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5059U -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55059U
CN205355059U CN201521010225.1U CN201521010225U CN205355059U CN 205355059 U CN205355059 U CN 205355059U CN 201521010225 U CN201521010225 U CN 201521010225U CN 205355059 U CN205355059 U CN 205355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line
secondary grid
line
silicon solar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02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强
秦崇德
方结彬
黄玉平
何达能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02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55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55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55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包括主栅线、副栅线和边框线,所述副栅线包括若干条第一副栅线和若干条第二副栅线,若干条第一副栅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若干条第二副栅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交叉于第一交叉点,所述第一副栅线、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交叉于第二交叉点;所述第一副栅线或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交叉于第三交叉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副栅线设计为交叉型分布的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提高了电流的收集能力,提升了电池的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生伏特效应产生电流,电流通过金属电极进行收集并导出。现有技术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由主栅线1′、副栅线2′和边框线3′组成,主栅线1′和副栅线2′垂直相交,主栅线1′之间平行且均匀分布,副栅线2′之间平行且均匀分布(如图1所示);副栅线2′宽度一般在40-70微米,根数在80-120根,且副栅线2′在太阳能电池正面平行均匀分布;主栅线1′和副栅线2′垂直,一般为3-5根且平行均匀分布,宽度0.9-1.5mm;副栅线2′将太阳能电池的电流收集后汇入主栅线1′。目前产业化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制备就是借助丝网印刷技术,将金属导电浆料透过丝网网孔在硅片上形成电极图案,然后通过高温烧结形成紧密欧姆接触的金属电极。
正面电极对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正面电极对电流的收集能力和遮光面积大小的综合作用,即电流收集能力越大越好,而遮光面积越小越好,但是这是一对矛盾体,现有技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使得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提高了电流的收集能力,提升了电池的转换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包括主栅线、副栅线和边框线,所述副栅线包括若干条第一副栅线和若干条第二副栅线,若干条第一副栅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若干条第二副栅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交叉于第一交叉点,所述第一副栅线、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交叉于第二交叉点;所述第一副栅线或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交叉于第三交叉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的根数相同,均为40-60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栅线根数为2-6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交叉点的数量为10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交叉点的数量为18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交叉点的数量为4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的宽度相同,宽度范围为30-70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的宽度不相同,宽度范围为30-70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栅线、第一副栅线、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的材质为Ag、Cu或A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副栅线设计为交叉型分布的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提高了电流的收集能力,提升了电池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包括主栅线1、副栅线2和边框线3,副栅线2包括多条第一副栅线21和多条第二副栅线22,第一副栅线21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多条第二副栅线22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第一副栅线21和第二副栅线22倾斜设置,第一副栅线21和第二副栅线22交叉于第一交叉点4,第一副栅线21、第二副栅线22和边框线3交叉于第二交叉点5;第一副栅线21或第二副栅线22和边框线3交叉于第三交叉点6。
优选地,第一副栅线21和第二副栅线22的根数相同,均为40-60根。具体的第一副栅线21和第二副栅线22的根数为40、43、46、50、54、57、60根,但不限于此。
优选地,主栅线根数为2-6根。具体的主栅线根数为2、4、6根,但不限于此。
优选地,第一交叉点4的数量为10个,第二交叉点5的数量为18个,左边9个第二交叉点5,右边9个第二交叉点5。第三交叉点6的数量为4个。电池顶部的第一副栅线21、第二副栅线22均与边框线相交,具有2个第三交叉点6;同理,电池顶部的第一副栅线21、第二副栅线22均与边框线3相交,具有2个第三交叉点6。
优选地,第一副栅线21和第二副栅线22的宽度相同,宽度范围为30-70μm。也可以可根据需要,第一副栅线21和第二副栅线22的宽度设置为不相同,宽度范围为30-70μm。
优选地,主栅线1、第一副栅线21、第二副栅线22和边框线3的材质为Ag、Cu或A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副栅线设计为交叉型分布,提高了电流的收集能力,提升了电池的转换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包括主栅线、副栅线和边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线包括若干条第一副栅线和若干条第二副栅线,若干条第一副栅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若干条第二副栅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交叉于第一交叉点,所述第一副栅线、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交叉于第二交叉点;所述第一副栅线或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交叉于第三交叉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的根数相同,均为40-60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根数为2-6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点的数量为10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叉点的数量为18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交叉点的数量为4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的宽度相同,宽度范围为30-7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和第二副栅线的宽度不相同,宽度范围为30-70μ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第一副栅线、第二副栅线和边框线的材质为Ag或Cu或Al。
CN201521010225.1U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Active CN205355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0225.1U CN205355059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0225.1U CN205355059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55059U true CN205355059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0225.1U Active CN205355059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55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6274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四回型正电极结构
CN20186844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
CN102931245A (zh) 太阳电池正面栅线及印刷该正面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片
CN20389547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
CN102969369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及电池片和组件
CN20499172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极
CN202616241U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
CN203179903U (zh) 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及电池片和组件
CN205355059U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CN203055923U (zh) 太阳电池正面栅线及印刷该正面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片
CN206619601U (zh) 一种栅线结构改进的太阳能电池片
CN205122598U (zh) 一种mis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CN202058761U (zh) 丝网印刷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银网版
CN20508112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结构
CN203386766U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电极栅线结构
CN20562174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4966515U (zh) 一种电池片单元
CN20428947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
CN203250750U (zh) 一种主栅分段式太阳能电池
CN203607420U (zh) 一种防过焊太阳能电池电极
CN204216051U (zh) 晶硅太阳电池的正电极结构
CN206098404U (zh) 栅线分区域疏密分布的电池片
CN204516780U (zh) 电池片正面栅线结构
CN203941918U (zh) 一种主栅线与细栅线分面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片
CN203941916U (zh) 一种低遮光率太阳能电池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100, Sanshui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Foshan Industrial Park, No. C District, No. 69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100, Sanshui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Foshan Industrial Park, No. C District, No. 69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5

Address after: 528100, Sanshui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Foshan Industrial Park, No. C District, No. 69

Co-patentee after: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100, Sanshui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Foshan Industrial Park, No. C District, No. 69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