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5326U -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5326U
CN205305326U CN201521110341.0U CN201521110341U CN205305326U CN 205305326 U CN205305326 U CN 205305326U CN 201521110341 U CN201521110341 U CN 201521110341U CN 205305326 U CN205305326 U CN 205305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able
air
sub
channel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103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雨欣
周文勇
李滔
丁祖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Zhuz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Zhuzou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Zhuz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103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5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5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5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包括风机、可调进风口、两个以上的子风道以及温度传感器,待降温的发热模块位于子风道中,两个以上的子风道与可调进风口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每个子风道中,所述风机将风吹入所述可调进风口中,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对可调进风口进行调节,分配进入到每个子风道中的风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散热效果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电力电子设备中的散热领域,特指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子设备中安装着许多发热部件,为了满足其电气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强迫风冷。各种发热部件的温升各自不同,甚至相差很大,所以对于强迫通风散热时通过的风速要求不尽相同。
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力电子设备中空间有限,若干个发热部件并行地放置在一个大风道中,部件之间通过隔板相互隔开,这种散热形式导致每个子风道通过的风量是根据隔板结构固定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热部件会随着工况不同而发热量不同,并且温度也随之变化,而实际进入各个子风道的风量是固定的,导致某个子风道中的发热部件温度过高时,无法调节,因此想要改变进入散热风道的风量必须对该散热风道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或者在进风出现风量分部不均匀的情况时可以实时调整。
现有的可调节散热风道方案,一般采用在分支风道中都分别安装风量调节装置的方式,通过调节每个支路上调节板的夹角来配比每条支路上面流进的风量。这种方案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在每条支路风道内安排调节装置的空间,并且加工成本较高,不适应小型民用电气设备。
另有从业者采用在分支风道中设置可调风阻挡板的方式,通过调节阻挡板上通风孔的数量,达到配比每条分支风道中风量大小的目的。这种方案结构简单,但由于是通过阻碍分支风道中的风量来影响风道中各个分支风道的风量调节,于是在进风口处就需要采用功率远远大于之前不需要调节情况的风机才能够使之每个支路中的风量符合器件要求,这样损耗风量达到支路上风量配比的做法使风机能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了风机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散热效果的可调节散热风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包括风机、可调进风口、两个以上的子风道以及温度传感器,待降温的发热模块位于子风道中,两个以上的子风道与可调进风口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每个子风道中,所述风机将风吹入所述可调进风口中,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对可调进风口进行调节,分配进入到每个子风道中的风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进风口包括调节板、操作件、行程孔和外壁,所述外壁的下部连接风机,所述外壁的上部与子风道外壁相连,所述调节板位于相邻子风道之间并可转动以调节分配进入相邻子风道的风量;所述行程孔开设于外壁上,操作件穿过行程孔与调节板相连并带着调节板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的下部连接有导风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调节板和导风板两端并与之垂直,所述挡板与外壁内侧紧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件为操作手柄或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壁为四面密闭上下联通的环形管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风道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条进行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通过铰链安装,所述铰链的上部用来连接两个相邻子风道的隔板下部,所述调节板的上部与铰链的下部相连,所述调节板可围绕铰链进行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散热风道,操作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不占空间,可以快速进行调节各子风道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作为主风路的可调进风口中并行的连通着大于两个的子风道作为支路,各个支路上面安放着发热部件和模块,可以快速根据不同工况下电子元件发热不同导致温度不同,通过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时时快速地对各个支路风道内的风量进行调整。进风风量不均匀时,根据子风道温度实时快速地进行分配子风道风量。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会由于分配风量而加大各个分支风道的风阻,从而降低风机对冷却实际电子发热器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散热风道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可调节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风机;2、可调进风口;3、子风道;4、发热模块;5、温度传感器;21、调节板;22、铰链;23、操作手柄;24、行程孔;25、挡板;26、导风板;27、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包括风机1、可调进风口2、两个以上的子风道3以及温度传感器5,待降温的发热模块4位于子风道3中,两个以上的子风道3与可调进风口2相连,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每个子风道3中,例如安装于容易热量集中的部位区域,用来实时监测子风道3中的温度,反馈给外部操作人员。风机1用于向子风道3内提供用于降低发热模块4温度的风,风机1可以将风吹入可调进风口2中,再通过可调进风口2的分配进入到子风道3中。本实用新型根据温度传感器5的监测数据,实时通过人工或自动的方式利用可调进风口2调节分配到每个子风道3中的风量。
子风道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以两个子风道3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子风道3可以为密封式散热风道。待降温的发热模块4为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的电力电气器件或者模块,例如安装有散热器的功率模块或者电抗器等。每个子风道3中发热模块4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如图2所示,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可调进风口2包括调节板21、铰链22、操作手柄23、行程孔24、挡板25、导风板26和外壁27。外壁27为四面密闭上下联通的环形管状结构,可为任意不规则形状(图例中以长方体为例进行说明)。外壁27的下部连接风机1,外壁27的上部与子风道3相连,所有风道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条进行密封。铰链22的上部用来连接两个相邻子风道3的隔板下部。调节板21的上部与铰链22的下部相连,调节板21可灵活地围绕铰链22进行旋转。铰链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以两个铰链22进行说明。
操作手柄23的数量为两个,用焊接螺母拧紧在挡板25上,设置在挡板与25调节板21相交的直线上,并穿过行程孔24伸出外壁27。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操作手柄23在行程孔24范围之内活动。通过移动操作手柄23可以使旋转调节板21和导风板26围绕铰链22旋转角度,当确定位置之后,旋转操作手柄23可使其与挡板25拧紧以夹住外壁27达到固定调节板21角度的作用。
