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6267U -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6267U
CN207836267U CN201721552671.4U CN201721552671U CN207836267U CN 207836267 U CN207836267 U CN 207836267U CN 201721552671 U CN201721552671 U CN 201721552671U CN 207836267 U CN207836267 U CN 207836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fferdam
nursery stock
laid
hum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26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顶
谭德远
邹大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HE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526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6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6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6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包括以苗木土球位置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围堰机构、缓冲带、外层围堰机构,所述内层围堰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接触层、中间层、覆盖层,所述外层围堰机构包括内外两层凹槽状的集料层、设置在两层集料层中间的凹槽状的腐殖层、设置在所述腐殖层下侧的凹槽状的渗漏层,所述集料层底部设有与腐殖层相连通的通水孔,所述渗漏层的下侧设有直径逐级减小的阶梯型传导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苗木内层围堰,改变苗木外层围堰结构,设置围堰外层集水通道、传导层结构、绿地废弃物存储沟,提高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绿地对雨水灌溉用水的利用,减少绿地废弃物排出量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水功能、能够有效截留雨水、减少土球边缘土体裂缝的围堰树池结构,适合当前城市绿地消纳废弃物、收集利用雨水、建设海绵城市的需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环境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和改善环境的绿色使者,担负着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任。目前,我国城市绿地景观构建过程中,为了提高景观效果和苗木成活率,苗木采用带土球施工。土球通常用无纺布、草绳、钢丝等材料包裹,经过长距离运输,水分蒸发散失,土球固结成块,土壤透气性降低,浸透困难,种植时土球与周围土壤融合性差,土球周围土壤产生裂缝,影响苗木成活率。
在土球固结苗木种植时,主要采用围堰漫灌浸透、固结土球打孔灌水技术。采用围堰漫灌技术,虽然有利于苗木土球浸透,但是土球与周围土体接触不严密,水分顺着土球外沿弧度下流渗透,冲刷土球周围的土壤,使周围土体流失,造成土球与周围土壤分离,大树下沉;采用打孔灌溉技术容易损伤苗木根系,对植物损伤大,当植物根系密集时,打孔比较困难,影响苗木成活率。种植后密闭的围堰在雨季不透水,短时间强烈的降雨冲坏树池围堰,加速地表径流,不但不利于雨水的收集利用,还会污染周围绿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双层围堰的树池,减少苗木土球边缘与回填土之间裂缝的产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绿地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减少绿地废弃物排出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双围堰树池包括以苗木土球位置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围堰机构、缓冲带、外层围堰机构,所述内层围堰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接触层、中间层、覆盖层,所述外层围堰机构包括内外两层凹槽状的集料层、设置在两层集料层中间的凹槽状的腐殖层、设置在所述腐殖层下侧的凹槽状的渗漏层,所述集料层底部设有与腐殖层相连通的通水孔,所述渗漏层的下侧设有直径逐级减小的阶梯型传导层。
优选地,所述下接触层、中间层、覆盖层均由具有透水、吸水性的透水模块铺设而成。
优选地,铺设覆盖层的透水模块上表面平整无孔、下表面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中间层的透水模块上下表面均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下接触层的透水模块呈L型,上下面层带有波浪刻痕,透水模块整体设有竖向圆形通孔,所述竖向圆形通孔内填充具有流动性的土料。
优选地,铺设下接触层的透水模块长度方向上部分与苗木土球接触、部分与回填土接触,与回填土接触的一端设有凸出的固定块,透水模块的中心线与苗木土球和周围土体之间的裂缝重合。
