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9161U -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9161U
CN205389161U CN201620082595.4U CN201620082595U CN205389161U CN 205389161 U CN205389161 U CN 205389161U CN 201620082595 U CN201620082595 U CN 201620082595U CN 205389161 U CN205389161 U CN 205389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ermanent
assembly
power generator
magnetic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25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廷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sheng Huali Power System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825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9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9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91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包括至少一装配工位,所述装配工位包括至少一固定座、一固定装置及一升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分为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对称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也分为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对称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可有效避免在将转子外壳与磁芯组装过程中,由于组成永磁转子的磁芯磁吸力过大,转子外壳与磁芯相互吸引并快速吸合,而使磁芯因受到猛烈撞击而被破碎,造成良品率低的问题,还可实现多组转子同时进行装配,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及精准度,减少能耗,实现多种规格要求的转子的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发电机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发电机是汽车装配的重要组成比分,也是汽车电系的主要电源,其可以为汽车的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并可向汽车蓄电池充电。汽车发电机是保证汽车均迅速启动及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产品。现有的汽车发电机以永磁发电机为主,其由风罩、整流稳压器、后端盖、定子、永磁转子、前端盖、轴承及带轮等组成。
其中,永磁转子装备的精准度对永磁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由于现有装配技术的限制,在将转子外壳与磁芯组装过程中,易由于组成永磁转子的磁芯磁吸力过大,转子外壳与磁芯相互吸引并快速吸合,而使磁芯因受到猛烈撞击而被破碎,造成良品率低的问题。现有的装配技术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装配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技术良品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装配良品率的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提供一待装配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一磁芯、一通孔及一转子外壳,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磁芯的中心,所述磁芯设于所述转子外壳内,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包括至少一装配工位,所述装配工位包括至少一固定座、一固定装置及一升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对称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对称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可升降。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夹持部件,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夹持部件为一个固定、一个可移动或两个所述夹持部件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的高度高于所述转子外壳的最大厚度。
优选地,当装配所述转子时,所述磁芯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上,所述升降部件的最高处高于所述磁芯上表面所在高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固定在固定平台之上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内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升降部件的形状为圆柱状、方形体状、楔体状、三角体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件的形状为方形体状、阶梯形体、三角体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包括一升降动力源及一夹持动力源,所述升降动力源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夹持动力源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可有效避免在将转子外壳与磁芯组装过程中,由于组成永磁转子的磁芯磁吸力过大,转子外壳与磁芯相互吸引并快速吸合,而使磁芯因受到猛烈撞击而被破碎,造成良品率低的问题。且可进一步保证采用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装配的转子的统一性,从而保证装配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张包含有多个装配工位,可实现至少两组转子同时进行装配,提高了永磁电动机转子的装配效率及精准度,减少能耗,提高安全性,实现多种规格要求的转子的装配,还可实现人工或机器操作,大大提高转子装配质量,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的主视部分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中装配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4中所示装配转子的第一转子组件的其中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4中所示装配转子的第二转子组件的其中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图3中A处所示第一装配工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B是图6A中所示一变形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其包括一箱体11、一装配工作台12及一控制模块13,其中,所述装配工作台12一部分设置在箱体11的上表面,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11的内部,所述控制模块13收容于所述箱体11内。