同理,行程孔24为两个,分部在外壁27的相对两个面上,其形状可以选择为具有一定角度的圆弧型,且圆弧的中心点是铰链22的旋转轴与外壁27的相交点。
进一步,还可以包括导风板26,导风板26的下部与调节板21的下部相交,因为待降温的发热模块4在子风道3中有可能安装的位置不同,因此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导风板26以及调节导风板26与调节板21锐角角度。
进一步,还包括挡板25(本实例中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调节板21和导风板26两端并与之垂直,该挡板25与外壁27内侧紧贴,主要的作用是防止行程孔24漏风。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用驱动件(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代替操作手柄23,当温度传感器5将数据反馈入控制器后,通过程序判断两个相邻子风道3的温度大小,并通过程序控制驱动件自动调节两相邻子风道3中间调节板21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工作原理,在进行调节时,先通过温度传感器5实时监测每个子风道3中的温度。将相邻两个子风道3中的温度进行比较,然后将操作手柄23朝着温度较低的子风道3方向移动。这样如图1所示,左边子风道3的温度低于右边子风道3时,将操作手柄23移动左边,使右边风量加大。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实时有效根据实际电气发热情况调节每个子风道3中风量的方法。本实用新型在不折损风量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分配子风道3中的风量,整个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安装、并且不占用空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可调进风口(2)、两个以上的子风道(3)以及温度传感器(5),待降温的发热模块(4)位于子风道(3)中,两个以上的子风道(3)与可调进风口(2)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每个子风道(3)中,所述风机(1)将风吹入所述可调进风口(2)中,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监测数据,对可调进风口(2)进行调节,分配进入到每个子风道(3)中的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进风口(2)包括调节板(21)、操作件、行程孔(24)和外壁(27),所述外壁(27)的下部连接风机(1),所述外壁(27)的上部与子风道(3)外壁相连,所述调节板(21)位于相邻子风道(3)之间并可转动以调节分配进入相邻子风道(3)的风量;所述行程孔(24)开设于外壁(27)上,操作件穿过行程孔(24)与调节板(21)相连并带着调节板(21)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1)的下部连接有导风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25),所述挡板(25)设置在调节板(21)和导风板(26)两端并与之垂直,所述挡板(25)与外壁(27)内侧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为操作手柄(23)或驱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27)为四面密闭上下联通的环形管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有风道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条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可调节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1)通过铰链(22)安装,所述铰链(22)的上部用来连接两个相邻子风道(3)的隔板下部,所述调节板(21)的上部与铰链(22)的下部相连,所述调节板(21)可围绕铰链(22)进行旋转。
CN201521110341.0U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Active CN205305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0341.0U CN205305326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0341.0U CN205305326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5326U true CN205305326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4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10341.0U Active CN205305326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5326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7833A (zh) * 2016-06-23 2016-09-28 任祥根 一种新型电力配电柜用散热装置
CN107846823A (zh) * 2017-11-28 2018-03-27 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
CN108135114A (zh) * 2017-12-28 2018-06-0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散热系统及方法
CN109922641A (zh) * 2019-02-28 2019-06-2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我调节挡风罩及服务器
CN111970892A (zh) * 2020-07-21 2020-11-20 深圳市拔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智能散热方法及智能散热装置
CN113099676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490377A (zh) * 2021-07-26 2021-10-08 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及一种服务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7833A (zh) * 2016-06-23 2016-09-28 任祥根 一种新型电力配电柜用散热装置
CN105977833B (zh) * 2016-06-23 2017-12-05 骆碧娥 一种电力配电柜用散热装置
CN107846823A (zh) * 2017-11-28 2018-03-27 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
CN108135114A (zh) * 2017-12-28 2018-06-0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散热系统及方法
CN109922641A (zh) * 2019-02-28 2019-06-2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我调节挡风罩及服务器
CN111970892A (zh) * 2020-07-21 2020-11-20 深圳市拔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智能散热方法及智能散热装置
CN113099676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490377A (zh) * 2021-07-26 2021-10-08 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及一种服务器
CN113490377B (zh) * 2021-07-26 2023-02-07 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及一种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5326U (zh) 一种可调节散热风道
CN105258218B (zh)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结构及其空调器
CN201637050U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和空调器
CN202820034U (zh) 一种电吹风
CN103596406A (zh) 货柜数据中心
CN203645856U (zh) 一种风冷微波加热装置
CN105089943A (zh) 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和风力发电机组
CN102445955A (zh) 货柜数据中心及其发电系统
CN103982381A (zh) 风电塔筒
CN104734465B (zh) 功率柜及变流器
CN106322110A (zh) 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试验热空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CN104061126A (zh) 万向受风轴流式风力发电机
CN109935938A (zh) 储能电池系统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5374513U (zh) 一种电池模块冷却用试验夹具
CN205680961U (zh) 配电柜远程测控系统
CN210444732U (zh) 一种电源的冷却装置
CN209488175U (zh) 一种风冷式直流屏柜体
CN204854127U (zh) 一种制盐生产工艺中的循环水系统
CN204156354U (zh) 一种基于高压开关柜的散热恒温系统
CN207582270U (zh) 通道加热系统
CN207515182U (zh) 一种侧送风空调机组
CN103465274A (zh) 一种机械手控制箱散热系统
CN105928093B (zh) 空调室外机组
CN206377749U (zh) 多角度出风空调机
CN106015071B (zh) 一种供风装置及热电联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