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6293U -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6293U
CN205396293U CN201620157065.1U CN201620157065U CN205396293U CN 205396293 U CN205396293 U CN 205396293U CN 201620157065 U CN201620157065 U CN 201620157065U CN 205396293 U CN205396293 U CN 205396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necting support
striker
por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70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英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SUIGAO INDUSTRY Co Ltd
Taiwan Hodaka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UIG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UIGA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SUIG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570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6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6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629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主要在该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的油路交换,皆位于一升降调整单元内,而且油路交换的阀口与挡油板之间是以上下贴合方式接合阻塞。由此,维修时只须将该升降调整单元抽换即可,具有维修及组装方便的功效。而且,该阀口与挡油板之间以上下设置关系作面的贴合,挡油效果佳,而且该挡油板在人坐在座垫上的瞬间,不会承受习知案般的剪应力,因此使用寿命提高。

Description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尤指具有组装、维修方便,零组件简化及加工容易,且结构具新颖性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习知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大多是由一内管、一外管、一升降调整单元及一升降控制单元所组成。其中,该内、外管一端相互插接。该升降调整单元位于该内、外管内,一端与外管固接,另一端与内管固定,用以带动该内管上升或下降。该升降控制单元供用户操作,用以控制该升降调整单元动作或停止。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4205140、099137166等(以下简称习知案),皆是用来作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该等习知案的座管高度调整机构,位于管内的升降调整单元的油路,有应用到内、外管的空间,因此在应用上习知案具有下列缺失存在:
1.组件的组装及维修不便。因该升降调整单元的油路交换有应用到内、外管内部空间,因此,零组件故障更换时,整支座管内部零组件都需要拆解,造成维修不便,相对的于组装上亦不便。
2.挡油用的油路环易断裂或磨损。习知案以中空油环穿套在一轴心外,又该油环外壁与管内壁接触来进行挡油,避免油由油环分隔的第一油室流到第二油室。但调整座垫下降高度时,人坐在座垫上的瞬间对座管会有一极大的瞬间下压力,该油环承受该下压的剪应力,很容易造成断裂;或者该油环外壁与管内壁间长时间的剪应力式磨擦,很容易造成厚度变薄而衍生渗油失灵现象。
3.习知案的油路因应用到内、外管内部空间,因此顶推油路阀门的撞针需加长,如此造成撞针成本高,而且,习知案零件多,各零件所累积的标准误差大,以致各零件被要求的精密性高,如此造成零件加工成本高。
