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1572U -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1572U
CN205331572U CN201520683877.5U CN201520683877U CN205331572U CN 205331572 U CN205331572 U CN 205331572U CN 201520683877 U CN201520683877 U CN 201520683877U CN 205331572 U CN205331572 U CN 205331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bar
fluid
actuator
contro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38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静
宋晓章
朱晨晨
季菲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 PRESSURE REGULATOR (SHANGHAI) CO LTD
Fisher Regulator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 PRESSURE REGUL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 PRESSURE REGUL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SHER PRESSURE REGUL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838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1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1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1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固定式杆销组件,其可以包括杆本体,所述杆本体具有前端、后端、将前端和后端相连的臂。杆本体的前端可以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控制元件。臂适于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致动器。销固定至杆本体的前端,并且可以在与杆本体的第一和第二平行侧部垂直的方向上穿过前端设置。固定式杆销组件可以是集成的部件,并且销可以防止杆本体独立于销移动。

Description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体上涉及诸如流体调节器的流体控制装置,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具有固定式杆销组件的流体调节器。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气体分配系统而言,供应的压力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气候、供应源、和/或其它因素而变化。然而,配备诸如炉、烘箱等的气体设备的多数终端用户设备需要根据预定的压力输送的气体、且处于或低于流体调节器的最大容量。因此,流体调节器在这些分配系统中被设置,从而确保所输送的气体满足终端用户设备的要求。
调节流体压力和/或流以维持在选定的输出压力的流体调节器在本领域中大体上是已知的。一种类型的流体调节器是单段式压力调节器,其作用成在单个步骤中降低输入或源压力至输出或输送压力。另一种类型的流体调节器是双段式调节器,其在两个步骤中降低输入压力至输出压力。已知的双段式流体调节器10在图1中示出。流体调节器10包括调节器本体12,其限定流体入口14以及流体出口16,二者通过流体流道18相连,所述流体流道大体上穿过本体12延伸。流体调节器10大体上分成多个容室,包括第一容室20、第二容室22以及第三容室24。流体调节器10包括第一段孔口26以及第二段孔口30,所述第一段孔口在流体流道18内设置并通至第一段座28,所述第二段孔口在流体流道18内设置并通至第二段座32。第一段控制元件34在流体流道18内设置并能够在打开位置(如图1所示)与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第一段控制元件34离开第一段座28,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一段控制元件34坐靠着第一段座28。流体调节器10包括致动器36,所述致动器附接至调节器本体12。致动器36附接至或者操作性联接至第一段控制元件34,并且设置成对流体出口16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且使得第一段控制元件34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过程流体经过第一段孔口26的流。致动器36可以是传统的致动器,并且使得操作性联接至第一段控制元件34的杆38取决于第三容室24中的压力状况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第一段控制元件34。正如所知,致动器36包括膜片、加载弹簧、以及合适的杆柄或其它合适的连杆。第二段控制元件40在流体流道18内设置并且能够在打开位置(如图1所示)与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位置,第二段控制元件40离开第二段座32,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二段控制元件40坐靠着第二段座32(其中,控制元件40将被定位成图1的打开位置向左)。第二段控制元件40设置成对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控制过程流体经过第二段孔口30的流。
在操作时,入口14暴露于供应压力Pi,而出口16暴露于出口或操作压力P0,所述出口或操作压力为布置在下游的需要处于较低操作压力的气体的装置所需的操作压力。入口压力Pi高于出口或操作压力P0。第一容室20与通至大气的通气部42流体连通,并且因此第一容室20处于大气压Pa。第二容室22大体上处于入口压力Pi与出口压力P0之间的中间压力Pm。在操作的过程中,入口压力Pi大体上足够地高以保持第二段控制元件40处于如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如果入口压力Pi降低足够的话,则第二容室22内的压力使得第二段控制元件40向左切换朝向关闭位置或切换至关闭位置,将第二段关闭。第一段的操作也是传统的。当第三容室24内的压力下降时,意味着下游的气体装置的压力下降,致动器36内的加载弹簧(其抵靠着致动器36的膜片)抵靠着膜片克服气体压力。因此,致动器36使得杆柄和/或膜片板向下移动,沿着向下的方向使得杆38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段控制元件34移动离开座32,将附加的气体供应到第三容室24中。相反地,在第三容室24内的压力增加时,致动器使得第一段控制元件34朝向座28移动或者移动至座28,降低第三容室24内的压力。
