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8600U -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8600U
CN205348600U CN201620104525.4U CN201620104525U CN205348600U CN 205348600 U CN205348600 U CN 205348600U CN 201620104525 U CN201620104525 U CN 201620104525U CN 205348600 U CN205348600 U CN 205348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layer
concrete layer
roof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45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德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45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8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8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8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包括:预埋框架由十二根钢骨架搭建,其沿高度方向有1/5预埋于屋顶混凝土中;混凝土层,其浇筑于屋顶混凝土之上的钢骨架上,形成一个中空长方体;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四块防水隔板,其竖直设置于中空长方体结构内,底部与第二防水层固定,防水隔板的下部设置有数个通孔;四块防水隔板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防水层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个储水腔;四块防水隔板与第二防水层围设形成一个容纳腔;第一生态混凝土层设置于防水隔板的内侧面,第二生态混凝土层设置于第二防水层的上表面;栽培基质层,其铺设于第二生态混凝土层之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屋顶渗漏,且提供了屋顶种植草木的空间。

Description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城市里,越来越多高楼占据了绿地,为改善城市环境,近几年兴起屋顶绿化技术,在屋顶种植花草等绿化植物,现有城市的楼房的房顶结构不能直接作为绿化的底层,植物长时间的浇水,会使屋顶的水泥板层或混凝土层发生渗漏。现有的屋顶绿化种植层往往采用黄沙和泥土作为栽培基质,水分不仅渗透到房顶,且会存在营养流失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绿化防水结构,能够防止屋顶渗漏,且提供了屋顶种植草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绿化防水结构,能够积蓄雨水,来浇淋植物。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包括:
预埋框架,其由十二根钢骨架搭建,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预埋框架沿其高度方向有1/5预埋于屋顶混凝土中;
混凝土层,其浇筑于屋顶混凝土之上的钢骨架上,围设形成一个上部敞开的中空长方体结构;
防水层,其厚度为2-3cm,包括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侧壁面的第一防水层和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底面的第二防水层;
四块防水隔板,其竖直设置于所述中空长方体结构内,每块防水隔板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层的一个侧面平行、等高,且底部与所述第二防水层固定,相邻两块防水隔板之间无缝连接,所述防水隔板的下部设置有数个通孔;其中,四块所述防水隔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防水层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个储水腔;四块防水隔板与所述第二防水层围设形成一个容纳腔;
生态混凝土层,其包括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和第二生态混凝土层,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防水隔板的内侧面,厚度为4-6cm,所述第二生态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上表面,厚度为10-15cm;
栽培基质层,其铺设于所述第二生态混凝土层之上。
优选的是,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1cm。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防水隔板的通孔数量为3-6个。
优选的是,所述生态混凝土层的孔隙率为10%。
优选的是,所述钢骨架为圆柱状结构,直径为2-4cm。
优选的是,所述储水腔上设置有可开关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使用预埋框架,增强了其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混凝土层的浇筑,形成一个种植植物的腔室,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独立的空间,不会造成泥土外溢的现象,使房顶干净清洁;
设置防水层,防止水分长期浸泡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防水层和防水隔板之间形成储水腔,能够储藏雨水,防水隔板下部设置通孔,能够让雨水通过通孔渗透进入容纳腔内;
容纳腔内设置生态混凝土层,不仅具有吸附栽培基质中的有害金属离子的作用,同时生态混凝土层的孔隙能够控制储水腔中的水分渗透进入栽培基质层中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屋顶绿化防水结构位于屋顶混凝土之上部分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包括:
预埋框架11,其由十二根钢骨架搭建,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预埋框架11沿其高度方向有1/5预埋于屋顶混凝土18中。
混凝土层12,其浇筑于屋顶混凝土18之上的钢骨架上,围设形成一个上部敞开的中空长方体结构。
防水层13,其厚度为2-3cm,包括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12内侧壁面的第一防水层131和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12内底面的第二防水层132。
四块防水隔板15,其竖直设置于所述中空长方体结构内,每块防水隔板15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层12的一个侧面平行、等高,且底部与所述第二防水层132固定,相邻两块防水隔板15之间无缝连接,所述防水隔板15的下部设置有数个通孔151;其中,四块所述防水隔板1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防水层131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个储水腔14;四块防水隔板15与所述第二防水层132围设形成一个容纳腔。
生态混凝土层16,其包括第一生态混凝土层161和第二生态混凝土层162,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161设置于所述防水隔板15的内侧面,厚度为4-6cm,所述第二生态混凝土层162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层132的上表面,厚度为10-15cm。
