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9347U - 一种自动绕弦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绕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19347U
CN205419347U CN201620192038.8U CN201620192038U CN205419347U CN 205419347 U CN205419347 U CN 205419347U CN 201620192038 U CN201620192038 U CN 201620192038U CN 205419347 U CN205419347 U CN 205419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il shaft
string
driving
wir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20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HAI JINLANG HARDWARE AND PLASTIC PRODUCT FACTORY (GENERAL PARTNERSHIP)
Original Assignee
LINHAI JINLANG HARDWARE AND PLASTIC PRODUCT FACTORY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HAI JINLANG HARDWARE AND PLASTIC PRODUCT FACTORY (GENERAL PARTNERSHIP) filed Critical LINHAI JINLANG HARDWARE AND PLASTIC PRODUCT FACTORY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to CN2016201920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19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19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193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绕弦机,包括送线装置、张力装置、绕弦装置、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用于带动线盘转动的线盘轴和用于驱动线盘轴转动的线盘轴驱动器,所述线盘轴驱动器与所述线盘轴之间设有单动式棘轮机构,所述单动式棘轮机构包括从动件和用于在单一方向上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的主动件,所述主动件由所述线盘轴驱动器驱动,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线盘轴连接,具有能协助线盘转动又不会使线盘转动过快、调节绕丝起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绕弦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琴弦加工领域,特别为一种自动绕弦机。
背景技术
在琴弦加工领域,在进行琴弦绕弦过程中,要用到送线装置和绕弦装置。现有技术中,送线装置往往采用送线机构摩擦或者滚动摩擦来拉动线本身,进而带动线盘转动的方式来进行送线。但是,在琴弦加工领域,对线的要求比较高,在用送线装置进行金属线的送线的同时,要尽可能保持线的张力不被改变,金属线的张力统一由另设的张力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一般金属线盘都比较大且非常重,如果单靠送线机构通过拉动线本身来带动线盘转动的方式进行送线的话,很容易改变金属线的张力,另外绕琴弦的金属丝一般比较细,在送线机构拉线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今金属线的断裂。另外,现有技术中,绕弦是先固定钢丝两端并拉紧,在钢丝外面缠绕一到两层铜丝,要保证铜丝均匀排列松紧一致的缠绕于钢弦上,现有技术有如下的缺点:一、铜丝盘静止放置在机床的一端,缠绕细铜丝起始时容易拉断,由于缠绕过程中丝盘由大变小,重量与外径的变化,导至张力和速度不一致,出现缠绕的铜丝疏松,松紧度不一致,严重影向琴弦的音准。二、钢丝一端折弯后固定,绕弦完成后,再通过剪切钢丝一端的长度,通常要预留5-10cm长度,浪费很大。三、铜线直接挂在勾弦柱上开始缠绕,琴弦规格不同,缠绕起点与勾弦柱距离也不同,由于勾弦柱无法调节,修剪后的铜线长度要浪费10-25cm。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协助线盘转动,同时能调节绕弦起始端到弦终端距离进而节约成本的自动绕弦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自动绕弦机,包括送线装置、张力装置、绕弦装置、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用于带动线盘转动的线盘轴和用于驱动线盘轴转动的线盘轴驱动器,所述线盘轴驱动器与所述线盘轴之间设有单动式棘轮机构,所述单动式棘轮机构包括从动件和用于在单一方向上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的主动件,所述主动件由所述线盘轴驱动器驱动,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线盘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线机构包括两个送线轮和用于驱动送线轮转动的送线轮电机,两个送线轮之间用于穿过所述线。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件包括主动轮和设置在主动轮上的棘爪,所述线盘轴驱动器为驱动送线轮转动的送线轮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带动主动轮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由所述送线轮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个所述送线轮分别与一个送线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送线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送线轮电机带动其中一个所述送线驱动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在停机时与所述从动件接触的摩擦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机构包括设置在从动件与支架之间的摩擦片和用于将从动件与所述摩擦片相对压紧的压簧。