如图1所示,杆38通过销44被固定至调节器本体12,并且操作性联接至第一控制元件34和致动器36。销44设置在调节器本体12内形成的容腔中,从而容腔的壁限制了销44的平移运动。杆38大体上通过销44在前端附接至调节器本体12,并且在致动器36在后端处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杆38时绕销44自由旋转。在后端的向下竖直移动之后,杆38绕销44旋转并且沿着流18的方向牵拉控制元件34并且离开第一座28。杆38的定位可以被仔细地校准,从而在致动器36沿着竖直的方向移动杆38时,杆相对于销44旋转,使得控制元件34移动离开或朝向第一段座38一预定的距离。杆38和销44能够旋转地相连,即,杆38和销44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共享一共同的旋转轴线。销44在具有用于松配合的足够间隙的孔处可旋转地连接至杆38,允许杆38沿着销44自由地旋转和滑动。在高压的环境中,杆38可以变得更松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销的轴线摆动,产生了抖动。
杆38和销44提供了将致动器36与控制元件34操作性联接的重要功能。杆38绕销44旋转,将致动器36的竖直运动转换成控制元件34的平移运动。致动器36的竖直运动、杆38的转动、以及控制元件34的平移运动中的每个针对致动器36被预定,从而对输出压力精确地做出响应并且控制经过第一段孔口26的流体流。在流体调节器10中,高压的流体(液体或气体)流经流体流道18并且可以使得杆38自销44独立地移动。甚至自致动器36和控制元件34的预定动作的轻微的偏离(由杆38的附加运动造成)也可以显著地扰乱经过调节器10的流体流。例如,频繁的或反复的杆运动和抖动产生了浪费的运动并且可以逐渐地使得销44和杆36的联接表面、杆38和控制元件34的联接表面、杆38和致动器36的联接表面、以及调节器10内的其它机械部件磨损。杆抖动以及水平摆动可以负面地影响杆38对致动器36竖直运动的响应性和/或精度、并因而负面地影响控制元件34对杆38旋转的响应性和/或精度。因此,控制元件34可以意外地移动离开或朝向段座32或者对致动器36的移动没有响应,导致了不正确、不一致的流特性、不稳定、慢响应时间、加快的系统磨损以及系统故障。因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种流体调节器,其表现出由于环境和/或机械因素导致的减小的或最小化的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固定式杆销组件可以通过限制杆沿着销的轴线水平移动而降低流体调节器内的不稳定性,其中,销固定至杆从而销与杆作为集成的单元而不是作为单独的部件移动。
在一种结构中,用于流体调节器的杆销组件包括调节器本体、在调节器本体内设置以控制经过调节器本体的流体流的控制元件、以及杆和销。杆可以包括前端和后端,其中,前端可以操作性联接至控制元件。销可以包括穿过杆的前端设置的中心轴线,并且销可以能够旋转地联接至调节器本体。杆可以绕销的中心轴线旋转,并且可以使得控制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杆可以被固定至销,以最小化杆的水平移动并且向调节器提供稳定性。这种结构可以在杆的后端处操作性联接至流体调节器的致动器。在操作中,致动器可以设置成对流体出口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方式为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杆的后端,使得控制元件移动并控制经过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
另一种结构包括改进流体调节器内的稳定性的方法,并且可以包括提供流体调节器以及提供由调节器本体承载的杆销组件的步骤,杆销组件可以包括杆和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杆的第一端部处将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控制元件并在杆的第二端部处将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致动器,致动器可以设置成对流体出口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且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杆的第二端部,使得控制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经过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杆固定至销,从而杆不会相对于销移动,从而在杆在调节器内可能由于由控制元件造成水平地移动的情况下防止杆在调节器内的这种水平移动,并且防止杆独立于销移动。
另一种结构包括杆销装置,其可以包括杆本体,所述杆本体具有前端和后端、以及固定至杆本体的前端的销。杆本体的前端可以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控制元件。该装置可以包括将杆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相连的臂,后端可以适于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致动器。销可以在与杆本体的第一和第二平行的侧部垂直的方向上穿过前端设置。杆销装置是集成的部件,并且销可以防止杆本体独立于销移动。
任何一种前述的结构可以包括以下的构造。销可以在杆的前端内的孔处附接至杆,其中孔的配合表面可以与销的配合表面固定地配合,防止杆独立于销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调节器,其包括:
调节器本体,所述调节器本体具有由流体流道相连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孔口,所述孔口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通至座;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能够在同所述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
附接至所述调节器本体的致动器;
杆销组件,所述杆销组件包含固定至销的杆,所述杆包括操作性联接至所述控制元件的前端以及操作性联接至所述致动器的后端;
所述销相对于所述调节器本体旋转;
所述致动器设置成通过以下方式对所述流体出口内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杆的后端,使得所述控制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经过所述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并且
所述固定式杆销组件最小化所述杆的水平移动并且防止了所述流体调节器内的不稳定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销在所述杆的前端中的孔处附接至所述杆,所述孔的配合表面与所述销的配合表面固定地配合,防止所述杆独立于所述销移动。
可选地,所述销在所述调节器本体的容腔内固定,所述容腔适于防止所述销的水平和竖直移动。
可选地,所述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孔,所述销包括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销在所述孔内紧摩擦配合。
可选地,所述杆还包括非圆形孔,所述非圆形孔适于接收所述销,所述销包括与所述非圆形孔对应的非圆形横截面。
可选地,杆销通过焊接彼此固定。
