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5610U - 行车记录仪 - Google Patents

行车记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5610U
CN205375610U CN201620077509.0U CN201620077509U CN205375610U CN 205375610 U CN205375610 U CN 205375610U CN 201620077509 U CN201620077509 U CN 201620077509U CN 205375610 U CN205375610 U CN 205375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control chip
drive recorder
comparator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75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立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r Baby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r Baby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r Baby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r Baby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775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5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5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56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指令接收器和外壳;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均设置在外壳内;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均与主控芯片连接;影像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影像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处理转化影像信息,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将转化后的影像信息传输给车载导航;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车载导航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产生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外壳的边缘上设置有卡爪和卡接口,卡爪和卡接口分别用于与原车后视镜相对应的卡扣配合连接。

Description

行车记录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所用资讯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现有技术中的行车记录仪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和支架,摄像头和显示器均设置在支架上,支架通过吸盘设置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打开摄像头时,能够进行录影。
但是,上述行车记录仪仅能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显示方式单一,而且,由于自身显示器的分辨率较低,这就会使显示效果变差;同时,由于,该行车记录仪的各种按钮和开关均设置在显示器的外边框上,驾驶人员在开车的同时,并不能操作该行车记录仪,这就给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例如;若在行驶途中发现忘记打开行车记录仪,那么,驾驶员只能将车停靠,通过操作上述开关和按钮才能开启行车记录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行车记录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行车记录仪显示方式单一,且显示效果较差以及在行驶途中不方便操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指令接收器和外壳;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信息输出接口和所述指令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所述信息输出接口和所述指令接收器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影像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处理转化所述影像信息,所述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将转化后的影像信息传输给车载导航;所述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车载导航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产生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行车记录仪;
所述外壳的边缘上设置有卡爪和卡接口,所述卡爪和所述卡接口分别用于与原车后视镜相对应的卡扣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包括第一拍摄器、影像传输器、信息传输器和色度检测模块;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报警器;所述色度检测模块包括色度检测仪和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拍摄器、所述影像传输器、所述色度检测仪、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所述信息传输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所述色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色度,并输出检测色度值;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检测色度值与预设的基准色度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通过所述信息传输器输出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生成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启闭。
进一步,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包括测距仪和第二比较器;所述影像传输器、所述测距仪、所述第二比较器和所述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
所述测距仪用于测量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中本车车头与前车的距离,并输出测量值;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将测量值与预设的安全距离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通过所述信息传输器输出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生成该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启闭。
进一步,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动静检测仪,所述影像传输器、所述动静检测仪和所述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
所述动静检测仪用于检测接收到的影像信息的动静状态,并输出测量结果;所述主控芯片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并输出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拍摄器录像功能的启闭。
进一步,还包括重力感应器和第三比较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所述第三比较器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重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汽车受到的外力大小,并传输检测值;所述第三比较器预设有预设范围,所述第三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检测值与所述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并传输比较结果;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该比较结果,并生成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拍摄器录像功能的启闭。
