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2112U - 轮毂 - Google Patents

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2112U
CN205292112U CN201520858605.4U CN201520858605U CN205292112U CN 205292112 U CN205292112 U CN 205292112U CN 201520858605 U CN201520858605 U CN 201520858605U CN 205292112 U CN205292112 U CN 20529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m
spoke
rim
wheel hub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86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增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ZHENY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ZHENY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ZHENY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ZHENY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86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21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包括由轮缘及设有轮缘两侧的护胎耳组成的轮辋、及以焊接方式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轮辋中轮缘的内侧壁上的轮辐;所述轮辋在其中一侧的护胎耳上开设有一气嘴孔,并在该气嘴孔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轮辐端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车轴安装孔,并在该轮辐与轮缘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用于对轮辐及轮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中面向所述轮缘中心线的一侧端面设置为圆弧面,且所述加强筋板的宽度自邻近所述轮辐的方向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对装配至该轮毂的轮胎气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轮辐与轮缘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该轮毂整体的强度。

Description

轮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汽车车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与汽车车轴具体是固定连接的,使得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车轴驱动轮毂进行旋转,来实现整个汽车轮胎进行旋转,并利用汽车轮胎与地面进行相当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来驱动整个汽车进行前进或者后退。
由上可知,汽车车轴在驱动整个轮毂进行旋转时,首先是用汽车车轴来驱动轮毂上的轮辐,然后通过轮辐与轮辋之间的装配固定,来实现对轮毂整个的驱动旋转。这样可以理解,轮辐与轮辋之间的连接强度其对整个轮毂的整体强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现有的轮毂,其轮辐与轮辋之间一般是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其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不高,从而使得应用该轮毂的汽车其爬坡力相对较弱,不适宜在崎岖的山路上进行行驶;而且,现有的轮毂一般均没有设置用于对装配至该轮毂上的轮胎气嘴进行保护的结构,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轮胎气嘴可以直接接受外力作用而出现漏气,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轮毂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轮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包括轮辋、及设于轮辋上的轮辐,所述轮辋由呈环状结构的轮缘,及设于轮缘两侧的护胎耳组成,其中所述轮辐以焊接方式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轮辋中轮缘的内侧壁上;所述轮辋在其中一侧的护胎耳上开设有一气嘴孔,并在该气嘴孔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用于对装配至该轮毂上的轮胎气嘴进行保护;所述轮辐端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车轴安装孔,并在该轮辐与轮缘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用于对轮辐及轮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中面向所述轮缘中心线的一侧端面设置为圆弧面,且所述加强筋板的宽度自邻近所述轮辐的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车轴安装孔包括横截面呈五角星的主轴孔,及设于主轴孔外侧的锁紧孔,其中所述锁紧孔邻近所述主轴孔中的凹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紧孔的圆心与主轴孔中凹部所在位置处圆弧的圆心相重合,且所述锁紧孔的半径等于所述主轴孔中凹部所在位置处圆弧半径的二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轴孔中凹部所在位置处的圆弧半径为17mm,凸部所在位置处的圆弧半径为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轴孔的面积大于所述轮辐面积的二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轮辐上环形阵列有5块加强筋板,且所述的5块加强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孔的中心与任意一个锁紧孔的圆心之间连接的延长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定义所述轮辋中轮缘位于轮辐两侧的轮缘部分分别为轮缘A和轮缘B,所述轮缘A的外径自远离所述轮辐的方向逐渐增大,轮缘B的外径固定不变,并小于所述轮缘A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板与轮辐及轮缘B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嘴孔设置在所述轮辋中邻近轮缘B一侧的护胎耳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通过在轮辋的护胎耳上开设有的气嘴孔外侧设置保护罩,使得在该轮毂上装配轮胎时,对轮胎气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防受外力作用而出现漏气;通过在轮辐与轮缘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提高了轮辐与轮缘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该轮毂整体的强度,使得应用该轮毂的汽车其爬坡力好,适宜在崎岖的山路上进行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轮毂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轮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毂100,包括轮辋10、设于轮辋10上的轮辐20,以及设置在轮辋10与轮辐20之间用于提高轮副20与轮辋10之间连接强度的多块加强筋板30,所述轮辐20以焊接方式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轮辋10中轮缘11的内侧壁上。
所述轮辋10应用在轮毂100中,具体是对装配至该轮毂100上的轮胎进行装配配合,以对轮胎进行支撑。其中,所述轮辋10由呈环状结构的轮缘11,及设于轮缘11两侧的护胎耳12组成。为了方便区别,定义所述轮辋10中轮缘11位于轮辐20两侧的轮缘部分分别为轮缘A111和轮缘B112,所述轮缘A111的外径自远离所述轮辐20的方向逐渐增大,轮缘B112的外径固定不变,并小于所述轮缘A111的外径。
