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6731U - 多功能锅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6731U
CN205306731U CN201620043348.3U CN201620043348U CN205306731U CN 205306731 U CN205306731 U CN 205306731U CN 201620043348 U CN201620043348 U CN 201620043348U CN 205306731 U CN205306731 U CN 205306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food
central authorities
pot
shallow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33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斌
温演涛
徐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lip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33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6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6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6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具,锅具包括有用于烹饪食物的锅体,锅体大致呈浅盘状,在锅体的大致中央区域设置有隔离高筒件,隔离高筒件把锅体的烹饪腔分隔为中央深腔以及围绕在中央深腔外周的环形浅腔,还包括有能够对放置到锅体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加热器设置在锅体的下面;在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靠近中央深腔的一侧设置有整体上呈环形的储油凹坑,储油凹坑环绕在中央深腔的外周;环形浅腔的腔底壁向储油凹坑方向逐步向下倾斜设置。这样有利于把油脂从食物上分离出来并进行收集,减少或避免食物过多地浸泡在油脂中以及减少食物浸泡在油脂中的时间,减少食物的油腻感,使由环形浅腔煎制或炒制而成的食物更为健康。

Description

多功能锅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具,所述锅具具有能够用于水煮食物的中央深腔,以及能够用于煎制或炒制食物的环形浅腔。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的多功能锅具是一种分隔出多个烹饪区的锅具,多个所述烹饪区能够同时或分别加热工作并对放置到其上的食物分别进行煮制或炒制、煎制。这类锅具具有了不同的烹饪空间从而能够同时对不同的食物分别进行不同的烹饪制作。为此,这类多功能锅具得到了现代人的喜爱。在专利号为9322190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对这类多功能锅具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作了介绍,具体是这样的,专利93221900.4中披露的是一种烧烤火锅,所述烧烤火锅由煮锅、烤盘和烤盘脚三部分组成,在所述烤盘上开有中央孔,所述煮锅放置在所述中央孔内,所述中央孔与所述烤盘内边配合。在所述烤盘上设置有3至10个间隔。这样,在所述煮锅煮食物时,能够同时加热所述烤盘。在所述烤盘可对食物进行煎、炒等烹饪制作。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93221900.4披露的所述烧烤火锅虽然具有能够把食物放置在不同烹饪区从而对食物进行不同烹饪制作的功能,但是经过我们多次反复使用后发现,所述烧烤火锅仍具有诸多不尽人意的缺陷。最为突出的是,在使用所述烤盘进行煎制食物时,预先放置到所述烤盘内的油脂以及从食物中释放的油脂会积聚在食物的周围,食物过多地被油脂浸泡无疑会影响到食物的口感,使食物过于油腻,而且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旨在对锅具的结构进行改进,使所述多功能锅具保留具有不同的烹饪区从而能够对不同的食物进行不同的烹饪制作,并且当使用所述锅具对食物进行煎制时,能够使食物适当地与油脂分离,从而优化所述食物的口感,减少食物的油腻度。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有用于烹饪食物的锅体,所述锅体大致呈浅盘状,在所述锅体的大致中央区域设置有隔离高筒件,所述隔离高筒件把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分隔为中央深腔以及围绕在所述中央深腔外周的环形浅腔,还包括有能够对放置到所述锅体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下面;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靠近所述中央深腔的一侧设置有整体上呈环形的储油凹坑,所述储油凹坑环绕在所述中央深腔的外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向所述储油凹坑方向逐步向下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围绕在所述中央深腔外周的环形浅腔特征,限定了所述中央深腔和所述环形浅腔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中央深腔位于所述环形浅腔所环绕的中央空间内。这样,不论使用者站在所述锅具的任何方位,例如前方、后方还是侧方都能够在不越过所述中央深腔的情况下把食物放置到所述环形浅腔内,避免所述中央深腔内的热蒸汽向上飞腾而灼伤人手。
其中,所述中央深腔的内容腔具有比较大的高度,这样可以在所述中央深腔内存放比较多的水或食物进行煮制。
其中,所述环形浅腔的内容腔具有比较小的高度,为此,所述环形浅腔比较矮,适用于对食物进行煎制或炒制,从而能够直接观察到食物的煎制或炒制效果,以及便于对食物进行翻转。
其中,所述储油凹坑具有坑腔,所述坑腔具有上敞口,所述环形浅腔内的油脂能够集聚到所述储油凹坑内。
其中,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向所述储油凹坑方向逐步向下倾斜设置,为此,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靠近所述储油凹坑的一端矮于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远离所述储油凹坑的一端,这样,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具有从外周向中央方向逐步向下倾斜的趋势,借助上述倾斜趋势有利于把所述环形浅腔的油脂引导到所述储油凹坑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隔离高筒件把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分隔为中央深腔以及围绕在所述中央深腔外周的环形浅腔,为此在所述锅体上至少具有了两个不同的烹饪腔,并且所述中央深腔和所述环形浅腔不同高度的设置,使所述中央深腔能够适用于煮制,而所述环形浅腔能够适用与煎制或炒制。这样,所述锅具具有了适用于不同烹饪方式的烹饪腔。