如图1中所示,所述箱体11包括一主箱体111及一上箱体112,其中,所述上箱体112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11的上表面,所述主箱体111及所述上箱体112中均包括至少一个通孔113,所述通孔113为气路通道或电线通道,其大小不受限制。所述主箱体111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箱门1111。
所述装配工作台12包括一第一装配工位101及一第二装配工位1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与所述第二装配工位102并列设置于所述主箱体111上,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与所述第二装配工位102的部分位于所述上箱体111内。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进一步包括一底板121、至少一设于底板121上的固定座122、一升降装置123、一固定装置124。所述升降装置123的部分与所述固定装置124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底板121之上。
所述固定座122包括一固定平台1222及以固定在所述固定平台1222之上的中心轴1221。在所述固定座122的两侧还对应设有两个贯穿所述底板121及所述主箱体111上表面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如图2中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24包括依次连接至少两个夹持部件1241两个所述夹持部件1241设置在所述推动平台1242的一表面上,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夹持部件1241为一个固定、一个可移动或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夹持部件1241可相对移动。所述夹持部件1241的形状为方形体状、阶梯形体、三角体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持部件1241相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22的两侧。
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进一步包括一夹持动力源1240,所述夹持动力源1240与所述固定装置124连接,所述夹持动力源1240进一步包括一推动平台1242及一水平气缸1243,所述水平气缸1243与所述推动平台1242的另一表面连接,所述水平气缸1243在运作状态下,可通过推动与其连接的推动平台1242,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推动平台1242上的夹持部件1241向着与其对应设置且固定的一夹持部件1241相对运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动力源1240还可根据具体需求,采用除气缸外的其它动力源装置,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3中所示,所述升降装置123包括至少两个对应设置的升降部件1231,所述升降部件1231与所述槽口1211对应设置,所述升降部件1231与所述槽口1211的直径相等。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升降部件1231为一组,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22的两侧。
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进一步包括一升降动力源1230,所述升降动力源1230与所述升降装置123连接,所述升降动力源1230进一步包括一推杆平台1232及一垂直气缸1233,所述推杆平台1232为一长方体,所述推杆平台1232的一个主表面上可同时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推杆1231,还可为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设置多组升降部件1231。所述垂直气缸1233与所述推杆平台1232的另一个主表面连接,所述垂直气缸1233在运作状态下,可通过推动与其连接的所述推杆平台1232,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推杆平台1232上的升降部件1231经过所述槽口相对于在所述底板121表面上下运动,并实现所述升降部件1231在所述底板121上的升降操作。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动力源1230还可根据具体需求,采用除气缸外的其它动力源装置,在此不做限定。
所述升降部件1231的形状为圆柱状、方形体状、楔体状、三角体等形状中的一种。在本发明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件1231的形状最优为杆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配工位102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装配工位102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独立运作。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工作台12上可设有两个及以上装配工位,以提高永磁发电子转子的装配效率。从图2及图3中还可知,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与第二装配工位102中均分别设有两个固定座122及与所述固定座122配套设置的其它组件,在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及第二装配工位102中均采用一个垂直气缸1233及一个水平气缸实现多个升降部件1231、多个夹持部件1241的同步运动,这样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减少能耗,且可进一步保证采用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装配的转子的统一性,从而保证装配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工作台12的各个部件均采用不具有磁吸作用力的钢材结构制备而成。
所述控制模块13包括一开关按键131及一紧急制动按键132,所述开关按键131与所述紧急制动按键132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12的上表面。所述开关按键131可实现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的一键启动或关闭,便于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的使用;所述紧急制动按键132可实现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的紧急制动,避免由于操作失误或设备问题,对操作者及设备造成过大的不良影响。
所述控制模块13进一步包括一调速部件(图未示),所述调速部件分别与所述升降装置123及所述固定装置124连接,并对两者的垂直升降及水平推送的速率进行调节与控制。所述调速部件还可包括一用户终端(图未示),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可实现对所述升降装置123及所述固定装置124的速率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对其速率的控制。
