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8292U -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18292U
CN205318292U CN201620072537.3U CN201620072537U CN205318292U CN 205318292 U CN205318292 U CN 205318292U CN 201620072537 U CN201620072537 U CN 201620072537U CN 205318292 U CN205318292 U CN 205318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dhesion layer
electronic apparatus
window sheet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25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hree Li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林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星 filed Critical 林星
Priority to CN2016200725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18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18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182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定位于固定面上,包括边框、窗片、粘附层;所述边框中部为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的侧壁为边框内侧面,边框外周的侧面为边框外侧面;所述窗片与边框相固定,窗片覆盖边框第一镂空部,窗片为透电容触摸信号的透明材质制成;边框内第一镂空部与窗片共同形成了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形状与电子设备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粘附层位于边框背面,当粘附层与固定面相接触时,粘附层与固定面相粘连,当边框受到大于粘附层与固定面之间粘附力的外力剥离时,带有粘附层的边框与固定面剥离。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或附件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固定带有触敏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配件或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带有触敏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种场合,例如人们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电影等视频的观赏,聆听音乐,运行各种的社交软件,与亲友进行语音及视频的对话交流等,因此人们希望在更多的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
在需要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可能受到环境或使用者的制约,使用者无法手持电子产品进行观看或人机交互,例如人们在做家务等其他事务,洗浴或休息放松时,这时候通常需要一个固定结构将电子设备固定在人们希望电子设备放置的位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电子设备的固定结构通常为固定支架或固定搁架等。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使用受到具体使用环境场地条件的限制较多,例如固定支架或固定搁架通常要放置于桌面或台面等位置,而很多场合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固定支架或搁架;
或者在某些场合,例如浴室等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敞开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容易使得水汽进入到电子设备中,或者在某些粉尘多的场合也有类似的问题;
现有的固定支架或固定搁架通常是将电子设备搁置其上,因此在收到外力磕碰时容易发生电子设备掉落的情况,导致电子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以克服现有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定位于固定面上,包括边框、窗片、粘附层;
所述边框中部为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的侧壁为边框内侧面,边框外周的侧面为边框外侧面;
所述窗片与边框相固定,窗片覆盖边框第一镂空部,窗片为透电容触摸信号的透明材质制成;
边框内第一镂空部与窗片共同形成了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形状与电子设备的外形相适配;
所述粘附层位于边框背面,当粘附层与固定面相接触时,粘附层与固定面相粘连,当边框受到大于粘附层与固定面之间粘附力的外力剥离时,带有粘附层的边框与固定面剥离。
可选的,所述边框为弹性边框或挠性边框,所述窗片为弹性窗片或挠性窗片。
可选的,所述边框的材质为泡棉、橡胶、硅胶、塑料、纸片或弹性金属,所述窗片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亚克力或聚丙烯。
可选的,所述窗片正面贴附有外框,所述外框中部为第二镂空部,第二镂空部与第一镂空部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所述边框为弹性边框或挠性边框,所述窗片为弹性窗片或挠性窗片,所述外框为弹性外框或挠性外框。
可选的,所述窗片贴附于边框正面的表面上,或可选的,所述窗片嵌设于边框中,或可选的,所述粘附层覆盖边框背面,或边框背面周向连续环布有粘附层。
可选的,所述边框背面间隔布设有粘附层。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正面为固定面,所述固定面板固定于安装处。
可选的,所述固定面与粘附层分别为相互吸附的磁性材料层,或相互吸附磁性材料层与铁磁性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粘附层为粘性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粘性材料层为可重复使用的粘性材料。
