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2939U - 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12939U CN205312939U CN201520978891.8U CN201520978891U CN205312939U CN 205312939 U CN205312939 U CN 205312939U CN 201520978891 U CN201520978891 U CN 201520978891U CN 205312939 U CN205312939 U CN 2053129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ouple
- level
- frame
- cent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包含有作为动力源的电机(1)、设置为与电机(1)的输出端口部联接输入轴(3)、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的输出齿轮轴(14)、设置在输入轴(3)和输出齿轮轴(14)之间并且具有一级太阳轮(4)和三级行星架(13)的行星减速模块,一级太阳轮(4)设置为与输入轴(3)联接并且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与三级行星架(13)联接,通过行星减速模块实现输入轴(3)与输出齿轮轴(14)之间的速比,通过电机(1)实现扭力输入,不再液力耦合器和常开式电磁制动器,因此简化了回转装置的部件,提高了回转装置的运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装置主要应用于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起重机械中,用于把起吊货物进行全方位的转向,因此回转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起重机械的部件,在现有的回转装置中,回转装置一般由电机或液压马达作为动力元件,驱动回转装置的行星减速机,减速机将电机或液压马达输入的转速降低、扭矩加大,进而带动与减速机连接在一起的输出齿轮,输出齿轮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回转支撑,再通过这最后一级减速实现塔机起重臂的回转运动,回转装置大都采用绕线式电机驱动,下连液力耦合器、常开式电磁制动器,连接的减速机采用一级定轴加两级行星传动方式,但这种技术方案存在的技术缺陷是:连接结构复杂、装配繁琐、连接精度低易引起制动效果差、且电磁制动器与液力耦合器需较大的壳体防护,调整与维修有难度,从而降低了回转装置的运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因此简化了回转装置的部件,提高了回转装置的运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作为动力源的电机、设置为与电机的输出端口部联接输入轴、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的输出齿轮轴、设置在输入轴和输出齿轮轴之间并且具有一级太阳轮和三级行星架的行星减速模块,一级太阳轮设置为与输入轴联接并且三级行星架设置为与三级行星架联接。
由于设计了电机、输入轴、输出齿轮轴和行星减速模块,通过行星减速模块实现输入轴与输出齿轮轴之间的速比,通过电机实现扭力输入,不再液力耦合器和常开式电磁制动器,因此简化了回转装置的部件,提高了回转装置的运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多级行星减速模块叠加减速的方式把电机、输入轴、输出齿轮轴和行星减速模块相互联接,行星减速模块设置为至少三级行星减速模块。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包含有连接盘和轴承座,行星减速模块设置为包含有一级行星轮、齿圈、一级行星架、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二级行星架、三级太阳轮和三级行星轮,电机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连接盘与输入轴联接并且一级太阳轮、二级太阳轮和三级太阳轮设置为套装在输入轴上,一级太阳轮设置为与输入轴联接并且二级太阳轮和三级太阳轮设置为与输入轴转动式联接,一级太阳轮设置为与一级行星轮啮合式联接并且一级行星轮设置为与齿圈啮合式联接,一级行星架设置为与一级行星轮联接并且一级行星架同时与二级太阳轮联接,二级太阳轮设置为与二级行星轮啮合式联接并且二级行星轮设置为与齿圈啮合式联接,二级行星架设置为与二级行星轮联接并且二级行星架同时与三级太阳轮联接,三级太阳轮设置为与三级行星轮啮合式联接并且三级行星轮设置为与齿圈啮合式联接,三级行星架设置为与三级行星轮联接并且三级行星架设置为与输出齿轮轴联接,输出齿轮轴设置在轴承座中并且输出齿轮轴设置为与轴承座转动式联接,齿圈和轴承座设置为与主机机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机设置为变频式电机。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齿圈设置为筒状体并且齿圈设置为套装在一级行星轮、二级行星轮和三级行星轮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级行星架设置在一级行星轮的侧面部并且一级行星架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一级行星轮联接,二级行星架设置在二级行星轮的侧面部并且二级行星架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二级行星轮联接,三级行星架设置在三级行星轮的侧面部并且三级行星架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三级行星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级行星架设置为通过齿套与二级太阳轮联接并且二级行星架设置为通过键槽体与三级太阳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机的输出端部的中心线、输入轴的中心线、一级太阳轮的中心线、一级行星轮的中心线、齿圈的中心线、二级太阳轮的中心线、二级行星轮的中心线、三级太阳轮的中心线、三级行星轮的中心线、输出齿轮轴的中心线和轴承座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采用塔式回转变频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本身带制动功能,采用变频电机,又可去掉液力偶合器。此时回转减速机与电机的连接即非常简单,中间部分去掉了偶合器、偶合器支承套筒、电磁制动器、滑动摩擦盘以及以上几部分连接的轴或轴套,由于连接部分长度长,连接时需要的轴或套的加工工艺及要求也相对复杂,但各部分的维修、拆装相对繁琐。出现异常的可能性比新型塔机回转机构大。综上分析新型变频电机驱动的回转机构具有结构新颖、安装方便、可以实现无级调速、柔性制动、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在本技术方案中,一级行星减速模块是指包含有一个太阳轮、一个行星轮、一个齿圈和一个行星架。