进一步,所述第三比较器预设有设定值,所述第三比较器用于将检测值与所述设定值进行比较,并传输比较结果,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该比较结果,并生成对应的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锁死所述第一拍摄器。
进一步,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第二拍摄器,所述第二拍摄器通过所述影像传输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信号传输器,所述信号传输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用于与移动设备连接,接收移动设备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生成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拍摄器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信号传输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均与主控芯片连接;影像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影像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处理转化影像信息,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将转化后的影像信息传输给车载导航;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车载导航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产生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外壳的边缘上设置有卡爪和卡接口,卡爪和卡接口分别用于与原车后视镜相对应的卡扣配合连接。采用上述行车记录仪,将视频影像显示在车载导航屏幕上,可以改善视频的显示效果;而且在行车过程中,驾驶人员通过车载导航就能操作该行车记录仪,从而使行车记录仪的操作变得更加方便;且将外壳匹配设置在原车的后视镜处,使用原车的卡扣与卡爪以及卡接口配合,对行车记录仪进行隐藏式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行车记录仪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原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原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原理图三。
附图标记:
1-外壳2-卡爪3-卡接口
4-散热孔5-第一按键6-第二按键
7-第三按键8-第一指示灯9-第二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行车记录仪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原理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原理图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原理图三。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指令接收器和外壳1;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均设置在外壳1内;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均与主控芯片连接;影像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影像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处理转化影像信息,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将转化后的影像信息传输给车载导航;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车载导航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产生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外壳1的边缘上设置有卡爪2和卡接口3,所述卡爪2和所述卡接口3分别用于与原车后视镜相对应的卡扣配合连接外壳1。
外壳1的形状可以根据所需要安装的沃尔沃汽车的不同车型来设计,只要能够与原车的后视镜相匹配即可;例如:沃尔沃XC60型号的外壳1如图1和图2所示。
具体地,在外壳1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边缘上设置有卡接口3;卡住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具体地,为4个。
影像采集分析单元将采集到的影像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对影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通过信息输出接口传输给车载导航以用来显示;主控芯片和车载导航通过信息输出接口采用线材连接。具体地,经由影像采集分析单元拍摄的影像通过控制芯片转化为CVBS(复合视频广播信号)复合信号输出,从而在车载导航屏幕上进行高清显示。
根据不同品牌导航的触摸协议,编写软件,从而实现在导航上进行触摸操作,以给主控芯片传输指令,主控芯片在接收到指令信号后,生成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指令信号不同,控制信号不同,控制信号不同,就可以控制行车记录仪进行不同的工作,例如:开启、关闭,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该行车记录仪更便于安装,其应该包括外壳1,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等电子元件,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或者外壳1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信息输出接口和指令接收器均与主控芯片连接;影像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影像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处理转化影像信息,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将转化后的影像信息传输给车载导航;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车载导航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产生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外壳1的边缘上设置有卡爪2和卡接口3,卡爪2和卡接口3分别用于与原车后视镜相对应的卡扣配合连接。采用上述行车记录仪,将视频影像显示在车载导航屏幕上,可以改善视频的显示效果;而且在行车过程中,驾驶人员通过车载导航就能操作该行车记录仪,从而使行车记录仪的操作变得更加方便;且将外壳1匹配设置在原车的后视镜处,使用原车的卡扣与卡爪2以及卡接口3配合,对行车记录仪进行隐藏式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上设置有散热孔4、第一按键5、第二按键6和第三按键7;第一按键5、第二按键6和第三按键7均与主控芯片连接。
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为了使热量能够从外壳1内部散出,因此,在外壳1上设置散热孔4。
在录像模式下,第一按键5:短按开启、关闭录音;第二按键6:短按文件加锁、解锁,长按3秒车道预警开启、关闭;第三按键7:短按退出录像模式,长按拍照。在非录像模式下,第一按键5:短按开启、关闭录音,长按进入回放模式;第二按键6:长按进入、退出设置界面;第三按键7:短按进入录像模式。进入菜单模式后,第一按键5和第二按键6为移动选项,第三按键7是确定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影像采集分析单元包括第一拍摄器、影像传输器、信息传输器和色度检测模块;行车记录仪还包括报警器;色度检测模块包括色度检测仪和第一比较器;第一拍摄器、影像传输器、色度检测仪、第一比较器和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信息传输器与主控芯片连接,主控芯片与报警器连接;色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接收到的影像信息的色度,并输出检测色度值;第一比较器用于将检测色度值与预设的基准色度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通过信息传输器输出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生成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报警器的启闭。