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0722U -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0722U
CN205420722U CN201521026746.6U CN201521026746U CN205420722U CN 205420722 U CN205420722 U CN 205420722U CN 201521026746 U CN201521026746 U CN 201521026746U CN 205420722 U CN205420722 U CN 205420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shaft
bearing
power transmission
knit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67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 Tooth (fujian)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 Tooth (fujian)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 Tooth (fujian)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 Tooth (fujian)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67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0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0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072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包括竖直布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上齿轮、第一轴承座、下齿轮、第二轴承座和同步轮,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具有上螺纹段,且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上螺纹段的位置处具有锥度段,所述上齿轮安装在所述锥度段上,且所述上齿轮具有与所述锥度段配合的锥形孔,所述上螺纹段上螺旋旋合有用于固定所述上齿轮的上螺母。通过在传动轴上设置锥度段,在上齿轮上设置锥形孔,使得传动轴与上齿轮之间形成锥度配合,可将上齿轮受到的作用力转化为作用在传动轴上的轴向力和径向力,避免上齿轮的轴向或径向窜动,上齿轮不易跑位,确保上针盘和下针盘位置相对稳定,使得织针排序不易错乱。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大圆机的传动结构,尤其是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上一种常见的纺织设备,闲游的针织大圆机的传动装置一般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主传动单元和与主传动单元传动连接副传动单元,其中主传动单元的传动轴上安装有位于传动轴上端的上齿轮、位于传动轴轴身上的下齿轮、位于传动轴下端的同步轮以及上下两个用于支撑传动轴的轴承座。
为了调整大圆机的上针盘与下针筒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两者能够实现对针,上齿轮上需要设置有能够调节上齿轮相对于传动轴角度的调节结构,传统的调节结构一般是将上齿轮的与传动轴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并在上齿轮上设置四个调节螺钉将上齿轮紧固在传动轴上,需要调节上齿轮的角度时,则拧松调节螺钉并转动上齿轮来实现。由于上齿轮与传动轴之间紧靠四个调节螺钉锁紧,紧固力相对较差,且上齿轮随着传动轴高速转动的同时可能产生轴向或径向窜动,导致上齿轮跑位,进而使得大圆机的大鼎齿轮角度变动,上针盘和下针盘位置产生变化,使得织针排序错乱。
此外,由于同步轮直接装配于传动轴的下端,在同步带的作用下,传动轴存在较大的径向拉力,容易产生变形。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针织大圆机的主传动单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针排序不易错乱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包括竖直布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上齿轮、第一轴承座、下齿轮、第二轴承座和同步轮,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具有上螺纹段,且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上螺纹段的位置处具有锥度段,所述上齿轮安装在所述锥度段上,且所述上齿轮具有与所述锥度段配合的锥形孔,所述上螺纹段上螺旋旋合有用于固定所述上齿轮的上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锥度段上开设有环状的调节槽,所述上齿轮上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紧固在所述调节槽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螺钉有两个以上,各所述调节螺钉以所述传动轴为中心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轴承座朝向所述同步轮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套,所述同步轮朝向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一侧具有盲孔,所述第二轴承套穿插在所述盲孔内,且所述盲孔的侧壁和所述第二轴承套之间还安装有支承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套,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轴承套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油封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具有下螺纹段,所述下螺纹段上螺旋旋合有用于固定所述同步轮的下螺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传动轴上设置锥度段,在上齿轮上设置锥形孔,使得传动轴与上齿轮之间形成锥度配合,可将上齿轮受到的作用力转化为作用在传动轴上的轴向力和径向力,避免上齿轮的轴向或径向窜动,上齿轮不易跑位,确保上针盘和下针盘位置相对稳定,使得织针排序不易错乱。
2、通过设置环状的调节槽,调节螺钉锁紧在调节槽的底部,调节槽的侧壁可以对调节螺钉形成支撑,确保上齿轮和传动轴的位置相对稳定。
3、通过设置支承轴承,使得同步轮在同步带作用下产生的径向拉力可以通过支承轴承传递到第二轴承座上,防止传动轴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传动轴;1a-上螺纹段;
1b-下螺纹段;1c-锥度段;
1d-调节槽;2-上齿轮;
3-第一轴承座;4-下齿轮;
5-第二轴承座;6-同步轮;
6a-盲孔;7-上螺母;
8-下螺母;9-调节螺钉;
10-第二轴承套;11-支承轴承;
12-第一轴承套;13-第一轴承;
14-第二轴承;15-第一油封;
