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73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3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3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3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包括容纳腔、传热结构和动力装置安装区,所述容纳腔两端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安装孔,其中一端的搅拌轴安装孔穿透至动力装置安装区,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底部的导热腔,绕容纳腔外周布置的导气槽,以及设置在容纳腔上沿的送气孔,所述导热腔一侧设置有热风进口,发酵仓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传热结构采用导热腔、导热槽和送气孔相配合的设计,实现了双轴搅拌腔内物料全方位加热,受热均匀,不会形成局部过热,加热效率更高。可以配合应用于生物质垃圾处理设备上,用于制肥,制作蘑菇基料,以及制作饲料等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废料处理设备的发酵仓。
背景技术
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料。生物质废料种类繁多,分别具有不同特点和属性,因此生物质废料的利用技术复杂、多样,纵观国内外生物质利用技术,均是将其转换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加以高效利用。也可以将生物质废料制成肥料、蘑菇基料或者饲料,其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将生物质废料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生物质废料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物质废料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宜太大。
为了提高生物质废料的利用率,目前,主要使用专门的生物质废料处理设备来解决堆肥处理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发酵设备动力装置、搅拌装置以及发酵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不方便操作与后期维护;另外,在生物质废料处理设备发酵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但是按照现有的发酵仓设计,生物质废料基本都只能单一受热,无法做到均匀受热。因此,设计出结构合理,能最大化利用热量,保证物料均匀受热的发酵仓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所述发酵仓包括用于搅拌、发酵、杀菌和/或后熟的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下方的传热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一端的动力装置安装区,所述容纳腔两端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安装孔,其中一端的搅拌轴安装孔穿透至动力装置安装区,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底部的导热腔,绕容纳腔外周布置的导气槽,以及设置在容纳腔上沿的送气孔,所述导热腔一侧设置有热风进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酵仓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所述顶盖对应容纳腔的位置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容纳腔一端设置有热风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出口设置有控制出口风量的控制阀,所述容纳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阀的信号输入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还设置有喷水降温系统,所述喷水降温系统设置在容纳腔上方,所述容纳腔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水降温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为两个椭圆柱腔相接合并形成的双轴搅拌腔,双轴搅拌腔的中间底部形成一条锥状突起带,所述锥状突起带下方形成有一个导热腔。
进一步,所述物料出口设置在所述锥状突起带上或所述锥状凸起带两侧。
进一步,所述双轴搅拌腔两侧还设置有从导热腔向上延伸至双轴搅拌腔上沿的传热腔,所述传热腔绕双轴搅拌腔外周平行布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传热腔分割形成导气槽。
进一步,所述导气槽与所述送气孔连接,所述送气孔设置在双轴搅拌腔上沿的两侧,朝向双轴搅拌腔内部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酵仓包括独立的动力装置安装区,可供搅拌、发酵的容纳腔以及围绕在容纳腔外周的传热结构,三者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便于操作和后期维修;容纳腔设置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较好的控制发酵工艺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有利于提高发酵质量;传热结构采用导热腔、导热槽和送气孔相配合的设计,热风从双轴搅拌腔底部的导热腔进入,通过双轴搅拌腔两个侧面的导气槽,再经送气孔进入双轴搅拌腔上部,从而实现了双轴搅拌腔内物料360度全方位加热,两个搅拌轴同时工作,物料形成环形流,搅拌更加均匀充分,使物料更好的受热发酵,物料受热均匀,不会形成局部过热,加热效率更高。可以配合应用于生物质垃圾处理设备上,用于制肥,制作蘑菇基料,以及制作饲料等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热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不带顶盖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其他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至图4,生物质废料处理设备的发酵仓包括用于搅拌、发酵、杀菌和/或后熟的容纳腔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下方的传热结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一端的动力装置安装区3,所述容纳腔1两端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安装孔4,其中一端的搅拌轴安装孔4穿透至动力装置安装区3,所述容纳腔1的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5,所述传热结构2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底部的导热腔6,绕容纳腔1外周布置的导气槽7,以及设置在容纳腔1上沿的送气孔8,所述导热腔6一侧设置有热风进口9。
生物质废料处理设备的发酵仓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10,所述顶盖10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应动力装置安装区3的可开合顶盖10,另一部分是对应容纳腔1的可开合隔热顶盖10,所述隔热顶盖10对应容纳腔1的位置设置有入料口11,所述容纳腔1一端设置有热风出口12。
容纳腔1为密闭容器,热风输送过程中,热风量达到一定体积时,会产生压力。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热风出口12设置有控制出口风量的控制阀,所述容纳腔1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腔内的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所述压力传感器将输出端的信号传递到所述控制阀的信号输入端,通过调节控制阀将腔内的压力调节至合适的大小。
生物质废料在容纳腔1内发酵工艺过程中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容纳腔1还设置有喷水降温系统,所述喷水降温系统设置在容纳腔1上方,所述容纳腔1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水降温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当腔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喷水降温系统对仓内物料进行降温处理。
发酵仓的容纳腔1为两个椭圆柱腔相接合并形成的双轴搅拌腔,双轴搅拌腔的中间底部形成一条锥状突起带,所述锥状突起带下方形成有一个导热腔6。在不影响搅拌轴及刀片工作或安装的情况下,所述双轴搅拌腔也可以由两个圆柱腔相接合并形成。所述物料出口5设置在所述锥状突起带上或所述锥状凸起带两侧。所述双轴搅拌腔两侧还设置有从导热腔6向上延伸至双轴搅拌腔上沿的传热腔,所述传热腔绕双轴搅拌腔外周平行布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传热腔分割形成导气槽7。所述导气槽7与所述送气孔8连接,所述送气孔8设置在双轴搅拌腔上沿的两侧,朝向双轴搅拌腔内部布置。热风从热风进口9进入导热腔6,由导热腔6出来的热风经过导气槽7被分割成若干股,接着进入送气孔8,将热风喷射到双轴搅拌腔内物料的上方,实现了对腔内物料的360度全方位加热。
