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7823U -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 Google Patents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17823U
CN205417823U CN201620203001.0U CN201620203001U CN205417823U CN 205417823 U CN205417823 U CN 205417823U CN 201620203001 U CN201620203001 U CN 201620203001U CN 205417823 U CN205417823 U CN 205417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platform
plug
swing arm
trailer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30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敬雄
邱勇
丁振刚
张延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Yangzhou CIMC Tonghua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Qingdao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Qingdao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Qingdao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30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17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17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17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牵引结构包括摆臂、插头、伸缩缸。摆臂一端用于与牵引车连接。插头包括连接部及插入部。连接部与摆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相连,插入部用于插入挂车载货台而使插头与挂车载货台连接,插入部设有与挂车载货台相卡接的卡合部。伸缩缸的两端分别与摆臂和插头的连接部相连,而使插头能够相对于摆臂转动,并带动插头上的卡合部卡紧挂车载货台或从挂车载货台松脱。在上述低平板半挂车上,牵引结构与车载货台可拆卸连接。

Description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车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背景技术
现港口货物运输时,多采用配带码头专用牵引结构的4×2专用码头牵引车,该牵引车驱动轴无减震悬挂、驾驶室空间小、行驶速度低、零部件多为专用部件。这些缺点严重影响了港内货物运输的周转效率。并且,因该类牵引车的悬挂无减震,无法出港进行公路运输,增加了运营成本。并且,与码头专用牵引结构相配的载货平台为码头托盘(Rolltrailer),该Rolltrailer采用一线两轴刚性悬挂、配带实心小轮胎。Rolltrailer车因离地间隙小、配备实心轮胎,只能低速运行,运输效率不高。
由于牵引车及牵引结构均为相互配套使用的专用部件。因此,当在装卸货物的同时,仍占用该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运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快速拆卸的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一种牵引结构,包括:
摆臂,其一端用于与牵引车连接;
插头,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及插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相连,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挂车载货台而使所述插头与所述挂车载货台连接,所述插入部设有与所述挂车载货台相卡接的卡合部;
伸缩缸,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摆臂和所述插头的连接部相连,而使所述插头能够相对于所述摆臂转动,并带动所述插头上的卡合部卡紧所述挂车载货台或从所述挂车载货台松脱。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凸出设于所述插入部的下表面,所述挡板用于和挂车载货台相卡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的下表面包括为平面的支撑面和由支撑面向下倾斜并延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过渡面。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的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由远离端部的一侧向靠近端部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呈鹅颈形的纵梁及设于两个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纵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所述腹板连接所述上翼板及下翼板,所述插头的数量为一个,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两个纵梁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摆臂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为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于所述牵引车与所述摆臂之间伸缩,所述摆臂转动,所述支撑件的伸缩端伸长并抵接于所述牵引车上,所述支撑件以支撑所述摆臂。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远离所述牵引车的一端设有锁止销,所述锁止销可拆卸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连接部。
一种挂车载货台,包括载货平台及设于所述载货平台下方的悬挂结构,所述载货平台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牵引结构相卡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槽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相互拼接形成喇叭形的槽结构,所述插槽靠近所述载货平台的外侧端的开口的口径大于内侧端的口径大小,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插槽的下侧壁的内侧端,所述限位部为挡块。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槽的上侧壁平行于所述载货平台表面,所述下侧壁包括:由所述插槽的外开口向内朝所述上侧壁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板。
