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1553U -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11553U CN205411553U CN201520864957.0U CN201520864957U CN205411553U CN 205411553 U CN205411553 U CN 205411553U CN 201520864957 U CN201520864957 U CN 201520864957U CN 205411553 U CN205411553 U CN 2054115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steam
- hip cushion
- hip
- steam capsule
- air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体位垫内嵌入有充气气囊、为充气气囊供气的充放气管道、主机,充气气囊包括头枕气囊、肩垫气囊、髋垫气囊和脚垫气囊,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多个气囊组成。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四个气囊组成,包括第一髋垫气囊、第二髋垫气囊、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二髋垫气囊在体位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在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三髋垫气囊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本实用新型针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充气气囊布局,使得手术病人的皮肤与手术床的接触面积更大,受力力度更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术床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背景技术
传统上,手术床上病人摆放体位时都是人工做成布垫,抬起病人依次放入,不需要体位时又在抬起状态下抽出,费时费力,布垫做不好还有可以损伤病人。为了解决上述不便,现有技术进一步出现了充气式手术床垫,相较于传统的布垫方式,其操作确实更为方便,节约了手术前准备时间,例如公布号为CN2028757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手术床垫,该充气式手术床垫,包括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床垫、充气气囊以及外部床垫罩布,如附图1所示,其充气气囊2由胸部气囊2a、髋部气囊2b和踝部气囊2c组成,具体的胸部气囊2a、髋部气囊2b和踝部气囊2c各自都是一个单独的整体,形状亦体现为一致,虽然根据各个气囊充气量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体位外形,即按其记载具有形状可变性,床垫的外形可根据手术体位需要随时改变成为需要的形状。但是,该充气式床垫各个部位的气囊形状、数量、布置并没有考虑到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特征的不同,而采用相同形状构造的独立气囊,且每个部位气囊数量都是一个,会导致手术床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充气后皮肤的接触面积小,使得局部受力力度大,可能对病人造成局部损伤。且,该现有技术的头枕颈部气囊采用圆圈环形结构,存在造成头部圈内皮肤缺血的隐患。另外,现有技术也没有提供针对俯卧位的气囊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增大病人与手术床接触面积,使得手术患者卧床受力力度小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适用于俯卧位体味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所述体位垫内嵌入有充气气囊、为所述充气气囊供气的充放气管道、主机,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头枕气囊、肩垫气囊、髋垫气囊和脚垫气囊,所述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多个气囊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四个气囊组成,包括第一髋垫气囊、第二髋垫气囊、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所述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二髋垫气囊在体位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在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三髋垫气囊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所述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气囊为矩形气囊或U形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肩垫气囊一端与所述头枕气囊相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二髋垫气囊相衔接,所述肩垫气囊在充满气之后结构自头枕气囊向髋垫气囊方向呈向下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脚垫气囊由两个气囊组成,包括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的第一脚垫气囊和第二脚垫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体位垫底部设有自粘条,上表面具有防褥疮垫。
进一步的,所述体位垫还包括可以配合使用的俯卧位垫,所述俯卧位垫充气后正面为中空方形,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的,俯卧位垫的尾边具有弧形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各充气气囊各自设有充气口,所述各充气气囊的各充气口通过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与主机连接,各充气气囊的各充气口与各进气管道和各出气管道通过三通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设置于体位垫的尾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针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充气气囊布局,针对主要支撑部位髋部,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多个气囊组成,使得手术病人的皮肤与手术床的接触面积更大,受理力度更小;同时,气囊数量更多,可根据患者的高度选择相应的气囊充气,可以满足更多手术体位、麻醉插管和麻醉穿刺的要求。