发酵仓设置有顶盖,可密封,无论是厌氧条件还是需氧条件都能使用。该发酵仓不仅可用于发酵,而且也适用于杀菌、后熟等工序,该发酵设备不仅可以用于制作肥料,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处理时间,挑选菌种用于制作蘑菇基料、饲料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仓包括容纳腔(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下方的传热结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一端的动力装置安装区(3),所述容纳腔(1)两端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安装孔(4),其中一端的搅拌轴安装孔(4)穿透至动力装置安装区(3),所述容纳腔(1)的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5),所述传热结构(2)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底部的导热腔(6),绕容纳腔(1)外周布置的导气槽(7),以及设置在容纳腔(1)上沿的送气孔(8),所述导热腔(6)一侧设置有热风进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仓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10),所述顶盖(10)对应容纳腔(1)的位置设置有入料口(11),所述容纳腔(1)一端设置有热风出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出口(12)设置有控制出口风量的控制阀,所述容纳腔(1)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阀的信号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还设置有喷水降温系统,所述喷水降温系统设置在容纳腔(1)上方,所述容纳腔(1)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水降温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为两个椭圆柱腔相接合并形成的双轴搅拌腔,双轴搅拌腔的中间底部形成一条锥状突起带,所述锥状突起带下方形成有一个导热腔(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出口(5)设置在所述锥状突起带上或所述锥状凸起带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搅拌腔两侧还设置有从导热腔(6)向上延伸至双轴搅拌腔上沿的传热腔,所述传热腔绕双轴搅拌腔外周平行布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传热腔分割形成导气槽(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7)与所述送气孔(8)连接,所述送气孔(8)设置在双轴搅拌腔上沿的两侧,朝向双轴搅拌腔内部布置。
CN201620197313.5U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Active CN205443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7313.5U CN205443111U (zh)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7313.5U CN205443111U (zh)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3111U true CN205443111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7313.5U Active CN205443111U (zh)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31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1222A (zh) * 2016-12-15 2017-05-10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 有机肥的复合式加热快速发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1222A (zh) * 2016-12-15 2017-05-10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 有机肥的复合式加热快速发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8413B (zh) 一种混菌固态发酵银杏叶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3980017B (zh) 高温好氧二次发酵快速生产高品质有机肥的方法
CN104000006B (zh) 一种三阶段混菌固态发酵制备酒糟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5054261A (zh) 一种发酵糟粕生产高活性高营养饲料的设备与方法
CN103898032A (zh) 复合菌剂及其应用以及利用其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1637778A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艺
CN207659346U (zh) 秸秆肥料发酵机
CN203904225U (zh) 一种有机肥发酵设备
CN101270370A (zh) 木薯渣生产酒精和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2524544A (zh) 一种采用酱油渣制备的饲用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8121090U (zh) 一种工业生物质沼气项目应用系统
CN104904993A (zh) 固体酶解发酵生产牛羊饲料的方法
CN205443111U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处理设备发酵仓
CN207619288U (zh) 一种液态发酵系统
CN102783557B (zh) 一种白酒酒糟生产菌体饲料的方法
CN104830915A (zh) 利用秸秆糖蜜混合物制备酒精及用酒糟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101390567A (zh) 一种dds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
CN112097312A (zh) 一种可持续从堆肥体系中取热的装置和方法
CN103708969A (zh) 一种复合型生物肥料
CN110074282A (zh) 一种环保高效肉鸡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1919A (zh) 一种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生产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CN205382101U (zh) 一种阿魏菇废菌糠生产生物肥的成型装置
CN209193832U (zh) 一种好氧厌氧连续发酵耦合烘干制备肥料系统
CN107188628A (zh) 一种多层组合式生物质废弃物动态发酵制肥设备与工艺
CN110372433A (zh) 一种果品加工固体废物快速减量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0003 No. 101, Jinying Road, Beiyuan, Guixin Cour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HUNAN BIY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7699 Hunan province Loudi city Xinhua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hree village Meishan Folk Culture Village 2 phase 2

Patentee before: Xinhua County Biy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417699 Hunan province Loudi city Xinhua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hree village Meishan Folk Culture Village 2 phase 2

Patentee after: Xinhua County Biy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iguiyuan Mizuki Chunhua No. 325 410106 Hunan Province, Xingsha City Road 1 Changsha Street No. 60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BIY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