优选地,铺设覆盖层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3cm;铺设中间层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4cm;铺设下接触层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5cm。
优选地,所述集料层宽15cm、高24cm;所述腐殖层宽20cm、高24cm;所述渗漏层宽20cm、高24cm。
优选地,所述阶梯型传导层每一级的高度均为20cm。
优选地,最上层的阶梯型传导层内设有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上开具有导水孔。
优选地,所述缓冲带以原土及草炭腐殖土配合填充形成,或以枯枝落叶腐殖土回填形成。
优选地,所述透水模块由粘性园土、腐殖质、碾压小麦秆、保水剂按600:300:1:3的质量比混合预制而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双围堰树池通过设置具有透水、吸水功能的透水模块构成的内层围堰,用以保持内层围堰吸水性,提高围堰下方土壤的含水率,改变土球外层土壤的水环境,增加苗木土球上方的水分保持时间,使水充分浸透苗木土球。在双围堰树池的外层围堰内侧设置两排凹槽集料层,集料层具有收集落叶、引流水分的功能,两排集料层中间设置腐殖层、渗漏层,渗漏层用于存储凹槽内清理的落叶、园土,补充腐殖层及缓冲带沉降引起的高程差,保持苗木周围的回填土结构的稳定度。缓冲带前期以原土及草炭腐殖土按照比例配合填充,后期以枯枝落叶腐殖土回填为主,通过控制灌溉水量和填充基质配比,保持外层水圈周围土壤湿润度及土壤肥力,诱导植物根系向水分适宜的土壤生长,通过根系加速植物与周围土壤环境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苗木内层围堰,改变苗木外层围堰结构,设置围堰外层集水通道、传导层结构、绿地废弃物存储沟,提高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绿地对雨水灌溉用水的利用,减少绿地废弃物排出量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多功能双围堰树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剖面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双围堰树池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如图1~图3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设置苗木内层围堰,改变苗木外层围堰结构,设置围堰外层集水通道、传导层结构、绿地废弃物存储沟,提高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绿地对雨水灌溉用水的利用,减少绿地废弃物排出量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地,双围堰树池包括以苗木土球15位置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围堰机构1、缓冲带9、外层围堰机构5,所述内层围堰机构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接触层4、中间层3、覆盖层2,所述外层围堰机构5包括内外两层凹槽状的集料层6、设置在两层集料层6中间的凹槽状的腐殖层7、设置在所述腐殖层7下侧的凹槽状的渗漏层12,所述集料层6底部设有与腐殖层7相连通的通水孔11,所述渗漏层12的下侧设有直径逐级减小的阶梯型传导层8。
双围堰树池的内层围堰机构1宽20cm、高15cm,优选地,所述下接触层4、中间层3、覆盖层2均由具有透水、吸水性的透水模块铺设而成,由粘性园土、腐殖质、碾压小麦秆(长度为5~10cm)、保水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预制而成。优选地,所述透水模块由粘性园土、腐殖质、碾压小麦秆、保水剂按600:300:1:3的质量比混合预制而成。
如图2所示,铺设覆盖层2的透水模块上表面平整无孔、下表面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中间层3的透水模块上下表面均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下接触层4的透水模块呈L型,上下面层带有波浪刻痕,透水模块整体设有竖向圆形通孔,所述竖向圆形通孔内填充具有流动性的土料。优选地,铺设覆盖层2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3cm;铺设中间层3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4cm,也可根据不同植物品种根系深度及降雨量大小增加或减少层数;铺设下接触层4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5cm。
优选地,铺设下接触层4的透水模块长度方向上部分与苗木土球接触、部分与回填土接触,与回填土接触的一端设有凸出的固定块,透水模块的中心线与苗木土球15和周围土体之间的裂缝重合。当出现裂缝时,通过透水模块的保水性,避免裂缝暴露在空气中,减少通过裂缝蒸发的水分,同时延长裂缝两侧土体保持湿度的时间,有利于回填土与苗木土球15形成整体。