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由于车道主路和车行道边缘线的颜色不一致,即,色度值不同;当汽车发生偏移或者转向压线时,车行道边缘线会进入第一拍摄器的视角范围内,此时的检测色度值与基准色度值不一致,第一比较器能够将不一致的结果发送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对应的控制报警器开启,从而发出报警声,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测距模块,测距模块包括测距仪和第二比较器;影像传输器、测距仪、第二比较器和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测距仪用于测量接收到的影像信息中本车车头与前车的距离,并输出测量值;第二比较器用于将测量值与预设的安全距离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通过信息传输器输出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生成该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报警器的启闭。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当车头与前车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值时,第二比较器会将该对比结果发送给主控芯片,此时主控制芯片控制报警器开启,从而发出报警声,以提示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动静检测仪,影像传输器、动静检测仪和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动静检测仪用于检测接收到的影像信息的动静状态,并输出测量结果;主控芯片接收测量结果,并输出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拍摄器录像功能的启闭。
当第一拍摄器处在录像状态时,在第一拍摄器镜头视线范围内,超过规定的时间第一拍摄器未捕捉到移动的物体时,动静检测仪会将前方没有移动物体的测量结果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相对应的输出第三控制信号,以使该第一拍摄器停止录像;当再次有移动物体进入第一拍摄器的视线范围内时,动静检测仪会将前方有移动物体的测量结果传输给主控芯片,此时主控芯片会使第一拍摄器开始录像;上述功能,在没有移动物体出现无需录像时,关闭录像功能,以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当需要录像时,又可自动开启录像功能,从而保留录像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5所示,还包括重力感应器和第三比较器,重力感应器与第三比较器连接,第三比较器与主控芯片连接;重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汽车受到的外力大小,并传输检测值;第三比较器预设有预设范围,第三比较器用于将检测值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并传输比较结果;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该比较结果,并生成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拍摄器录像功能的启闭。
本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通过汽车的ACC电源以及常电供电,当ACC电源关闭时,常电可以依旧给行车记录仪供电,确保行车记录仪可以正常使用。
汽车在熄火状态下,即,关闭ACC电源后,行车记录仪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分钟,具体时间可自行设置)会进入休眠状态,当此时仍有常电给行车记录仪供电;当汽车受到外力作用而震动时,重力感应器能够检测到重力变化,并测量汽车此时所受到的外力的大小,此时的检测值通过第三比较器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若在该范围内,主控芯片控制该行车记录仪的第一拍摄器开启,从而进行一段时间的录像(例如30秒,具体时间可自行设置),待录像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例如1分钟,具体时间可自行设置),主控芯片关闭行车记录仪。上述功能使本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能够实现停车检测,从而在被挂碰之后,保留一定的影像资料。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第三比较器预设有设定值,第三比较器用于将检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传输比较结果,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该比较结果,并生成对应的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用于锁死第一拍摄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若发生碰撞,此时重力感应器也会检测到重力的变化,同时生成相应的检测值,该检测值与第三比较器预设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值大于等于设定值时,重力感应器会将该对比结果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生成对应的第四控制信号,该第四控制信号能够锁死第一拍摄器,此时拍摄的影像信息会被记录保存,以留作证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第二拍摄器,第二拍摄器通过影像传输器与主控芯片连接。
第二拍摄器用于实现后录,即,第二拍摄器能够设置在后挡风玻璃上,从而对车后进行摄像录影,且第二拍摄器能够通过线材将相应的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为了避免走线时露线的情况出现,可以在车顶或者车侧壁上走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信号传输器,信号传输器与主控芯片连接;信号传输器用于与移动设备连接,接收移动设备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生成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
信号传输器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WIFI、3G/4G网络、蓝牙,等等。移动设备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手提电脑,等等;当然,在移动设备上需要安装相应的控制APP。
已WIFI模块为例,行车记录仪内置WIFI模块,WIFI正常工作后,通过专用APP连接对应账户,手机与行车记录仪即可通过无线数据互通,可读取行车记录仪的视频,可控制第一拍摄器和第二拍摄器,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外壳1上还设置有第一指示灯8和第二指示灯9,第一指示灯8与第一拍摄器连接,第二指示灯9与信号传输器连接。
第一指示灯8为录制状态指示灯,正常录制时,第一指示灯8闪烁,停止录像时,第一指示灯8常亮;第二指示灯9为信号传输器指示灯,当移动设备与信号传输器连接时,第二指示灯9闪烁,其它状态下第二指示灯9常亮;为了更好地区别,将第一指示灯8和第二指示灯9分别设置为红灯和蓝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GPS定位仪,GPS定位仪与主控芯片连接。
通过外挂的方式设置GPS定位仪,通过线材对GPS定位仪进行供电,并与主控芯片进行数据互通。GPS定位仪正常工作后,会对车辆所处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并记录行驶的全过程和相应参数,在移动设备上使用GPS轨迹回放软件,通过网络可以显示行驶日期、经度、纬度、海拔和路线,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储存器,储存器与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接收到的影像信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WIFI板通过14P/0.5/FFC排线与主控芯片连接,为WIFI板供电,并进行数据互通;第一拍摄器和第二拍摄器通过24P/0.5/FFC排线与主控芯片连接,进行供电与数据互通;还包括KB板,该KB板通过8P/0.5/FFC排线与主控芯片连接,进行供电与数据互通;还包括喇叭,喇叭通过2P/1.0端子线与主控芯片连接,实现声音的传输;还包括麦克风,麦克风的正负极通过连接线焊接于主控芯片上,实现声音的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在功能上做了极大的改善,附加了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停车监控、碰撞感应、前后双录,能更好的还原汽车事故的真实性,车道偏离报警、前车预警、GPS轨迹定位,能更好的保障行车的安全,可触摸操作、可视频输出、WIFI/手机互联,使产品使用具有更多选择,更适应不同的人群需求;功能模块化,需求不同的功能,则附加不同的模块,比如GPS轨迹、WIFI/手机互联、后录等,如此结构更精巧,能适配各种不同的磨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影像采集分析单元、主控芯片、信息输出接口、指令接收器和外壳;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信息输出接口和所述指令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所述信息输出接口和所述指令接收器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影像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处理转化所述影像信息,所述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将转化后的影像信息传输给车载导航;所述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车载导航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产生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行车记录仪;