可选的,所述边框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可选的,所述边框内侧面上设有向第一镂空部延伸的连接头,边框向外延伸有连接线,所述连接头与连接线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边框设有连通边框外侧面与边框内侧面供连接线进入的线孔,所述线孔靠近边框内侧面的一端设有容置连接头插拔部的第二凹部,所述连接头插拔部是指连接头与接口连接时未插入到接口的部分。
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在使用时,将电子产品至于第一凹部中,其中电子设备的触敏显示屏朝向窗片,将边框背面的粘附层贴附于固定面,固定面是我们希望固定电子设备的位置,通过粘附层与固定面之间相粘连的作用将边框固定于固定面上。这样,置于第一凹部的电子设备就由边框,窗片与固定面形成的空间进行固定,并且由于窗片为透电容触摸信号的透明材质制成,因此触敏显示屏显示的图像可以通过窗片显示给用户,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窗片上的触控操作进行人机交互。当要移动电子设备或取出电子设备时,对边框施加自固定面向外的力,将边框从固定面上剥离,当边框受到大于粘附层与固定面之间粘附力的外力剥离时,带有粘附层的边框与固定面剥离,从而可以取出电子设备或整体移动边框与电子设备。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并且在不具备放置传统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位置处固定电子设备,例如在墙面上,家具立面上,窗户上或门板上等位置固定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与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将电子设备固定于固定面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与电子设备立体结构爆炸图一;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与电子设备立体结构爆炸图二;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将电子设备固定于固定面上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一;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将电子设备固定于固定面上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二;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将电子设备固定于固定面上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三;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将电子设备固定于固定面上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四;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边框背面的粘附层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边框背面的粘附层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边框背面的粘附层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边框背面的粘附层结构示意图四;
图1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带有定位凸起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固定面板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固定电子设备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固定面板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与电子设备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1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连接头以及连接线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连接头以及连接线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线孔与第二凹部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在连接有连接线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9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线孔与第二凹部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在连接有连接线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0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线孔与第二凹部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在连接有连接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线孔与第二凹部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正面示意图);
图2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有线孔与第二凹部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底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边框,10a、第一边框,10b、第二边框,
101、边框内侧面,
1011、窗片槽,
102、边框外侧面,
103、边框正面的表面,
104、边框背面,
11、第一镂空部,
112、定位凸起,
12、第一凹部,
15、连接头,
16、连接线,
17、通槽,
18、第二凹部,
19、线孔,
20、窗片,
30、粘附层,
40、固定面板,
41、固定面
50、外框
52、第二镂空部
60、电子设备,
61、触敏显示屏,
64、接口
70、连接线,
71、连接头,
711、连接头连接部,
