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69091U -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69091U
CN208069091U CN201820500194.5U CN201820500194U CN208069091U CN 208069091 U CN208069091 U CN 208069091U CN 201820500194 U CN201820500194 U CN 201820500194U CN 208069091 U CN208069091 U CN 208069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ouple
printed
print
printing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01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秀亮
谢俊
刘新春
郑鸿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 De 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 De 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 De 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 De 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01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69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69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690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实施时,待印刷品通过供料端向第一印刷组的方向传输,第一印刷组将待印刷品朝上或朝下的一面印刷出预定图案或标签。经过第一印刷组印刷后的待印刷品向第二印刷组输送,第二印刷组将待印刷品未印刷的一面也印刷上相应的图案或标签。通过对于现有印刷设备结构的改进,该双面印刷装置实现了一次性开机完成了双面印刷的工艺。通过流水线作业,缩短了工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便于对于生产环节进行更为完善的监管和品控。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一种把着墨面压在媒体面(如纸和布料)的机械装置,以此来成像。最早由德国人古腾堡于1440年发明。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的印刷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印刷后至成品前,仍需多道工艺通过人工或相关设备进行处理。导致制备过程过于繁杂,难以对各项环节进行监管。无法和后续流程形成流水线作业。费工费时,加工难度大,次品率高。
由此可知,传统的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普遍存在自动化处理水平较低的问题。甚或主要依赖进口设备。导致该类印刷设备的在商标、包装、标签等需求高质量打印的领域受到较大的限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包括底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台两端供料端和收料端;
所述供料端和所述收料端之间设有第一印刷组和,以及与所述第一印刷组水平对称设置的第二印刷组;
所述第一印刷组包括第一印刷部和第二印刷部;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部和所述第二印刷部的间隙后单面印刷;
所述第一印刷部包括树脂版,以及由上至下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出墨装置、均墨辊、版轴;
所述版轴下方设有容纳所述版轴并供所述版轴转动的所述树脂版;
所述底台包括放置所述第一印刷组的凸台和放置所述第二印刷组的凹台;
所述凹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台;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供料端输送至所述第一印刷组印刷后,再水平输送至所述第二印刷组印刷,并通过所述收料端收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待印刷品沿所述供料端至所述收料端方向传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置于所述供料端和所述第一印刷组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待印刷品沿所述供料端至所述收料端方向传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置于所述收料端和所述第二印刷组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纠偏装置;
所述纠偏装置置于所述供料端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烘干装置;
所述烘干装置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装置为UV-LED发光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分离所述待印刷品的底膜和印刷膜的分离装置,以及附合所述底膜和所述印刷膜的附合装置;
所述分离装置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之间;
所述附合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印刷组和所述收料端之间;
所述待印刷品正面印刷后,经所述分离装置将其底膜和印刷膜分离,所述印刷膜通过所述第二印刷组印刷,所述底膜再经所述附合装置与双面印刷后的所述印刷膜附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中控装置和废料收卷装置;
所述废料收卷装置置于所述底台的末端;
所述中控装置与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均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的开关以及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益效果是:该双面印刷装置,包括底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台两端供料端和收料端;
所述供料端和所述收料端之间设有第一印刷组和,以及与所述第一印刷组水平对称设置的第二印刷组;
所述第一印刷组包括第一印刷部和第二印刷部;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部和所述第二印刷部的间隙后单面印刷;
所述第一印刷部包括树脂版,以及由上至下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出墨装置、均墨辊、版轴;
所述版轴下方设有容纳所述版轴并供所述版轴转动的所述树脂版;
所述底台包括放置所述第一印刷组的凸台和放置所述第二印刷组的凹台;
