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8092U -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68092U
CN205368092U CN201520827753.XU CN201520827753U CN205368092U CN 205368092 U CN205368092 U CN 205368092U CN 201520827753 U CN201520827753 U CN 201520827753U CN 205368092 U CN205368092 U CN 205368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ender
mud
piston
filter
dewater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77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瀚迪
陆子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ez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gremont Water Treatment System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gremont Water Treatment System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gremont Water Treatment System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277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68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68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68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包括污泥储存池、第一储药罐、第二储药罐、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脱水压滤装置;污泥储存池通过进泥管连接脱水压滤装置,在进泥管上布置有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第一储药罐连接至第一混合器,第二储药罐连接至第二混合器;脱水压滤装置包括一个活塞缸和一个旋转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缸内设置一组柔性过滤载体,过滤载体连接活塞受活塞牵引,过滤载体内部具有导流槽,通过活塞及过滤载体的联合动作,在过滤载体上重复滤饼形成、滤饼解体、再形成、再解体的过程,使污泥整体上得到充分过滤,污泥的含水率降至70%以下。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的减量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减量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首要目标,现有的污泥减量化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脱水,干化,焚烧,裂解等。一般的处理流程是,首先依靠机械脱水初步的减量,再通过干化充分的减量,最后根据需要用焚烧或裂解彻底的减量。整个处理流程中,干化是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热能消耗集中发生的环节。传统的机械脱水技术主要包括带式压滤、离心分离和板框压滤,如果采用压滤方式脱水,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过滤界面上形成的滤饼在过滤过程中是固定的,因此滤饼内部呈现出分层的结构,越靠近过滤界面的部分过滤越充分,含水率越低,越远离过滤界面的部分过滤越有限,含水率越高,整体而言,过滤不充分,含水率较高,减量效果较有限,如图1所示。
受制于传统的机械脱水技术出泥含水率较高(约80%)、减量的效果较有限,干化的热能消耗量普遍过大:按含水率80%的污泥干化到含水率10%计,干化1吨干固体物质需蒸发水量为3.889吨,而每蒸发1吨水常规干化机需要的热耗一般为900kWh~1100kWh,因此对应于干化1吨干固体物质的热耗将达到3500~4000kWh;同时由于污泥含水率较高,导致成型效果较差,可利用经济型热源的低温带式干化技术难以适用,只能选择热源单位成本较高的干化系统,这样造成干化的运行费用过高,难以大范围推广,从而使污泥得不到充分或彻底的减量,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难以实现。
现研发一种新型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及工艺,目的是通过其新型的高干脱水技术增强机械脱水的减量效果、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使得干化所需的热耗减少,使干化的运行费用下降至经济合理的水平,使污泥能够实现充分或彻底的减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污泥机械脱水技术减量效果有限造成干化运行成本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及工艺,通过其新型的高干脱水技术增强机械脱水的减量效果、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少干化的热能消耗,从而使污泥干化的运行费用降低至经济合理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存池、第一储药罐、第二储药罐、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脱水压滤装置,污泥储存池通过进泥管连接脱水压滤装置,在进泥管上布置有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第二混合器位于第一混合器下游,第一储药罐连接至第一混合器,第二储药罐连接至第二混合器;脱水压滤装置包括一个活塞缸和一个旋转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缸内设置一组柔性过滤载体,过滤载体连接活塞受活塞牵引,过滤载体内部具有导流槽。
进一步地,第一储药罐通过第一计量泵连接至第一混合器,第二储药罐通过第二计量泵连接至第二混合器,在进泥管的第一混合器上游还布置有进泥泵。