进一步地,所述绕弦装置包括弦固定机构和用于将铜丝缠绕到弦上的缠弦机构,所述弦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所述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分别用于固定弦的两端,所述第一夹线器包括勾弦柱和可移动的绕丝起点调节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线器包括两个夹指和用于控制两个夹指开合的夹指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线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绕丝起点调节块的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线盘轴驱动器与线盘轴之间设置单动式棘轮机构,使所述线盘驱动器起到了协助转盘转动的作用,在线盘转动速度小于线盘轴驱动器的驱动速度时,所述线盘驱动器能很好的带动线盘转动,在所述线盘转动的速度大于线盘轴驱动器的驱动速度时,所述线盘驱动器不会阻碍线盘转动;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送线轮均有送线轮电机带动,起到了送线机构送线的同时,同步带动主动轮带动的作用,起到了送线与协助送线同步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送线轮同时由送线轮电机带动,起到了同步转动的作用,具有均匀送线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绕丝起点调节块调节琴弦一端的绕丝起点,同时用两个夹指夹住琴弦的另一端,减少弦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5、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绕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送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送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送线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弦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夹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1-张力装置,
2-送线装置,21-送线轮,22-线盘轴,23-送线驱动齿轮,24-动力轮(24),25-齿条,26-主动轮,27-摩擦片,28-压簧,29-卡块,
3-线盘,
4-绕弦装置,41-第一夹线器,411-勾弦柱,412-绕丝起点调节块,413-固定器,414-绕丝起点杆,42-第二夹线器,421-夹指,422-夹指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一种自动绕弦机,包括送线装置2、张力装置1、绕弦装置4、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送线装置2包括送线机构、用于带动线盘3转动的线盘轴22和用于驱动线盘轴22转动的线盘轴驱动器,所述线盘轴驱动器与所述线盘轴22之间设有单动式棘轮机构,所述单动式棘轮机构包括从动件和用于在单一方向上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的主动件,所述主动件由所述线盘轴驱动器驱动,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线盘轴22连接。
棘轮机构为基础机械件,是由主动件和从动件组成的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所述主动件一般为棘爪,所述从动件一般为棘轮。单动式式棘轮机构当主动件按某一个方向摆动时,才能推动棘轮转动。单动式棘轮结构具有超越功能,在主动件转动的情况下,当从动件的转速小于主动件的转速时,所述主动件带动从动件转动,当从动件的转速大于主动件的转速时,从动件以大于主动件的转速旋转,主动件不会阻碍从动件的旋转,进而实现主动件带动从动件转动但不是不妨碍从动件超越主动件转动的功能。
因为初始线盘3比较重,送线机构在拉线的过程中,很难带动初始线盘3转动。这时线盘轴驱动器就会驱动主动件转动,从而驱动从动件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线盘3的直径越来越小,当所述送线机构能拉动线盘3,且从动件转速超过主动件时,所述从动件不再随主动件转动。本实用新型起到了在带动主视线盘3转动的作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实例二作了进一步改进,所述送线机构包括两个送线轮21和用于驱动送线轮21转动的送线轮电机,两个送线轮21之间用于穿过所述线。
所述送线机构通过两个送线轮21分别摩擦金属线相对的两个面,从而实现送线,两个所述送线轮21可以由同一个送线轮电机驱动,也可以由不同的送线轮电机驱动,当两个所述送线轮21通过不同的送线轮电机驱动时,可以在两个送线轮电机之间安装同步装置,例如传感器等。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实施例三作了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件包括主动轮26和设置在主动轮26上的棘爪,所述线盘轴驱动器为驱动送线轮21转动的送线轮电机。所述送线轮电机驱动送线轮21转动的同时驱动所述主动轮26转动。所述送线装置2还还包括用于带动主动轮26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由所述送线轮电机驱动。
所述送线轮电机同时驱动送线轮21和主动轮26转动,使线盘3初始转动速度与所述送线轮21的起始送线状态一致。
所述传动机构可以是动力轮24、齿条25、齿轮等,所述送线轮电机可以通过动力轮24带动主动轮26转动,动力轮24可以通过其他齿轮或者齿条25带动主动轮26转动。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二和/或实施例三,所述实施例四作了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送线轮21分别与一个送线驱动齿轮2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送线驱动齿轮23相互啮合,所述送线轮电机带动其中一个所述送线驱动齿轮23转动。
当设置两个啮合的送线驱动齿轮23后,所述送线轮电机可以同时驱动两个送线轮21转动,使两个送线轮21转动速度达到一致。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实施例五作了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至少在停机时与所述从动件接触的摩擦机构。
所述摩擦机构包括设置在从动件与支架之间的摩擦片27和用于将从动件与所述摩擦片27相对压紧的压簧28。
送线机构停止送线后,因为惯性,所述线盘3仍会打滑转动,进而导致送线机构与线盘3之间会出现线堆积。为了让线盘3尽快停止,进而设置了摩擦机构,所述压簧28通过弹力使从动件与摩擦片27压紧,在从动件因为惯性仍然转动的情况下,与摩擦片27产生摩擦,所述摩擦片27给予从动件一个与从动件转动方向相反的力,从而使从动件尽快停止,进而所述线盘3也能尽快停止转动。
另外所述线盘轴22可以通过卡块29与线圈盘相对固定。卡块29的作用是使线盘3与线盘轴22相对固定,在线盘轴22转动的同时,所述线盘3也进行转动。另外的,卡块29也起到了使线盘3快速拆卸的作用,只要将位于外侧的卡块29取出,就可更换线盘3。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或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实施例六作了进一步改进,所述绕弦装置4包括弦固定机构和用于将铜丝缠绕到弦上的缠弦机构,所述弦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线器41和第二夹线器42,所述第一夹线器41和第二夹线器42分别用于固定弦的两端,所述第一夹线器41包括勾弦柱411和可移动的绕丝起点调节块412,所述绕丝起点调节块412上设有绕丝起点感应器,所述第一夹线器41还包括用于固定绕丝起点调节块412的固定器413。所述第二夹线器42包括两个夹指421和用于控制两个夹指421开合的夹指控制器422。
所述弦的一端扭成圈型,然后套在勾弦柱411上;所述弦的另一端用两个夹指421夹紧。所述夹指控制器422可以有多种,这对于本领域工作人员来说是容易想到的,例如,所述夹指控制器422可以包括弹簧和控制杆,所述弹簧用于控制两个夹指421的夹紧端闭合,所述控制杆通过伸缩来控制两个夹指421的开合,当然,反之亦可,所述弹簧用于控制两个夹指421的夹紧端张开,所述控制杆通过伸缩来控制两个夹指421的合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绕丝起点感应器来感应绕丝起点,现有技术中,往往设置绕丝起点杆414,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绕丝起点杆414设置在绕丝起点调节块412上,通过感应绕丝起点杆414来感应绕丝起点,同时通过调节绕丝起点调节块412来调节绕丝起点杆414的位置,进而调节绕丝起点的位置。
