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8613U -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8613U
CN205308613U CN201620088758.XU CN201620088758U CN205308613U CN 205308613 U CN205308613 U CN 205308613U CN 201620088758 U CN201620088758 U CN 201620088758U CN 205308613 U CN205308613 U CN 205308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board
flue
whirlwind
switch
spindle n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87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xi Xingguang Hot Blast Sto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xi Xingguang Hot Blast Sto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xi Xingguang Hot Blast Sto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xi Xingguang Hot Blast Sto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887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8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8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86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热风炉除尘设备,尤其涉及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结构是在多组旋风子组之间的进烟道内横向设有闸板,将各组旋风子组分隔,闸板轴头相应连接一组低速自锁式电机、位置触杆;电气控制部分的流量传感器设置在进烟道中靠近进烟口的一侧,其流量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柜的流量信号输入端,闸板关闭行程开关、闸板开启行程开关分别接入控制柜,控制柜连接自锁式低速电机。本实用新型根据锅炉热风炉实际运行负荷,即排烟量的变化,关闭或开启一组或几组旋风子组,从而有效保证通过旋风子的烟气速度能够维持在某一最佳范围内,实现自动控制,达到除尘效率始终处于最高效率状态,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热风炉除尘设备,尤其涉及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多管式旋风除尘器(简称:多管除尘器)因价格低廉被工业用燃煤锅炉和热风炉广泛采用,但多它的除尘效率与气流切向速度平方成正比,锅炉运行负荷根据天气温度长期处在变化当中,即锅炉运行负荷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根据天气特点,锅炉长期处于半负荷运行状态,此时进入除尘器烟气度不到8m/s,有些锅炉除尘器配备还不合理,烟气速度还不到5m/s,监测表明,该类除尘器年平均除尘效率不到40%,完全不能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不足,根据锅炉热风炉实际运行负荷,即排烟量的变化,通过自动控制的办法,达到除尘效率始终处于最高效率状态的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结构包括排烟道1,进烟口2,进烟道3,壳体4,除尘器支架5,灰斗6,旋风子组7,旋风子组7由多个旋风子组成,每个旋风子结构均包括下部的除尘段8、上部的排气管9;排气管9设置在进烟道3中;
其结构还包括闸板10,位置触杆14,闸板轴头15,电气控制部分;
旋风子组7至少有两组;
每两个旋风子组7之间的进烟道3内横向对称设有闸板轴头15并伸出进烟道3;在进烟道3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闸板10,每个闸板10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闸板轴头15固定;在进烟道3外部,每个闸板轴头15上固定设有位置触杆14。
电气控制部分结构包括控制柜11,流量传感器12,低速自锁式电机13,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低速自锁式电机13至少设有一个;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和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数量与低速自锁式电机13数量相对应;流量传感器12的流量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柜11的流量信号输入端,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分别接入控制柜11,控制柜11的正转信号输出端连接自锁式低速电机13的正转信号输入端,控制柜11的反转信号输出端连接自锁式低速电机13的反转信号输入端。
流量传感器12设置在进烟道3中靠近进烟口2的一侧。
每一组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设置在进烟道3的外部,靠近相应的闸板轴头15处。
每个低速自锁式电机13分别与相应的闸板轴头15连接。
闸板10的形状和尺寸与进烟道3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吻合,使闸板10镶嵌在进烟道3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根据锅炉热风炉实际运行负荷,即排烟量的变化,将除尘器旋风子划分为一组或几组,在运行中自动按照锅炉或热风炉实际运行负荷,关闭或开启一组或几组旋风子组,从而有效保证通过旋风子的烟气速度能够维持在某一最佳范围内,实现自动控制,达到除尘效率始终处于最高效率状态,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的电路控制及结构俯视图;