如图3所示,双围堰树池的外层围堰机构5与外侧绿地平齐、内侧高出苗木土球15的表面15cm,主要由集料层6、腐殖层7、渗漏层 12构成。集料层6分为内外两排,内外两层中间夹有腐殖层7和渗漏层12;每排集料层6的凹槽宽15cm、高24cm,用于收集绿地内粉碎的枯枝枯叶。集料层6底部留有直径2cm的通水孔11,引导雨水、灌溉用水等水源进入腐殖层7,保持土层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腐殖层7、渗漏层12内均填充的园土、碎树枝树叶,腐殖层7主要用于暂时储存,可以方便随时取出来用于其他需要之处,渗漏层12内的填料一般不取出。腐殖层7、渗漏层12上部连接集料层6,下部与阶梯型传导层8 相连接,用于阻止下层水分的蒸发散失,同时保持腐殖层一定的湿度。阶梯型传导层8采用回填土构筑,用于支撑上部腐殖层7、渗漏层12 及缓解大树种植后的沉降。
本实用新型的内层围堰机构1具有防裂缝及保水性功能,其技术方案原理及作用如下:
内层围堰机构1各层透水模块由粘性园土、腐殖质、碾压小麦秆、保水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预制而成,具有一定的透水、吸水功能。覆盖层2的透水模块上表面平整无孔、下表面有纵向波浪形刻痕,便于水分的内外流通。中间层3的透水模块上下表面带有纵向波浪形刻痕,根据不同植物品种根系深度及降雨量大小增加或减少层数,从而控制内层围堰机构1的高度,控制覆盖层2湿度,提高覆盖层2的顶层隔水性能,延长其降解时间。下接触层4模块呈L型,长24cm、宽12cm、厚5cm,模块带有竖向圆形孔,孔内填充具有流动性的土料,下接触层模块长度方向上12cm与苗木土球15接触、12cm与回填土接触,与回填土接触的一端凸出3cm的固定块,透水模块的中心线与土球和周围土体之间的裂缝重合,出现裂缝时通过模块的保水性,避免裂缝暴露在空气中,减少通过裂缝蒸发的水分,同时延长裂缝两侧土体保持湿度的时间,有利于回填土与土球形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外层围堰机构5具有绿地废弃物储存功能,其技术方案原理及作用如下:
外层围堰机构5通过集料层6收集,腐殖层7、渗漏层12储存绿地内粉碎的枯枝落叶。集料层分为内外2排,每排集料层凹槽宽15cm、高24cm,凹槽底部设有直径2cm的小孔11,引导雨水、灌溉用水等水源进入腐殖层7、渗漏层12,保持腐殖层7、渗漏层12及土层具有适宜的生长环境。所述腐殖层7宽20cm、高24cm,所述渗漏层12 宽20cm、高24cm,腐殖层7位于上部用于存储凹槽内经过集料层6 处理的落叶、园土,渗漏层12内填料一部分补充腐殖层7,一部分补充缓冲带9中回填腐殖土沉降引起的树池内地表沉陷,保持苗木周围的回填土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缓冲带9以原土及草炭腐殖土配合填充形成,或以枯枝落叶腐殖土回填形成。具体地,缓冲带9内填充材料,前期以园土及草炭腐殖土按照比例配合填充,后期以渗漏层中存储的枯枝落叶腐殖土回填为主,通过控制灌溉水量,保持外层水圈周围土壤湿润度及土壤肥力,诱导植物根系向水分适宜的土壤生长,通过根系生长加速植物与周围土壤环境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树池围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其技术方案原理及作用如下:
缓冲带9位于苗木土球15和集料层6中间,宽40cm,沿苗木土球15圆周闭合,下部与阶梯型传导层8连接。缓冲带9内填充物质,通过分层回填和控制灌溉水量、次数使腐殖土充分沉降,并及时进行二次补填,减少缓冲带不均匀沉陷对苗木土球稳定性的影响。缓冲带 9下部台阶型传导层8,每层台阶高20cm,最上层台阶设有内隔板13 用于支撑上部回填材料,保持回填材料之间的均匀性,内阁板13上设有导水孔14,将水分引流至苗木土球15的根部附近。保持外层水圈周围土壤湿润度及粘结力,保持苗木周围的回填土结构的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双围堰树池通过设置具有透水、吸水功能的透水模块构成的内层围堰,用以保持内层围堰吸水性,提高围堰下方土壤的含水率,改变土球外层土壤的水环境,增加苗木土球上方的水分保持时间,使水充分浸透苗木土球。在双围堰树池的外层围堰内侧设置两排凹槽集料层,集料层具有收集落叶、引流水分的功能,两排集料层中间设置腐殖层、渗漏层,渗漏层用于存储凹槽内清理的落叶、园土,补充腐殖层及缓冲带沉降引起的高程差,保持苗木周围的回填土结构的稳定度。缓冲带前期以原土及草炭腐殖土按照比例配合填充,后期以枯枝落叶腐殖土回填为主,通过控制灌溉水量和填充基质配比,保持外层水圈周围土壤湿润度及土壤肥力,诱导植物根系向水分适宜的土壤生长,通过根系加速植物与周围土壤环境的整体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双围堰树池包括以苗木土球(15)位置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围堰机构(1)、缓冲带(9)、外层围堰机构(5),所述内层围堰机构(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接触层(4)、中间层(3)、覆盖层(2),所述外层围堰机构(5)包括内外两层凹槽状的集料层(6)、设置在两层集料层(6)中间的凹槽状的腐殖层(7)、设置在所述腐殖层(7)下侧的凹槽状的渗漏层(12),所述集料层(6)底部设有与腐殖层(7)相连通的通水孔(11),所述渗漏层(12)的下侧设有直径逐级减小的阶梯型传导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触层(4)、中间层(3)、覆盖层(2)均由具有透水、吸水性的透水模块铺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铺设覆盖层(2)的透水模块上表面平整无孔、下表面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中间层(3)的透水模块上下表面均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下接触层(4)的透水模块呈L型,上下面层带有波浪刻痕,透水模块整体设有竖向圆形通孔,所述竖向圆形通孔内填充