可选地,流体调节器还包括第二孔口和第二控制元件,所述第二孔口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且通至第二段座,所述第二控制元件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且能够在同所述第二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第二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设置成对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以控制经过所述第二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流体调节器的杆销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调节器本体;
控制元件,其在所述调节器本体内设置以控制经过所述调节器本体的流体的流;
具有前端和后端的杆,所述前端操作性联接至所述控制元件;
销,其具有穿过所述杆的前端设置的中心轴线,所述销能够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调节器本体;
所述杆绕所述销的中心轴线的旋转使得所述控制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
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以最小化所述杆的水平移动并因而向所述调节器提供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杆还包括接收销的非圆形孔,所述销具有与所述非圆形孔对应的非圆形横截面。
可选地,所述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孔,所述销包括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销在所述孔内紧摩擦配合。
可选地,杆销通过焊接彼此固定。
可选地,所述杆通过摩擦配合固定至所述销。
可选地,所述销在所述调节器本体的容腔内固定,所述容腔适于防止所述销的水平和竖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进流体调节器的稳定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流体调节器,所述流体调节器具有调节器本体,所述调节器本体具有由流体流道相连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调节器还具有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的孔口以及座、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能够在同所述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的控制元件、以及用于附接至所述调节器本体的致动器;
提供由所述调节器本体承载的杆销组件,所述杆销组件包括杆和销,所述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在所述杆的第一端部处将所述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所述控制元件;
在所述杆的第二端部处将所述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所述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设置成对所述流体出口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且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杆的第二端部,使得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经过所述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并且
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以使得所述杆不会相对于所述销移动,以在所述杆在可能在所述调节器内由所述控制元件造成水平地移动的前提下防止所述杆在所述调节器内的这种水平移动,并且防止所述杆独立于所述销移动。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销设置在通过所述板的孔内,并且将所述销焊接至所述杆。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步骤包括将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销强制装配到所述杆的对应非圆形孔内。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步骤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销强制装配到所述杆的具有第二直径的孔内,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杆和所述销制造为集成的部件。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通至第二座的第二孔口、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能够在同所述第二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第二座的关闭位置件之间切换的第二控制元件,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设置成对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以控制经过所述第二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进流体调节器的稳定性的设施,所述设施包括:
流体调节器,所述流体调节器具有调节器本体,所述调节器本体具有由流体流道相连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调节器还具有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的孔口以及座、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能够在同所述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的控制元件、以及用于附接至所述调节器本体的致动器;
由所述调节器本体承载的杆销组件,所述杆销组件包括杆和销,所述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在所述杆的第一端部处将所述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所述控制元件的结构;
在所述杆的第二端部处将所述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所述致动器的结构,所述致动器设置成对所述流体出口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且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杆的第二端部,使得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经过所述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并且
