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6686U -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6686U
CN205376686U CN201521059167.1U CN201521059167U CN205376686U CN 205376686 U CN205376686 U CN 205376686U CN 201521059167 U CN201521059167 U CN 201521059167U CN 205376686 U CN205376686 U CN 205376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drawing
power battery
water
cooling system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591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峥嵘
董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591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6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6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66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车载空调和用于给动力电池散热的冷板,冷板入水口与车载空调的冷凝水出口通过水管相连,冷板包括上下冷板,上下冷板并排通过导流管串联在一起,冷板上方用于放置动力电池,下冷板出水口处设有将冷却水排出车外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冷却系统直接采用车载空调产生的冷凝水作为冷却液,由于冷凝水的温度远低于常温,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比较好。同时,由于空调在使用过程中持续产生冷凝水,冷却水在对电池组散热后可以直接排出车外,不必循环利用,这样就避免设置冷却水散热装置,简化了系统结构。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以其节能和环保的特点正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优势,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对工作环境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放电状态下要求在-20℃~60℃之间,因此不可避免的要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传统的风冷散热由于效果不佳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液冷系统。申请公布号为CN103490117A,申请公布日为2014.01.01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水泵和散热器等,电池组、水箱、水泵和散热器组成一条循环冷却水路,水箱中的水通过水泵进入电池组进行散热,当电池组温度过高时,需要散热器对冷却水进行散热以保持其处于常温水平。由于循环使用的冷却水始终处于常温水平,因此该系统的散热效果不好,另外为了保持冷却水的温度,需要加设散热器来辅助散热,导致该系统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温水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车载空调和用于给动力电池散热的冷板,冷板的入水口与车载空调的冷凝水出口通过进水管相连。
所述冷板包括上、下冷板,上、下冷板并排并通过导流管串联在一起,每块冷板上方用于放置动力电池。
下冷板出水口处设有将冷却水排出车外的排水管。
下冷板出水口处的排水管设有一段高于冷板并呈倒U型的管段。
冷板安装高度低于车载空调的高度以使冷凝水依靠重力在冷板中输送。
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车载空调和用于给动力电池散热的冷板,冷板的入水口与车载空调的冷凝水出口通过进水管相连。
所述冷板包括上、下冷板,上、下冷板并排并通过导流管串联在一起,每块冷板上方用于放置动力电池。
下冷板出水口处设有将冷却水排出车外的排水管。
下冷板出水口处的排水管设有一段高于冷板并呈倒U型的管段。
冷板安装高度低于车载空调的高度以使冷凝水依靠重力在冷板中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冷却系统直接采用车载空调产生的冷凝水作为冷却液,由于冷凝水的温度远远低于常温,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比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动力电池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电动汽车;2.车载空调;3.进水管;4.高压仓;5.动力电池;6.冷板;7.导流管;8.排水管;9.冷却通道;10.导热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电动汽车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动力电池5、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和驱动系统(图中未示出)等,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车载空调2、进水管3、排水管8、冷板6、导热胶层10和导流管7组成,车载空调2安装于汽车顶部,动力电池5、冷板6、导热胶层10和导流管7安装在高压仓4内,冷板6的入水口与车载空调2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3相连,两块冷板6上下并排并通过导流管7串联在一起,每块冷板6上方均放置有需要散热的动力电池5,冷板6与动力电池5之间铺设有用于传递动力电池5热量的导热胶层10。最下方冷板6出水口处设有将冷却水排出车外的排水管8,排水管8于冷板6出水口处设有一段高于冷板6并呈倒U型的管段。
冷却系统工作时,车载空调2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进水管3进入冷板6,冷板6内设有单向冷却通道9,冷凝水在冷却通道9内流动,从而带走由动力电池5散发的热量,冷凝水流出上冷板后通过导流管7进入下冷板,同样的在对下冷板冷却后通过排水管8流出车体。由于空调在使用过程中持续产生冷凝水,因此冷却水在对电池组散热后可以直接排出车外,不必循环利用,这样就避免了冷却水散热装置的设置,简化了系统结构。排水管8于冷板6出水口处设有一段高于冷板6并呈倒U型的管段,能够使冷凝水充分地流过冷却通道9,保证最好的散热效果。冷板6的安装高度低于车载空调2的高度,能够使冷凝水依靠重力自然流向冷板6,完成冷却任务。夏季炎热时,动力电池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加上自身热量的产生,需要及时地进行散热,而此时汽车自带空调所产生的空调冷凝水也比较多,尤其是对于客车,乘客不时上下车,车内温度不恒定,空调持续工作所产生的大量冷凝水直接排走将是一种浪费,空调冷凝水排出水管的温度是20℃左右,非常适合作为动力电池冷却液的直接来源。