头枕气囊采用矩形气囊,可根据头的高低调节气囊的高度,并避免头部局部皮肤缺血;采用U形头圈,则更加符合俯卧位的要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另外附加有一个俯卧位气囊,更加符合俯卧摆放的要求,其方形设计,可以支撑病人锁骨下掐髂前上棘,耻骨连合处以及病人身体两侧,更好的受力,避免了压迫血管和神经,病人可满足俯卧位手术的摆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充气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的充放气管道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的充放气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的充放气管道充放气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的俯卧位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的俯卧位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所述体位垫1内嵌入有充气气囊10、为所述充气气囊供气的充放气管道20、主机30,所述充气气囊10包括头枕气囊11、肩垫气囊12、髋垫气囊13和脚垫气囊14,所述髋垫气囊13由同一平面的多个气囊组成。
具体的,所述髋垫气囊13由同一平面的四个气囊组成,包括第一髋垫气囊131、第二髋垫气囊132、第三髋垫气囊133和第四髋垫气囊134,所述第一髋垫气囊131和第二髋垫气囊132在体位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髋垫气囊133和第四髋垫气囊134在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髋垫气囊131和第三髋垫气囊132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所述第三髋垫气囊133和第四髋垫气囊134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所述头枕气囊10为矩形气囊或U形气囊。所述肩垫气囊12一端与所述头枕气囊11相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髋垫气囊131和第二髋垫气囊132相衔接,所述肩垫气囊12在充满气之后结构自头枕气囊向髋垫气囊方向呈向下斜面。所述脚垫气囊14由两个气囊组成,包括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的第一脚垫气囊141和第二脚垫气囊142。
在该实施例中,充气时气囊最大高度为10cm,完全放气时整张气垫保持平整,气垫尺寸为180*50*8cm,如图1所示,图中①号气囊为头枕气囊11,尺寸为10*20*10cm,可根据麻醉插管需要或手术要求随时调节高度。②号气囊为肩垫气囊12,尺寸为40*45*10cm,可作垂头仰卧位使用,根据充气的高低可满足麻醉中静脉穿刺、神经阻滞和颈部手术的要求。③、④、⑤、⑥号气囊为髋垫气囊,分别为第一髋垫气囊131、第二髋垫气囊132、第三髋垫气囊133和第四髋垫气囊134,尺寸为15*20*10cm,可以根据需要充气满足麻醉中股静脉穿刺,神经阻滞以及手术特殊体位的要求,气囊较多,使病人的皮肤跟手术床接触的面积更大,受力力度更小。⑦、⑧号气囊为脚垫气囊14,尺寸为10*45*10cm,可满足术中垫高下肢,保持下肢生理曲线,放松肌肉,避免下肢血栓形成,预防足跟压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不同生理特征,采用了不同的充气气囊布局方式以及相适应的充气气囊形状。其中,针对主要支撑部位髋部,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多个气囊组成,并且,在宽度方向上,第一髋垫气囊131和第二髋垫气囊132间隔设置、第三髋垫气囊133和第四髋垫气囊134间隔设置;而长度方向上,第一髋垫气囊131和第三髋垫气囊133衔接设置、第二髋垫气囊132和第四髋垫气囊134衔接设置,这样,在髋部部位形成一个对撑的四个部位的均匀地支撑,使得病人的皮肤跟手术床接触的面积更大,也更均匀,受力力度更小;而气囊的数量更多,通过四面支撑,可以更精确地根据患者的高度调整相应的气囊充气,从而满足更多手术体位、麻醉插管和麻醉穿刺的要求。头枕气囊11采用矩形气囊,可根据头的高低调节气囊的高度,并避免头部局部皮肤缺血;如采用U形头圈,则更加符合俯卧位的要求。肩垫气囊12一端与头枕气囊11相衔接,另一端与第一髋垫气囊131和第二髋垫气囊132相衔接,肩垫气囊在充满气之后结构自头枕气囊向髋垫气囊方向呈向下斜面,从而在头部与肩部之间形成逐渐变大、缓慢延伸的高度差,适应人体头部与颈部高度差的需要。脚垫气囊14由长度方向的第一脚垫气囊141和第二脚垫气囊142组成,可以更好地贴合人体脚步的脚后跟与小腿及脚踝之间的高度差及形状差异,起到对下肢地更好的保护作用。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实施例,针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充气气囊布局,对重要支撑部位形成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更灵活地针对不同病人调整相应形状,并在针对每一个具体病人时可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支撑。
具体的,所述体位垫底部设有自粘条15。体位垫上表面具有防褥疮垫152,如设置记忆海绵层。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各充气气囊各自设有充气口21,所述各充气气囊的各充气口21通过进气管道22和出气管道23与主机30连接,主机30包括气泵,各充气气囊的各充气口21与各进气管道22和各出气管道23通过三通开关24连接。如图7所示,在充气时(图7a),三通开关24中,充气口21与进气管道22相通,充气口21与出气管道23相闭合,从而进行充气,并可避免气体从出气管道23流出,充气完成之后(图7b),充气口21与进气管道22相闭合;在放气时(图7c),三通开关中,充气口21与出气管道23相通,充气口21与进气管道22相闭合,从而进行放气,并可避免气体同时自进气管道22充气,放气完成之后(图7d),充气口21与放气管道23相闭合。本实用新型的充放气装置,操作方便、控制简单、效率高效。
在该实施例中,充放气管道20采用软质橡胶管,外径长1cm,内径长0.5cm,接头为铝合金接头。主机30设置于体位垫的尾部,方便护士操作,避免主机在运作时对监护仪和麻醉剂,或者电外科工作站的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所述体位垫还包括可以配合使用的俯卧位垫16,体位垫上设置有通过充放气管道与主机连接的外接口161,俯卧位垫16具有充气管1611,俯卧位垫16的充气管1611可通过该外接口161与主机30连接以充放气。所述俯卧位垫充气后正面为中空方形,截面为梯形。在俯卧位体位手术中,中空位置是为了在摆俯卧位时避免压迫病人的胸腹部,利于病人的呼吸同时防止腹部大血管受压时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造成术中大出血。其方形设计,可以支撑病人锁骨下掐髂前上棘,耻骨连合处以及病人身体两侧,更好的受力,避免了压迫血管和神经。而截面为梯形,即俯卧位垫14的底部面积较大,自底部向上方面积逐渐减小,底部面积较大可以更平稳的放置于手术床,病人可满足俯卧位手术的摆放。俯卧位垫16的尾边具有弧形缺口162,弧形缺口162可在摆俯卧位时避免压迫男性病人的会阴,造成缺血坏死、压伤阴茎与阴囊。俯卧位垫16的底部具有自粘条,可将俯卧位垫粘于手术床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充气式体位垫实施例设计规格与常规手术床大小,取代原手术床垫,将设计好的体位气囊安装在体位垫内部,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充气,以达到满足仰卧位手术、麻醉、护理的需求,减轻手术体位摆放的工作量。另加俯卧位垫配件亦可满足俯卧位手术需求。完全放气时整张气垫保持平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垫内嵌入有充气气囊、为所述充气气囊供气的充放气管道、主机,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头枕气囊、肩垫气囊、髋垫气囊和脚垫气囊,所述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多个气囊组成;
