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6487U - 双色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双色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26487U
CN205326487U CN201521013387.0U CN201521013387U CN205326487U CN 205326487 U CN205326487 U CN 205326487U CN 201521013387 U CN201521013387 U CN 201521013387U CN 205326487 U CN205326487 U CN 205326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live
conveyer belt
axle
be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33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shafeng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shafe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shafeng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shafe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33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26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26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264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印刷机。该双色印刷机包括第一染色辊、第二染色辊、第一传送机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一传送带、第一弯曲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两端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一连接轴,第一染色辊位于第一传动辊的上方,第一弯曲构件靠近第一连接轴设置,第一弯曲构件包括朝向第一连接轴的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圆心与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相重合。第二传送机构的设置方式与第一传送机构相似。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印刷机相比,通过使待印刷品在传送带上运输增加印刷品的印刷料的冷却时间,以避免印刷料容易脱落的不足,提高印刷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双色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色印刷机。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一种印制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等机构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制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于印版由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转印到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纸)上,从而复印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现有印刷机在完成印制后,留给印刷料的冷却时间较短,印刷后的印刷品上的印刷料容易脱落,不利于提高印刷品的印刷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印刷机,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印刷料的冷却时间较短,印刷后的印刷品上的印刷料容易脱落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色印刷机,包括第一染色辊、第二染色辊、第一传送机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一传送带、第一弯曲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两端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染色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弯曲构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相重合;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二传送带、第二弯曲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两端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染色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曲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辊的圆弧面且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轴心相重合,所述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后,被所述第一染色辊印刷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还包括顶壳、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均与所述顶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按照由远离所述底座至靠近所述底座的顺序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染色辊、第一传动辊、第二染色辊、第二传动辊。
所述第一支撑架按照由远离所述底座至靠近所述底座的顺序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染色辊、第一传动辊、第二染色辊、第二传动辊,而所述顶壳、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所述底座可以起到保护上述的染色辊以及传动辊的作用。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一弯曲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轴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下方。
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一弯曲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轴均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轴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下方。当待印刷品流过所述第一传送带后,经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后通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实现翻面。翻面后的所述待印刷品离开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后,经过所述第二连接轴来到所述第二传送带。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第二弯曲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
当待印刷品流过所述第二传送带后,经过所述第二传动辊后,通过所述第二弯曲构件实现翻面。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转。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轴可以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转。所述主动轴也可以为所述第一传动辊,主动轴的具体位置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所述第二传动辊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转。
具体地,所述第二传动辊可以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转。所述主动轴也可以为所述第二连接轴,主动轴的具体位置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所述第二连接轴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转。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轴可以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转。所述主动轴也可以为所述第二传动辊,主动轴的具体位置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双色印刷机的开启及关闭。
所述控制开关可以用于控制双色印刷机的开启及关闭,所述控制开关具体可以有多个按钮,所述控制开关可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的运行或停止,也可以共同控制上述传送带的运行或停止。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均由橡胶制成。
具体地,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均可以由橡胶制成。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的具体制作材料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双色印刷机中,第一染色辊、第一传动辊、第二染色辊和第二传动辊均由不锈钢制成。
所述第一染色辊、第一传动辊、第二染色辊和第二传动辊均可以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印刷机包括第一染色辊、第二染色辊、第一传送机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一传送带、第一弯曲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两端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染色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弯曲构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相重合。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二传送带、第二弯曲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两端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染色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曲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辊的圆弧面且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轴心相重合。所述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后,被所述第一染色辊印刷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印刷机相比,能通过在传送带上运输增加印刷品上的印刷料的冷却时间,使印刷品上的印刷品不容易脱落,以提高印刷品的印刷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色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色印刷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
第一染色辊110;第二染色辊120;第一传送机构140;第一传送带141;第一弯曲构件142;第一传动辊143;第一连接轴144;第二传送机构150;第二连接轴151;第二传动辊152;第二传送带154;第二弯曲构件155;
顶壳210;第一支撑架220;第二支撑架230;底座240;控制开关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色印刷机,包括第一染色辊110、第二染色辊120、第一传送机构140以及第二传送机构150,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40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一传送带141、第一弯曲构件142、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41两端的第一传动辊143和第一连接轴144,所述第一染色辊11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43的上方,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144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的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的轴心相重合。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50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二传送带154、第二弯曲构件15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154两端的第二连接轴151和第二传动辊152,所述第二传动辊152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43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染色辊12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43和第二传动辊15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151靠近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曲构件155包括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辊152的圆弧面且所述第二弯曲构件155的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传动辊152的轴心相重合,所述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后,被所述第一染色辊110印刷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154相接触。