进一步地,第一储药罐中存放铁盐助凝剂,第二储药罐中存放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污泥与铁盐助凝剂在第一混合器中混合,污泥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第二混合器中混合。
进一步地,第一混合器为管道混合器,第二混合器采用电动混合器来进行强制混合。
进一步地,进泥管上安装有固体浓度计和流量计,第一计量泵与第二计量泵通过固体浓度计和流量计信号调整药剂投加量;进泥泵的输送运动受脱水压滤装置同步控制。
进一步地,过滤载体由一组柔性滤芯包覆滤布构成。
进一步地,脱水压滤装置的活塞缸可打开和转动,通过打开、转动的活塞缸进行卸料。
进一步地,活塞正向动作时,对污泥施压,同时牵引过滤载体扭转和弯曲,污泥中滤出的水分透过滤布经过滤载体内部的导流槽排出缸外,固体被截留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活塞反向动作时,污泥解压,过滤载体靠自身弹性和活塞牵引拉伸,同时在负压状态下空气经过滤载体内部的导流槽吸入,共同作用于滤布表面的滤饼使其解体。
通过活塞及过滤载体的联合动作,在过滤载体上重复滤饼形成、滤饼解体、再形成、再解体的过程,使污泥整体上得到充分过滤,污泥的含水率降至70%以下。按含水率70%的污泥干化到含水率10%计,干化1吨干固体物质需蒸发水量为2.222吨,而每蒸发1吨水上述低温干化机需要的热耗一般为900kWh,因此对应于干化1吨干固体物质的热耗为2000kWh;说明本案可节约能耗40%以上,并且可采用经济的低品位热源,实现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滤饼内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污泥高干脱水系统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如下所述构成,污泥储存池T1中含水率约95%~97%的污泥通过容积式进泥泵P1向往复式活塞压滤机HPS1进料。铁盐助凝剂自储药罐T2通过投加计量泵P2向进泥管加注助凝剂,污泥与助凝剂在管道混合器M1中混合。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自储药罐T3通过投加计量泵P3向进泥管加注絮凝剂,加药点位于M1下游,污泥与絮凝剂在电动混合器M2中强制混合。P2与P3通过污泥管道上的固体浓度计和流量计信号调整药剂最佳投加量,使聚合反应以最佳条件进行,发生絮凝反应的污泥进入脱水机内。P1的运行受HPS1控制。
HPS1包含一个可打开、可转动的活塞缸和一个始终旋转往复运动的活塞,缸内设置一组柔性滤芯包覆滤布构成的过滤载体,受活塞牵引。活塞正向动作时,对缸内的污泥施压,同时牵引过滤载体扭转和弯曲,对污泥产生“揉搓”效应,污泥中滤出的水分透过滤布经过滤载体内部的导流槽排出缸外,固体被截留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活塞反向动作时,缸内的污泥解压,过滤载体靠自身弹性和活塞牵引拉伸,同时在负压状态下空气经过滤载体内部的导流槽吸入,共同作用于滤布表面的滤饼使其解体,待活塞再次正向动作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过滤阶段包含若干次活塞的往复动作,保证缸内的污泥整体性的得到充分过滤,含水率下降至70%以下。进料和压滤的操作均在封闭的滤缸内完成,无臭气扩散问题。卸料时产生的臭气通过除臭风机F4在储泥仓B1内形成的负压经管道送往除臭系统净化后有组织排放。
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泥高干脱水工艺首先在含水率约95%~97%的污泥中依次加入少量铁盐助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剂及助凝剂的投加量依据污泥固体通量调整以获得最佳絮凝效果,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后发生聚合反应,然后在往复式活塞压滤脱水机内实现污泥的固液分离。
脱水机HPS1的的运行按批次模式操作,一个工作周期约2~3小时,包括进料0.5~1小时,压滤1~1.5小时,卸料5~10分钟。进料是间歇的,包含活塞若干次往复动作,只在活塞反向动作时,开始进料;当活塞正向动作,进料停止,对污泥进行预压滤。压滤阶段包含活塞若干次往复动作,重复下列过程:施压→形成滤饼→解压→滤饼解体。卸料时,缸体打开,活塞正向动作,促使泥饼靠自重卸入储泥仓B1暂存。依靠过滤载体的揉搓效应,脱水后的污泥呈现松散的型态,无需破碎。
通过活塞及过滤载体的联合动作,在过滤载体上重复滤饼形成、滤饼解体、再形成、再解体的过程,使污泥整体上得到充分过滤,污泥的含水率降至70%以下。脱水机保证除卸料外,进料和压滤均在密闭空间内进行,无臭气扩散问题。卸料时产生的臭气通过除臭风机在储泥仓内形成的负压经管道送往除臭系统净化后有组织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存池、第一储药罐、第二储药罐、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脱水压滤装置;污泥储存池通过进泥管连接脱水压滤装置,在进泥管上布置有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第二混合器位于第一混合器下游,第一储药罐连接至第一混合器,第二储药罐连接至第二混合器;脱水压滤装置包括一个活塞缸和一个旋转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缸内设置一组柔性过滤载体,过滤载体连接活塞受活塞牵引,过滤载体内部具有导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储药罐通过第一计量泵连接至第一混合器,第二储药罐通过第二计量泵连接至第二混合器,在进泥管的第一混合器上游还布置有进泥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储药罐中存放铁盐助凝剂,第二储药罐中存放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污泥与铁盐助凝剂在第一混合器中混合,污泥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第二混合器中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合器为管道混合器,第二混合器采用电动混合器来进行强制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泥管上安装有固体浓度计和流量计,第一计量泵与第二计量泵通过固体浓度计和流量计信号调整药剂投加量;进泥泵的输送运动受脱水压滤装置同步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载体由一组柔性滤芯包覆滤布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脱水压滤装置的活塞缸可打开和转动,通过打开、转动的活塞缸进行卸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塞正向动作时,对污泥施压,同时牵引过滤载体扭转和弯曲,污泥中滤出的水分透过滤布经过滤载体内部的导流槽排出缸外,固体被截留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活塞反向动作时,污泥解压,过滤载体靠自身弹性和活塞牵引拉伸,同时在负压状态下空气经过滤载体内部的导流槽吸入,共同作用于滤布表面的滤饼使其解体。
