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8432U -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8432U
CN205298432U CN201620069612.0U CN201620069612U CN205298432U CN 205298432 U CN205298432 U CN 205298432U CN 201620069612 U CN201620069612 U CN 201620069612U CN 205298432 U CN205298432 U CN 205298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coupling
planetary gear
seat
s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96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文资
胡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Original Assignee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16200696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8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8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843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齿圈连接,其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行星架连接,其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三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太阳轮连接,其第四输出端通过第四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齿圈连接,其第五输出端通过第五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行星架连接,其第六输出端通过第六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太阳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速器由参数不同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相对独立,可形成7个传动比合理分布的挡位去,且各挡工作时由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传递动力,动力传递路线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一般包括诸如行星齿轮单元的摩擦接合元件、离合器和制动器。自动变速器是通过自动变速器油进行能量转换和动力传递,利用油泵、油路回路、离合器、行星齿轮组、多个电磁阀等零部件实现自动变速,为人们的汽车驾驶带来轻松简便的驾驭感受。
现有自动变速器主要是由拉维娜式行星齿轮结构或辛普森齿轮结构组成,为4速变速器。拉维纳行星轮齿轮结构的特点:它是一种双排结构,前后排共用一个齿圈和一个行星架;在行星架上,外行星轮为长行星轮,与前排太阳轮啮合,内行星轮为短行星轮,与后排小太阳轮和长行星轮同时啮合。辛普森行星齿轮结构的特点:前后两个行星排的齿轮参数相同,而前后两个行星排的太阳轮连接为一个整体,即公共太阳轮,前排的行星架与后排的齿圈相连。但由单一的拉维纳或辛普森行星齿轮组成的自动变速器还不能实现更宽的传动比范围和更多的档位性能要求,且传统的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动力传动路线复杂,执行元件过多,容易产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1和动力输出轴25;
所述动力输入轴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2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齿圈8连接,其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器5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行星架9连接,其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三离合器4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太阳轮6连接,其第四输出端通过第四离合器11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齿圈18连接,其第五输出端通过第五离合器13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行星架19连接,其第六输出端通过第六离合器12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太阳轮16连接;其中,
所述动力输出轴25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七离合器24与所述前排齿圈8连接,其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八离合器23与所述前排行星架9的输出端连接,其第三输入端通过第九离合器22与所述后排齿圈18连接,其第四输入端通过第十离合器2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9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合器2与前排齿圈8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前排齿圈8制动的第一制动器3,所述第三离合器4与前排太阳轮6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前排太阳轮6制动的第二制动器10,所述第四离合器11与后排齿圈18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齿圈18制动的第三制动器14,所述第六离合器12与后排太阳轮16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太阳轮16制动的第四制动器15,所述第十离合器2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9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行星架19制动的第五制动器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速器由参数不同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相对独立,可形成7个传动比合理分布的挡位区,且各挡工作时由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传递动力,动力传递路线简单。该自动变速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执行元件少、换挡时执行元件变换少、不易运动干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涉及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1和动力输出轴25;
所述动力输入轴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2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齿圈8连接,其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器5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行星架9连接,其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三离合器4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太阳轮6连接,其第四输出端通过第四离合器11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齿圈18连接,其第五输出端通过第五离合器13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行星架19连接,其第六输出端通过第六离合器12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太阳轮16连接;其中,
所述动力输出轴25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七离合器24与所述前排齿圈8连接,其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八离合器23与所述前排行星架9的输出端连接,其第三输入端通过第九离合器22与所述后排齿圈18连接,其第四输入端通过第十离合器2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9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离合器2与前排齿圈8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前排齿圈8制动的第一制动器3,所述第三离合器4与前排太阳轮6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前排太阳轮6制动的第二制动器10,所述第四离合器11与后排齿圈18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齿圈18制动的第三制动器14,所述第六离合器12与后排太阳轮16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太阳轮16制动的第四制动器15,所述第十离合器2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9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行星架19制动的第五制动器20。