另外,固定器413的作用,在于调节好绕丝起点调节块412的位置后,对所述绕丝起点调节块412进行固定,防止所述绕丝起点调节块412在绕丝过程中产生移动,所述固定器413可以是固定螺母,通过旋转固定螺母,使固定螺母与所述绕丝起点调节块412产生摩擦,进而防止绕丝起点调节块412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线盘轴驱动器与线盘轴22之间设置单动式棘轮机构,使所述线盘3驱动器起到了协助转盘转动的作用,在线盘3转动速度小于线盘轴驱动器的驱动速度时,所述线盘3驱动器能很好的带动线盘3转动,在所述线盘3转动的速度大于线盘轴驱动器的驱动速度时,所述线盘3驱动器不会阻碍线盘3转动;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动轮26与所述送线轮21均有送线轮电机带动,起到了送线机构送线的同时,同步带动主动轮26带动的作用,起到了送线与协助送线同步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送线轮21同时由送线轮电机带动,起到了同步转动的作用,具有均匀送线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绕丝起点调节块412调节琴弦一端的绕丝起点,同时用两个夹指421夹紧琴弦的另一端,减少弦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5、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绕弦机,包括送线装置(2)、张力装置(1)、绕弦装置(4)、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2)包括送线机构、用于带动线盘(3)转动的线盘轴(22)和用于驱动线盘轴(22)转动的线盘轴驱动器,所述线盘轴驱动器与所述线盘轴(22)之间设有单动式棘轮机构,所述单动式棘轮机构包括从动件和用于在单一方向上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的主动件,所述主动件由所述线盘轴驱动器驱动,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线盘轴(2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构包括两个送线轮(21)和用于驱动送线轮(21)转动的送线轮电机,两个送线轮(21)之间用于穿过所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主动轮(26)和设置在主动轮(26)上的棘爪,所述线盘轴驱动器为驱动送线轮(21)转动的送线轮电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主动轮(26)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由所述送线轮电机驱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送线轮(21)分别与一个送线驱动齿轮(2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送线驱动齿轮(23)相互啮合,所述送线轮(21)电机带动其中一个所述送线驱动齿轮(23)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在停机时与所述从动件接触的摩擦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机构包括设置在从动件与支架之间的摩擦片(27)和用于将从动件与所述摩擦片(27)相对压紧的压簧(2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弦装置(4)包括弦固定机构和用于将铜丝缠绕到弦上的缠弦机构,所述弦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线器(41)和第二夹线器(42),所述第一夹线器(41)和第二夹线器(42)分别用于固定弦的两端,所述第一夹线器(41)包括勾弦柱(411)和可移动的绕丝起点调节块(4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线器(42)包括两个夹指(421)和用于控制两个夹指(421)开合的夹指控制器(422)。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线器(41)还包括用于固定绕丝起点调节块(412)的固定器(413)。
CN201620192038.8U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自动绕弦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9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2038.8U CN205419347U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自动绕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2038.8U CN205419347U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自动绕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19347U true CN205419347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203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9347U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自动绕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19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78388U (zh) 一种力量训练系统
CN105960311B (zh) 线驱动装置以及机械手
CN106516878B (zh) 一种导爆管收管机
CN203359675U (zh) 一种收线机
CN105728602B (zh) 一种跳杆弹簧加工线及加工方法
CN105858332A (zh) 自动收线装置
CN108357990A (zh) 空调保温管的平整捆扎以及平稳性输送设备
CN205709167U (zh) 自动收线装置
CN101393787A (zh) 一种主动式放线机装置
JPH11165705A (ja) スパイラル式ストレッチ包装機
CN205419347U (zh) 一种自动绕弦机
CN104523306B (zh)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操作的近似远心不动点机构
CN101319418B (zh) 用于控制粗纱机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00754A (zh) 一种倒盘机
CN103203401B (zh) 自动弯管机
CN202415858U (zh) 经向弹性织物卷绕装置
JP5814390B2 (ja) 伸線機
CN101863392B (zh) 张力控制装置
CN103303717B (zh) 用于操作接触辊的装置以及用于操作接触辊的方法
CN110180975A (zh) 一种弹簧绕卷成型设备
CN202741643U (zh) 弹簧机送线机构
CN207322837U (zh) 一种全自动防水拉链撕膜机
CN206578515U (zh) 一种串壳机
CN209822368U (zh) 恒定张力的双头拖包机
CN109878807A (zh) 包装机送膜机构及送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