上述缺陷,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组装及维修方便,零件简化、加工容易,及结构具新颖性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的油路交换皆位于升降调整单元内,而且油路交换的阀口与挡油板之间是以上下贴合方式接合。由此,维修时只须将该升降调整单元抽换即可,具有维修及组装方便的功效。而且,该阀口与挡油板之间以上下设置关系作面的贴合,挡油效果佳,而且该挡油板在人坐在座垫上的瞬间,不会承受习知案般的剪应力,因此使用寿命提高。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包含有一外管、一内管、一升降调整单元,及一升降控制单元;其中,该内管的底端由该外管的顶端穿入该外管内部;该升降调整单元穿设在该内、外管结合后的二者内部;该升降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升降调整单元作动或停止,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调整单元,包含有一第一管及穿设在该第一管管内的一第二管,该第一、二管二者的顶端管口之间以一上结合座结合,该第一管的底端管口固定有一下结合座,该上、下结合座分别将该第一管的顶端管口及底端管口封住,而且该下结合座的外壁与该外管的底端内壁固接;该上、下结合座的中间分别具有一上通口及一下通口;该第二管的底端固定有一阀座,该阀座将该第二管的底端管口封住,该阀座偏心位置具有轴向配置的复数个阀口,该阀座中心具有轴向设置的一中心通口;该升降调整单元,又包含有一轴心杆及一撞针,该轴心杆的底端固接有一活塞,而位于该第二管内,该活塞的外壁与该第二管的内壁接触;该轴心杆的顶端穿过该上通口后位于该内管内,该轴心杆的顶端固接有一底座与上述固定座固接,该轴心杆与该内管同时轴向位移;该撞针的顶端穿过该阀座的该中心通口后于外侧固接有一挡油板,该挡油板位于该阀座上方,与该阀口成上下配置关系,该挡油板的外径超过该阀口设置位置,将该阀口堵住;该撞针受一设置在该阀座内的一弹性体往下顶推,该挡油板具有一堵塞阀口的力量;该撞针的底端具一顶撞面经由该下通口穿出至下结合座下方;该撞针位于该第一管内的中段,外侧穿套有受顶推后在该撞针上进行轴向位移的一浮动活塞,该浮动活塞的外壁与该第一管的管内壁触接;上述第二管的内部,位于该活塞与该上结合座之间区隔有一内部充填油液的一第一油室;位于该活塞与该阀座之间区隔有内部充填油液的一第二油室;该第一管内部位于该阀座与该浮动活塞与该第二管管外壁三者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区隔有一充填油液的一第三油室;位于该浮动活塞与下结合座之间的第一管内部,区隔有内部具有空气的一气室;上述第二管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复数个油通孔,该第三油室内的油液被挤压时,经该油通孔流入该第一油室内。
其中,该升降控制单元,设置于该顶撞面下方,具有一控制臂,该控制臂的一端具有一轴孔,该轴孔供一枢轴穿过后,该枢轴与位于该下结合座的一偏心位置处的一固定孔枢接;该控制臂位于该轴孔的相对端具一嵌槽,该嵌槽具一槽口,该槽口背向该顶撞面;该嵌槽的中心具一线孔,对应该线孔位置的该下结合座外壁,内凹有一线头孔;上述嵌槽供一控制线外侧所设置的一护管端部嵌入,该线孔供该控制线的一端穿过后,该控制线端部所设置的控制线头嵌入该线头孔内固定;该控制臂面向该顶撞面侧对应该顶撞面位置外突有一顶块;控制该控制线,该控制臂被驱动以该枢轴为轴心而偏向该撞针端偏移,使该顶块顶推该顶撞面往上,使撞针同步往上轴向位移,进而使该挡油板离开该阀口。
其中,该挡油板由一金属板及一橡胶板二者胶合固定,该橡胶板装设位置面向该阀口。
其中,该内管于顶端设置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用以固定一座垫。
其中,该外管的底端内壁具有一结合牙面,该下结合座的外壁设置有一固定牙面,该固定牙面与前述结合牙面螺接,使该下结合座的外壁与该外管的底端内壁固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的油路交换皆位于升降调整单元内,而且油路交换的阀口与挡油板之间是以上下贴合方式接合。由此,维修时只须将该升降调整单元抽换即可,具有维修及组装方便的功效。而且,该阀口与挡油板之间以上下设置关系作面的贴合,挡油效果佳,而且该挡油板在人坐在座垫上的瞬间,不会承受习知案般的剪应力,因此使用寿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动作图,主要是在说明如何调整座管高低位置及固定。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座管高度调整机构1外管10内管20
升降调整单元30升降控制单元40结合牙面11
头部12固定座21第一管31
第二管32上结合座33下结合座34
上通口330下通口340固定牙面341
阀座35阀口350中心通口351
轴心杆36撞针37活塞360
底座361挡油板370金属板370a
橡胶板370b弹性体371顶撞面372
浮动活塞373第一油室374第二油室375
第三油室376气室377油通孔320
控制臂41轴孔42枢轴43
固定孔342嵌槽44线孔440
线头孔343控制线50护管51
控制线头52顶块45
固定孔3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1,包含有一外管10、一内管20、一升降调整单元30,及一升降控制单元40。其中,
该外管10,底端穿入一自行车车架的立管内及与该立管固定。于底端内壁具有一结合牙面11,顶端外壁连接有一头部12。
该内管20,底端由该外管10的顶端穿入该外管10内部,于顶端设置有一固定座21,该固定座21用以固定一座垫,以供骑乘自行车者乘坐。