栽培基质层17,其铺设于所述第二生态混凝土层162之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植物栽培于栽培基质层17,根据植物的特性来设置栽培基质层17的厚度,下雨天,雨水进入栽培基质层17和储水腔14,栽培基质层17的雨水由于重力作用往下移动,来到了生态混凝土层16,由于生态混凝土层16具有孔隙,一部分雨水进入第一生态混凝土层161,一部分雨水进入第二生态混凝土层162,在第二生态混凝土层162的雨水会沿着孔隙通过通孔151进入到储水腔14,从而将雨水储存起来,防止栽培基质层17的雨水过多出现植物烂根现象。也能在栽培基质中水量不足时,为栽培基质提供水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151的孔径为0.5-1cm。孔径控制在该范围可以控制储水腔14中的水流向生态混凝土层16和栽培基质层17的速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防水隔板15的通孔151数量为3-6个。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混凝土层16的孔隙率为10%。有效控制雨水的渗透速度,在植物需要水分时,储水腔14中的雨水以一定速率慢慢渗透进入生态混凝土层16和栽培基质层17,而不是一下全部进入栽培基质中。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钢骨架为圆柱状结构,直径为2-4cm。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腔14上设置有可开关的盖板,防止雨水过快蒸发。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埋框架,其由十二根钢骨架搭建,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预埋框架沿其高度方向有1/5预埋于屋顶混凝土中;
混凝土层,其浇筑于屋顶混凝土之上的钢骨架上,围设形成一个上部敞开的中空长方体结构;
防水层,其厚度为2-3cm,包括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侧壁面的第一防水层和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底面的第二防水层;
四块防水隔板,其竖直设置于所述中空长方体结构内,每块防水隔板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层的一个侧面平行、等高,且底部与所述第二防水层固定,相邻两块防水隔板之间无缝连接,所述防水隔板的下部设置有数个通孔;其中,四块所述防水隔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防水层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个储水腔;四块防水隔板与所述第二防水层围设形成一个容纳腔;
生态混凝土层,其包括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和第二生态混凝土层,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防水隔板的内侧面,厚度为4-6cm,所述第二生态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上表面,厚度为10-15cm;
栽培基质层,其铺设于所述第二生态混凝土层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1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水隔板的通孔数量为3-6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层的孔隙率为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为圆柱状结构,直径为2-4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上设置有可开关的盖板。
CN201620104525.4U 2016-02-02 2016-02-02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Active CN205348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4525.4U CN205348600U (zh) 2016-02-02 2016-02-02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4525.4U CN205348600U (zh) 2016-02-02 2016-02-02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8600U true CN205348600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4525.4U Active CN205348600U (zh) 2016-02-02 2016-02-02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86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5276A (zh) * 2018-12-07 2019-04-02 李淑平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CN110589963A (zh) * 2019-08-26 2019-12-20 广东建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化粪池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5276A (zh) * 2018-12-07 2019-04-02 李淑平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CN110589963A (zh) * 2019-08-26 2019-12-20 广东建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化粪池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94056U (zh) 生态型护坡砌块
CN106013624B (zh) 一种基于植草板改造的绿色海绵屋顶的技术方法
CN105532287A (zh) 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外墙排水结构
CN205348600U (zh) 屋顶绿化防水结构
CN103650966A (zh) 一种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5266438U (zh) 一种种植箱
CN204335427U (zh) 一种用于坡面屋顶的环保绿化种植框
CN206150002U (zh) 保温保湿植物种植箱
CN206016082U (zh) 一种轻荷载屋顶花园构造
CN212393306U (zh) 一种建筑外墙的绿化结构
KR101483724B1 (ko) Eps블록을 이용한 식생 및 저류 통합모듈
CN203951939U (zh) 一种新型草皮培植装置
CN207836267U (zh)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CN104285708A (zh) 一种半隔断式屋顶绿化栽培槽
CN103015649B (zh) 植生混凝土立体施工结构及灌溉系统
CN201040900Y (zh) 屋顶绿化隔热装置
CN103733900A (zh) 绿化用外墙砖以及建筑物外墙长效绿化系统
CN205830494U (zh) 一种多孔生态墙
CN203708908U (zh) 绿化用外墙砖以及建筑物外墙长效绿化系统
CN201535083U (zh) 一种绿化桩柱
CN204409087U (zh) 楼顶蔬菜种植盆
CN107869134A (zh) 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及其建构方法
CN204031929U (zh) 一种蓄水种植箱
CN105672366A (zh) 植被型散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82830U (zh) 一种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30000 Fengling Qilinbao B Unit 1121, No. 11 Guiya Road, Qingxiu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30021 Minority Avenue 166, Qingxiu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0701, Upper East International T3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