所述髋垫气囊由同一平面的四个气囊组成,包括第一髋垫气囊、第二髋垫气囊、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所述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二髋垫气囊在体位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在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三髋垫气囊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所述第三髋垫气囊和第四髋垫气囊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气囊为矩形气囊或U形气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垫气囊一端与所述头枕气囊相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髋垫气囊和第二髋垫气囊相衔接,所述肩垫气囊在充满气之后结构自头枕气囊向髋垫气囊方向呈向下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气囊由两个气囊组成,包括在长度方向衔接设置的第一脚垫气囊和第二脚垫气囊。
5.如权利要求4所示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垫底部设有自粘条,上表面具有防褥疮垫。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垫还包括配合使用的俯卧位垫,所述俯卧位垫充气后正面为中空方形,截面为梯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俯卧位垫的尾边具有弧形缺口。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充气气囊各自设有充气口,所述各充气气囊的各充气口通过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与主机连接,各充气气囊的各充气口与各进气管道和各出气管道通过三通开关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置于体位垫的尾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64957.0U CN205411553U (zh) | 2015-10-30 | 2015-10-30 |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64957.0U CN205411553U (zh) | 2015-10-30 | 2015-10-30 |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11553U true CN205411553U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17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6495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1553U (zh) | 2015-10-30 | 2015-10-30 |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115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9572A (zh) * | 2020-10-16 | 2020-12-18 | 南京鼓楼医院 | 应用于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体位调节系统 |
-
2015
- 2015-10-30 CN CN201520864957.0U patent/CN2054115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9572A (zh) * | 2020-10-16 | 2020-12-18 | 南京鼓楼医院 | 应用于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体位调节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863425B1 (en) | Inflatable pillow | |
JP5567591B2 (ja) | 中心線脊柱支持体を有する患者傾斜装置 | |
CN103735384B (zh) | 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 | |
JP2010508067A (ja) | 中心線脊柱支持体を有する患者傾斜装置 | |
US20120011658A1 (en) | Patient support device with lower extremity raiser | |
JP2013518620A (ja) | 膨張可能な構成要素が一体化されたシートを使用した褥瘡の予防および治療 | |
CN111557821B (zh) | 一种侧卧位脊柱手术体位固定设备 | |
CN205411553U (zh) |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充气体位垫 | |
CN106691749A (zh) | 用于胸腰椎病人术后护理的气囊垫及护理方法 | |
CN108652877A (zh) | 多功能防褥疮充气床垫 | |
CN208726122U (zh) | 智能防压疮气垫 | |
CN203736466U (zh) | 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 | |
CN210020150U (zh) | 一种交替充气式按摩体位垫 | |
CN207356194U (zh) | 胸腰椎病人舒适垫 | |
CN213788600U (zh) | 妇产科截石位体位垫 | |
CN222265596U (zh) | 一种脑脊液漏体位矫正装置 | |
CN220989069U (zh) | 一种俯卧位减压床 | |
CN205924385U (zh) | 一种穿刺台 | |
CN218305379U (zh) | 一种多功能充气翻身床垫 | |
JP2021500946A (ja) | 単一故障安全性を有する膨張可能な手術位置調整設備 | |
CN211023811U (zh) | 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矫形手术用气囊垫 | |
CN219306749U (zh) | 一种可调控穿刺消融术中患者体位的ct扫描床垫 | |
CN220778557U (zh) |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 | |
CN209790255U (zh) | 一种卧床病人颈部支撑枕 | |
CN219835807U (zh) | 一种充气式颈部手术体位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