一种低平板半挂车,包括上述牵引结构及上述挂车载货台,所述牵引结构与所述挂车载货台卡合连接,所述插头收容于所述插槽内,所述伸缩缸伸出或缩回带动所述插头转动,使所述插头的卡合部与所述插槽的限位部相卡接或脱离。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穿入所述载货台及所述插头,将所述载货台与所述插头固定。
在上述低平板半挂车上,牵引结构与挂车载货台可拆卸连接,使得一个牵引车可以分别牵引多个不同的挂车载货台。避免当在对载货平台进行装卸货物的时候,牵引车还可以对其他挂车载货台进行运输。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牵引车的使用率。并且,通过使用伸缩杆伸缩带动插头转动,操作方便,容易控制,便于实现牵引结构与车载货台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低平板半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牵引结构与挂车载货台脱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牵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牵引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插槽的侧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插槽的剖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插槽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低平板半挂车的牵引结构与挂车载货台脱离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低平板半挂车;100、牵引结构;110、摆臂;111、纵梁;112、横梁;113、上翼板;114、下翼板;115、腹板;116、第一加强板;117、牵引销;118、转动销;120、插头;121、连接部;122、插入部;123、卡合部;124、连接梁;125、支撑横梁;126、第二加强板;127、支撑面;128、过渡面;130、伸缩缸;140、支撑件;141、伸缩端;150、锁止销;160、限位销;200、挂车载货台;201、载货平台;203、悬挂结构;210、插槽;211、上侧壁;212、下侧壁;213、左侧壁;214、右侧壁;215、加强筋;216、第一导向板;217、第二导向板;218、抵接面;220、限位部;221、挡块;20、牵引车。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平板半挂车10。低平板半挂车10包括牵引结构100及挂车载货台200。本实施方式的牵引结构100包括摆臂110、插头120及伸缩缸130。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卡合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牵引结构100的摆臂110的一端用于与牵引车20连接。插头120包括连接的连接部121及插入部122。连接部121与插入部122可以相互垂直设置,也可以相互呈钝角夹角设置。连接部121与摆臂110的另一端可转动相连。插入部122用于插入挂车载货台200而使插头120与挂车载货台200连接。插入部122设有与挂车载货台200相卡接的卡合部123。伸缩缸130的两端分别与摆臂110和插头120的连接部121相连,而使插头120能够相对于摆臂110转动,并带动插头120上的卡合部123卡紧挂车载货台200或从挂车载货台200松脱。
本实施方式的挂车载货台200包括载货平台201及设于载货平台201下方的悬挂结构203。插槽210设于载货平台201,插槽210内设有限位部220。限位部220用于与牵引结构100相卡接。牵引结构100的伸缩缸130伸出或缩回带动插头120转动,使插头120的卡合部123与插槽210的限位部220相卡接或脱离。
当需要使用挂车载货台200运输的时候,只需将插头120的插入部122对准挂车载货台200的插槽210,使牵引车20倒退,从而使插入部122插入到插槽210内,使得插入部122的卡合部123与插槽210内的限位部220相卡接,插头120与挂车载货台200连接,使挂车载货台200与牵引车20通过牵引结构100连接。
当不需要使用挂车载货台200运输的时候,首先伸缩缸130收缩或伸长,伸缩缸130带动插头120转动,使插入部122相对于插槽210转动,使插入部122的卡合部123与插槽210内的限位部220相脱离,牵引车20向前行进,使插入部122从插槽210内滑出,如图3所示,载货平台201的一端触地,从而实现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的分离。
在上述挂车载货台200上,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可拆卸连接,使得一个牵引车20可以分别牵引多个不同的挂车载货台200。避免当在对载货平台201进行装卸货物的时候,牵引车20还可以对其他挂车载货台200进行运输。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牵引车20的使用率。并且,通过使用伸缩杆伸缩带动插头120转动,操作方便,容易控制,便于实现牵引结构100与车载货台的分离。
请参阅图4及图5,具体在本实施方式的牵引结构100中,摆臂1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呈鹅颈形的纵梁111及设于两个纵梁111之间的横梁112。纵梁111包括上翼板113、下翼板114及腹板115。腹板115连接上翼板113及下翼板114,腹板115上设有第一加强板116。具体地,由于摆臂110为鹅颈形,即腹板115也为鹅颈形,第一加强板116设于腹板115的弯折处。第一加强板116能够加强腹板115在弯折处的强度。
摆臂110靠近牵引车20的一端设有牵引销117。摆臂110通过牵引销117实现与牵引车20牵引连接。
请参阅图5,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插头120设于两个纵梁111之间。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通过一个插头120连接。由于在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相插接的时候,依靠牵引车20倒退,以使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对接。插头120设于两个纵梁111中间,便于把握插头120的位置,以保证插头120与插槽210容易对位成功,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插头120的连接部1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梁124及设于两个连接梁124之间的支撑横梁125。请参阅图4,连接梁124上设有第二加强板126。具体的,连接梁124为H型钢、T型钢等。第二加强板126设于连接部121与插入部122的连接处,第二加强板126增强插头120的强度。连接部121与摆臂110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销118可转动连接。
插入部122为楔形。插入部122在高度方向沿轴向向外渐缩尺寸。插入部122的下表面包括支撑面127。支撑面127为平面,支撑面127与连接部121的轴向垂直。
插入部122的下表面还包括与支撑面127连接的过渡面128。支撑面127位于插入部122自由端的端部,过渡面128设于支撑面127远离端部的一侧,过渡面128由靠近端部的一侧向远离端部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方式的挂车载货台200中,插槽210包括上侧壁211、下侧壁212、左侧壁213及右侧壁214,上侧壁211、下侧壁212、左侧壁213及右侧壁214相互拼接形成喇叭形的槽结构。插槽210靠近载货平台201的外侧端的开口的口径大于内侧端的口径大小。楔形的插入部122及喇叭形的插槽210,使插头120能够容易对准插槽210,并顺利进入插槽210。