该升降调整单元30,穿设在该内、外管20、10结合后的内部。包含有一第一管31及穿设在该第一管31管内的一第二管32,该第二管32的长度较该第一管31短。该第一、二管31、32的顶端管口之间以一上结合座33结合,该第一管31的底端管口固定有一下结合座34,该上、下结合座33、34分别将该第一管31的顶端管口及底端管口封住,而且该下结合座34的外壁设置有一固定牙面341,以该固定牙面341与前述外管10的结合牙面11螺接固定。该上、下结合座33、34的中间分别具有一上通口330及一下通口340。该第二管32的底端固定有一阀座35,该阀座35将该第二管32的底端管口封住,该阀座35偏心位置具有轴向配置的复数个阀口350,该阀座35中心具有轴向设置的一中心通口351。该升降调整单元30,又包含有一轴心杆36及一撞针37,该轴心杆36的底端固接有一活塞360,而位于该第二管32内,该活塞360的外壁与第二管32的内壁接触。该轴心杆36的顶端穿过上通口330后位于该内管20内,而且该轴心杆36的顶端固接有一底座361与上述固定座21固接,使该轴心杆36与内管20可一同轴向位移。该撞针37的顶端穿过阀座35的中心通口351后于外侧固接有一挡油板370,该挡油板370位于阀座35的上方,与该阀口350成上下配置关系,由一金属板370a及一橡胶板370b二者胶合固定(如图4和6所示),而且该橡胶板370b是面向阀口350。该挡油板370的外径是超过阀口350设置位置,可将该阀口350堵住;该撞针37受一设置在该阀座35内的一弹性体371往下顶推,使该挡油板370具有一时常堵塞阀口350的力量。该撞针37的底端具一顶撞面372经由该下结合座34的下通口340穿出至下结合座34下方。该撞针37位于第一管31内的中段,外侧穿套有受顶推后可在该撞针37上轴向位移的一浮动活塞373,该浮动活塞373的外壁与第一管31的管内壁触接。上述第二管32的内部,位于活塞360与上结合座33之间区隔有一内部充填油液的一第一油室374;位于活塞360与阀座35之间区隔有内部充填油液的一第二油室375;该第一管31内部位于该阀座35与该浮动活塞373与该第二管32管外壁三者之间所构成的空间,是区隔有一充填油液的一第三油室376;位于该浮动活塞373与下结合座34之间的第一管31内,是区隔有内部具有空气的一气室377。上述第二管32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复数个油通孔320,使第三油室376内的油液当被挤压,可经该由该油通孔320流入第一油室374内。
该升降控制单元40,设置于撞针37的顶撞面372下方,具有一控制臂41,该控制臂41的一端具有一轴孔42,该轴孔42供一枢轴43穿过后。该枢轴43与位于该下结合座34的一偏心位置处的一固定孔342枢接,使该控制臂41的轴孔42位置与下结合座34枢接。该控制臂41位于轴孔42的相对端具一嵌槽44,该嵌槽44的槽口背向顶撞面372,该嵌槽44的中心具一线孔440,对应该线孔440位置的该下结合座34外壁,内凹有一线头孔343。上述嵌槽44可供一控制线50外侧所设置、且供该控制线50穿过的一护管51的一端部嵌入。线孔440供控制线50的一端穿过,该控制线50的端部所设置的控制线头52嵌入该线头孔343内固定。该控制臂41面向顶撞面372侧对应该顶撞面372位置外突有一顶块45。当人在自行车的把手位置控制控制线50,该控制臂41可被驱动以枢轴43为轴心而偏向撞针37端偏移,使顶块45顶推顶撞面372往上,使撞针37同步往上轴向位移,进而使挡油板370离开阀口350。
当将上述构件组合后,即如图1和3所示,但应用时,该升降调整单元30及升降控制单元40结合后,亦可上下颠倒反置于内、外管20、10内使用,不局限如图1和3的应用方式。操作使用时:
1.欲调高座垫高度时,使用者于自行车把手端扳扣控制线50的一端,该控制线50另一相对端的护管51便被顶推,使该护管51的端部驱动控制臂41以枢轴43为轴心而枢转,使顶块45往上顶推顶撞面372及撞针37压缩弹性体371而往上轴向位移,造成挡油板370离开阀口350,而第二、三油室375、376相通。此时,使用者不要下压座垫,该气室377内原累积的气体压力,便将浮动活塞373往上顶,使该浮动活塞373轴向上移挤推原第三油室376内的油液反向经由阀口350往第二油室375内流动,油液流入第二油室375内后,该油液便顶推活塞360、轴心杆36及内管20往上,而且原位于第一油室374内的油液被活塞360往上挤推,经由油通孔320进入第三油室376内,由此调高座垫的高度,如图4所示。当该座垫的高度上升到达所预定的高度时,松放控制线50使护管51端部不再顶推控制臂41的顶块45顶推撞针37,该撞针37受弹性体371顶推复位,使该阀口350恢复被挡油板370堵住,限制油液的流动,此时座垫往上调整的位置即被固定,如图5所示。