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以使得所述杆不会相对于所述销移动,以防止所述杆在所述调节器内水平地移动,如果这种移动不是由所述控制元件造成的话,并且防止所述杆独立于所述销移动。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将所述销设置在通过所述板的孔内,并且将所述销焊接至所述杆。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将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销强制装配到所述杆的对应非圆形孔内。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销强制装配到所述杆的具有第二直径的孔内,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可选地,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将所述杆和所述销制造为集成的部件。
可选地,所述设施包括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通至第二座的第二孔口的结构、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能够在同所述第二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第二座的关闭位置件之间切换的第二控制元件的结构,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设置成对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以控制经过所述第二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杆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杆本体,所述杆本体具有前端、后端、第一和第二平行的侧部、顶外边缘、以及底外边缘;
在所述前端的顶外边缘处限定的槽,所述槽适于将所述杆本体的前端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控制元件;
将所述杆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相连的臂,所述后端适于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致动器;
销,所述销固定至所述杆本体的前端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平行的侧部垂直的方向上穿过所述前端设置,所述杆销装置是一集成的部件;
所述销防止所述杆本体独立于所述销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启示组装的传统的双段式流体调节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联接至控制元件的固定式杆销组件的结构以及调节器本体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固定式杆销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的固定式杆销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具有非圆形配合表面的示意性固定式杆销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具有图3的固定式杆销组件的单段式流体调节器的剖视图;
图7是具有图3的固定式杆销组件的双段式流体调节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以下说明提出了固定式杆销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示意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固定式杆销组件的法律范围由权利要求书中的语句所限定。以下详细的说明应被认为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不会描述固定式杆销组件的每个可能的实施例,这是因为如果可以的话描述每个可行的实施例是不现实的。利用当前的技术或者本专利申请递交日之后开发的技术可以实施多种替代性实施例,并且此类替代性实施例仍落入到限定固定式杆销组件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在一种结构中,流体调节器包括调节器本体,所述调节器本体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通过流体流道相连。孔口可以在流体流道内设置,并且可以通至座。控制元件可以在流体流道内设置并且可以在离开座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致动器可以附接至调节器本体,并且可以操作性联接至杆销组件。杆销组件可以包括固定至销的杆,所述杆可以包括操作性联接至控制元件的前端以及操作性联接至致动器的后端。销可以相对于调节器本体旋转。在操作中,致动器可以设置成通过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杆的后端而对流体出口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使得控制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经过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固定式杆销组件可以最小化杆的水平移动并可以防止流体调节器内的不稳定的情况。
在另一结构中,用于流体调节器的杆销组件可以包括调节器本体、在调节器本体内设置的用于控制经过调节器本体的流体流的控制元件、以及杆与销。杆可以包括前端和后端,其中,前端可以操作性联接至控制元件。销可以包括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穿过杆的前端设置,并且销可以能够旋转地联接至调节器本体。杆可以绕销的中心轴线旋转,并且可以使得控制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杆可以被固定至销,从而最小化杆的水平移动并且为调节器提供稳定性。
另一种结构包括改进流体调节器的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流体调节器,其具有调节器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由流体流道相连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调节器还可以具有在流体流道内设置的孔口和座、以及在流体流道内设置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能够在离开座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该方法可以包括将致动器附接至调节器本体,并且提供由调节器本体承载的杆销组件,其中,杆销组件可以包括杆与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杆销组件的第一端部操作性联接至控制元件,并将杆销组件在杆的第二端部处操作性联接至致动器,其中,致动器可以设置成对流体出口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使得杆的第二端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控制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经过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杆固定至销,从而杆不会相对于销移动,以防止杆在调节器内水平地移动(当这种移动不是由控制元件造成时)并且防止杆自销独立地移动。