请参阅图7及图8,插槽210的上侧壁211平行于载货平台201表面,当插头120插入插槽210的时候,以使插头120靠近其端部的上表面与插槽210的上侧壁211之间具有空隙A。
请参阅图9,左侧壁213及右侧壁214设有加强筋215。加强筋215可以增强左侧壁213及右侧壁214的强度。
请参阅图8,并且,插槽210的下侧壁212包括:由插槽210的外开口向内朝上侧壁211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板216。当插入部122进入插槽210的时候,插入部122的端部抵接到第一导向板216上,则插入部122沿第一导向板216插入到插槽210内。限位部220设于第一导向板216的末端,则插入部122沿第一导向板216运动到末端,卡合部123与限位部220卡合连接。当卡合部123与限位部220卡合连接的时候,插头120远离其端部的下表面与第一导向板216之间具有空隙B。
下侧壁212还包括第二导向板217。第二导向板217设于第一导向板216靠近插槽210的外口一侧,第二导向板217的一侧与第一导向板216连接,另一侧背向上侧壁211向下倾斜。第二导向板217使插槽210的外开口径增大,方便插入部122进入。插入部122的上表面1221相对于支撑面127由远离端部的一侧向靠近端部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缸130收缩,带动插入部122逆时针转动,使插入部122的端部翘起。插入部122的上表面1221相对于支撑面127由远离端部的一侧向靠近端部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为插入部122逆时针转动提供转动空间,以便于插入部122的端部翘起。
请参阅图8,插槽210底部设有抵接面218,抵接面218与牵引车20的行进方向相平行。当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连接运输货物的时候,支撑面127与插槽210相抵接,为牵引结构100提供支撑作用面。当支撑面127抵接在抵接面218上的时候,抵接面218与支撑面127保持相对稳定,以使支撑面127能够平稳地支撑牵引结构100。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123包括挡板。挡板凸出设于插入部122的下表面。限位部220设于插槽210的下侧壁212的一端,限位部220为挡块221。挡块221设于插槽210的底部末端。挡块221的上表面即为抵接面218。当插入部122插入插槽210内的时候,挡板与挡块221相卡合,挡块221限位挡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合部123还可以为弯勾或卡扣等。挡块221还可以为设于载货平台201的卡槽或卡扣。
当插头120插入插槽210,且插头120的卡合部123与插槽210的限位部220相抵接时,插头120靠近其端部的上表面与插槽210上侧壁211之间具有空隙A,插头120远离其端部的下表面与插槽210下侧壁212之间具有空隙B。本实施方式的低平板半挂车10存在上述两处空隙,可以使插入部122相对于插槽210存在较大的旋转空间,方便插入部122转动到位,以使卡合部123与限位部220相脱离。
请参阅图10,当插入部122相对于插槽210转动的时候,带动支撑面127翘起,与抵接面218相脱离。插入部122通过过渡面128与插槽210的底面相抵接,为插入部122转动提供支撑,方便转动插入部122。并且,在连接部121与载货平台201的前端面之间存在间隙C,在插入部122的上表面1221与插槽210的上侧壁211之间存在间隙D,以使插头120顺利从插槽210内脱离。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方式的牵引结构100还包括支撑件140。支撑件140的一端固定设于摆臂110上,支撑件140的另一端为伸缩端141。支撑件140的伸缩端141于牵引车与摆臂110之间伸缩,摆臂110转动,支撑件140的伸缩端141伸长并抵接于牵引车20上,支撑件140以支撑摆臂110。当牵引结构100与挂车载货台200脱离的时候,支撑件140可以支撑牵引结构100,防止牵引结构100下落到地面,影响牵引车20行驶。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0为伸缩气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0还可以为伸缩杆、折叠杆或支架。
请参阅图4,摆臂110远离牵引车20的一端设有锁止销150,锁止销150可拆卸连接摆臂110与连接部121。当牵引车20带动载货平台201运输的时候,伸缩缸130保持定长,摆臂110与插头120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锁止销150分别穿过摆臂110与连接部121,使摆臂110与连接部121不能发生相对运动,防止插头120转动,影响插头120与载货平台201之间的卡合连接,保持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8,低平板半挂车10还包括限位销160,限位销160穿入载货平台201及插头120的插入部122,将载货平台201与插头120固定。低平板半挂车10在需要出港进行长途、高速公路运输时,将支撑件140收起,通过限位销160将牵引结构100与载货平台201牢固连接起来后,即低平板半挂车10可在各种路况下进行安全作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低平板半挂车10仅是在港内进行低速运输,限位销160可以省略。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摆臂,其一端用于与牵引车连接;
插头,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及插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相连,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挂车载货台而使所述插头与所述挂车载货台连接,所述插入部设有与所述挂车载货台相卡接的卡合部;
伸缩缸,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摆臂和所述插头的连接部相连,而使所述插头能够相对于所述摆臂转动,并带动所述插头上的卡合部卡紧所述挂车载货台或从所述挂车载货台松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凸出设于所述插入部的下表面,所述挡板用于和挂车载货台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的下表面包括为平面的支撑面和由支撑面向下倾斜并延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过渡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的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由远离端部的一侧向靠近端部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呈鹅颈形的纵梁及设于两个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纵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所述腹板连接所述上翼板及下翼板,所述插头的数量为一个,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两个纵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摆臂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为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于所述牵引车与所述摆臂之间伸缩,所述摆臂转动,所述支撑件的伸缩端伸长并抵接于所述牵引车上,所述支撑件以支撑所述摆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远离所述牵引车的一端设有锁止销,所述锁止销可拆卸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连接部。
