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8043U -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8043U
CN205438043U CN201620136419.4U CN201620136419U CN205438043U CN 205438043 U CN205438043 U CN 205438043U CN 201620136419 U CN201620136419 U CN 201620136419U CN 205438043 U CN205438043 U CN 205438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concave part
outer ring
bearing outer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64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基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Precision Bearing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Precision Bearing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Precision Bearing Factory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Precision Bearing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6201364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8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8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80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包括安装架、滑轨、滑块、气缸、连接杆、弹簧、取料手、电磁吸盘、电机、进料槽、出料槽、磨削刀、送料单元和设有压轮的压杆,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并与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和取料手相铰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连接杆相连,压杆固定于滑轨一侧,且压杆上的压轮与连接杆相触接,电机固定于滑轨的下端,电磁吸盘与电机的转轴相连,磨削刀沿电磁吸盘的轴线方向置于电磁吸盘一侧,进料槽和出料槽分别设于滑轨的下方和电磁吸盘的下方,送料单元设于进料槽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便于批量磨削轴承外圈,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背景技术:
轴承在装配前需对内外圈进行磨削,使内圈的外圆周面以及外圈的内圆周面的表面粗糙度满足装配要求。现有的外圈的内圆周面进行磨削时,多是将待磨削轴承外圈置于车床的三爪卡盘上,然后磨削,待一个轴承外圈磨削完成后,再将下一个待磨削轴承外圈置于车床上,重复上述磨削步骤。该种方法不利于批量磨削,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包括安装架、滑轨、滑块、气缸、连接杆、弹簧、取料手、电磁吸盘、电机、进料槽、出料槽、磨削刀、送料单元和设有压轮的压杆,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并与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和取料手相铰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连接杆相连,压杆固定于滑轨一侧,且压杆上的压轮与连接杆相触接,电机固定于滑轨的下端,电磁吸盘与电机的转轴相连,磨削刀沿电磁吸盘的轴线方向置于电磁吸盘一侧,进料槽和出料槽分别设于滑轨的下方和电磁吸盘的下方,送料单元设于进料槽的一侧;
所述送料单元包括送料底板、送料框、送料传送带、承料板、送料滚轮、送料电机和U形送料安装架,所述送料框固定连接在送料底板上,U形送料安装架倾斜连接在送料框的内腔中,且U形送料安装架的底端与送料框的底面固定连接,顶端伸出送料框外,两送料滚轮分别转动连接在U形送料安装架的上下两侧,送料电机的转轴与一所述送料滚轮相连,送料传送带绕设在两送料滚轮上,若干承料板相隔一定间距的斜置于送料传送带上;所述U形送料安装架一端侧壁上设有出料口,进料槽与该出料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槽包括限位部、U形状的第一凹槽部和U形状的第二凹槽部,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部的左侧,第二凹槽部倾斜连接在第一凹槽部的右侧,且第二凹槽部的凹槽与第一凹槽部的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前侧侧壁上设有圆弧状的进料口,所述限位部置于该进料口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部前侧侧壁的底缘低于后侧侧壁的底缘。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上设有若干半球状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承料板在送料传送带上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凹槽部的倾斜角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槽包括导料板和U形状的第三凹槽部,两所述导料板倾斜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部的两侧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手包括取料连接部和柱形取料部,所述柱形取料部固定连接在取料连接部上,取料连接部铰接于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吸盘上设有阶梯状的磁吸槽,该磁吸槽包括第一台阶边、第二台阶边以及连接第一台阶边与第二台阶边的斜边。
进一步地,第二台阶边围城的圆面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边围城的圆面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于批量磨削轴承外圈,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磨削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磨削系统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磨削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磨削系统中送料单元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槽的三维结构图。