在本技术方案中,多级行星减速模块叠加减速的电机、输入轴、输出齿轮轴和行星减速模块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电机1、连接盘2、输入轴3、一级太阳轮4、一级行星轮6、齿圈7、一级行星架8、二级太阳轮9、二级行星轮10、二级行星架11、三级太阳轮12、三级行星轮5、三级行星架13、输出齿轮轴14和轴承座15,电机1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连接盘2与输入轴3联接并且一级太阳轮4、二级太阳轮9和三级太阳轮12设置为套装在输入轴3上,一级太阳轮4设置为与输入轴3联接并且二级太阳轮9和三级太阳轮12设置为与输入轴3转动式联接,一级太阳轮4设置为与一级行星轮6啮合式联接并且一级行星轮6设置为与齿圈7啮合式联接,一级行星架8设置为与一级行星轮6联接并且一级行星架8同时与二级太阳轮9联接,二级太阳轮9设置为与二级行星轮10啮合式联接并且二级行星轮10设置为与齿圈7啮合式联接,二级行星架11设置为与二级行星轮10联接并且二级行星架11同时与三级太阳轮12联接,三级太阳轮12设置为与三级行星轮5啮合式联接并且三级行星轮5设置为与齿圈7啮合式联接,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与三级行星轮5联接并且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与输出齿轮轴14联接,输出齿轮轴14设置在轴承座15中并且输出齿轮轴14设置为与轴承座15转动式联接,齿圈7和轴承座15设置为与主机机架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设置为变频式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齿圈7设置为筒状体并且齿圈7设置为套装在一级行星轮6、二级行星轮10和三级行星轮5上。
在本实施例中,一级行星架8设置在一级行星轮6的侧面部并且一级行星架8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一级行星轮6联接,二级行星架11设置在二级行星轮10的侧面部并且二级行星架11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二级行星轮10联接,三级行星架13设置在三级行星轮5的侧面部并且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三级行星轮5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一级行星架8设置为通过齿套与二级太阳轮9联接并且二级行星架11设置为通过键槽体与三级太阳轮12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的输出端部的中心线、输入轴3的中心线、一级太阳轮4的中心线、一级行星轮6的中心线、齿圈7的中心线、二级太阳轮9的中心线、二级行星轮10的中心线、三级太阳轮12的中心线、三级行星轮5的中心线、输出齿轮轴14的中心线和轴承座15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电机驱动输入轴3,输入轴3与一级太阳轮4连接,一级太阳轮4将动力传递至一级行星轮6,通过一级行星齿轮6传递扭矩至一、二、三级一体的齿圈7,同时一级行星齿轮6又驱动与其通过轴承进行连接的一级行星架8;一级行星架8通过齿套驱动二级太阳轮9,同样的道理二级行星齿轮10又传递扭矩至二级行星架11;二级行星架11再通过花键连接驱动三级太阳轮12,同理传递至三级行星架13,三级行星架将动力传递至输出齿轮轴14,输出齿轮与塔机主机的回转支撑啮合,实现减速的传动。齿圈7与轴承座15分别加工出一个连接止口与主机机架连接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电机1、输入轴3、输出齿轮轴14和行星减速模块,通过行星减速模块实现输入轴3与输出齿轮轴14之间的速比,通过电机1实现扭力输入,不再液力耦合器和常开式电磁制动器,因此简化了回转装置的部件,提高了回转装置的运动性能。
2、由于设计了一级太阳轮4、一级行星轮6、齿圈7、一级行星架8、二级太阳轮9、二级行星轮10、二级行星架11、三级太阳轮12、三级行星轮5和三级行星架13,实现了三级行星减速。
3、由于设计了连接盘2和轴承座15,提高了输入轴3和输出齿轮轴14的运动性能。
4、由于设计了电机1、连接盘2、输入轴3、一级太阳轮4、一级行星轮6、齿圈7、一级行星架8、二级太阳轮9、二级行星轮10、二级行星架11、三级太阳轮12、三级行星轮5、三级行星架13、输出齿轮轴14和轴承座15,优化了部件的布置,简化了体积。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多级行星减速模块叠加减速的电机1、输入轴3、输出齿轮轴14和行星减速模块联接的其它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作为动力源的电机1、设置为与电机1的输出端口部联接输入轴3、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的输出齿轮轴14、设置在输入轴3和输出齿轮轴14之间并且具有一级太阳轮4和三级行星架13的行星减速模块,一级太阳轮4设置为与输入轴3联接并且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与三级行星架13联接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作为动力源的电机(1)、设置为与电机(1)的输出端口部联接输入轴(3)、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的输出齿轮轴(14)、设置在输入轴(3)和输出齿轮轴(14)之间并且具有一级太阳轮(4)和三级行星架(13)的行星减速模块,一级太阳轮(4)设置为与输入轴(3)联接并且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与三级行星架(13)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多级行星减速模块叠加减速的方式把电机(1)、输入轴(3)、输出齿轮轴(14)和行星减速模块相互联接,行星减速模块设置为至少三级行星减速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连接盘(2)和轴承座(15),行星减速模块设置为包含有一级行星轮(6)、齿圈(7)、一级行星架(8)、二级太阳轮(9)、二级行星轮(10)、二级行星架(11)、三级太阳轮(12)和三级行星轮(5),电机(1)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连接盘(2)与输入轴(3)联接并且一级太阳轮(4)、二级太阳轮(9)和三级太阳轮(12)设置为套装在输入轴(3)上,一级太阳轮(4)设置为与输