8.一种挂车载货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货平台及设于所述载货平台下方的悬挂结构,所述载货平台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牵引结构相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车载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相互拼接形成喇叭形的槽结构,所述插槽靠近所述载货平台的外侧端的开口的口径大于内侧端的口径大小,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插槽的下侧壁的内侧端,所述限位部为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车载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上侧壁平行于所述载货平台表面,所述下侧壁包括:由所述插槽的外开口向内朝所述上侧壁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板。
11.一种低平板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牵引结构及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挂车载货台,所述牵引结构与所述挂车载货台卡合连接,所述插头收容于所述插槽内,所述伸缩缸伸出或缩回带动所述插头转动,使所述插头的卡合部与所述插槽的限位部相卡接或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低平板半挂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穿入所述载货台及所述插头,将所述载货台与所述插头固定。
CN201620203001.0U 2016-03-16 2016-03-16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Active CN205417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3001.0U CN205417823U (zh) 2016-03-16 2016-03-16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3001.0U CN205417823U (zh) 2016-03-16 2016-03-16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17823U true CN205417823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4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3001.0U Active CN205417823U (zh) 2016-03-16 2016-03-16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17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5107A (zh) * 2018-07-24 2018-12-07 山东荣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半挂车全铝纵梁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5107A (zh) * 2018-07-24 2018-12-07 山东荣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半挂车全铝纵梁结构
CN108945107B (zh) * 2018-07-24 2020-09-01 山东荣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半挂车全铝纵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50022U (zh) 用于运输全地形车的双层平板拖车
US95117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ularization of a cargo shipping container
CN102001604A (zh) 一种40t铲板式搬运车
US2204667A (en) Transportation means
CN205417823U (zh)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CN202968018U (zh) 折叠式安装叉车
CN105151158A (zh) 一种用于运输全地形车的双层平板拖车
CN107200073A (zh) 低平板半挂车及其牵引结构、载货平台
CN203558127U (zh) 一种两桥凹梁式低平板半挂车
US3285449A (en) Carrier vehicle transport system
CN207374349U (zh) 半挂车气动支腿
CN102259706B (zh) 飞机集装升降平台车
CN203864535U (zh) 一种带平移限位的低平板车
CN210391316U (zh) 一种可拆卸的矿井支架搬运车
CN210363753U (zh) 一种山地低平板运输车尾部挪位装置
CN202029928U (zh) 集装箱拖车的托盘牵引装置
CN204161499U (zh) 半挂车鹅颈结构及具有该鹅颈结构的半挂车
CN105620337A (zh)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多用途运输车
CN108609062B (zh) 具有稳定系统的分拆式污泥运输车及其方法
CN201873491U (zh) 一种40t铲板式搬运车
CN203047011U (zh) 一种多功能低窄巷道运输车辆
CN109484270B (zh) 一种具有拖斗机械锁紧功能的拖拉机
CN216554007U (zh) 一种用于支架搬运车铲运采煤机的可旋转铲板
CN203666470U (zh) 集装箱装载导向支撑装置
CN219544918U (zh) 一种折叠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000 East Huaihe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No. 1 East Huanghe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vehicle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9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2 Harbour Road, Shekou, Guangdong,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CIMC TONGHUA SPECIAL VEHICLE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East Huaihe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