16-第二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包括竖直布置的传动轴1,传动轴1的具体安装位置与常规的针织大圆机相同。传动轴1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上齿轮2、第一轴承座3、下齿轮4、第二轴承座5和同步轮6,其中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5固定在针织大圆机的机架上,用于为传动轴6形成支撑,上齿轮2和下齿轮4的齿轮参数及其所起到的作用与常规的针织大圆机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传动轴1的上端具有上螺纹段1a,下端具有下螺纹段1b,且传动轴1靠近上螺纹段1a的位置处具有锥度段1c。上螺纹段1a上螺旋旋合有用于固定上齿轮2的上螺母7,下螺纹段1b上螺旋旋合有用于固定同步轮6的下螺母8,上齿轮2安装在锥度段1c上,且上齿轮2具有与锥度段1c配合的锥形孔,这样,传动轴1与上齿轮2之间形成锥度配合,上齿轮2跟谁传动轴1转动时,上齿轮2受到的作用力可在锥度段1c的作用下转化为作用在传动轴1上的轴向力和径向力,避免上齿轮2的轴向或径向窜动,确保上齿轮2不跑位,进而确保针织大圆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盘位置相对稳定,织针排序不易错乱。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锥度段1c上开设有环状的调节槽1d,上齿轮2上设置有调节螺钉9,调节螺钉9穿插在调节槽1d内并紧固在调节槽1d的底部,这样调节槽1d的侧壁可以对调节螺钉9形成支撑,确保上齿轮2和传动轴1的位置相对稳定。调节螺钉9最好有两个以上,各调节螺钉9以传动轴1为中心均匀分布。需要调节上齿轮2和传动轴1之间的相对角度时,只需拧松调节螺钉9,并将上齿轮2往锥度段1c直径较小的一端的方向移动并旋转至需要的位置,然后将上齿轮2往锥度段6c直径较大的一端方向复位并拧紧调节螺钉9即可。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座5朝向同步轮6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套10,同步轮6朝向第二轴承座5的一侧具有盲孔6a,第二轴承套10穿插在该盲孔6a内,且盲孔6a的侧壁和第二轴承套10之间还安装有支承轴承11。通过设置支承轴承11,使得同步轮6在与之配合的同步带作用下产生的径向拉力可以通过支承轴承11传递到第二轴承座5上,防止传动轴1产生变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座3与传动轴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套12,第一轴承套12与传动轴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座5与传动轴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4。第一轴承套12与传动轴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油封15,第一油封15位于第一轴承13的下方,第二轴承套10与传动轴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油封16,第二油封16位于第二轴承14的下方,这样可以确保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的润滑油不易流失。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轴承座5和第二轴承套10设置成一体式的零件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包括竖直布置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上齿轮、第一轴承座、下齿轮、第二轴承座和同步轮,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具有上螺纹段,且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上螺纹段的位置处具有锥度段,所述上齿轮安装在所述锥度段上,且所述上齿轮具有与所述锥度段配合的锥形孔,所述上螺纹段上螺旋旋合有用于固定所述上齿轮的上螺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段上开设有环状的调节槽,所述上齿轮上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紧固在所述调节槽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有两个以上,各所述调节螺钉以所述传动轴为中心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朝向所述同步轮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套,所述同步轮朝向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一侧具有盲孔,所述第二轴承套穿插在所述盲孔内,且所述盲孔的侧壁和所述第二轴承套之间还安装有支承轴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套,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套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油封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具有下螺纹段,所述下螺纹段上螺旋旋合有用于固定所述同步轮的下螺母。
CN201521026746.6U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20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746.6U CN205420722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746.6U CN205420722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0722U true CN205420722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15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674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20722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07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6228A (zh) * 2015-12-10 2016-03-09 厦齿(福建)齿轮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6228A (zh) * 2015-12-10 2016-03-09 厦齿(福建)齿轮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CN105386228B (zh) * 2015-12-10 2018-07-06 厦齿(福建)齿轮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0722U (zh)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CN105386228B (zh)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CN204262513U (zh) 轴类件步进旋转装夹工装
CN202756574U (zh) 大、小弧齿锥齿轮副啮合的调整机构
CN208169111U (zh) 一种多叶转子泵的间隙控制机构
CN104118766A (zh) 一种可减小振动幅度的锭子机构
CN204000022U (zh) 一种设有定芯装置的锭子机构
CN103212583A (zh) 一种辊缝调节固定装置
CN206570730U (zh) 双机芯同轴的新型摆闸
CN104526078B (zh) 一种洗衣机旋转支架攻牙机
CN206368941U (zh) 一种单输入双输出变速箱
CN101935913B (zh) 一种全电脑高速丝袜机生克罩控制装置
CN201738099U (zh) 针织机的调整装置
CN204262840U (zh) 精确定位的齿轮轴步进旋转装夹工装
CN105275667B (zh) 发动机油门调节组件
CN206645653U (zh) 张紧轮调节机构
CN205000024U (zh) 减速机和计量泵位置调校装置
CN203593853U (zh) 一种双面机的主轴机构
CN204057271U (zh) 具有偏心调整装置的斗轮堆取料机回转机构
CN203245187U (zh) 一种辊缝调节固定装置
CN205591718U (zh) 一种滑轮
CN206422653U (zh) 一种交流齿轮减速电机
CN201916356U (zh) 输入轴轴承轴向间隙调整结构
CN201753390U (zh) 一种全电脑高速丝袜机生克罩控制装置
CN205231951U (zh) 双驱动双法兰异步三相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