所述凹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台;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供料端输送至所述第一印刷组印刷后,再水平输送至所述第二印刷组印刷,并通过所述收料端收卷。
实施时,待印刷品通过供料端向第一印刷组的方向传输,第一印刷组将待印刷品朝上或朝下的一面印刷出预定图案或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供料端包括用于收卷待印刷品的转动棍。
经过第一印刷组印刷后的待印刷品向第二印刷组输送,第二印刷组将待印刷品未印刷的一面也印刷上相应的图案或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印刷组相对于第一印刷组而言其结构倒置设计,从而实现了,一次性正反面印刷的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由于底台包括凸台和凹台,使得虽然第二印刷组相对于第一印刷组而言其结构倒置设计,待印刷品仍然可以水平的,流畅的通过第一印刷组和第二印刷组,而无需调整其传送方向或传送过程中所处的高度,避免待印刷品翻转、卡机等问题。
因此,通过对于现有印刷设备结构的改进,实现了一次性开机完成了双面印刷的工艺。通过流水线作业,缩短了工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便于对于生产环节进行更为完善的监管和品控。
同时,其可以实现与前端和后端处理程序无缝衔接。从而建立智能化的印刷品生产和管理系统。
该双面印刷装置印刷过程流畅,表面平整,光泽度高,亮度高,品质好,能够较好的满足高品质印刷需求。
总之,该种双面印刷装置使用方便,适用场景广泛,易于操作,功能多种多样。并且可以快速、方便的运行,实现高质量的打印。其对于功能的集成化设计减小了体积,占用空间,降低了使用者及制造者的成本。极大提高了实用性。更为符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该种双面印刷装置的结构及操作方法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该种双面印刷装置1,包括底台1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台11两端供料端12和收料端13;
所述供料端12和所述收料端13之间设有第一印刷组14和,以及与所述第一印刷组14水平对称设置的第二印刷组15;
所述第一印刷组14包括第一印刷部141和第二印刷部142;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部141和所述第二印刷部142的间隙后单面印刷;
所述第一印刷部141包括树脂版1411,以及由上至下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出墨装置1412、均墨辊1413、版轴1414;
所述版轴1414下方设有容纳所述版轴1414并供所述版轴1414转动的所述树脂版1411;
所述底台11包括放置所述第一印刷组14的凸台111和放置所述第二印刷组15的凹台112;
所述凹台112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台111;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供料端12输送至所述第一印刷组14印刷后,再水平输送至所述第二印刷组15印刷,并通过所述收料端13收卷。上述,实施时,待印刷品通过供料端12向第一印刷组14的方向传输,第一印刷组14将待印刷品朝上或朝下的一面印刷出预定图案或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供料端12包括用于收卷待印刷品的转动棍。
经过第一印刷组14印刷后的待印刷品向第二印刷组15输送,第二印刷组15将待印刷品未印刷的一面也印刷上相应的图案或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印刷组15相对于第一印刷组14而言其结构倒置设计,从而实现了,一次性正反面印刷的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由于底台11包括凸台111和凹台112,使得虽然第二印刷组15相对于第一印刷组14而言其结构倒置设计,待印刷品仍然可以水平的,流畅的通过第一印刷组14和第二印刷组15,而无需调整其传送方向或传送过程中所处的高度,避免待印刷品翻转、卡机等问题。
需要理解的是,出墨装置1412包括传墨辊14121和墨斗14122,通过调节传墨辊14121和墨斗14122之间的夹角可以调节出墨量。
因此,通过对于现有印刷设备结构的改进,实现了一次性开机完成了双面印刷的工艺。通过流水线作业,缩短了工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便于对于生产环节进行更为完善的监管和品控。
同时,其可以实现与前端和后端处理程序无缝衔接。从而建立智能化的印刷品生产和管理系统。
该双面印刷装置1印刷过程流畅,表面平整,光泽度高,亮度高,品质好,能够较好的满足高品质印刷需求。
总之,该种双面印刷装置1使用方便,适用场景广泛,易于操作,功能多种多样。并且可以快速、方便的运行,实现高质量的打印。其对于功能的集成化设计减小了体积,占用空间,降低了使用者及制造者的成本。极大提高了实用性。更为符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待印刷品沿所述供料端12至所述收料端13方向传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6。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6置于所述供料端12和所述第一印刷组14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待印刷品沿所述供料端12至所述收料端13方向传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7。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7置于所述收料端13和所述第二印刷组1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纠偏装置18;
所述纠偏装置18置于所述供料端12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6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烘干装置19;
所述烘干装置19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组14和所述第二印刷组1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19为UV-LED发光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分离所述待印刷品的底膜和印刷膜的分离装置20,以及附合所述底膜和所述印刷膜的附合装置21;
所述分离装置20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组14和所述第二印刷组15之间;
所述附合装置21置于所述第二印刷组15和所述收料端13之间;
所述待印刷品正面印刷后,经所述分离装置20将其底膜和印刷膜分离,所述印刷膜通过所述第二印刷组15印刷,所述底膜再经所述附合装置21与双面印刷后的所述印刷膜附合。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中控装置22和废料收卷装置23;
所述废料收卷装置23置于所述底台11的末端;
