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8063U - 一种吊臂油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臂油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8063U
CN205388063U CN201620079728.2U CN201620079728U CN205388063U CN 205388063 U CN205388063 U CN 205388063U CN 201620079728 U CN201620079728 U CN 201620079728U CN 205388063 U CN205388063 U CN 205388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piston
ring
cylinder
guid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97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丽娜
张月红
刘喜东
卫雄飞
于杰
金新
潘洑满
赵子剑
吕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Shanxi Aerospace Qinghua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Changzhi Qinghua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Changzhi Qinghua Machinery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to CN2016200797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8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8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8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吊臂油缸,属于工程机械中随车起重机的立柱起吊执行元件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连接形式特殊的油缸,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缸盖通过多个高强度螺栓与缸体连接,活塞一端通过锁母与活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卡键与活塞杆连接,并且活塞沿无杆腔到有杆腔依次设置有纳污环、第一活塞导向环、第二活塞导向环、组合密封圈,活塞杆沿有杆腔到缸体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环、第一活塞杆密封、第四导向环、第二活塞杆密封、防尘圈;组合密封圈包括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弹性体密封元件、挡圈以及第五导向环;第一活塞杆密封为斯特封,所述第二活塞杆密封为U型圈,本实用新型应用于300T·m单缸版折臂吊。