图中,1排烟道,2进烟口,3进烟道,4壳体,5除尘器支架,6灰斗,7为旋风子组,8除尘段,9排气管,10闸板,11控制柜,12流量传感器,13低速自锁式电机,14位置触杆,15闸板轴头,16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7闸板开启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结构包括排烟道1,进烟口2,进烟道3,壳体4,除尘器支架5,灰斗6,旋风子组7,旋风子组7由多个旋风子组成,每个旋风子结构均包括下部的除尘段8、上部的排气管9;排气管9设置在进烟道3中;
本实施例中旋风子组7有两组;
每两个旋风子组7之间的进烟道3内横向对称设有闸板轴头15并伸出进烟道3;在进烟道3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闸板10,每个闸板10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闸板轴头15固定;在进烟道3外部,每个闸板轴头15上固定设有位置触杆14。
电气控制部分结构包括控制柜11,流量传感器12,低速自锁式电机13,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低速自锁式电机13至少设有一个;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和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数量与低速自锁式电机13数量相对应;流量传感器12的流量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柜11的流量信号输入端,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分别接入控制柜11,控制柜11的正转信号输出端连接自锁式低速电机13的正转信号输入端,控制柜11的反转信号输出端连接自锁式低速电机13的反转信号输入端。
流量传感器12设置在进烟道3中靠近进烟口2的一侧。一个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和一个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为一组,每一组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设置在进烟道3的外部,靠近相应的闸板轴头15处。
如果有多个旋风子组7,则每两个旋风子组7之间设置闸板轴头15,装有一个闸板10,每个低速自锁式电机13分别与相应的闸板轴头15连接。
闸板10的形状和尺寸与进烟道3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吻合,使闸板10镶嵌在进烟道3中。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按照理论计算的方法,计算出除尘器烟气速度最佳上线为w1(对应烟气最佳上线流量Q1),最佳下线速度为w2(对应烟气最佳下线流量Q2),按此参数将多管除尘器旋风子划分为2组或2组以上,科学配置每组旋风子的数量。每组旋风子中间在进烟道3内由闸板10隔开,关闭后互不相通,闸板10由低速自锁式电机13拖动,由流量传感器12和控制柜11控制,根据预设流量参数及当前流量及时准确控制隔板10开启或关闭,使旋风子除尘段8内的烟气速度维持在w1-w2范围内,实现除尘效率始终处于最高效率状态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将多管除尘器旋风子划分为2组,即在进烟道3内设有一个闸板10,因此设置一个低速自锁式电机13,一组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来控制闸板10。
工作时,流量传感器12连续监测当前烟气流量,当监测到流量参数达到预设下限流量Q1时,流量传感器12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柜11,控制柜11将指令传输给低速自锁式电机13,低速自锁式电机13正转转动,带动闸板轴头15和位置触杆14及闸板10逆时针旋转,当闸板10逆时针旋转到III位置(闸板10全关闭位置)时,位置触杆14同时旋转到I位并与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触碰,此时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将触碰信号传输给控制柜11,控制柜11向低速自锁式电机13发出指令,停止转动,此时闸板10将两个旋风子组7的进烟道3隔开,靠近进烟口2的第一组旋风子组7处于工作状态,进行烟气除尘,而另一组则处于停机状态。
当流量传感器12监测到流量参数达到预设上限限流量Q2时,流量传感器12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柜11,控制柜11将指令传输给低速自锁式电机13,低速自锁式电机13反转转动,带动闸板轴头15和位置触杆14及闸板10顺时针旋转,当闸板10顺时针旋转到IV位置(闸板10全开启位置)时,位置触杆14同时旋转到II位并与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触碰,此时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将触碰信号传输给控制柜11,控制柜11向低速自锁式电机13发出指令,停止转动,此时闸板10将两个旋风子组7的进烟道3连通,两个旋风子组7全部处于工作状态。
按照上述流程周而复始,使旋风子除尘段8内的烟气速度维持在w1——w2范围内,实现除尘效率始终处于最高效率状态的目的。

Claims (6)

1.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结构包括排烟道(1),进烟口(2),进烟道(3),壳体(4),除尘器支架(5),灰斗(6),旋风子组(7),旋风子组(7)由多个旋风子组成,每个旋风子结构均包括下部的除尘段(8)、上部的排气管(9);排气管(9)设置在进烟道(3)中;
其特征是: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还包括闸板(10),位置触杆(14),闸板轴头(15),电气控制部分;
旋风子组(7)至少有两组;
每两个旋风子组(7)之间的进烟道(3)内横向对称设有闸板轴头(15)并伸出进烟道(3);在进烟道(3)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闸板(10),每个闸板(10)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闸板轴头(15)固定;在进烟道(3)外部,每个闸板轴头(15)上还固定连接有位置触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特征是:电气控制部分结构包括控制柜(11),流量传感器(12),低速自锁式电机(13),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