入轴(3)联接并且二级太阳轮(9)和三级太阳轮(12)设置为与输入轴(3)转动式联接,一级太阳轮(4)设置为与一级行星轮(6)啮合式联接并且一级行星轮(6)设置为与齿圈(7)啮合式联接,一级行星架(8)设置为与一级行星轮(6)联接并且一级行星架(8)同时与二级太阳轮(9)联接,二级太阳轮(9)设置为与二级行星轮(10)啮合式联接并且二级行星轮(10)设置为与齿圈(7)啮合式联接,二级行星架(11)设置为与二级行星轮(10)联接并且二级行星架(11)同时与三级太阳轮(12)联接,三级太阳轮(12)设置为与三级行星轮(5)啮合式联接并且三级行星轮(5)设置为与齿圈(7)啮合式联接,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与三级行星轮(5)联接并且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与输出齿轮轴(14)联接,输出齿轮轴(14)设置在轴承座(15)中并且输出齿轮轴(14)设置为与轴承座(15)转动式联接,齿圈(7)和轴承座(15)设置为与主机机架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电机(1)设置为变频式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齿圈(7)设置为筒状体并且齿圈(7)设置为套装在一级行星轮(6)、二级行星轮(10)和三级行星轮(5)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一级行星架(8)设置在一级行星轮(6)的侧面部并且一级行星架(8)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一级行星轮(6)联接,二级行星架(11)设置在二级行星轮(10)的侧面部并且二级行星架(11)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二级行星轮(10)联接,三级行星架(13)设置在三级行星轮(5)的侧面部并且三级行星架(13)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三级行星轮(5)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一级行星架(8)设置为通过齿套与二级太阳轮(9)联接并且二级行星架(11)设置为通过键槽体与三级太阳轮(12)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其特征是:电机(1)的输出端部的中心线、输入轴(3)的中心线、一级太阳轮(4)的中心线、一级行星轮(6)的中心线、齿圈(7)的中心线、二级太阳轮(9)的中心线、二级行星轮(10)的中心线、三级太阳轮(12)的中心线、三级行星轮(5)的中心线、输出齿轮轴(14)的中心线和轴承座(15)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78891.8U CN205312939U (zh) | 2015-12-01 | 2015-12-01 | 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78891.8U CN205312939U (zh) | 2015-12-01 | 2015-12-01 | 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12939U true CN205312939U (zh) | 2016-06-15 |
Family
ID=56314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78891.8U Active CN205312939U (zh) | 2015-12-01 | 2015-12-01 | 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1293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58984A (zh) * | 2022-09-19 | 2022-11-01 | 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塔吊的回转动力模块总成及智能塔吊 |
-
2015
- 2015-12-01 CN CN201520978891.8U patent/CN20531293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58984A (zh) * | 2022-09-19 | 2022-11-01 | 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塔吊的回转动力模块总成及智能塔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82598A (zh) | 起重机用差动行星减速机 | |
CN101993012B (zh) | 电动手摇一体化行星驱动装置 | |
CN107559383A (zh) | 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 | |
CN205312939U (zh) | 基于变频电机的回转装置 | |
CN203585256U (zh) | 起重机行星差动减速机 | |
CN104925689A (zh) | 一种新型卷扬机构 | |
CN200999187Y (zh) | 钢丝绳电动葫芦的行星减速器 | |
CN201386759Y (zh) | 一种变速箱 | |
CN205298420U (zh) | 同向双输出行星减速器 | |
CN201513542U (zh) | 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减速机 | |
CN203856971U (zh) | 起重机用差动行星减速机 | |
CN202612486U (zh) | 一种行星减速箱压裂泵驱动装置 | |
CN205367550U (zh) | 用于塔式起重机的起升装置 | |
CN201944218U (zh) | 双向套轴减速机 | |
CN203560366U (zh) | 多级齿轮传动装置 | |
CN201614223U (zh) | 双卷筒起重升降机 | |
CN206426761U (zh) | 一种挖掘机的驱动桥 | |
CN210661218U (zh) | 一种垂直输出的齿轮箱 | |
CN107061633A (zh) | 一种大扭矩齿轮传动装置 | |
CN208814559U (zh) | 一种转角联接内藏式提升卷扬装置 | |
CN103644265A (zh) | 工程机械及其行星减速机构 | |
CN210830338U (zh) | 一种新型两级行星减速器 | |
CN101618821A (zh) | 双卷筒起重升降机 | |
CN205328500U (zh) | 用于塔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的行星减速装置 | |
CN208185355U (zh) | 一种具有差动轮系的辊压机用减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