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4042U - 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4042U
CN205334042U CN201620110677.5U CN201620110677U CN205334042U CN 205334042 U CN205334042 U CN 205334042U CN 201620110677 U CN201620110677 U CN 201620110677U CN 205334042 U CN205334042 U CN 205334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ens
minus power
robot
angle mirror
ray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06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posa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fu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fu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fu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06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4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4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40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DLP光机和扩角镜;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屏幕,扩角镜和DLP光机朝远离屏幕方向依次设置在机器人本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当DLP光机的光束经过扩角镜后,光线会朝远离扩角镜主轴的方向折射,扩大了投影面积。所以,在投影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小了机器人头部的体积,使得机器人的体型轻盈,便于机器人移动。

Description

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机器人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例如:扫地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等等。机器人已经逐渐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包括头部和机身,头部设置在机身的顶部,头部上设置有屏幕,投影仪设置在头部内,为了能够使投影的画面达到预设的大小,则需要屏幕与投影仪的镜头之间的距离足够大,如需要实现8″(长宽177.1*99.62mm)屏幕大小,需要250mm长头部深度;如需要实现10″(长宽221*121mm)屏幕大小,需要300mm头部深度,这使得机器人的头部非常的大,使得机器人体型笨重,不便于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器人的头部非常的大,使得机器人体型笨重,不便于移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DLP光机和扩角镜;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屏幕,扩角镜和DLP光机朝远离屏幕方向依次设置在机器人本体内。
进一步地,扩角镜的一面设置有凸面,另一面设置有凹面;凸面朝向屏幕,凹面朝向DLP光机。
进一步地,扩角镜包括第一负光焦度镜片和第二负光焦度镜片;从屏幕至所述DLP光机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负光焦度镜片和第二负光焦度镜片,且第一负光焦度镜片与第二负光焦度镜片抵接。
进一步地,扩角镜还包括正负光焦度镜片;正负光焦度镜片设置在第二负光焦度镜片和DLP光机之间,且正负光焦度镜片与第二负光焦度镜片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一面为凸面,另一面为凹面;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凸面朝向屏幕,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朝向第二负光焦度镜片。
进一步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为凹透镜。
进一步地,正负光焦度镜片为凸透镜。
进一步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凸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其凹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的最大直径与第二负光焦度镜片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主轴、第二负光焦度镜片的主轴、正负光焦度镜片的主轴和DLP光机的光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当DLP光机的光束经过扩角镜后,光线会朝远离扩角镜主轴的方向折射,扩大了投影面积。所以,在投影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小了机器人头部的体积,使得机器人的体型轻盈,便于机器人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扩角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扩角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扩角镜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提供的机器人的扩角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扩角镜;2-DLP光机;3-屏幕;
4-反射镜;11-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2-第二负光焦度镜片;
13-正负光焦度镜片;111-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2-第一负光焦度镜片
的凸面;的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DLP光机2和扩角镜1;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屏幕3,扩角镜1和DLP光机2朝远离屏幕3方向依次设置在机器人本体内。
其中,DLP是“DigitalLightProcession”的缩写,即为数字光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它是基于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说得具体点,就是DLP投影技术应用了数字微镜晶片(DMD)来作为主要关键处理元件以实现数字光学处理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当DLP光机2的光束经过扩角镜1后,光线会朝远离扩角镜1主轴的方向折射,扩大了投影面积。所以,在投影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小了机器人头部的体积,使得机器人的体型轻盈,便于机器人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扩角镜1的一面设置有凸面,另一面设置有凹面;凸面朝向屏幕3,凹面朝向DLP光机2。
当DLP光机2的光线经过扩角镜1时,由于扩角镜1的凹面朝向DLP光机2,所以,DLP光机2的光线经过扩角镜1凹面后发生折射,使得光线向外发散,即光线朝远离扩角镜1的主轴方向折射。当光线经过扩角镜1的凸面时,光线再次发生折射,可以有效的降低从DLP光机2射出的光线的畸变率,进而提高屏幕3上画面的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扩角镜1包括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和第二负光度镜片;从屏幕3至DLP光机2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和第二负光度镜片,且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与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的机器人中设置了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和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使得DLP光机2射出的光线经过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和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反射后,进一步的扩大了投影画面的面积。在投影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极大的缩小DLP光机2与屏幕3之间的距离,使得机器人更加的精巧,同时也便于使用者携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扩角镜1还包括正负光焦度镜片13;正负光焦度镜片13设置在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和DLP光机2之间,且正负光焦度镜片13与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之间具有间隔。
其中,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的一面为凸面,另一面为凹面;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111朝向屏幕3,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112朝向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
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为凹透镜。
正负光焦度镜片13为凸透镜。
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111的曲率半径大于其凹面的曲率半径。
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112的最大直径与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的直径相等。
第一负光焦度镜片11的主轴、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的主轴、正负光焦度镜片13的主轴和DLP光机2的光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当DLP光机2的光线经过正负光焦度镜片13将DLP光机2的光线收集并汇集在正负光焦度镜片13的中焦点处,再经过第二负光焦度镜片12以及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112的折射增加了光线的折射的角度,再经过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111的折射后,降低了DLP光机2的光线的畸变率。在投影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不仅极大的缩小了DLP光机2与屏幕3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提高投影画面的质量。使得机器人不仅体积精巧,且投影画面清晰。
当然,也可以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机器人本体内设置有反射镜4;反射镜4用将DLP光机2的光线反射至扩角镜1中,在经过扩角镜1投影到屏幕3上。
其中,扩角镜1、反射镜4、DLP光机2和屏幕3的分布方式可以为多种,较佳地为,DLP光机2设置在反射镜4下方,屏幕3设置、扩角镜1和反射镜4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而反射镜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任意角度,较佳地为45°。当本实施例中的机器人在工作时,DLP光机2的光线射向反射镜4,DLP光机2的光线经过反射镜4反射后,经过扩角镜1投影到屏幕3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其利用反射镜4将DLP光机2的光线反射至屏幕3上,从而在缩短DLP与屏幕3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增加了DLP光机2的光线投影至屏幕3的投影距离,进而扩大了投影面积。将反射镜4和扩角镜1结合,使得DLP光机2的光线经过反射镜4反射后,光线经过扩角镜1后发生折射,使得光线向外折射,从而进一步地的扩大了投影面积,在投影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地缩小了DLP光机2与屏幕3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了机器人头部的体积,使得机器人更加的灵巧、轻便。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机器人本体包括机身、头部和基座;头部设置在机身的顶部,机身设置在基座上;DLP光机2设置在机身上;屏幕3设置在头部上,扩角镜1和反射镜4均设置在头部内。