欲调低座垫高度时,使用者于自行车把手端扳扣控制线50的一端,该控制线50另一相对端的护管51便驱动控制臂41以枢轴43为轴心枢转,使顶块45顶推顶撞面372及撞针37往上轴向位移,使挡油板370离开阀口350,造成第二、三油室375、376相通,如图6所示。此时,使用者坐在座垫上施力将轴心杆36、内管20轴向下压,如图7所示,该原第二油室375内的油液便受活塞360挤压经阀口350往第三油室376流通。当随着轴心杆36、活塞360继续下压,虽然可挤推部份第二油室375内的油液经油通孔320流入第一油室374,但因该轴心杆36伸入该第二管32内占用第一油室374的内部空间,该第一油室374及第二油室375无法完全容纳油液,该流入第三油室376内的油液累积压力,便挤推浮动活塞373往下位移,压缩气室377内的气体,该气室377内的气体被压缩后累积的气体压力若与第三油室376内的油液压力相当,此时轴心杆36及内管20便不能再下移调整,此为座垫下移调整的下限。使用者在调整座垫下降高度至预定位置时,一松放控制线50,撞针37及挡油板370便立即被弹性体371的回复力顶回原位,使挡油板370恢复堵住阀口350,如此,第二、三油室375、376二者的油液便不再流通,即可将座垫下降调整后的高度位置固定,如图8所示。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油液皆集中设置于升降调整单元30内,该升降调整单元30可视为封闭式,因此,零组件故障更换或组配,只需将整支升降调整单元30汰换即可,维修及组装非常方便。
上述升降调整单元30的挡油板370与阀口350间的堵塞油液流通方式是以上下贴合方式堵塞,该挡油板370不会承受调整座垫高度时,人坐在座垫上瞬间下压所产生的剪应力,因此,挡油板370的使用寿命长。
上述结构不仅新颖且组件少,加工成型及组配较为省工,可降低成本。

Claims (5)

1.一种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包含有一外管、一内管、一升降调整单元,及一升降控制单元;其中,该内管的底端由该外管的顶端穿入该外管内部;该升降调整单元穿设在该内、外管结合后的二者内部;该升降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升降调整单元作动或停止,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调整单元,包含有一第一管及穿设在该第一管管内的一第二管,该第一、二管二者的顶端管口之间以一上结合座结合,该第一管的底端管口固定有一下结合座,该上、下结合座分别将该第一管的顶端管口及底端管口封住,而且该下结合座的外壁与该外管的底端内壁固接;该上、下结合座的中间分别具有一上通口及一下通口;该第二管的底端固定有一阀座,该阀座将该第二管的底端管口封住,该阀座偏心位置具有轴向配置的复数个阀口,该阀座中心具有轴向设置的一中心通口;该升降调整单元,又包含有一轴心杆及一撞针,该轴心杆的底端固接有一活塞,而位于该第二管内,该活塞的外壁与该第二管的内壁接触;该轴心杆的顶端穿过该上通口后位于该内管内,该轴心杆的顶端固接有一底座与上述内管固接,该轴心杆与该内管同时轴向位移;该撞针的顶端穿过该阀座的该中心通口后于外侧固接有一挡油板,该挡油板位于该阀座上方,与该阀口成上下配置关系,该挡油板的外径超过该阀口设置位置,将该阀口堵住;该撞针受一设置在该阀座内的一弹性体往下顶推,该挡油板具有一堵塞阀口的力量;该撞针的底端具一顶撞面经由该下通口穿出至下结合座下方;该撞针位于该第一管内的中段,外侧穿套有受顶推后在该撞针上进行轴向位移的一浮动活塞,该浮动活塞的外壁与该第一管的管内壁触接;上述第二管的内部,位于该活塞与该上结合座之间区隔有一内部充填油液的一第一油室;位于该活塞与该阀座之间区隔有内部充填油液的一第二油室;该第一管内部位于该阀座与该浮动活塞与该第二管管外壁三者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区隔有一充填油液的一第三油室;位于该浮动活塞与下结合座之间的第一管内部,区隔有内部具有空气的一气室;上述第二管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复数个油通孔,该第三油室内的油液被挤压时,经该油通孔流入该第一油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升降控制单元,设置于该顶撞面下方,具有一控制臂,该控制臂的一端具有一轴孔,该轴孔供一枢轴穿过后,该枢轴与位于该下结合座的一偏心位置处的一固定孔枢接;该控制臂位于该轴孔的相对端具一嵌槽,该嵌槽具一槽口,该槽口背向该顶撞面;该嵌槽的中心具一线孔,对应该线孔位置的该下结合座外壁,内凹有一线头孔;上述嵌槽供一控制线外侧所设置的一护管端部嵌入,该线孔供该控制线的一端穿过后,该控制线端部所设置的控制线头嵌入该线头孔内固定;该控制臂面向该顶撞面侧对应该顶撞面位置外突有一顶块;控制该控制线,该控制臂被驱动以该枢轴为轴心而偏向该撞针端偏移,使该顶块顶推该顶撞面往上,使撞针同步往上轴向位移,进而使该挡油板离开该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挡油板由一金属板及一橡胶板二者胶合固定,该橡胶板装设位置面向该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内管于顶端设置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用以固定一座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管的底端内壁具有一结合牙面,该下结合座的外壁设置有一固定牙面,该固定牙面与前述结合牙面螺接,使该下结合座的外壁与该外管的底端内壁固接。