Description

一种吊臂油缸
技术领域
一种吊臂油缸,属于工程机械中随车起重机的立柱起吊执行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随车起重机正朝着大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相应的液压油缸也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一种吊臂油缸是使随车起重机的立柱实现高低幅度变化来改变起重机起吊高度的执行元件。但国内工程机械随车起重机行业的一种吊臂油缸缺乏高压、高能液压油缸的密封形式、导向方式、连接形式的成熟方案。国内大吨位随车起重机有50T·m单缸版、320T·m双缸版、100T·m单缸版,然而目前国内300T·m折臂吊机单缸版一种吊臂油缸缺乏成熟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连接形式特殊的油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吊臂油缸,包括缸体、锁母、活塞、卡键、活塞杆、缸盖,所述缸盖通过多个高强度螺栓与缸体连接,所述活塞一端通过锁母与活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卡键与活塞杆连接,并且所述活塞沿无杆腔到有杆腔依次设置有纳污环、第一活塞导向环、第二活塞导向环、组合密封圈对活塞进行密封,所述活塞杆沿有杆腔到缸体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环、第一活塞杆密封、第四导向环、第二活塞杆密封、防尘圈对活塞杆进行密封;
所述组合密封圈包括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弹性体密封元件、挡圈以及第五导向环;
所述第一活塞杆密封为斯特封,所述第二活塞杆密封为U型圈。
第一活塞导向环制作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第二活塞导向环制作材料为聚甲醛。
在缸体缸底和活塞杆杆头连接孔镶嵌有薄壁耐磨铜套,并且所述薄壁耐磨铜套的材质为CuZn25AlFe3Mn3。
所述薄壁耐磨铜套采用液氮冷镶入缸体缸底和活塞杆杆头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活塞和活塞杆采用锁母螺纹和卡键双重连接形式,连接紧凑,承压性能强,解决
了一种吊臂油缸在高压工作下无法承受的拉力问题。活塞杆的特殊结构形式,使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拆卸时也更加的方便。
二、活塞密封采用纳污环、组合密封圈、导向元件,纳污环主要作用是吸收油液中的
杂质,降低密封元件对液压油清洁度的敏感性;第一导向环为材质较软的聚四氟乙烯,可吸收缸筒同轴度误差导致的部分偏差,同时是活塞沿缸筒运行的导向和耐磨元件,第二导向环为材质较硬的聚甲醛,起到活塞对中和支撑的作用,也是活塞沿缸筒运行的导向和耐磨元件。组合密封件是1个弹性体密封元件、2个挡圈、2个导向环的组合密封件,弹性密封体在静态和动态都有良好的密封作用,挡圈可防止密封件被挤入密封间隙,导向环起导向和吸收径向力的作用;
活塞杆密封采用防尘圈、U型圈、斯特封和两个液压导向元件(即第三导向环、第四导向环)组成,第三导向环、第四导向环是夹布纤维材质的导向元件,主要作用是在活塞杆运行过程中起对中、导向和耐磨的功能;斯特封起密封油液的作用,但由于系统压力过高,部分油液仍能通过斯特封,通过斯特封的油液压力降低75%-85%左右,同时斯特封在活塞杆收回时利用泵吸原理可吸回活塞杆伸出时泄露的油液;经过斯特封泄露到第三导向环的油液,对导向环起到润滑的作用;U型圈,功能是阻止有杆腔的液压油经过,但仍有部分油液经过U型圈到达防尘圈,压力减小为2.5—4MPa,防尘圈具有密封和防止活塞杆伸出后的灰尘和杂质,同时密封经过U型圈的部分油液的功能;
上述的特殊密封设计使得活塞、活塞杆在高压工作环境中的密封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活塞密封、活塞杆在承受高压的同时,也避免本实用新型无杆腔785吨满载时的支撑力导致的侧向力及多余物对密封件的破环。
三、缸盖和缸体采用多个高强度螺栓连接固定,保证其均匀承受液压力冲击,工作稳定性高。
四、缸底和杆头连接孔采用液氮冷镶入材质为CuZn25AlFe3Mn3薄壁耐磨铜套,同传统的薄壁耐磨铜套的镶嵌方式相比嵌入更方便、制作材质相比,耐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吊臂液压缸内部剖视图。
图2为吊臂液压缸外部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活塞密封放大视图。
图4为图3中组合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部分活塞杆密封放大视图。
图中,1为缸体,2为锁母,3为活塞,4为卡键,5为活塞杆,6为缸盖,7为高强度螺栓,8为纳污环,9为第一活塞导向环,10为第二活塞导向环,11为组合密封圈,12为
第三导向环,13为第一活塞杆密封,14为第四导向环,15为第二活塞杆密封,16为防尘圈,17为薄壁耐磨铜套,18为弹性体密封元件,19为挡圈,20为第五导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吊臂油缸,包括缸体1、锁母2、活塞3、卡键4、活塞杆5、缸盖6,所述缸盖6通过多个高强度螺栓7与缸体1连接,所述活塞3一端通过锁母2与活塞杆5连接,另一端通过卡键4与活塞杆5连接,并且所述活塞3沿无杆腔到有杆腔依次设置有纳污环8、第一活塞导向环9、第二活塞导向环10、组合密封圈11对活塞3进行密封,所述活塞杆5沿有杆腔到缸体1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环12、第一活塞杆密封13、第四导向环14、第二活塞杆密封15、防尘圈16对活塞杆5进行密封;
所述组合密封圈11包括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弹性体密封元件18、挡圈19以及第五导向环20;
所述第一活塞杆密封13为斯特封,所述第二活塞杆密封15为U型圈。
第一活塞导向环9制作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第二活塞导向环10制作材料为聚甲醛。
实施例二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吊臂油缸,包括缸体1、锁母2、活塞3、卡键4、活塞杆5、缸盖6,所述缸盖6通过多个高强度螺栓7与缸体1连接,所述活塞3一端通过锁母2与活塞杆5连接,另一端通过卡键4与活塞杆5连接,并且所述活塞3沿无杆腔到有杆腔依次设置有纳污环8、第一活塞导向环9、第二活塞导向环10、组合密封圈11对活塞3进行密封,所述活塞杆5沿有杆腔到缸体1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环12、第一活塞杆密封13、第四导向环14、第二活塞杆密封15、防尘圈16对活塞杆5进行密封;
所述组合密封圈11包括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弹性体密封元件18、挡圈19以及第五导向环20;
所述第一活塞杆密封13为斯特封,所述第二活塞杆密封15为U型圈。
第一活塞导向环9制作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第二活塞导向环10制作材料为聚甲醛。
在缸体1缸底和活塞杆5杆头连接孔镶嵌有薄壁耐磨铜套16,并且所述薄壁耐磨铜套16的材质为CuZn25AlFe3Mn3。
所述薄壁耐磨铜套16采用液氮冷镶入缸体1缸底和活塞杆5杆头连接孔。
所述缸盖6和缸体1采用多36条高强度螺栓7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一般液压油缸一样,均采用焊接连接形式、活塞杆镀铬增加表面耐磨及抗腐蚀,使油缸在运动时能平稳工作。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300T·m随车起重机折臂吊机。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如图3所示,将各密封圈按图装配至活塞3,如图5所示,将各密封圈装配至活塞杆5。装配完成后,再如图1至图2所示,将活塞3、活塞杆5安装到缸体1内,最后通过多个高强度螺栓7将缸盖6与缸体1连接牢固。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缸盖6装入活塞杆5上。
二、依次将活塞3、卡键4、锁母2装配至活塞杆5上,并且活塞3的一端装配卡键4、另一端装配锁母2。
三、将装配好的活塞杆5、活塞3、卡键4、锁母2组件装入缸体1内。
四、将缸盖6上孔对住缸体1上螺纹孔,然后装入弹簧垫圈和高强度螺栓7,通过力矩扳手按对称方式将多个高强度螺栓7逐渐拧紧。
本实用新型油缸压力高、缸径大、杆径小、支撑力大。本实用新型作为300T·m单缸版折臂吊液压油缸对300T·m随车起重机折臂吊机的问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00T·m随车起重机折臂吊机必将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广泛发展,而对其使用的本实用新型作为300T·m单缸版折臂吊液压油缸,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亦颇为可观。