使用时,假设前排太阳轮齿数为Z1前,齿圈齿数为Z2前,则可令α=Z2前/Z1前;后排太阳轮齿数为Z1后,齿圈齿数为Z2后,则可令α=Z2后/Z1后;且α>α。以下为各挡动力传递路线和传动比计算。
1挡:第六离合器12、第三制动器14、第十离合器21工作。动力从动力输入轴1经第六离合器12由后排太阳轮16输入,经后排行星齿轮17、后排行星架19、第十离合器21、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1挡传动比i1=1+α
2挡:第一制动器3、第三离合器4、第八离合器23工作。动力从动力输入轴1经第三离合器4由前排太阳轮6输入,经前排行星齿轮7、前排行星架9、第八离合器23、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2挡传动比i2=1+α
3挡:第一离合器2、第二制动器10、第八离合器23工作。动力从动力输入轴1经第一离合器2传给前排齿圈8,再经前排行星齿轮7、前排行星架9、第八离合器23、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3挡传动比i3=1+1/α
4挡:第四离合器11、第四制动器15、第十离合器21工作。动力从动力输入轴1经第四离合器11传给后排齿圈18,再经后排行星齿轮17、后排行星架19、第十离合器21、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4挡传动比i4=1+1/α
5挡:第一离合器2、第三离合器4、第八离合器23工作。动力从动力输入轴1同时由第一离合器2传给前排齿圈8、由第三离合器4传给前排太阳轮6,再经前排行星齿轮7、前排行星架9、第八离合器23、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5挡传动比i5=1。
6挡:第五离合器13、第四制动器15、第九离合器22工作。动力经动力输入轴1、第五离合器13传给后排行星架19,经后排行星齿轮17、后排齿圈18、第九离合器22、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6挡传动比i6=α/(1+α)。
7挡:第二离合器5、第二制动器10、第七离合器24工作。动力经动力输入轴1、第二离合器5传给前排行星架9,经前排行星齿轮7、前排齿圈8、第七离合器24、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7挡传动比i7=α前/(1+α)。
倒挡[R挡]:第六离合器12、第五制动器20、第九离合器22工作。动力经动力输入轴1、第六离合器12传给后排太阳轮16,经后排行星齿轮17、后排齿圈18、第九离合器22、动力输出轴25输出动力。根据运动关系式计算,倒挡传动比iR=-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动力输入轴(1)和动力输出轴(25);
所述动力输入轴(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2)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齿圈(8)连接,其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器(5)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行星架(9)连接,其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三离合器(4)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前排太阳轮(6)连接,其第四输出端通过第四离合器(11)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齿圈(18)连接,其第五输出端通过第五离合器(13)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行星架(19)连接,其第六输出端通过第六离合器(12)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后排太阳轮(16)连接;其中,
所述动力输出轴(25)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七离合器(24)与所述前排齿圈(8)连接,其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八离合器(23)与所述前排行星架(9)的输出端连接,其第三输入端通过第九离合器(22)与所述后排齿圈(18)连接,其第四输入端通过第十离合器(2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9)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2)与前排齿圈(8)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前排齿圈(8)制动的第一制动器(3),所述第三离合器(4)与前排太阳轮(6)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前排太阳轮(6)制动的第二制动器(10),所述第四离合器(11)与后排齿圈(18)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齿圈(18)制动的第三制动器(14),所述第六离合器(12)与后排太阳轮(16)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太阳轮(16)制动的第四制动器(15),所述第十离合器(2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9)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后排行星架(19)制动的第五制动器(20)。
CN201620069612.0U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98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9612.0U CN205298432U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9612.0U CN205298432U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8432U true CN205298432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26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961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98432U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8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061A (zh) * 2016-01-19 2016-05-0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061A (zh) * 2016-01-19 2016-05-0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105546061B (zh) * 2016-01-19 2018-02-1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3550B (zh) 多挡变速器
CN202165536U (zh) 具有六前进挡一倒挡的自动变速器
CN104033548B (zh) 十挡变速器
CN104033545B (zh) 六挡变速器
CN201651191U (zh) 自动变速器行星机构
CN202188084U (zh) 6at变速器
CN104033549B (zh) 八挡变速器
CN104033546B (zh) 十一挡变速器
CN205298432U (zh)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205298429U (zh) 一种六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205298433U (zh) 一种五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205298431U (zh) 一种行星齿轮式双离合五挡自动变速器
CN205298430U (zh) 一种行星齿轮式双离合四挡自动变速器
CN105546061A (zh)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105546062A (zh) 一种五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205047757U (zh) 基于行星机构的倍档机构及变速总成
CN205298484U (zh) 一种行星齿轮式双离合六挡自动变速器
CN105546060A (zh) 一种行星齿轮式双离合四挡自动变速器
CN205663839U (zh) 一种单双级行星齿轮组合式六挡自动变速器
CN102927221B (zh) 自动变速器及应用其的汽车
CN205639497U (zh) 一种单双级行星齿轮组合式五挡自动变速器
CN102808917A (zh) 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CN205663838U (zh) 一种单双级行星齿轮组合式七挡自动变速器
CN107269780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5546058A (zh) 一种六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