图6为图5进料槽的平面结构图。
图7为图6进料槽的中第一凹槽部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槽的出料槽的平面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料手铰接在连接杆上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吸盘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电磁吸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轴承外圈在电磁吸盘中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磨削系统磨削轴承外圈的工步一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磨削系统磨削轴承外圈的工步二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磨削系统磨削轴承外圈的工步三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包括安装架1、滑轨2、滑块3、气缸4、连接杆5、弹簧6、取料手7、电磁吸盘8、电机9、进料槽10、出料槽11、磨削刀12、送料单元60和设有压轮130的压杆13,滑轨2、气缸4和电机9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上,且气缸4和电机9分别位于滑轨2的上下两侧,滑块3滑动连接在滑轨2上,且滑块3与气缸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上端铰接在滑块3上,下端与取料手7相铰接,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3和连接杆5相连,在弹簧6的弹性力作用下,连接杆5倾斜于滑块3上。压杆13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上且位于滑轨2的一侧,压杆13上的压轮130与连接杆5相触接。电磁吸盘8与电机9的转轴相连,磨削刀12沿电磁吸盘8的轴线方向置于电磁吸盘8的一侧。进料槽10设于滑轨2的下方,出料槽11设于电磁吸盘8的下方。送料单元60设于进料槽10的右侧。
如图4,送料单元60包括送料底板601、送料框602、送料传送带604、承料板605、送料滚轮、送料电机和U形送料安装架603,送料框602固定连接在送料底板601上,U形送料安装架603倾斜连接在送料框602的内腔中,且U形送料安装架603的底端与送料框602的底面固定连接,顶端伸出送料框602外,两送料滚轮分别转动连接在U形送料安装架603的上下两侧(图中未画出),送料电机固定连接在U形送料安装架603上,且送料电机的转轴与一送料滚轮相连(图中未画出),送料传送带604通过两送料滚轮上转动连接在U形送料安装架603的凹槽中,若干承料板605相隔一定间距的斜置于送料传送带604的上。
在U形送料安装架603的左侧侧壁上设有一出料口606,进料槽10与该出料口606相连通。
如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料槽10包括限位部100、第一凹槽部101和第二凹槽部102,第一凹槽部101和第二凹槽部102均为U形状,限位部100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部101的左侧,第二凹槽部102倾斜连接在第一凹槽部101的右侧,且第二凹槽部102的凹槽与第一凹槽部101的凹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承料板605在送料传送带604上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凹槽部102的倾斜角度相等。
在第一凹槽部101的前侧侧壁上设有用于将待磨削轴承外圈取出的进料口103,该进料口103的圆弧直径大于待磨削轴承外圈的外径。限位部100设于该进料口103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为便于取料手7将待磨削轴承外圈400从第一凹槽部101中的进料口103取出,第一凹槽部101的底面为斜面结构,即第一凹槽部101前侧侧壁的底缘低于后侧侧壁的底缘,如图7。
为进一步便于取料手7取出待磨削轴承外圈,在限位部100上设有若干半球状凸点106。
如图8,出料槽11包括导料板112和U形状的第三凹槽部113,两块导料板112分别倾斜连接在第三凹槽部113两侧侧壁的顶端。在轴承外圈磨削完成后掉落至出料槽11时,两块导料板112起到导向作用,便于上述轴承外圈磨落至出料槽11内。
如图9,取料手7包括取料连接部71和柱形取料部72,取料连接部71铰接于连接杆5的下端,柱形取料部72固定连接在取料连接部71上。柱形取料部72的直径小于待磨削轴承外圈的内径。
如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中电磁吸盘8上设有阶梯状的磁吸槽80,该磁吸槽80包括第一台阶边81、第二台阶边82以及连接第一台阶边81与第二台阶边82的斜边83。其中,第二台阶边82所围城的圆面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边81所围城的圆面的直径。
如图12,电磁吸盘8中磁吸槽80的深度小于待磨削轴承外圈的厚度,完成轴承外圈磨削后,电磁吸盘8断电消磁,轴承外圈从电磁吸盘8中脱落。磁吸槽80中的斜边83便于轴承外圈从电磁吸盘8中脱落。
结合图13至15,本实用新型轴承外圈磨削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1)将若干个待磨削的轴承外圈400置于进料槽10内,气缸4的输出轴收缩带动滑块3向上滑动,在压杆13上压轮130的作用下,连接杆5向左转动并压缩弹簧6,气缸4继续收缩,直至取料手7的柱形取料部72穿过进料槽10的进料口103并伸于轴承外圈400中;如图13。
2)气缸4的输出轴伸出,在压缩弹簧6弹性力的作用下,连接杆5向右转动,取料手7的柱形取料部72将轴承外圈400从进料槽10的进料口103中取出,气缸4的输出轴继续伸出,直至取料手7上的轴承外圈400运动至电磁吸盘8处时,电磁吸盘8通电生磁,将取料手7上的轴承外圈400吸至电磁吸盘8中的磁吸槽80内;如图14。
3)气缸4输出轴回缩,磨削刀12向右移动直至磨削刀12的刀口与轴承外圈400的内圆周面相接触,电机9转动,磨削轴承外圈400的内圆周面;如图15。
4)轴承外圈磨削完成后,电磁吸盘8断电消磁,轴承外圈从电磁吸盘8中脱落至出料槽1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滑轨(2)、滑块(3)、气缸(4)、连接杆(5)、弹簧(6)、取料手(7)、电磁吸盘(8)、电机(9)、进料槽(10)、出料槽(11)、磨削刀(12)、送料单元(60)和设有压轮(130)的压杆(13),所述滑轨(2)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上,滑块(3)滑动连接在滑轨(2)上并与气缸(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3)和取料手(7)相铰接,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3)和连接杆(5)相连,压杆(13)固定于滑轨(2)一侧,且压杆上的压轮(130)与连接杆(5)相触接,电机(9)固定于滑轨(2)的下端,电磁吸盘(8)与电机(9)的转轴相连,磨削刀(12)沿电磁吸盘(8)的轴线方向置于电磁吸盘(8)一侧,进料槽(10)和出料槽(11)分别设于滑轨(2)的下方和电磁吸盘(8)的下方,送料单元(60)设于进料槽(10)的一侧;