另一种结构包括杆销装置,其具有杆本体,所述杆本体具有前端、后端、第一和第二平行的侧部、顶外边缘以及底外边缘,一槽设置在前端的顶外边缘处,所述槽适于将杆本体的前端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控制元件。该装置可以包括将杆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相连的臂,其中,后端可以适于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致动器。销可以被固定至杆本体的前端,并且可以沿着与第一和第二平行的侧部垂直的方向穿过前端设置,其中,杆销装置是一体的部件,并且销可以防止杆本体独立于销移动。
任一种前述结构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任一或多个。销可以在杆的前端中的孔处附接至杆,其中,孔的配合表面可以与销的配合表面固定地配合,防止杆独立于销移动。
销可以在调节器本体的容腔内固定,并且容腔可以适于防止销的水平和竖直移动。
杆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孔,销可以包括第二直径。第二直径可以大于第一直径,因而,销可以通过在孔内的紧摩擦配合而被保持至杆。
杆可以具有非圆形的孔,其适于接收销,并且销可以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其与非圆形的孔对应。
杆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至销。
调节器可以包括第二孔口,其在流体流道内设置并通至第二段座;第二控制元件,其在流体流道内设置且可以在离开第二座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第二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设置成对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以控制经过第二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
现在参看图2至4,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可以替代在如图1所示的流体调节器内安装的杆和销,从而减小杆抖动的情况并且使得流体流稳定。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可以被制造为单个部件或者被制造为分离的元件,所述分离的元件随后可以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整体的/集成的单元。图2示出了在像图1的调节器本体101的流体流道内设置的固定式杆销组件100的俯视图。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包括杆本体102以及销104,所述杆本体102具有前端106、后端108、以及将前端106和后端108相连的臂110。销104在前端106处固定至杆本体102,并且可旋转地联接至调节器本体101,从而杆102和销104作为一个单元绕销104的轴线A-A旋转。正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那样,杆本体102和销104固定在一起作为单个制造的装置或者通过将杆本体102和销104连接为集成的组件例如通过摩擦配合或通过焊接来实现这种连接。与图1的杆和销相反,固定式杆销组件100防止了杆本体102独立于销104移动,因而减小了杆本体102沿着销104的轴线A-A的任何水平移动和/或抖动。
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将控制元件112与致动器(未示出)操作性相联。销104在调节器本体101内形成的容腔111中设置,并且通过多个容腔壁被限于旋转运动。容腔壁大致包围销104的相反两端,将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可枢转地安设至调节器本体101,并且将固定式杆销组件100限于绕销104的轴线A-A的旋转运动。设置于调节器本体101内的且相对于致动器位于上游的控制元件112在杆本体102的前端106处操作性联接至固定式杆销组件100。控制元件102的联接器103例如棒或套可旋转地和/或可滑动地联接至杆本体102的前端106的联接器,其中所述联接器在这种情况中为槽126。尽管在图2中未示出,但是致动器可以是传统的致动器并且操作性联接至杆本体102的后端108。致动器对出口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且沿着竖直的方向移动杆本体102的后端108,因而使得杆本体102的前端106绕着销104的轴线A-A旋转,并且使得控制元件112移动朝向或离开座。
图2还示出了在调节器本体101内安装的且位于杆臂110下方的阻尼器114。阻尼器114例如为弹簧夹或引导件提供了第一叉部116a和第二叉部116b,所述第一叉部和第二叉部适于可滑动地抓持杆本体102的臂110的凸耳124。第一叉部116a和第二叉部116b由一间隙分开,所述间隙可以被选择成第一叉部116a和第二叉部116b可以在杆臂110向上和向下枢转时向杆本体102施加预定的阻尼力。在图2中,阻尼器114处于被偏压的位置,即,杆臂110使得第一叉部116a和第二叉部116b向外移动至选择的力,并且相应地,杆本体102的第一侧部118a和第二侧部118b可滑动地接合第一叉部116a和第二叉部116b。随着杆臂110竖直移动通过叉部116a与116b之间的间隙,臂110沿着与水平轴线A-A平行的相反的两个方向偏压第一叉部116a和第二叉部116b分开。在操作中,随着致动器沿着竖直的方向移动杆本体102的后端108、同时绕销104的轴线A-A旋转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并且朝向和离开座牵拉控制元件112,阻尼器114接触杆臂110并且例如通过挤压和/或夹持的方式将阻尼力施加至杆本体102。因为杆本体102固定至由容腔壁保持就位的销104,所以杆本体102无法沿着A-A轴线在水平的方向上移动。
固定式杆销组件100提供了调节器中的稳定性,例如通过减少可能扰乱由阻尼器114施加的精确阻尼力的水平抖动的情况来实现。例如,杆臂110的诸如快速抖动和摆动的水平移动可以造成叉部116a、116b之间的间隙加宽,因而在臂110上下移动穿过间隙时影响每个叉部116的精确定位以及施加至臂110的预定的和/或期望的阻尼力。例如,具有紧配合间隙(相对于宽度w)的阻尼器114向杆臂110施加阻尼力,要求在杆臂110移动经过间隙时杆臂110沿着A-A轴线偏压叉部116a、116b。具有松配合间隙(相对于宽度w)的阻尼器114施加比具有紧配合间隙的阻尼器114更弱的阻尼力,这是因为叉部116a、116b将不会在杆臂110上施加杆臂110移动经过间隙那样多的夹持力。令阻尼器11的阻尼力变得无效可以造成或者允许调节器内的更大的不稳定性。换句话说,加宽阻尼器114的间隙可以导致杆臂110和控制元件112的骤然的和突发的移动。在此所述的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将帮助防止阻尼器114的加宽,这是因为杆本体102与销104之间的固定连接防止了杆臂110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以及将叉部116a、116b撬开。