在电动汽车的其他实施例中:冷板与动力电池也可直接接触,不需要再铺设导热胶层;动力电池的数量不局限于两组,根据汽车的配置可适当调整,每组动力电池相应的都有支撑并对其散热的冷板;排水管于冷板出水口处的管段并不局限于倒U型,只要能保证冷凝水能够充分流过冷却通道的形状均可。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电动汽车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空调和用于给动力电池散热的冷板,冷板的入水口与车载空调的冷凝水出口通过进水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包括上、下冷板,上、下冷板并排并通过导流管串联在一起,每块冷板上方用于放置动力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冷板出水口处设有将冷却水排出车外的排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冷板出水口处的排水管设有一段高于冷板并呈倒U型的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板安装高度低于车载空调的高度以使冷凝水依靠重力在冷板中输送。
6.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车载空调和用于给动力电池散热的冷板,冷板的入水口与车载空调的冷凝水出口通过进水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包括上、下冷板,上、下冷板并排并通过导流管串联在一起,每块冷板上方用于放置动力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下冷板出水口处设有将冷却水排出车外的排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下冷板出水口处的排水管设有一段高于冷板并呈倒U型的管段。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冷板安装高度低于车载空调的高度以使冷凝水依靠重力在冷板中输送。
CN201521059167.1U 2015-12-18 2015-12-18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6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59167.1U CN205376686U (zh) 2015-12-18 2015-12-18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59167.1U CN205376686U (zh) 2015-12-18 2015-12-18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6686U true CN205376686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5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5916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6686U (zh) 2015-12-18 2015-12-18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66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6149A (zh) * 2015-12-18 2016-03-1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N110774857A (zh) * 2019-09-30 2020-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舱散热与冷能利用系统和新能源大巴车
CN112918237A (zh) * 2021-04-30 2021-06-08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客车的车身顶盖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6149A (zh) * 2015-12-18 2016-03-1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N105406149B (zh) * 2015-12-18 2018-08-1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N110774857A (zh) * 2019-09-30 2020-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舱散热与冷能利用系统和新能源大巴车
CN112918237A (zh) * 2021-04-30 2021-06-08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客车的车身顶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9901U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565566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和新能源汽车
CN103825068A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车用动力电池模组温度控制系统
CN205376686U (zh)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N103496319A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温度调控装置
CN10963837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系统的热管理装置
CN106450579A (zh) 一种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01791970B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203746996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车用动力电池模组温度控制系统
CN20888152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采暖系统
CN106450380A (zh) 大功率氢燃料电池轨道车辆用分散式冷却装置
CN206040904U (zh) 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CN206422184U (zh) 电动汽车
CN202419874U (zh) 冷凝水回收系统
CN110682763B (zh)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的客车
CN204408221U (zh) 汽车尾气热能回收装置
CN106915222A (zh) 一种薄膜光伏板驱动的蒸发冷却车载空调系统
CN104078694A (zh) 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
CN205752458U (zh) 车用动力电池包换热结构
CN105428751A (zh) 一种车载电池水冷散热系统及电池水冷散热方法
CN104936418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仓水冷式散热系统
CN105406149B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N107191215A (zh) 矿山法限量排放型隧道渗漏水通风降温系统
CN202463159U (zh) 一种印刷车间空调制冷和加热固化的复合系统
CN108944504B (zh) 一种基于热泵原理的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