具有流动性的土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铺设下接触层(4)的透水模块长度方向上部分与苗木土球接触、部分与回填土接触,与回填土接触的一端设有凸出的固定块,透水模块的中心线与苗木土球(15)和周围土体之间的裂缝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铺设覆盖层(2)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3cm;铺设中间层(3)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4cm;铺设下接触层(4)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层(6)宽15cm、高24cm;所述腐殖层(7)宽20cm、高24cm;所述渗漏层(12)宽20cm、高24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型传导层(8)每一级的高度均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双围堰树池,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阶梯型传导层(8)内设有内隔板(13),所述内隔板(13)上开具有导水孔(14)。
CN201721552671.4U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Active CN207836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2671.4U CN207836267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2671.4U CN207836267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6267U true CN207836267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2671.4U Active CN207836267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62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0734A (zh) * 2017-11-20 2018-03-06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CN110235743A (zh) * 2019-06-18 2019-09-17 瓦地国际生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雨水调蓄渗透型树池的种植土壤及其配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0734A (zh) * 2017-11-20 2018-03-06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CN110235743A (zh) * 2019-06-18 2019-09-17 瓦地国际生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雨水调蓄渗透型树池的种植土壤及其配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2775B (zh) 沙漠环境下的植树造林方法
CN204741975U (zh) 一种绿化种植结构
CN205681983U (zh) 一种用于坡面屋顶的绿化种植框
CN205681963U (zh) 盐碱地乔木通气抑菌种植结构
CN102860245B (zh) 植物蓄水底灌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0406356U (zh) 一种节水储水式栽培槽
CN103392496A (zh) 一种蓝莓根域空间覆盖栽培方法
CN107155790A (zh) 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秸秆改良盐碱土质的方法
CN101919341A (zh) 土壤床
CN102714941A (zh) 一种旱地蓄水保肥成垄压实耕作法
CN207836267U (zh)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CN203181638U (zh) 沙漠环境下的树木种植结构
CN106717963A (zh) 一种草坪节水结构的构建方法
CN203407257U (zh) 沙漠绿化装置
CN206101044U (zh) 一种用于城市绿化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
CN107905208A (zh) 一种加速石漠化区岩石风化的水土保持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206118538U (zh) 一种滨海盐碱土土壤改良用耐盐碱树木的种植穴结构
CN207700178U (zh) 一种加速石漠化区岩石风化的水土保持结构
CN203912704U (zh) 一种保水型生态袋
CN201375939Y (zh) 一种用于根灌的渗水管装置
CN104303964B (zh) 储输水装置及其安装、使用的方法
CN202280212U (zh) 泄水板及屋顶绿化层结构
CN211880949U (zh) 一种盐碱地排盐系统
CN204589953U (zh) 一种单侧排水的旱作农田排水沟
CN107750734A (zh) 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