712、连接头拔插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定位于固定面上,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具有触敏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图8,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包括边框10、窗片20与粘附层30;
边框中部为第一镂空部11,第一镂空部的侧壁为边框内侧面101,边框外周的侧面为边框外侧面102;
窗片20与边框10相固定,窗片20覆盖边框第一镂空部11,窗片20为透电容触摸信号的透明材质制成;
边框内第一镂空部11与窗片20共同形成了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第一凹部12,所述第一凹部12的形状与电子设备60的外形相适配;
所述粘附层30位于边框背面104,当粘附层30与固定面41相接触时,粘附层30与固定面41相粘连,当边框10受到大于粘附层与固定面之间粘附力的外力剥离时,带有粘附层的边框与固定面剥离。
不同的实施例中,边框10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态,例如可以采用如图1~图4所示的纵截面(所述纵截面即与边框正面与背面相平行截面)为矩形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为纵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几何形态,或制作为纵截面为三角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几何形态,或制作为纵截面类似树叶、花朵、云朵、动物体等形状的几何形态。
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2的形状与电子设备60的外形相适配,也就是说为了使第一凹部可以很好地容置希望被固定的电子设备,一种适配的方案是第一凹部的形状与电子设备的外形尽可能一致,使得第一凹部中既可以置入希望被固定的电子设备,又使得电子设备与第一凹部边缘的空隙不至于过大,以避免电子设备在第一凹部中容易滑动或移动。为实现上述效果,如图1~图8所示,第一凹部12的形状可以与电子设备60的外形在几何形状上基本一致,或略大于电子设备的外形,这样电子设备60在置入第一凹部12之后,可以固定良好,不会大范围滑动或移动。
此外可以采用另外一种适配的方案,也就是如图13所示,第一凹部中设置有固定电子设备的定位凸起112,这些定位凸起在电子设备置入第一凹部之后,抵住电子设备的外壳,将电子设备很好地固定与第一凹部12之中,实现第一凹部的形状与电子设备的外形的适配。
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常采用电容式触敏显示屏,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当手指触摸在屏幕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通过对电流的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实施例中,透电容触摸信号系指当窗片覆盖于触敏显示屏上时,手指隔着窗片触敏屏幕仍然可以引起屏幕上电容与电流的变化,从而触发触摸信号。
实施例中,窗片20的材料可以采用与现有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用贴膜相同或类似的材料,这些屏幕贴膜通常都具有高透光度以及透电容触摸信号的性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在使用时,将电子设备60置于第一凹部12中,其中电子设备的触敏显示屏61朝向窗片20,将边框背面的粘附层30贴附于固定面41,固定面41是我们希望固定电子设备的位置,通过粘附层30与固定面41之间相粘连的作用将边框固定于固定面41上。这样,置于第一凹部12中的电子设备就由边框10,窗片20与固定面41形成的空间进行固定,并且由于窗片20为透电容触摸信号的透明材质制成,因此触敏显示屏61显示的图像可以通过窗片20显示给用户,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窗片上的触控操作进行人机交互。当要移动电子设备60或取出电子设备60时,对边框10施加自固定面向外的力,将边框从固定面上剥离,当边框受到大于粘附层与固定面之间粘附力的外力剥离时,带有粘附层的边框与固定面剥离,从而可以取出电子设备或整体移动边框与电子设备。在不同实施例中,固定面41可以是墙面、家具表面、车辆内部座椅或内饰面表面、镜面、玻璃面、门板、窗户等各种需要固定电子设备的应用场合中适合粘附本实施例产品的表面,这些固定面可以是水平面,斜面,也可以是立面。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并且在不具备放置传统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位置处固定电子设备,例如在墙面上,家具立面上,窗户上或门板上等位置固定电子设备。
具体的,所述窗片20为弹性窗片或挠性窗片。
更具体的,实施例中窗片的材质可以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或聚丙烯(PP)等透明材质。
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化学式为-OCH2-CH2OCOC6H4CO-,英文名称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为高聚合物,其透明度高。
聚氯乙烯,英文名称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
聚丙烯,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简称:PP。
亚克力,又叫PMMA或亚加力,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
聚碳酸酯,英文名:Polycarbonate,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
不同的实施例中,窗片可以是单一的弹性透明材料,也可以是复合的弹性透明材料,例如PET、PVC等材料层叠形成的层状复合材料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边框10为弹性边框或挠性边框。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弹性系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形状的性质。常见的弹性材料如橡胶、硅胶、塑料、弹性金属、纸板等。
所述挠性系指物体受力变形,但作用力失去之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常见的挠性材料如某些金属材料,例如铜、铝等。