所述送料单元(60)包括送料底板(601)、送料框(602)、送料传送带(604)、承料板(605)、送料滚轮、送料电机和U形送料安装架(603),所述送料框(602)固定连接在送料底板(601)上,U形送料安装架(603)倾斜连接在送料框(602)的内腔中,且U形送料安装架(603)的底端与送料框(602)的底面固定连接,顶端伸出送料框(602)外,两送料滚轮分别转动连接在U形送料安装架(603)的上下两侧,送料电机的转轴与一所述送料滚轮相连,送料传送带(604)绕设在两送料滚轮上,若干承料板(605)相隔一定间距的斜置于送料传送带(604)上;所述U形送料安装架(603)一端侧壁上设有出料口(606),进料槽(10)与该出料口(606)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槽(10)包括限位部(100)、U形状的第一凹槽部(101)和U形状的第二凹槽部(102),所述限位部(100)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部(101)的左侧,第二凹槽部(102)倾斜连接在第一凹槽部(101)的右侧,且第二凹槽部的凹槽与第一凹槽部的凹槽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101)的前侧侧壁上设有圆弧状的进料口(103),所述限位部(100)置于该进料口(103)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101)前侧侧壁的底缘低于后侧侧壁的底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00)上设有若干半球状凸点(10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板(605)在送料传送带(604)上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凹槽部(102)的倾斜角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11)包括导料板(112)和U形状的第三凹槽部(113),两所述导料板(112)倾斜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部(113)的两侧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手(7)包括取料连接部(71)和柱形取料部(72),所述柱形取料部(72)固定连接在取料连接部(71)上,取料连接部(71)铰接于连接杆(5)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盘(8)上设有阶梯状的磁吸槽(80),该磁吸槽(80)包括第一台阶边(81)、第二台阶边(82)以及连接第一台阶边(81)与第二台阶边(82)的斜边(8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台阶边(82)围城的圆面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边(81)围城的圆面的直径。
CN201620136419.4U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8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6419.4U CN205438043U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6419.4U CN205438043U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8043U true CN205438043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641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8043U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80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058A (zh) * 2016-02-24 2016-05-04 镇江精工轴承厂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CN112756980A (zh) * 2020-12-28 2021-05-07 安徽远大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058A (zh) * 2016-02-24 2016-05-04 镇江精工轴承厂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CN112756980A (zh) * 2020-12-28 2021-05-07 安徽远大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装置
CN112756980B (zh) * 2020-12-28 2023-01-24 安徽远大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6263A (zh) 一种轴承外圈的磨削系统
CN205438051U (zh) 一种轴承外圈磨削装置
CN106863398B (zh) 一种用于粉条切断的移动装置
CN205438043U (zh)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CN205438049U (zh) 一种轴承外圈的磨削系统
CN21357088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空气涡流纺纱机防护固定装置
CN205438050U (zh) 一种轴承外圈自动磨削装置中的送料机构
CN205438186U (zh) 一种轴承外圈取料机构中的取料机构
CN210358682U (zh) 用于卷板机的水平卸料装置
CN207158422U (zh) 一种带有自动上料功能的高效切捆条机
CN208680367U (zh)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管类工件的收口装置
CN106698025A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膜的收放装置
CN106263498A (zh) 全自动数控绒毛刷绒毛绕柄方法及装置
CN105538058A (zh) 一种轴承外圈的自动磨削系统
CN206733380U (zh) 一种玻璃分片运输装置
CN105666264A (zh) 一种轴承外圈磨削装置
CN203764713U (zh) 卧式金属圆桶桶口卷边机
CN205622708U (zh) 一种手机屏幕除灰装置
CN208976503U (zh) 一种冷轧废边收边机
CN206909637U (zh) 一种核桃壳仁分离系统
CN212030426U (zh) 一种玻璃酒瓶加工用质量检测装置
CN210456806U (zh) 一种带钢卷取机的分离盘摆动装置
CN105538142A (zh) 一种轴承外圈取料机构中的取料机构
CN117772964B (zh) 一种lcd显示屏制备过程中的屏蔽线切割装置
CN21079089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生产线的汽车零部件集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