其中,基座上可以设置有行走轮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和行走轮传动连接,带动行走轮转动。当然,机器人本体内还安装有控制器、传感器、接收器等等能够实现机器人功能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将DLP光机2设置在机身内,将屏幕3、扩角镜1和反射镜4均设置在头部内,这样,可以增加机身的重量。使机器人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机器人运动更加的稳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头部通过的调节机构与机身连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头部至机身的距离,以调节反射镜4至DLP光机2的距离。
其中,调节机构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筒和第二调节筒以及调节螺母;第一调节筒的外侧壁上,且沿第一调节筒延伸方向,设置有导向槽;第一调节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调节筒的内侧壁上,沿第二调节筒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导向杆;第二调节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调节筒套设在第一调节外,且导向杆滑设在导向槽内;调节螺母与第一调节筒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调节筒的第二外螺纹配合;第一调节筒远离第二调节筒的一端与头部连接,第二调节筒远离第一调节筒的一端与机身连接。
当使用者在调节头部与机身之间的距离时,旋转调节螺母,从而使得第一调节筒沿着第二调节筒的延伸方向移动,进而调整了头部与机身的距离。
又如: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以固定卡箍,第一固定筒的一端插入至第二固定筒内,其中,第一固定筒远离第二固定筒的一端与头部连接,第二固定筒远离第一固定筒的一端与机身连接,固定卡箍套设在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外,将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固定在一起。使用者调整第一固定筒没入第二固定筒的深度,来调整头部与机身之间的距离。
再如: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管和调节套以及调节电机;调节管的一端外侧壁设置有凸起;调节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调节螺纹;调节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调节套的内侧壁,沿调节套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滑槽;调节管设置有凸起的一端插入在调节套内,凸起滑设在滑槽内;调节套上设置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调节螺纹相配合的螺纹。调节管远离调节套的一端与头部连接,调节套设置在机身上。当使用者在调节头部至机身的距离时,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调节管延调节套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调节机构调节头部与机身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反射镜4与DLP光机2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反射镜4与DLP光机2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DLP光机2的光线投射在反射镜4上的面积,进而调整DLP光线最终投影到屏幕3上的投影面积。这样,使用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投影面积,扩大了机器人的使用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DLP光机和扩角镜;
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屏幕,所述扩角镜和所述DLP光机朝远离所述屏幕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角镜的一面设置有凸面,另一面设置有凹面;所述凸面朝向所述屏幕,所述凹面朝向所述DLP光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角镜包括第一负光焦度镜片和第二负光焦度镜片;
从所述屏幕至所述DLP光机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和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且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与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角镜还包括正负光焦度镜片;
所述正负光焦度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和所述DLP光机之间,且所述正负光焦度镜片与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之间具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一面为凸面,另一面为凹面;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凸面朝向屏幕,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为凹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光焦度镜片为凸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凸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其凹面的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凹面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的直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镜片的主轴、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镜片的主轴、所述正负光焦度镜片的主轴和所述DLP光机的光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CN201620110677.5U 2016-02-03 2016-02-03 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34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677.5U CN205334042U (zh) 2016-02-03 2016-02-03 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677.5U CN205334042U (zh) 2016-02-03 2016-02-03 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4042U true CN205334042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31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067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34042U (zh) 2016-02-03 2016-02-03 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4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6313A (zh) * 2016-10-25 2017-02-15 深圳前海勇艺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投影机器人及其投影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6313A (zh) * 2016-10-25 2017-02-15 深圳前海勇艺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投影机器人及其投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6488B2 (en)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5125147B2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5365155B2 (ja)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射光学系
US8717671B2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US7766487B2 (en)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73316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hermal architecture and user adjustable keystone in a display device
US7905631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having coherent light source and integrator rotatable transverse the illumination axis
JP6089233B1 (ja)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JP2003302578A5 (zh)
JP2014170127A (ja) 投射光学系と画像表示装置
TWI551884B (zh) 投影鏡頭
CN205334042U (zh) 机器人
CN111948885A (zh) 投影成像装置
JP5303740B2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4765235A (zh) 一种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装置
JP2014098807A (ja) 投射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CN207427363U (zh) 带有反射镜调节装置的投影机
JP2017169195A (ja) 投影システム及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
CN102043310B (zh) 投影系统、投影装置及成像模组
CN207249340U (zh) 平行投影装置
CN105717612A (zh) 基于物方远心的全反射变焦短距投影光学系统
CN205485243U (zh) 机器人
JP5126430B2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7870502A (zh) 光机照明系统及激光投影设备
CN207976635U (zh) 一种投影系统的短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100102 floor 26, tower C, Wangjing SOHO tower 2,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NetPosa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Houhai Road No. 2388 Yi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2 room 06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EIFU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