正如在此所用,术语“固定式杆销组件”可以指的是包括单个制造的部件或者至少两个固定的部件的装置。正如在此所用,术语“能够旋转地联接”指的是至少两个元件大致附接并且可以相对于其它元件旋转。正如在此所用,术语“销的轴线”或“水平轴线”指的是在图2中由A-A限定的轴线,例如销104的中心轴线。正如在此所用,术语“竖直”或“竖直的方向”指的是与A-A轴线垂直的方向,即致动器移动的上下方向。
图3示出了与图2的调节器本体101脱离的固定式杆销组件100的立体图。组件100包括杆本体102,其具有前端106、后端108、顶外边缘120以及底外边缘122,其中,顶外边缘120和底外边缘122形成了杆本体102的外周。臂110将杆本体102的前端106和后端108相连,并且臂110适于操作性联接至流体调节器的致动器。销104固定至杆本体102的前端106,并且沿着与杆本体102的第一平行侧部118a大体垂直的方向穿过前端106设置。凸耳124自杆臂110的底外边缘122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由阻尼器114可以滑动地接收。槽126是在杆本体102的前端106处形成在顶外边缘120中的圆角的切口,并且槽适于可滑动地接收并可旋转地联接至控制元件112的联接器113并在杆102被致动时保持联接器113。
图3示出了固定式杆销组件100,其被制造为单个部件或者通过以下方式被制造,即将单独的销104与单独的杆102组合以形成集成的单元。销104能够以一个或多个方法被固定至杆102,所述方法包括干涉配合、压铸、部件配合(partfit)、焊接,或者销104和杆102可以被制造为一个部件而无需将销104附接至杆102。术语“固定式”或“固定”可以包括将两个部件组合以使得两个部件不会彼此相对独立移动的其它已知的方法。固定式杆销组件100一起移动,并且在流体调节器的情况中,可以绕销104的轴线A-A旋转。正因为销104由容腔壁约束,所以杆102在其随销104旋转时除了竖直以外不会沿着的任何方向摆动。
在一个实例中,杆102与销104通过干涉配合固定,例如通过压配、摩擦配合和/或力配合固定,并且针对图4中的杆销组件100的分解图的图示被解释。杆销组件100包括适于接收单独的销104的单独的杆102。尺寸过小的孔103(即,孔103小于销104)在杆102的前端106中形成,并且适于接收类似形状的尺寸过大的销104。在所示的实例中,围绕着孔103的虚线圆105代表了销104相对于尺寸过小的孔103的尺寸过大的形状。孔103提供了适于与销104的配合表面130配合的配合表面128。孔103提供了与销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意味着杆102的孔103与销304的横截面是类似成形的。在这种情况中,孔103和销104是圆形的,然而,其它形状也是可行的。在所示的实例中,孔的直径dA与销的直径dP是尺寸不同的。销104可以被强制地推动经过尺寸过小的孔103,这是因为销直径dP稍微大于孔直径dA。在销104被强制推动经过孔103之后,销104的配合表面130通过紧密的摩擦力被固定至孔103的配合表面128,所述摩擦力大到足以在所选择的期望的操作状况下将杆102维持在相对于销104的固定位置中。干涉配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将杆102和/或销104成形以使得杆102的孔103、销104的配合表面130、或者这二者可以在销104被强制推动经过孔103时稍微自初始尺寸偏离。孔103和/或销104可以稍微变形,从而将销104装配在孔103中,将拉伸力施加至孔配合表面128并将压缩力施加至销104的配合表面130,导致了杆102与销104之间的高摩擦力。在这种情况中,杆102被成形为有助于杆孔103的变形,从而通过提供斜边132来装配销104,其中所述斜边在杆102的至少一个平行的侧部118a上围绕着孔103设置。在销104被推动经过孔103之后,斜边132可以增加厚度以容纳干涉的销104。正如在此所用,“配合表面”是适于与第二配合表面配合并固定的外表面。
现在参看另一种结构,图5示出了固定式杆销组件200的分解立体图,其中,非圆形销204可以被固定至具有非圆形孔203的杆202。在所示的实例中,销204包括具有平边缘234的非圆形横截面,其对应于具有平边缘235的类似的非圆形孔203。销204的配合表面230适于与孔203的配合表面228配合。固定式杆销组件200的其它实施例可以包括任何非圆形的孔203和销204,所述非圆形阻碍了销204在孔203内自由旋转。在销204固定至杆202之后,孔和销的配合表面228、230也防止了杆202绕销204的轴线A-A相对于销204旋转。非圆形销204与诸如图1所示的销44的圆形销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销204的平边缘234防止销配合表面230自孔配合表面228的对应平边缘235旋转离开。而且,非圆形销204可以被压配至非圆形孔203,例如,如上相对于图4所述那样,或者在杆204的配合表面230邻近孔203的配合表面228之后被焊接至杆202。
通过增加销的配合表面的和/或孔的配合表面的摩擦特性可以实现杆与销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例如,销和/或杆可以被铸造或被改型以在配合表面上提供多个脊、凹痕和/或滚花,从而提高销的摩擦特性并向孔的配合表面施加摩擦力。通过在孔和销的配合表面之间施加摩擦力,杆被防止相对于销旋转并且被防止沿着销的轴线水平地滑动。如之前所解释的那样,减少杆相对于销的独立移动减少了调节器内的不稳定的情况。杆销组件可以被制造为单个装置或者单独地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铝、黄铜、铜、镁、钢、陶瓷、塑料等。杆销组件可以通过铸造、焊接、机加工或其它合适的方法被制造为单个部件。杆销组件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力配合和/或通过热膨胀或收缩配合被组装以形成单个单元。
图6示出了固定式杆销组件300的剖视图,其对应于在此所述的任何固定式杆销组件,包括在单段式调节器305内安装的杆本体302以及销304。流体调节器305包括入口311和出口315以及在入口311与出口315之间的流体流道318内设置的控制元件312。孔口323在流体流道318内设置通至阀座321。控制元件312可以在打开位置(如图6所示)与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位置,控制元件312离开阀座321,在所述关闭位置,控制元件312坐靠着阀座321。固定式杆销组件300在杆本体302的前端306处操作性联接至控制元件312,并且在杆本体302的后端308处操作性联接至杆臂310处的致动器319。随着致动器319在竖直的方向上向下移动杆臂310,固定式杆销组件300绕着销304的轴线旋转并且将控制元件312移动离开座321。可选地,阻尼器314可以挤压杆302的凸耳324,以提供阻尼力。杆302的前端306中形成的槽326联接至控制元件312的联接器313。O形环328在入口装配件上组装。在其它实施例中,杆302的联接器326可以是紧固至控制元件312的任何联接器313的任何形式。