Claims (4)

1.一种吊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锁母(2)、活塞(3)、卡键(4)、活塞杆(5)、缸盖(6),所述缸盖(6)通过多个高强度螺栓(7)与缸体(1)连接,所述活塞(3)一端通过锁母(2)与活塞杆(5)连接,另一端通过卡键(4)与活塞杆(5)连接,并且所述活塞(3)沿无杆腔到有杆腔依次设置有纳污环(8)、第一活塞导向环(9)、第二活塞导向环(10)、组合密封圈(11)对活塞(3)密封,所述活塞杆(5)沿有杆腔到缸体(1)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环(12)、第一活塞杆密封(13)、第四导向环(14)、第二活塞杆密封(15)、防尘圈(16)对活塞杆(5)进行密封;
所述组合密封圈(11)包括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弹性体密封元件(18)、挡圈(19)以及第五导向环(20);
所述第一活塞杆密封(13)为斯特封,所述第二活塞杆密封(15)为U型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油缸,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导向环(9)制作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第二活塞导向环(10)制作材料为聚甲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吊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在缸体(1)缸底和活塞杆(5)杆头连接孔镶嵌有薄壁耐磨铜套(16),并且所述薄壁耐磨铜套(16)的材质为CuZn25AlFe3Mn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臂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耐磨铜套(16)采用液氮冷镶入缸体(1)缸底和活塞杆(5)杆头连接孔。
CN201620079728.2U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吊臂油缸 Active CN205388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9728.2U CN205388063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吊臂油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9728.2U CN205388063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吊臂油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8063U true CN205388063U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8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9728.2U Active CN205388063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吊臂油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80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0230A (zh) * 2016-01-27 2016-05-11 长治清华机械厂 吊臂油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0230A (zh) * 2016-01-27 2016-05-11 长治清华机械厂 吊臂油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8063U (zh) 一种吊臂油缸
CN102937013A (zh) 井架式长冲程液压抽油机
CN103527550B (zh) 多级双铰轴倒置式油缸
CN105605031A (zh) 一种调平油缸的机械锁定结构
CN105570230A (zh) 吊臂油缸
CA2888290C (en) Superhigh torsional strength, metallic and airtight drillrod coupler
CN202300919U (zh) 导向活塞结构
CN202215182U (zh) 双密封润滑式自封盘根盒
CN103498642A (zh) 一种旋转型分体式隔水管张紧环
CN201925513U (zh) 内顶式复合密封锻钢顶装球阀
CN207960565U (zh) 一种锥形密封的串联防喷盒
CN206988206U (zh) 动杆式伸缩隔离型油井举升油缸
CN204200762U (zh) 矿用设备进给油缸
CN104295231B (zh) 一种低摩阻可变径液力推力器
CN202756337U (zh) 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缸
CN210510083U (zh) 单筒大缸径卡车减振器
CN207004470U (zh) 一种防偏磨式的防喷器
CN205056094U (zh) 高压辊磨机球头传力机构
CN104196714B (zh) 油田柱塞抽油泵用动密封组合柱塞组件
CN207229507U (zh) 一种套筒式两级双作用组合液压缸
CN206296825U (zh) 一种轴向加载夹具
CN202381291U (zh) 高压级活塞机构
CN206655864U (zh) 一种油缸活塞
CN205677551U (zh) 一种煤矿用液压钻机动力头上的卡盘
CN107504014A (zh) 一种套筒式两级双作用组合液压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6 mailbox of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Shanxi

Co-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Patentee after: Shanxi spaceflight Qinghua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6 mailbox of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Shanxi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Qinghua Machinery Plant, Chang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