在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泡棉、塑料、硅胶、橡胶、纸片等材料制作边框10,边框材料可以是单一的弹性材料,也可以是复合的弹性材料,例如层状复合材料等。为了减轻边框的自重,可以采用轻质的弹性材料,例如泡棉等,边框自重的减轻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中边框与固定面之间的粘附牢固程度,不易脱落。常见的,泡棉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EPE,防静电EPE,PORON,CR,EVA,架桥PE,SBR,EPDM等,具有使用方便、弯曲自如、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
多个实施例中边框的材质采用塑料、硅胶、橡胶等绝缘材料,这是由于可以避免金属框体对无线信号的屏蔽效应,因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需要通过WiFi、2G、3G、4G、蓝牙、NFC(近场通讯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无线通讯方式与外界进行通讯,采用绝缘材料的边框,可以避免对无线信号的屏蔽,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当使用挠性或弹性的边框时,例如用泡棉材质制成边框,由于边框为中部镂空结构,受到外力容易发生形变,包括边框周向或径向的形变,因此具有与边框结合的窗片,由于窗片的牵拉可以有效避免边框发生周向或径向的形变。
弹性的边框与窗片使得将边框10贴附于固定面41时,以及将边框10从固定面41上分离时,由于边框10与窗片20可以发生弹性形变而使上述使用过程更加便捷,同时由于边框10的弹性,使得边框10与固定面41之间若存在一些形状上的不适配,也可以实现二者的良好贴合。例如,当固定面不是良好的平面时,例如固定面具有起伏的弧度等情况时,边框的弹性使得边框也可以通过形变很好地适应固定面。
采用弹性的边框可以使得当需要固定的电子设备与第一凹部之间存在一些外形误差时,弹性的边框可以通过形变适应电子设备的外形,使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能适用的电子设备范围更广。
另外,采用弹性的边框与窗片在某些使用场景中可以不用将边框10与固定面41完全撕开,而只要部分撕离,在边框10与固定面41之间形成一个可供取出或置入电子设备的缺口即可取出或置入电子设备,在取出或置入电子设备60后,再按压边框10,使得边框10重新与固定面41之间贴合。
类似的,采用挠性的边框与窗片,也具有类似的效果,不同之处在于在外力撤销之后,边框与窗片不能主动恢复形状,需要通过使用者施力以使得边框与窗片可以恢复相应形状。
在不同实施例中,窗片与边框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具体的,如图5所示实施例,所述窗片20贴附于边框正面的表面上。更具体的可以采用粘合剂将窗片20与边框正面的表面103相粘合。或者采用热贴合等技术将窗片20与边框正面的表面103相贴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5所示,窗片20正面贴附有外框50,贴附的方式可以是粘合剂粘合或热贴合。外框中部为第二镂空部52,第二镂空部52与第一镂空部11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所述边框10为弹性边框或挠性边框,所述窗片20为弹性窗片或挠性窗片,所述外框50为弹性外框或挠性外框。弹性或挠性的外框50可以配合边框10与窗片20的形变。第二镂空部52与第一镂空部11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所形成的重叠部为镂空的,镂空位置中的窗片20用于透过电子设备触敏显示屏61的显示光线与触摸信号。
在实施例中,外框50的材料可以选用PVC膜,装饰纸,软木片,树皮,布料,织物,纸张等。外框50的一个作用是遮掩由于窗片的透明而透出的外框外观,外框也可以起到装饰产品的作用,因此外框可以选择不透明材料制成,也可以选用具有图案、纹路等造型的半透明材料或透明材料制成。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窗片20嵌设于边框10中。具体的,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边框内侧面101周向开设有容置窗片边缘的窗片槽1011,窗片边缘可以嵌入到窗片槽1011中,从而实现窗片20与边框10的固定。也可以如图8所示实施例,所述边框为层状复合结构,边框10包括第一边框10a与第二边框10b,所述窗片夹于第一边框10a与第二边框10b之间,第一边框10a与第二边框10b通过粘结剂粘合或热贴合等方式相连接,并将二者之间的窗片20嵌设于边框中。还可以如图6所示,在边框正面的表面103开设有嵌入窗片的凹槽,将窗片20嵌入其中。
在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中,边框背面104覆盖有粘附层30,具体的,为了增大粘附力,实现更牢固的粘附效果,同时为了将放置于第一凹部的电子设备与外界环境更好的隔离,如图9所示实施例,粘附层30覆盖边框背面104,也就是边框背面104均覆盖有粘附层30。为实现类似的目的,还可以如图10或图11所示,边框背面周向连续环布有粘附层30。也就是虽然边框背面104没有全部覆盖粘附层30,但是粘附层30呈环形连续分布于边框背面。
以上粘附层的设置方式,由于在边框背面104设置了连续的环状粘附层30,因此当边框10贴附在固定面41上时,边框10与固定面41之间的间隙就由粘附层所填充,由于粘附层的连续分布,因此位于第一凹部中的电子设备与外界环境之间得到了较好的隔离,能较好地避免外界的水汽、粉尘等侵入到由边框、窗片与固定面之间形成的容置电子设备的空间中,对其中的电子设备形成了良好的保护,使得这样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可以应用于浴室、室外等环境场合。
除了在边框背面设置连续粘附层的实施例,还可以如图12所示,在边框背面间隔布设有粘附层30。
除了可以将设置了粘附层的边框以及窗片等构成的产品直接贴附在墙面、门板、窗户、镜面、玻璃、家具等场景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面板40,固定面板的正面为固定面41,固定面板固定于安装处。具体的,固定面板40可以是柔性的固定面板,也可以是刚性的固定面板,固定面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在安装处,例如:
可以将固定面板背面与安装处通过粘结剂相贴合;
可以将固定面板与安装处通过螺钉,铆钉,吸盘等固定件相固定;
可以将固定面板通过绳索等固定件将古代面板悬挂于安装处……
在不同实施例中,固定面板上的固定面与粘附层之间的粘连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
例如,固定面与粘附层分别为相互吸附的磁性材料层,例如在固定面41上磁性为N,粘附层30上磁性为S,当二者相靠近时就会由于磁力互相吸引而粘连。
也可以固定面与粘附层分别为相互吸附磁性材料层与铁磁性材料层。例如在粘附层30中设置具有磁性的磁性材料,在固定面41上设置铁磁性的铁片层,当二者相靠近时,会由于磁力作用而粘连。