所述中控装置22与所述第一印刷组14和所述第二印刷组15均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印刷组14和所述第二印刷组15的开关以及输出功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实用新型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并且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应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台两端供料端和收料端;
所述供料端和所述收料端之间设有第一印刷组和,以及与所述第一印刷组水平对称设置的第二印刷组;
所述第一印刷组包括第一印刷部和第二印刷部;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部和所述第二印刷部的间隙后单面印刷;
所述第一印刷部包括树脂版,以及由上至下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出墨装置、均墨辊、版轴;
所述版轴下方设有容纳所述版轴并供所述版轴转动的所述树脂版;
所述底台包括放置所述第一印刷组的凸台和放置所述第二印刷组的凹台;
所述凹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台;
待印刷品通过所述供料端输送至所述第一印刷组印刷后,再水平输送至所述第二印刷组印刷,并通过所述收料端收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待印刷品沿所述供料端至所述收料端方向传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置于所述供料端和所述第一印刷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待印刷品沿所述供料端至所述收料端方向传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置于所述收料端和所述第二印刷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纠偏装置;
所述纠偏装置置于所述供料端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装置;
所述烘干装置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为UV-LED发光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分离所述待印刷品的底膜和印刷膜的分离装置,以及附合所述底膜和所述印刷膜的附合装置;
所述分离装置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之间;
所述附合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印刷组和所述收料端之间;
所述待印刷品正面印刷后,经所述分离装置将其底膜和印刷膜分离,所述印刷膜通过所述第二印刷组印刷,所述底膜再经所述附合装置与双面印刷后的所述印刷膜附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控装置和废料收卷装置;
所述废料收卷装置置于所述底台的末端;
所述中控装置与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均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印刷组和所述第二印刷组的开关以及输出功率。
CN201820500194.5U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69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0194.5U CN208069091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0194.5U CN208069091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69091U true CN208069091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0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019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69091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69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9555A (zh) * 2019-09-06 2019-12-06 深圳市彩昇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胶面或底纸双面印刷的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9555A (zh) * 2019-09-06 2019-12-06 深圳市彩昇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胶面或底纸双面印刷的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05753U (zh) 平板瓦楞箱数码印刷设备
CN105751696A (zh) 平板瓦楞箱数码印刷设备
CN208069091U (zh)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CZ292945B6 (cs) Tiskový stroj a způsob tisku vícebarevného tiskového obrazu
EP1961565B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CN208881338U (zh)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CN103963424A (zh) 平纸路柔版印刷机
CN208881339U (zh) 一种多层标签印刷装置
CN207954987U (zh) 一体化印刷装置
CN208730548U (zh) 一种一体化印刷装置
CN202053656U (zh) 一种全自动可变幅轮转双面多色胶印机
CN109703181A (zh)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CN208069110U (zh) 一种控墨调节装置
CN208292345U (zh) 具有排废装置的印刷机
CN208646258U (zh) 双面印刷机
CN109703182A (zh) 一种多层标签印刷装置
CN209987526U (zh) 一种丝网印刷系统
CN208148782U (zh) 具有轧型装置的印刷机
CN208148784U (zh) 具有覆膜装置的印刷机
CN206884420U (zh) 一种自动印刷红外线定位装置
CN208531782U (zh) 一种印刷用覆膜机给纸装置
CN206938149U (zh) 一种错层式双面单色水润版胶印机
CN208452569U (zh) 一种控墨调节系统
CN206826173U (zh) 用于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CN203844380U (zh) 平纸路柔版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