印刷时,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染色辊110以及所述第一传动辊143之间被所述第一染色辊110印刷后经所述第一传送带141传递至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所述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后,被所述第一染色辊110印刷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154相接触。所述待印刷品被所述第二传送带154传送至所述第二染色辊120以及第二传动辊152之间时,所述待印刷品未被所述第一染色辊110印刷的一面经所述第二染色辊120印刷。随后,所述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二弯曲构件155实现翻面。
双色印刷机还包括顶壳210、第一支撑架220、第二支撑架230和底座240,详情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支撑架220以及第二支撑架230的一端均与所述顶壳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20以及第二支撑架23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座2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20按照由远离所述底座240至靠近所述底座240的顺序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染色辊110、第一传动辊143、第二染色辊120和第二传动辊152。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第一弯曲构件142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轴151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30,所述第二连接轴15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的下方。
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第一弯曲构件142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轴151均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30,所述第二连接轴151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的下方。当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传送带141后,经过所述第一连接轴144后通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实现翻面。翻面后的所述待印刷品离开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经过所述第二连接轴151来到所述第二传送带154。
具体地,第二弯曲构件15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20。
当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二传送带154后,经过所述第二传动辊152,通过所述第二弯曲构件155实现翻面。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轴144可以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141运转。所述主动轴也可以为所述第一传动辊143,主动轴的具体位置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所述第二传动辊152可以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154运转。所述主动轴也可以为所述第二连接轴151,主动轴的具体位置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印刷机还可以包括控制开关250,所述控制开关250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20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250用于控制双色印刷机的开启及关闭。
具体地,所述控制开关250可以用于控制双色印刷机的开启及关闭,所述控制开关250具体可以有多个按钮,所述控制开关250可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141和第二传送带154的运行或停止,也可以共同控制上述传送带的运行或停止。
具体地,所述第一传送带141和第二传送带154均可以由橡胶制成。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传送带141、第二传送带154的具体制作材料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所述第一染色辊110、第一传动辊143、第二染色辊120、第二传动辊152均可以由不锈钢制成。
可以理解,上述的传送带、染色辊以及传动辊的具体材料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印刷机包括第一染色辊110、第二染色辊120、第一传送机构140和第二传送机构150。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40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一传送带141、第一弯曲构件142、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41两端的第一传动辊143和第一连接轴144。所述第一染色辊11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43的上方,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144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的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44的轴心相重合。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50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二传送带154、第二弯曲构件15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154两端的第二连接轴151和第二传动辊152。所述第二传动辊152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43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染色辊12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43和第二传动辊15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151靠近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曲构件155包括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辊152的圆弧面且所述第二弯曲构件155的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传动辊152的轴心相重合。所述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142后,被所述第一染色辊110印刷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154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印刷机相比,能通过在传送带上运输增加印刷品上的印刷料的冷却时间,使印刷品上的印刷品不容易脱落,以提高印刷品的印刷品质。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染色辊、第二染色辊、第一传送机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一传送带、第一弯曲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两端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染色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弯曲构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相重合;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待印刷品的第二传送带、第二弯曲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两端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染色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曲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辊的圆弧面且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轴心相重合,所述待印刷品经过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后,被所述第一染色辊印刷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壳、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均与所述顶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按照由远离所述底座至靠近所述底座的顺序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染色辊、第一传动辊、第二染色辊和第二传动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一弯曲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轴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弯曲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辊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为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双色印刷机的开启及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均由橡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染色辊、第一传动辊、第二染色辊和第二传动辊均由不锈钢制成。
CN201521013387.0U 2015-12-09 2015-12-09 双色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26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3387.0U CN205326487U (zh) 2015-12-09 2015-12-09 双色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3387.0U CN205326487U (zh) 2015-12-09 2015-12-09 双色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26487U true CN205326487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12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338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26487U (zh) 2015-12-09 2015-12-09 双色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26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9963A (zh) * 2017-06-16 2017-08-29 南通神马线业有限公司 一种染色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9963A (zh) * 2017-06-16 2017-08-29 南通神马线业有限公司 一种染色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6487U (zh) 双色印刷机
CN107972358A (zh) 印刷覆膜装置
JP2008534327A (ja) 自動刷版交換を行うウェブ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CN205326471U (zh) 三色印刷机
CN204453983U (zh) 控制纸带张力的组件
CN101332726B (zh) 三联票据打码机
CN211106357U (zh) 一种新型的四色数字印刷机
CN205202497U (zh) 纸带胶印机
CN107187196B (zh) 一种用于彩色热熔打印机的新型覆膜机
CN107458098B (zh) 打印机的出纸支架及打印机
CN104890356A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四色移印装置
CN107472806A (zh) 一种电表传送装置
CN205800533U (zh) 一种能够无线控制的智能服装彩印机
CN208069091U (zh)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CN107244063A (zh) 吹膜机
CN211195272U (zh) 一种三层板柔印压力调整装置
CN208411056U (zh) 一种新型印刷机
CN208529991U (zh) 一种防尘的条码机
CN208006426U (zh) 一种四开五色胶印机
WO2014119400A1 (ja) 液体転写装置
CN112721419A (zh) 一种用于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自动混合装置
ATE526164T1 (de) Farbvorrichtung für druckmaschinen
CN208101310U (zh) 用于锡膏印刷生产线的钢网及锡膏印刷生产线
CN106671564A (zh) 双面印刷机
CN207810806U (zh) 直印机的导带运行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