CN201520827753.XU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Active CN205368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7753.XU CN205368092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7753.XU CN205368092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68092U true CN205368092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6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7753.XU Active CN205368092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68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1082A (zh) * 2015-10-22 2016-05-25 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1082A (zh) * 2015-10-22 2016-05-25 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和方法
CN105601082B (zh) * 2015-10-22 2019-03-22 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7655U (zh) 一种水净化设备
CN108467161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CN209242891U (zh)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CN104326634B (zh) 一种复合淤泥处理工艺
CN103553274B (zh) 一种中纤板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09179955A (zh)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0340671U (zh) 一种污泥破壁、深度脱水系统
CN107055975A (zh) 一种基于麦秸秆滤料过滤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系统及工艺
CN202576190U (zh) 组合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CN105174683B (zh) 一种污泥减量组合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0079444A (zh) 一种新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5368092U (zh)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CN207243627U (zh) 一种硅藻泥生产线的污水净化回用系统
CN105923821A (zh) 一种除藻设备及其除藻方法
CN105601082B (zh) 一种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和方法
CN207047059U (zh) 一种基于麦秸秆滤料过滤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系统
CN110240329A (zh) 果蔬垃圾干式厌氧发酵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及方法
CN206940511U (zh) 一种河涌应急治理装置
CN205152030U (zh) 一种污泥减量组合处理系统
CN205088090U (zh) 一种污泥破解调理脱水干化系统
CN211419844U (zh) 一种洗砂废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07162268A (zh) 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07998546U (zh) 一种污泥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9685531U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106256792A (zh) 一种泥‑水分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30, Huatong Building, No. 19, Chego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uez Water Trea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30, Huatong Building, No. 19, Chego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DEGREMONT WATER TREATMENT SYSTEM (BEIJ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1, 27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38, East 3rd Ring Nor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6

Patentee after: Suez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30, Huatong Building, No. 19, Chego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uez Water Treat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