所述外壳的边缘上设置有卡爪和卡接口,所述卡爪和所述卡接口分别用于与原车后视镜相对应的卡扣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包括第一拍摄器、影像传输器、信息传输器和色度检测模块;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报警器;所述色度检测模块包括色度检测仪和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拍摄器、所述影像传输器、所述色度检测仪、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所述信息传输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所述色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色度,并输出检测色度值;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检测色度值与预设的基准色度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通过所述信息传输器输出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生成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包括测距仪和第二比较器;所述影像传输器、所述测距仪、所述第二比较器和所述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
所述测距仪用于测量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中本车车头与前车的距离,并输出测量值;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将测量值与预设的安全距离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通过所述信息传输器输出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生成该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启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动静检测仪,所述影像传输器、所述动静检测仪和所述信息传输器依次连接;
所述动静检测仪用于检测接收到的影像信息的动静状态,并输出测量结果;所述主控芯片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并输出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拍摄器录像功能的启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力感应器和第三比较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所述第三比较器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重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汽车受到的外力大小,并传输检测值;所述第三比较器预设有预设范围,所述第三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检测值与所述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并传输比较结果;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该比较结果,并生成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拍摄器录像功能的启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比较器预设有设定值,所述第三比较器用于将检测值与所述设定值进行比较,并传输比较结果,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该比较结果,并生成对应的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锁死所述第一拍摄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分析单元还包括第二拍摄器,所述第二拍摄器通过所述影像传输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传输器,所述信号传输器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用于与移动设备连接,接收移动设备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生成该指令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拍摄器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信号传输器连接。
CN201620077509.0U 2016-01-26 2016-01-26 行车记录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5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7509.0U CN205375610U (zh) 2016-01-26 2016-01-26 行车记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7509.0U CN205375610U (zh) 2016-01-26 2016-01-26 行车记录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5610U true CN205375610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6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750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5610U (zh) 2016-01-26 2016-01-26 行车记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56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828A (zh) * 2016-10-10 2017-02-22 深圳市驰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虹膜识别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828A (zh) * 2016-10-10 2017-02-22 深圳市驰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虹膜识别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5608U (zh) 行车记录仪
CN106530747B (zh) 一种车载取证系统及方法
US104718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ehicular user interface under driving circumstance
CN105488868A (zh) 行车记录仪
CN205375609U (zh) 行车记录仪
JP2018146560A (ja) 入出庫検知装置及び駐車管理システム
JP2016094030A (ja) 車載機器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システム
CN113192339A (zh) 一种道路作业安全防护警示系统
CN205375610U (zh) 行车记录仪
CN104133430A (zh) 北斗车辆监控管理系统
CN106427786A (zh) 一种车辆前向安全监控预警装置
CN214394180U (zh) 一种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
CN206031369U (zh) 一种基于全景地图的导航系统设备
JP2013069247A (ja)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93934B2 (ja) アダプタ
CN205210982U (zh) 行车记录仪
CN209366016U (zh) 集成行车记录仪功能的流媒体后视系统
CN205027372U (zh) 一种可防止触摸屏反光且能翻转显示屏手写输入的导航仪
CN206049533U (zh) 一种具有两种ui的汽车影音导航仪
CN205644677U (zh) 带电子标签的汽车后视镜
CN114596649A (zh) 一种具有报警提示功能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
CN108734809A (zh) 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
CN215068376U (zh) 一种具有体温检测功能的360°全景行车记录仪
CN205028360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
CN207045232U (zh) 一种内轮差盲区自动监测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