请参阅图4、图5A及图5B,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用于如图4中所示转子14的装配,所述转子14可分为一磁芯141、一通孔143及一转子外壳142,所述通孔143设于所述磁芯141的中心,所述磁芯141设于所述转子外壳142内,所述磁芯141包括一第一磁芯1411及一第二磁芯1421,所述转子外壳142包括一第一转子外壳1412及一第二转子外壳1422,所述第一磁芯1411包覆在所述第一转子外壳1412之内,所述第一磁芯1411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一第一通孔1413,所述第一通孔1413的内径与所述固定座122的中心轴1221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磁芯1421与被包覆在所述第二转子外壳1422之内,所述第二磁芯1421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一第二通孔1423,所述第二通孔1423与所述固定座122的中心轴1221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通孔1413与所述第二通孔1423位置相对应,并组成所述通孔143。所述第一磁芯1411与所述第一转子外壳1412装配为一第一转子组件(未标号),所述第二磁芯1421与第二转子外壳1422装配为一第二转子组件(未标号),所述第一转子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装配成所述转子14。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平台1222的高度高于所述转子外壳142的最大厚度。所述中心轴1221与所述通孔143直径相等。
请参阅图6A-图6B,所述升降装置123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凹形槽1234,所述凹形槽1234对应设置在所述升降部件1231的上表面上,用于卡接所述转子的第一转子外壳1412边缘部分。
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的运作过程如下:
启动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使所述装配工作台12中的各个组件为初始状态;
通过人工或机器手臂操作先将所述第一磁芯1411按照装配的要求沿着所述固定座122的中心轴1221装入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中;
控制所述水平气缸1243向着其中一个固定的所述夹持部件1241方向推送所述推动平台1242,所述推动平台1242带动另一个可移动的所述夹持部件1241移动,并与该固定的所述夹持部件1241共同作用将所述第一磁芯1411夹持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22的所述固定平台1242上;
同时控制所述垂直气缸1233向上推动所述推杆平台1232,所述推杆平台1232带动所述升降部件1231平稳垂直向上运动,所述升降部件1231沿着所述槽口1211伸出所述底板121后继续垂直向上运动,待上升至高于磁铁上表面的位置时停止;
通过人工或机器手臂操作将所述第一转子外壳1412反向沿着所述固定座122的中心轴1221装入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中,由于所述升降部件1231上的凹形槽1234与所述第一转子外壳1412的边缘部分相匹配,可将所述第一转子外壳1412卡接在所述升降部件1231上,并可随着所述升降部件1231升降;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升降部件1231为楔体状时,所述升降部件1231还可为相对水平运动,从而使方式在所述升降部件1231之上的物品上升或下降。
控制所述垂直气缸1233向下并带动所述升降部件1231平稳垂直向下运动至所述第一转子外壳1412与所述第一磁芯1411接触并吸合;从而完成一第一转子外壳1412的装配。
所述第二装配工位102的工作流程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与第二装配工位102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固定座122,从而实现不同规格转子14的同时制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由于设有的所述装配工作台12包括至少一第一装配工位101或第二装配工位102,且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或第二装配工位102中还可实现至少两组同时进行转子装配,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所述转子14的装配效率。
此外,由于第一转子外壳1412卡接在所述升降部件1231上缓慢平稳地向着第一磁芯1411运动,且所述第一磁芯1411被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件1241夹持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33上,因此,第一转子外壳1412不会由于第一磁芯1411的磁吸力过大而与所述第一磁芯1411猛烈碰撞或接触,从而有效避免第一磁芯1411由于猛烈撞击而被破碎,而造成所述转子14装配的良品率低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可有效避免在将所述转子外壳142与所述磁芯141组装过程中,由于组成永磁转子的所述磁芯141磁吸力过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22两侧的所述固定装置124与所述升降装置123,实现对所述磁芯141与所述转子外壳142的分步装配:通过采用所述固定装置124对所述磁芯141进行夹持,再将所述转子外壳142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123之上,从而控制所述转子外壳142平缓地向所述磁芯141移动,从而有效避免所述转子外壳142与所述磁芯141相互吸引并快速吸合,而使所述磁芯141因受到猛烈撞击而被破碎,造成良品率低的问题。
第二,所述升降装置123包括至少两个升降部件1231且所述固定装置124包括至少两个夹持部件1241,且两个该夹持部件1241可为一个固定、一个移动或两个均可移动,从而可符合不同规格的转子的装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第三,所述固定平台1222的高度的限定及所述中心轴1221直径的限定,也为所述转子14的装配提供了更优的固定座122,从而可有效对所述磁芯124进行保护,避免因装配不当而破碎。
第四,所述升降装置123与所述固定装置124相互垂直设置时,可使得所述磁芯141夹持固定与所述转子外壳142升降获得较优的方案,避免夹持操作与升降操作之间相互影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10操作简便,其包含有多个装配工位,可实现至少两组转子14同时进行装配,提高了永磁电动机的转子14的装配效率及精准度,减少能耗,提高安全性,实现多种规格要求的转子的装配,还可实现人工或机器操作,大大提高转子装配质量,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提供一待装配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一磁芯、一通孔及一转子外壳,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磁芯的中心,所述磁芯设于所述转子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装配工位,所述装配工位包括至少一固定座、一固定装置及一升降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对称的两侧;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对称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可升降。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夹持部件,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夹持部件为一个固定、一个可移动或两个所述夹持部件相对移动。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的高度高于所述转子外壳的最大厚度。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装配所述转子时,所述磁芯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上,所述升降部件的最高处高于所述磁芯上表面所在高度。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固定在固定平台之上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内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等。