图7示出了双段式流体调节器405的剖视图,其包括固定式杆销组件400,所述固定式杆销组件可以对应于在此所述的任何固定式杆销组件。双段式调节器405在两个步骤中将入口压力降低至出口压力。调节器405具有入口411、出口415以及将第一段与第二段相连的流体流道418。流体调节器405包括第一段孔口427,其在流体流道418内设置并通至第一段座428;以及第二段孔口430,其在流体流道418内设置并通至第二段座432。第一段控制元件412在流体流道418内设置,并且可以在打开位置(如图7所示)与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打开位置,第一段控制元件412离开第一段座428,在关闭位置,第一段控制元件412坐靠着第一段座428。流体调节器405包括致动器419,所述致动器附接至调节器本体401。致动器419附接至或者经由固定式杆销组件400操作性联接至第一段控制元件419,并且设置成对流体出口415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且使得第一段控制元件412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经过第一段孔口427的过程流体的流。致动器419可以是传统的致动器,并且取决于压力状况移动固定式杆销组件400的杆本体402,以打开或关闭第一段控制元件412。第一段控制元件412的联接器413在杆402的前端406处操作性联接至固定式杆销组件400内形成的槽426,并且致动器419操作性联接至杆402的后端408。不像图1所示的杆38和销44,固定式杆销组件400绕着销404的轴线作为集成的单元移动。固定式杆销组件400提供了流体调节器405内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杆402和销404不是能够旋转地相连,而是在杆402的前端406处固定,并且不会彼此独立地旋转。如图6至7所示,固定式杆销组件300、400可以在任何流体调节器内操作或者可以采用杆和销的组件以将致动器操作性联接至控制元件。固定式杆销组件300、400可以通过任何讨论的固定方法被固定。

Claims (20)

1.一种流体调节器,其包括:
调节器本体,所述调节器本体具有由流体流道相连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孔口,所述孔口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通至座;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能够在同所述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
附接至所述调节器本体的致动器;
杆销组件,所述杆销组件包含固定至销的杆,所述杆包括操作性联接至所述控制元件的前端以及操作性联接至所述致动器的后端;
所述销相对于所述调节器本体旋转;
所述致动器设置成通过以下方式对所述流体出口内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杆的后端,令所述控制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控制经过所述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并且
所述固定式杆销组件最小化所述杆的水平移动并且防止了所述流体调节器内的不稳定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所述销在所述杆的前端中的孔处附接至所述杆,所述孔的配合表面以防止所述杆独立于所述销移动的方式与所述销的配合表面固定地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在所述调节器本体的容腔内固定,所述容腔适于防止所述销的水平和竖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孔,所述销包括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销在所述孔内紧摩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还包括非圆形孔,所述非圆形孔适于接收所述销,所述销包括与所述非圆形孔对应的非圆形横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杆销通过焊接彼此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孔口和第二控制元件,所述第二孔口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且通至第二段座,所述第二控制元件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并且能够在同所述第二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第二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设置成对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以控制经过所述第二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
8.一种用于流体调节器的杆销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调节器本体;
控制元件,其在所述调节器本体内设置以控制经过所述调节器本体的流体的流;
具有前端和后端的杆,所述前端操作性联接至所述控制元件;
销,其具有穿过所述杆的前端设置的中心轴线,所述销能够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调节器本体;
所述杆绕所述销的中心轴线的旋转使得所述控制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
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以最小化所述杆的水平移动并因而向所述调节器提供稳定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还包括接收销的非圆形孔,所述销具有与所述非圆形孔对应的非圆形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孔,所述销包括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销在所述孔内紧摩擦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杆销通过焊接彼此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通过摩擦配合固定至所述销。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在所述调节器本体的容腔内固定,所述容腔适于防止所述销的水平和竖直移动。
14.一种改进流体调节器的稳定性的设施,所述设施包括:
流体调节器,所述流体调节器具有调节器本体,所述调节器本体具有由流体流道相连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调节器还具有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的孔口以及座、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能够在同所述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座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的控制元件、以及用于附接至所述调节器本体的致动器;