可以理解,所述轮辐20应用在轮毂100中,是用于与汽车车轴进行装配连接,以对轮辋10进行支撑。为了提高该轮毂100应用在汽车中使用提高该汽车的爬坡力,本实施例的轮辐20在其端面上开设有的用于与汽车车轴(图未示)相匹配的车轴安装孔具体包括主轴孔21及设于主轴孔21外侧的锁紧孔22,所述主轴孔21的横截面呈五角形,其具体由凹凸相间的5个凹部211及5个凸部212组成,其中所述主轴孔21开设在所述轮辐20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主轴孔21的面积大于所述轮辐20面积的二分之一。相应地,所述汽车车轴中与轮毂进行装配连接的一侧端部也设置有匹配于该轮辐20中主轴孔21的五角星结构。这样汽车车轴在驱动轮毂100进行旋转时,可以通过汽车车轴与轮辐20中主轴孔21两侧面之间的凹凸配合来直接驱动轮辐20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整个轮毂100进行旋转,这大大提高汽车车轴对轮毂的驱动转化率,亦即可增强应用该轮毂的汽车爬坡力,适宜在崎岖的山路上进行行驶。
其中所述锁紧孔22应用在该轮辐20中,可通过锁紧螺栓(图未示)贯穿该锁紧孔22并实现将轮辐20具体固定在汽车车轴上的,为了两者的装配及确保锁紧螺栓对汽车车轴及轮辐20的装配强度,本实施例的锁紧孔22其圆心与主轴孔21中凹部211所在位置出圆弧的圆心相重合,且所述锁紧孔22的半径等于所述主轴孔21中凹部211所在位置处圆弧半径的二分之一。具体使用时,其所述主轴孔21中凹部211所在位置处的圆弧半径为17mm,而凸部212所在位置处的圆弧半径为25mm。
由上可知,所述加强筋板30应用在该轮毂100中是用于提高轮辐20固定在轮辋10中轮缘11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的轮毂100在轮辐20的一侧端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30,且所述加强筋板30分别与轮辐20及轮缘11进行连接固定,具体是与轮缘11中轮缘B112进行连接固定的。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板30与轮辐20及轮缘B112之间也是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是因为本实施例的轮毂100,其轮缘11中的轮缘B112外径是固定不变,将加强筋板30装配与轮缘B112中为了便于对加强筋板30的具体装配。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轮辐20上环形阵列有5块加强筋板30,且所述的5块加强筋板3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孔21的中心与任意一个锁紧孔22的圆心之间连接的延长线上,亦即加强筋板30所在的直线相对于锁紧孔22的圆心与主轴孔21的圆心直接的连线相互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板30在远离所述轮辐20的一侧端面设置为圆弧面。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轮辋上开设有一气嘴孔,使得当轮胎装配至该轮毂上时,轮胎上的气嘴是从该轮辋上开设有的气嘴孔伸出的。本实施例的轮辋10在设置轮缘B112一侧的护胎耳12上开设有一气嘴孔13,并在气嘴孔13的外侧设置一保护罩14,实现对从该气嘴孔13中伸出的轮胎气嘴进保护。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14也是以焊接方式固定在护胎耳12上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通过在轮辋的护胎耳上开设有的气嘴孔外侧设置保护罩,使得在该轮毂上装配轮胎时,对轮胎气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防受外力作用而出现漏气;通过在轮辐与轮缘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提高了轮辐与轮缘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该轮毂整体的强度,使得应用该轮毂的汽车其爬坡力好,适宜在崎岖的山路上进行行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轮毂,包括轮辋、及设于轮辋上的轮辐,所述轮辋由呈环状结构的轮缘,及设于轮缘两侧的护胎耳组成,其中所述轮辐以焊接方式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轮辋中轮缘的内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在其中一侧的护胎耳上开设有一气嘴孔,并在该气嘴孔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用于对装配至该轮毂上的轮胎气嘴进行保护;所述轮辐端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车轴安装孔,并在该轮辐与轮缘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用于对轮辐及轮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中面向所述轮缘中心线的一侧端面设置为圆弧面,且所述加强筋板的宽度自邻近所述轮辐的方向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安装孔包括横截面呈五角星的主轴孔,及设于主轴孔外侧的锁紧孔,其中所述锁紧孔邻近所述主轴孔中的凹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的圆心与主轴孔中凹部所在位置处圆弧的圆心相重合,且所述锁紧孔的半径等于所述主轴孔中凹部所在位置处圆弧半径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孔中凹部所在位置处的圆弧半径为17mm,凸部所在位置处的圆弧半径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孔的面积大于所述轮辐面积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上环形阵列有5块加强筋板,且所述的5块加强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孔的中心与任意一个锁紧孔的圆心之间连接的延长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轮辋中轮缘位于轮辐两侧的轮缘部分分别为轮缘A和轮缘B,所述轮缘A的外径自远离所述轮辐的方向逐渐增大,轮缘B的外径固定不变,并小于所述轮缘A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与轮辐及轮缘B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孔设置在所述轮辋中邻近轮缘B一侧的护胎耳上。
CN201520858605.4U 2015-10-30 2015-10-30 轮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8605.4U CN205292112U (zh) 2015-10-30 2015-10-30 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8605.4U CN205292112U (zh) 2015-10-30 2015-10-30 轮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2112U true CN205292112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6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860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2112U (zh) 2015-10-30 2015-10-30 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2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2112U (zh) 轮毂
CN205292127U (zh) 一种轮胎
CN205292113U (zh) 五角星车轴轮毂
CN205292110U (zh) 一种三角形车轴轮胎
CN205292125U (zh) 五角星车轴轮胎
CN205292130U (zh) 三角形车轴轮胎
CN205292111U (zh) 三角形车轴轮毂
CN205059049U (zh) 适用于爬坡的轮毂
CN205059048U (zh) 一种适用于爬坡的轮胎
CN205059070U (zh) 驱动轮毂
CN205059079U (zh) 一种新型轮胎
CN105365488A (zh) 一种五角星车轴轮胎
CN205112865U (zh) 一种驱动轮
CN204749715U (zh) 环煅单辐板滑轮
CN105313588A (zh) 一种轮胎
CN205059067U (zh) 适用于爬坡的轮胎
CN205112855U (zh) 驱动轮
CN207826468U (zh) 自平衡车
CN208452693U (zh) 一种防裂轿车轮毂
CN205059047U (zh) 农用车轴用轮毂
CN202481125U (zh) 盘辐包裹式方向盘套
CN207059633U (zh) 一种车轮和自行车
CN205112846U (zh) 一种农用轮胎
CN206561747U (zh) 一种汽车轮毂
CN206501948U (zh) 后轴筒带双轮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6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