7.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的形状为圆柱状、方形体状、楔体状、三角体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的形状为方形体状、阶梯形体、三角体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互垂直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包括一升降动力源及一夹持动力源,所述升降动力源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夹持动力源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CN201620082595.4U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9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2595.4U CN205389161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2595.4U CN205389161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9161U true CN205389161U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8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259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9161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91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714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大连保税区兴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永磁发电机转子磁缸装配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714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大连保税区兴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永磁发电机转子磁缸装配工装
CN110212714B (zh) * 2018-02-28 2024-04-12 大连保税区兴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永磁发电机转子磁缸装配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129030A (ko) 로터와 스테이터 및 하우징의 조립 장치
CN205389161U (zh)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的装配设备
US20130207487A1 (en) Electromagnetic motor
CN210753380U (zh) 一种悬挂式绝缘子rtv喷涂清洗设备
CN202424462U (zh) 基于Halbach阵列的电动汽车轮毂永磁电机
CN212857416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发电机爪极的整形模具
CN205407485U (zh) 增矩储能交直流电机及发电机
CN1066245C (zh) 带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起动器
CN210327105U (zh) 一种多段定时型自动充电器
CN207117449U (zh) 一种72系列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定子冲片结构
CN201839169U (zh) 双磁电动机
CN106026514B (zh) 混动汽车驱动磁齿轮复合电机
CN211794929U (zh) 一种设有磁力弹簧的旋转圆桌控制器
CN214255765U (zh) 一种方便的无线充电座
CN219678288U (zh)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压磁瓦装置
CN202384972U (zh) 挤压振动直线发电机
CN215601178U (zh) 一种可多向移动的电机装配设备
CN213461458U (zh) 一种电机生产加工用装配台
CN217984637U (zh) 一种磁吸型电动车充电器
KR20220026055A (ko) 전기이륜차
CN219812065U (zh) 一种马达生产绕线装置
CN21804114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浸漆用设备
CN212969219U (zh) 新型发光式轮毂电机
CN216312889U (zh) 一种运用于电机整机组合的装置
CN212964025U (zh) 一种永磁发电机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4

Address after: 5181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Community Le Kok village yellow linen Industrial District 1 Building 2 floor A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tianyua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pier Golmud apartment 1911 room

Patentee before: Liu Tingk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8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imperial magnetic Amperex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Community Le Kok village yellow linen Industrial District 1 Building 2 floor A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tianyuan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4

Address after: 518000 Yonghe Building 202, 23 Yonghe Road, Bridge Head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emperor magnetic New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mperial magnetic Amperex Technology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C16 Building, Fuyuan Industrial City, 598 Zhoushi Road, Jiuwei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sheng Hua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Yonghe Building 202, 23 Yonghe Road, Bridge Head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mperor magnetic New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518000 7 / F, building C14, Fuyuan Industrial City, 598 Zhoushi Road, Jiuwei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sheng Huali power system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C16 Building, Fuyuan Industrial City, 598 Zhoushi Road, Jiuwei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sheng Hual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