由所述调节器本体承载的杆销组件,所述杆销组件包括杆和销,所述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在所述杆的第一端部处将所述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所述控制元件的结构;
在所述杆的第二端部处将所述杆销组件操作性联接至所述致动器的结构,所述致动器设置成对所述流体出口中的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并且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杆的第二端部,令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控制经过所述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并且
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令所述杆不会相对于所述销移动,以防止所述杆在所述调节器内水平地移动,如果这种移动不是由所述控制元件造成的话,并且防止所述杆独立于所述销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将所述销设置在穿过所述板的孔内,并且将所述销焊接至所述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将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销强制装配到所述杆的对应非圆形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销强制装配到所述杆的具有第二直径的孔内,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杆固定至所述销的结构包括将所述杆和所述销制造为集成的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通至第二座的第二孔口、在所述流体流道内设置且能够在同所述第二座隔开的打开位置与坐靠着所述第二座的关闭位置件之间切换的第二控制元件,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设置成对流体压力变化做出响应以控制经过所述第二孔口的过程流体的流。
20.一种杆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杆本体,所述杆本体具有前端、后端、第一和第二平行的侧部、顶外边缘、以及底外边缘;
在所述前端的顶外边缘处限定的槽,所述槽适于将所述杆本体的前端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控制元件;
将所述杆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相连的臂,所述后端适于操作性联接至调节器的致动器;
销,所述销固定至所述杆本体的前端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平行的侧部垂直的方向上穿过所述前端设置,所述杆销装置是一集成的部件;
所述销防止所述杆本体独立于所述销移动。
CN201520683877.5U 2015-09-06 2015-09-06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Active CN205331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3877.5U CN205331572U (zh) 2015-09-06 2015-09-06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3877.5U CN205331572U (zh) 2015-09-06 2015-09-06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1572U true CN205331572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1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3877.5U Active CN205331572U (zh) 2015-09-06 2015-09-06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1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864A (zh) * 2015-09-06 2017-03-15 费希尔调压器(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稳定流体调节器的气流和压力调节的固定式杆销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864A (zh) * 2015-09-06 2017-03-15 费希尔调压器(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稳定流体调节器的气流和压力调节的固定式杆销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14385C2 (ru) Регулятор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обладающей улучшенной устойчивостью потока
KR101597798B1 (ko) 제어 밸브
CN101352701B (zh) 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分配阀组件
EP2898244B1 (en) Fluid regulator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stability of a fluid regulator
JP6461872B2 (ja) 電動弁
CN106499864B (zh) 用于稳定流体调节器的气流和压力调节的固定式杆销组件
US11788642B2 (en) Electric valv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14509035A (ja) 流体調節器と共に使用される交換可能なバルブ装置
CN205331572U (zh) 流体调节器、改进其稳定性的设施、用于其的杆销组件及杆销装置
CN101589253B (zh) 用于调节流体流量的装置
CN112576566B (zh) 一种位移反馈比例流量控制阀
US11280497B2 (en) Regulating mechanism for regulating the flows from a plurality of gas outlets in a fuel gas valve
KR20140022470A (ko) 밸브
KR101453353B1 (ko) 정유량 밸브
CN115013539A (zh) 一种全流通电子膨胀阀
CN101688626B (zh) 阀门
CN206010075U (zh) 一种控制阀进油孔电火花加工工装夹具
CN102454652B (zh) 可调式液压先导开启机构
CN207349470U (zh) 调节阀
CN102155554A (zh) 电动球阀配流盘及装配方法
WO2021057296A1 (zh) 电磁三通阀装配方法及电磁三通阀
CN217539703U (zh) 三通常开气控阀
JP7333045B2 (ja) 流量制御弁
CN210920241U (zh) 压力调节阀
CN202056343U (zh) 电动球阀装配式动态配流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