在很多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中,粘附层30为粘性材料层。特别是优选实施例中,粘性材料层为可重复使用的粘性材料。所述可重复使用的粘性材料系指将粘附层与固定面剥离后,再将粘附层贴附到固定面上时,粘附层仍然具有和固定面粘连的性质,因此这样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可以多次使用。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可重复使用的粘性材料。例如3M公司生产的应用于便利贴的胶黏剂就是这样的粘性材料,使得同一便利贴可以多次粘贴。
在某些使用场合,可能需要与置于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中的电子设备进行有线信号连接,或对其进行充电。例如可能需要将音频插入到电子设备的音频接口,或将视频插头插入到电子设备的视频接口,或将USB连接线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数据接口中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部分实施例采用了如图16、图17所示的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边框内侧面101上设有向第一镂空部11延伸的连接头15,边框10向外延伸有连接线16,边框向外延伸有连接线16可以是由边框外侧面向外延伸,也可以是由边框正面向外延伸,连接头15与连接线16相连通。在使用时,可以将电子设备上的接口64与连接头15连接,然后将电子设备嵌置到边框10与窗片20形成的第一凹部12中,再将边框10贴附到固定面41上,通过粘附层30完成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固定。在上述实施例中,若边框与窗片采用弹性或挠性材料,则在连接连接头与电子设备相应接口时,可以通过施力改变边框与窗片的形状,使接头与接口的连接,以及将电子设备嵌设到第一凹部中的步骤更便利。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图22所示,在边框10上设有连通边框外侧面与边框内侧面供连接线进入的线孔19,所述线孔靠近边框内侧面的一端设有容置连接头拔插部712的第二凹部18,所述连接头插拔部712是指连接头71与接口64连接时未插入到接口的部分。与上述边框上直接设置连接头与连接线的实施例不同的,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单独的连接线70,将连接线70穿过线孔19,并将连接线端部的连接头插拔部712置于第二凹部18之中,然后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可以将电子设备上的接口64与连接头71连接,然后将电子设备嵌设到第一凹部12中,再进行固定结构的固定。
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边框时,在某些实施例中,线孔18的孔径小于连接头71,但可以通过边框10的形变,使得大于线孔孔径的连接头(两端连接头中的一端)可以穿过线孔18,这样可以保持在使用时线孔与连接线外表层的间隙很小或二者之间没有间隙实现紧接触,特别的,还可以使线孔18的孔径等于或小于连接线70的线径,这样还可以保证线孔18与连接线70的紧接触,以上设计可以在实现电子设备与外界有线连接充电/通讯的同时,兼顾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密闭性能,实现防水、防潮、防尘。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还包括线孔塞,所述线孔塞与第二凹部或线孔另一端的孔洞的形状相适配,可以塞入到第二凹部或线孔另一端的孔洞中,以封闭线孔,以实现当不使用连接线时,电子设备固定结构使用时的密闭性能,实现防水、防潮、防尘。
还有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边框10,边框设有连通边框外侧面与边框内侧面供连接线进入的线孔,所述线孔靠近边框内侧面的一端设有容置连接头插拔部的第二凹部18,且在边框上,开设有贯穿边框正面与线孔19的通槽17,或开设有贯穿边框背面与线孔19的通槽17,在使用时,将连接线70从边框正面或背面通过通槽17直接扣入到线孔19中,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线孔19的孔径等于或小于连接线70的线径,这样还可以保证线孔与连接线的紧接触,实现电子设备与外界有线连接充电/通讯的同时,兼顾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密闭性能,实现防水、防潮、防尘。
上述各实施例中,连接头71包括连接头插拔部与连接头连接部711,所述连接头连接部711是指连接头71与接口64连接时插入到接口的部分,所述连接头插拔部712是指连接头71与接口64连接时未插入到接口的部分。以常见的microUSB接头或miniUSB接头为例,连接头端部被金属包覆的,具有触点的部分为连接头连接部,连接头连接部之后,被绝缘塑胶包覆的供人手拔插捏持的部分为连接头插拔部。连接头与电子设备相连接的连接头连接部通常露于第二凹部之外,以便于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定位于固定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窗片、粘附层;
所述边框中部为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的侧壁为边框内侧面,边框外周的侧面为边框外侧面;
所述窗片与边框相固定,窗片覆盖边框第一镂空部,窗片为透电容触摸信号的透明材质制成;
边框内第一镂空部与窗片共同形成了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形状与电子设备的外形相适配;
所述粘附层位于边框背面,当粘附层与固定面相接触时,粘附层与固定面相粘连,当边框受到大于粘附层与固定面之间粘附力的外力剥离时,带有粘附层的边框与固定面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弹性边框或挠性边框,所述窗片为弹性窗片或挠性窗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材质为泡棉、橡胶、硅胶、塑料、纸片或弹性金属,所述窗片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亚克力或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片贴附于边框正面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片正面贴附有外框,所述外框中部为第二镂空部,第二镂空部与第一镂空部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所述边框为弹性边框或挠性边框,所述窗片为弹性窗片或挠性窗片,所述外框为弹性外框或挠性外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背面设置粘附层选自以下方式:粘附层覆盖边框背面,边框背面周向连续环布有粘附层,以及边框背面间隔布设有粘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正面为固定面,所述固定面板固定于安装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与粘附层分别为相互吸附的磁性材料层,或相互吸附磁性材料层与铁磁性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为粘性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材料层为可重复使用的粘性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内侧面上设有向第一镂空部延伸的连接头,边框向外延伸有连接线,所述连接头与连接线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设有连通边框外侧面与边框内侧面供连接线进入的线孔,所述线孔靠近边框内侧面的一端设有容置连接头插拔部的第二凹部,所述连接头插拔部是指连接头与接口连接时未插入到接口的部分。