2.由于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靠近所述中央深腔的一侧设置有整体上呈环形的储油凹坑,所述储油凹坑环绕在所述中央深腔的外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向所述储油凹坑方向逐步向下倾斜设置,为此,所述环形浅腔内的油脂能够借助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的倾斜趋势自动聚集到所述储油凹坑内,从而有利于把油脂从食物上分离出来并进行收集,减少或避免食物过多地浸泡在油脂中以及减少食物浸泡在油脂中的时间,减少食物的油腻感,使由所述环形浅腔煎制或炒制而成的食物更为健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筋条,相邻的所述凸起筋条之间形成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向所述储油凹坑方向延伸。这样,食物可以放置到所述凸起筋条之上进行煎制或炒制,食物受热所产生的油脂将滴落到所述凸起筋条之间形成导油通道上,并随所述导油通道的引导流入所述储油凹坑。而且,所述凸起筋条还能够减少食物与预先放置的油脂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或避免所述食物过多地浸泡在油脂中。为此,所述凸起筋条能够进一步便于食物与油脂分离,减少食物的油腻感,从而使得食物不会太油腻,口感更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隔离高筒件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一起。所述隔离高筒件可以为独立制造的筒体,然后通过焊接等连接工艺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一起;又或者,所述隔离高筒件与所述锅体采用一体成型,例如一体铸造的制造方法而固定连接一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贴紧在所述环形浅腔或中央深腔上。这样,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器对所述环形浅腔或中央深腔进行温度控制,能够避免食物过渡加热而出现焦糊,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所述锅体温度过高而出现火灾等破坏性意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加热器同时布局在所述环形浅腔和所述中央深腔的下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能够盖压在所述中央深腔的腔口部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环形浅腔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把柄部。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用于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锅具中,特别是需要分区域分别对不同的食物进行煮制或炒制、煎制的多功能锅具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功能锅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功能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功能锅具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锅具100,所述锅具包括有用于烹饪食物的锅体2,所述锅体2大致呈浅盘状,在所述锅体2的大致中央区域设置有隔离高筒件211,所述隔离高筒件211与所述锅体2固定连接一起,所述隔离高筒件211把所述锅体2的烹饪腔分隔为中央深腔21以及围绕在所述中央深腔21外周的环形浅腔22,还包括有能够对放置到所述锅体2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的加热器5,所述加热器5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下面。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5同时布局在所述环形浅腔22和所述中央深腔21的下面。在所述述中央深腔21的腔口部盖压有锅盖1。而为了方便提拿所述锅体2,在所述环形浅腔22的外侧壁221上还设置有4个把柄部3。
其中,所述围绕在所述中央深腔21外周的环形浅腔22特征,限定了所述中央深腔21和所述环形浅腔22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中央深腔21位于所述环形浅腔22所环绕的中央空间内。这样,不论使用者站在所述锅具的任何方位,例如前方、后方还是侧方都能够在不越过所述中央深腔21的情况下把食物放置到所述环形浅腔22内,避免所述中央深腔21内的热蒸汽向上飞腾而灼伤人手。其次,所述中央深腔21的内容腔具有比较大的高度,这样可以在所述中央深腔21内存放比较多的水或食物进行煮制。而相对的,所述环形浅腔22的内容腔具有比较小的高度,为此,所述环形浅腔22比较矮,适用于对食物进行煎制或炒制,从而能够直接观察到食物的煎制或炒制效果,以及能够便于翻转食物。综上所述,所述中央深腔21和所述环形浅腔22不同高度的设置,使所述中央深腔21能够适用于煮制,而所述环形浅腔22能够适用于煎制或炒制。这样,所述锅具具有了适用于不同烹饪方式的烹饪腔,具有同时煮制食物,以及炒制或煎制食物的功能。
当在所述环形浅腔22内炒制或煎制食物时,为了减少预先放置到所述环形浅腔22内的油脂以及从食物中释放的油脂会积聚在食物的周围而使食物过于油腻,我们对所述环形浅腔22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222上靠近所述中央深腔21的一侧设置有整体上呈环形的储油凹坑224,所述储油凹坑224环绕在所述中央深腔21的外周;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向所述储油凹坑224方向逐步向下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储油凹坑224具有坑腔,而所述坑腔设置有上敞口部,所述环形浅腔22内的油脂能够通过所述上敞口部集聚到所述储油凹坑22的坑腔内。