低速自锁式电机(13)至少有一个;
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和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数量与低速自锁式电机(13)数量相对应;
流量传感器(12)的流量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柜(11)的流量信号输入端;每组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分别接入控制柜(11),控制柜(11)的正转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相应的自锁式低速电机(13)的正转信号输入端,控制柜(11)的反转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相应的自锁式低速电机(13)的反转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特征是:流量传感器(12)设置在除尘器进烟道(3)中靠近进烟口(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特征是:每一组闸板关闭行程开关(16)、闸板开启行程开关(17)均设置在进烟道(3)的外部,靠近相应的闸板轴头(15)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特征是:每个低速自锁式电机(13)分别与相应的闸板轴头(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特征是:闸板(10)的形状和尺寸与进烟道(3)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吻合,使闸板(10)镶嵌在进烟道(3)中。
CN201620088758.XU 2016-01-22 2016-01-22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8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8758.XU CN205308613U (zh) 2016-01-22 2016-01-22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8758.XU CN205308613U (zh) 2016-01-22 2016-01-22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8613U true CN205308613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875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8613U (zh) 2016-01-22 2016-01-22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86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3092A (zh) * 2016-01-22 2016-05-18 鸡西市星光热风炉制造有限公司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3092A (zh) * 2016-01-22 2016-05-18 鸡西市星光热风炉制造有限公司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CN105583092B (zh) * 2016-01-22 2024-02-13 鸡西市星光热风炉制造有限公司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0617B (zh) 一种电厂用循环环保锅炉
CN202824051U (zh) 中央除尘装置
CN201613098U (zh) 冶炼炉烟气收集消烟除尘装置
CN205308613U (zh)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CN204438164U (zh) 基于单引风机的锅炉机组烟道控制装置
CN203375464U (zh) 火电厂脱硫烟气系统中的联动式引风装置
CN201343547Y (zh) 用于通风竖井和转炉二次烟气的除尘系统
CN206008341U (zh) 鼓风炉脱硫除尘系统
CN204374732U (zh) 一种石膏板生产原热控制系统
CN204320002U (zh) 冲天炉的简易烟气除尘装置
CN105583092B (zh) 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
CN209067530U (zh) 一种除尘风机变频控制系统
CN101838716A (zh) 一种转炉煤气高温除尘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CN103335325B (zh) 火电厂脱硫烟气系统中的联动式引风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5079627U (zh) 一种熔炉废气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8687755U (zh) 一种灰斗蒸汽加热控制系统
CN204675149U (zh) 一种飞灰输送系统排堵装置
CN107168223A (zh) 一种出焦除尘风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3480282U (zh) 余热锅炉除灰机自动控制装置
CN206109293U (zh) 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器排灰系统点动反转电气控制
CN2883370Y (zh) 出焦、装煤二合一集尘干管装置
CN216856160U (zh) 一种新型诱导风机启动的负压除尘系统
CN203874605U (zh) 一种除尘器加热系统
CN103399550A (zh) 余热锅炉除灰机自动控制系统
CN203389442U (zh) 一种自动卸灰的陶瓷多管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