CN201620072537.3U 2016-01-25 2016-01-25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8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2537.3U CN205318292U (zh) 2016-01-25 2016-01-25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2537.3U CN205318292U (zh) 2016-01-25 2016-01-25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18292U true CN205318292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0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253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8292U (zh) 2016-01-25 2016-01-25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182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615A (zh) * 2016-01-25 2016-04-13 林星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CN106346150A (zh) * 2016-09-22 2017-01-25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焊接不锈钢侧墙用定位夹紧工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615A (zh) * 2016-01-25 2016-04-13 林星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WO2017128491A1 (zh) * 2016-01-25 2017-08-03 林星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CN106346150A (zh) * 2016-09-22 2017-01-25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焊接不锈钢侧墙用定位夹紧工装
CN106346150B (zh) * 2016-09-22 2018-03-1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焊接不锈钢侧墙用定位夹紧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2053B (zh) 包括防水结构在内的电子设备
CN205318292U (zh)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CN2062821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4665803U (zh) 一种彩屏在冰箱上的固定方式
CN206363698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7028416U (zh) 一种热弯防爆有机玻璃手机保护膜
CN207949185U (zh) 可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套结构
CN10783527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060847U (zh) 智能终端
CN204993515U (zh) 可变面盖智能手机保护套
US20130230680A1 (en) Protective film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0631188U (zh) 多功能便携式粘胶袋
CN105487615A (zh) 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JP3175384U (ja) タッチパネル構造
CN210148867U (zh) 一种新型屏幕膜片
CN210867822U (zh) 一种手机单手架
CN107446517A (zh) 一种高抗冲击防静电保护膜
CN207541533U (zh) 一种磁吸拆分式平板电脑保护皮套
CN202421965U (zh) 具摆置及支撑功能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6129809U (zh) 一种在安装面上固定物体的固定结构
CN206933628U (zh) 一种手机保护套的复合成型结构
CN202502441U (zh) 可直立摆置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2918348U (zh) 一种手机后盖
CN207391327U (zh) 磁吸式荧幕膜片
CN107704141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8

Address after: Minhou County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0 Jing Xi Zhen Jing Xi Cun (No. 6 Fuzhou spring art workshop handicraft Co. Ltd three)

Patentee after: Fujian three Li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8 Jinshan Avenue rosan wide area No. 49 1002

Patentee before: Lin X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