其中,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向所述储油凹坑224方向逐步向下倾斜设置,为此,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靠近所述储油凹坑224的一端矮于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远离所述储油凹坑224的一端,这样,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具有从外周向中央方向逐步向下倾斜的趋势,借助上述倾斜趋势有利于把所述环形浅腔22的油脂引导到所述储油凹坑224内。从而有利于把油脂从食物上分离出来并进行收集,减少或避免食物过多地浸泡在油脂中以及减少食物浸泡在油脂中的时间,减少食物的油腻感,使由所述环形浅腔煎制或炒制而成的食物更为健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筋条223,相邻的所述凸起筋条223之间形成导油通道225,所述导油通道225向所述储油凹坑224方向延伸。这样,食物可以放置到所述凸起筋条223之上进行煎制或炒制,食物受热所产生的油脂将滴落到所述凸起筋条223之间形成的导油通道225上,并随所述导油通道225的引导而流入所述储油凹坑224内。而且,所述凸起筋条223还能够减少食物与预先放置的油脂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或避免所述食物过多地浸泡在油脂中。为此,所述凸起筋条223能够进一步便于食物与油脂分离,减少食物的油腻感,从而使得食物不会太油腻,口感更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环形浅腔22的腔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点(图中未画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温度感应器4,所述温度感应器4贴紧在所述环形浅腔22或中央深腔21上。这样,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器4对所述环形浅腔22或中央深腔21进行温度控制,能够避免食物过渡加热而出现焦糊,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所述锅体2温度过高而出现火灾等破坏性意外。

Claims (8)

1.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有用于烹饪食物的锅体,所述锅体大致呈浅盘状,在所述锅体的大致中央区域设置有隔离高筒件,所述隔离高筒件把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分隔为中央深腔以及围绕在所述中央深腔外周的环形浅腔,还包括有能够对放置到所述锅体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下面;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靠近所述中央深腔的一侧设置有整体上呈环形的储油凹坑,所述储油凹坑环绕在所述中央深腔的外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向所述储油凹坑方向逐步向下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筋条,相邻的所述凸起筋条之间形成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向所述储油凹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浅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高筒件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贴紧在所述环形浅腔或中央深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同时布局在所述环形浅腔和所述中央深腔的下面。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能够盖压在所述中央深腔的腔口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浅腔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把柄部。
CN201620043348.3U 2016-01-18 2016-01-18 多功能锅具 Active CN205306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3348.3U CN205306731U (zh) 2016-01-18 2016-01-18 多功能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3348.3U CN205306731U (zh) 2016-01-18 2016-01-18 多功能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6731U true CN205306731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0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3348.3U Active CN205306731U (zh) 2016-01-18 2016-01-18 多功能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6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6810A (en) Poultry frying apparatus
KR102096791B1 (ko) 에어프라이어, 오븐 등 간접열을 이용한 조리기구용 실리콘 냄비
EP3085287A1 (en) Cooking device
JP2007325864A (ja) 油揚げ装置及び油揚げ調理方法
CN205306731U (zh) 多功能锅具
CN204427642U (zh) 一种新型蒸烤锅
CN204743719U (zh) 电热烧烤两用锅
CN213787006U (zh) 一种电热多功能油炸锅
CN209346741U (zh) 一种烹饪用具
KR200406364Y1 (ko) 다용도 사각 음식조리기구
CN204797639U (zh) 一种多功能油炸锅
KR20160093836A (ko) 고기가 눌어붙지 않는 석쇠
CN218552132U (zh) 空气炸锅及用于空气炸锅的锅篮层架
KR200412774Y1 (ko) 전기 구이기
KR101867087B1 (ko) 조리용기용 덮개
JP2005125061A (ja) 間接加熱式調理板
CN217118190U (zh) 一种带蒸汽的煎烤机
CN214259081U (zh) 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
CN108742175A (zh) 一种防油溅电热锅
CN211049139U (zh) 一种米汤容器
CN211299581U (zh) 多功能锅及餐桌
CN105816015A (zh) 一种智能蒸汽电饭锅
CN216675525U (zh) 炸篮和烹饪装置
KR200365191Y1 (ko) 3가지 이상의 복합메뉴를 제공하는 로스터
CN211155248U (zh) 一种米汤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34 Industrial Avenue, Songgang Pine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after: Yilip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34 Industrial Avenue, Songgang Pine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before: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