CN201620157065.1U 2016-03-02 2016-03-02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6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7065.1U CN205396293U (zh) 2016-03-02 2016-03-02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7065.1U CN205396293U (zh) 2016-03-02 2016-03-02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6293U true CN205396293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94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706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6293U (zh) 2016-03-02 2016-03-02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62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741A (zh) * 2016-03-02 2017-09-12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CN107914796A (zh) * 2016-10-09 2018-04-17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741A (zh) * 2016-03-02 2017-09-12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CN107150741B (zh) * 2016-03-02 2019-03-19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CN107914796A (zh) * 2016-10-09 2018-04-17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
CN107914796B (zh) * 2016-10-09 2019-09-06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0012B (zh) Bicycle seat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TW201811597A (zh) 可調式自行車座管結構及其自行車
US9567027B2 (en) Bicycle seat post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CN205396293U (zh)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JP5597468B2 (ja) エアオペレートバルブ
CN100404336C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07061090A (zh) 一种高压共轨泵用进出油复合控制结构
CN111396379A (zh) 一种多种结抅带外接气源有油位控制的囊式蓄能器
CN2815468Y (zh) 一种盘片式过滤器
CN107150741B (zh)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
TWM522891U (zh) 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機構
TWM517710U (zh) 自行車之氣油壓式座管總成
KR102016852B1 (ko) 배관용 자동 밸브
CN201288859Y (zh) 一种带阀套的板式单向阀
CN112228001B (zh) 一种低坐封力低解封力的封隔器
CN206218067U (zh) 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
CN212672297U (zh) 一种便捷式压力可调升降柱
CN112855987B (zh) 用于热水器的零冷水单向阀
CN101469786A (zh) 一种带阀套的单向阀
US5564913A (en) Air pressure pump with reversible power cylinder
CN215720436U (zh) 一种缓慢回程的存模氮气弹簧
CN213075096U (zh) 一种液压升降装置
CN211851716U (zh) 冲砂装置
CN211525553U (zh) 一种快换单座调节阀
CN217153385U (zh) 一种气体输出连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3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