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5125U - 自动拆领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拆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5125U
CN205285125U CN201521010198.8U CN201521010198U CN205285125U CN 205285125 U CN205285125 U CN 205285125U CN 201521010198 U CN201521010198 U CN 201521010198U CN 205285125 U CN205285125 U CN 205285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neck
conveyer belt
cut
s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01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伟
马世民
吴前勇
麦明炽
李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01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5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5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512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拆领机。该自动拆领机包括机台、输送装置、压料装置、调间距装置、拆线装置以及剪线装置。输送装置具有用于放置领裁片的输送带以及输送驱动部件;输送驱动部件连接于输送带以用于通过驱动输送带移动来带动领裁片移动;压料装置具有压料臂、压料固定板以及压料驱动部件,压料臂连接于压料固定板上;压料驱动部件设在机台上且连接于压料固定板以用于通过驱动压料固定板朝向输送带移动来压住领裁片;调间距装置具有支撑部件及多个滑动元件,滑动元件连接在支撑部件上;拆线装置用于将领裁片上的线头拆除;剪线装置用于将相邻的两个领裁片之间的连线剪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拆领机节约人力,拆领效率高。

Description

自动拆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拆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领/袖行业,在纺织领袖加工工序中,在成品需要对领片进行分拆,其中一道流程是拆领工序,传统的是人工手动进行拆领作业,内容主要是对服装领袖进行人工铺领(有的也叫开幅),铺成一定长度,一定层数的堆叠体,然后再进行下一步人工抽线步骤。目前的人工拆领工序生产过程如下:人工放布→人工拉布→手动分拆抽线→以上二步重复→人工集中抽线→人工验领。上述的拆领工序是人工化操作,工作量大、流程长,尤其在抽线时涉及工人的来回移动和手臂不断的重复摆动,劳动量大,费时费工,拆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拆领效率的自动拆领机。
一种自动拆领机,包括:
机台;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用于放置领裁片的输送带以及输送驱动部件,所述输送带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台;所述输送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输送带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输送带移动来带动所述领裁片移动;
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具有压料臂、压料固定板以及压料驱动部件,所述压料臂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压料臂连接于所述压料固定板上,且所述压料臂在所述压料固定板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压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压料固定板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压料固定板朝向所述输送带移动来压住所述领裁片;
调间距装置,所述调间距装置具有支撑部件及多个滑动元件,所述支撑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滑动元件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上,且所述滑动元件在所述支撑部件上的位置可调;
拆线装置,所述拆线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在每个所述滑动元件上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拆线装置,所述拆线装置用于将所述领裁片上的线头拆除;以及
剪线装置,所述剪线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领裁片之间的连线剪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两个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台的分离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分离臂移动的分离驱动部件,所述分离驱动部件通过驱动两个所述分离臂朝向所述输送带移动以压住所述输送带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领裁片,并将该两个所述领裁片分离,所述剪线装置位于两个所述分离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拣装置,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分拣传送带、分拣传送驱动部件、检测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台的分拣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分拣臂移动的分拣驱动部件;
所述分拣传送带用于接收所述输送带上传来的所述领裁片,所述分拣传送驱动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分拣传送带以用于驱动所述分拣传送带移动;所述检测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且朝向于所述分拣传送带用于检测所述分拣传送带上是否具有未分离的所述领裁片;所述分拣驱动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分拣臂朝向所述分拣传送带移动以压住所述分拣传送带上未分离的两个所述领裁片,并将该两个所述领裁片移出所述分拣传送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堆叠装置,所述堆叠装置具有堆叠传送带及堆叠传送驱动部件,所述堆叠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分拣传送带的下方以用于接收所述分拣传送带上传来的所述领裁片,所述堆叠传送驱动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堆叠传送带,以用于驱动所述堆叠传送带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具有转动轴及转动驱动部件,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输送带及所述分拣传送带之间,所述转动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来将所述输送带末端的所述领裁片拨动至所述分拣传送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间距装置还包括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具有导向杆及多个传动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滑动元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所述滑动元件铰接有所述传动杆,多个所述传动杆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相邻的所述滑动元件上的所述传动杆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间距装置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具有调节丝杆、轴套及丝杆驱动部件,所述丝杆驱动部件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元件,所述调节丝杆连接于所述丝杆驱动部件且能够由所述丝杆驱动部件驱动转动,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导向杆平行,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调节丝杆且与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轴套固定在相邻于所述丝杆驱动元件的滑动元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线装置包括:
可转动地拆线头;
带动所述拆线头垂直运动的垂直动力机构;
握持件,其与所述拆线头相对,在所述拆线头下移后,所述拆线头与所述握持件局部嵌套配合;
吸入部件,其具有吸入通道及吸入口,所述吸入通道与所述握持件连接,且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拆线头相对,所述吸入部件内还设有吸风口;以及
旋转机构,其与所述吸入部件固定连接且带动所述吸入部件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线头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辅助握持部及缠绕部,所述辅助握持部的形状与所述握持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辅助握持部及所述缠绕部均为倒圆台,所述辅助握持部的最大直径不大于所述缠绕部的最小直径;
所述握持件的顶端向内挖设形成倒圆台状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底部与所述吸入部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拆领机,设置了机台、输送装置、压料装置、调间距装置、拆线装置以及剪线装置,通过输送装置的输送驱动部件来用于通过驱动输送带移动来带动领裁片移动;通过压料装置具有的压料臂朝向输送带移动来压住输送带上的领裁片;通过调间距装置具有的多个滑动元件可实现连接在滑动元件上的拆线装置的间隔调节;通过拆线装置可用于将领裁片上的线头拆除;通过剪线装置可用于将相邻的两个领裁片之间的连线剪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拆领机节约人力,拆领效率高。避免了人工化操作,自动拆领的工序节约时间节约人力,节约了在抽线时涉及大量人工的来回移动和手臂不断的重复摆动,节约劳动力,自动化拆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动拆领机与领裁片配合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拆领机示意图;
图3、4为图1所示的自动拆领机的调间距装置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自动拆领机的调间距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自动拆领机的调间距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自动拆领机的拆线装置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拆线装置的握持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自动拆领机;100、机台;200、上料装置;300、输送装置;400、压料装置;410、压料臂;420、压料固定板;430、压料驱动部件;500、调间距装置;510、底座;511、导轨;512、第一支架;513、第二支架;520、移动部件;5211、第一滑动元件;5212、第二滑动元件;5213、第三滑动元件;5214、第四滑动元件;5215、第五滑动元件;5216、第六滑动元件;5217、第七滑动元件;5218、第八滑动元件;5219、第九滑动元件;5220、导向杆;523、传动杆;530、调节部件;5311、第一固定座;5312、第二固定座;532、调节丝杆;533、轴套;534、连接块;535、丝杆驱动部件;540、手动调节部件;541、转盘;542、转轴;543、把手;600、拆线装置;610、拆线头;612、垂直动力机构;6122、固定杆;6124、上壳体;614、凸起;616、辅助握持部;618、缠绕部;620、握持件;622、吸入部件;6222、吸入口;624、握持部;626、凹槽;628、下壳体;6282、开口;630、旋转机构;640、吸风部件;700、剪线装置;800、稳定装置;900、分离装置;1000、分拣装置;1010、分拣传送带;1020、分拣传送驱动部件;1030、分拣臂;1040、分拣驱动部件;1100、堆叠装置;1110、堆叠传送带;1120、堆叠传送驱动部件;1200、控制面板;20、领裁片;210、线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拆领机10。自动拆领机10包括机台100、上料装置200、输送装置300、压料装置400、调间距装置、拆线装置、剪线装置700、稳定装置800、分离装置900、分拣装置1000、堆叠装置1100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有用于人机互动的控制面板1200。
参见图1所示,上料装置200连接于机台100,用于放置领裁片20。
参见图1所示,输送装置300具有用于放置领裁片20的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带移动的输送驱动部件。输送带活动连接于机台100。输送驱动部件连接于输送带以用于通过驱动输送带移动来带动领裁片20移动。控制装置电连接于输送驱动部件。
参见图2所示,压料装置400具有压料臂410、压料固定板420以及压料驱动部件430。压料臂410的数量为多个。压料臂410连接于压料固定板420上,且压料臂410在压料固定板420上的位置可调。压料驱动部件430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压料固定板420以用于通过驱动压料固定板420朝向输送带移动来压住领裁片20。
参见图3-6所示,上述的调间距装置10包括支撑部件100、移动部件520、调节部件530及手动调节部件540。
参见图3所示,支撑部件100具有底座510、第一支架512及第二支架513。底座510呈长条形,底座510具有相对的表面及底面。第一支架512及第二支架513位于底座510的表面,且位于底座510的两个端部位置。第一支架512及第二支固定于底座510,第一支架512及第二支架513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用于放置下述的导向杆520。在第一支架512及第二支架513之间的底座510表面上设有导轨511。
参见图3及图4所示,移动部件520具有导向杆520、多个传动杆523及多个滑动元件。滑动元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九个。从第一支架512至第二支架513方向,依次为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四滑动元件5214、第五滑动元件5215、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导向杆5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杆52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512及第二支架513。两个导向杆520平行设置,两个导向杆520之间具有间隔。导向杆520与底座510之间具有间隔。
参见图3所示,各个滑动元件具有两个通孔,每个通孔在滑动元件上的位置相同。各个滑动元件上的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导向杆520之间的距离相等,滑动元件通过两个通孔套设于两个导向杆520,使得多个滑动元件滑动连接于导向杆520。滑动元件的底部(朝向底座510的一面)连接有滚轮,滚轮在附图中未示出。当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四滑动元件5214、第五滑动元件5215、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分别套设于导向杆520上时,第一滑动元件5211底部的滚轮、第二滑动元件5212底部的滚轮、第三滑动元件5213底部的滚轮、第四滑动元件5214底部的滚轮、第五滑动元件5215底部的滚轮、第六滑动元件5216底部的滚轮、第七滑动元件5217底部的滚轮、第八滑动元件5218底部的滚轮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底部的滚轮均刚好接触在底座510的导轨511上,当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四滑动元件5214、第五滑动元件5215、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分别沿着导向杆520的方向移动时,其底部上的滚轮接触配合于底座510的导轨511导轨511,通过滚轮在导轨511导轨511上移动以调节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四滑动元件5214、第五滑动元件5215、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与各个滑动元件连接的设备之间的间隔。
参见图3、4所示,沿着底座510的两侧的位置,各个滑动元件的同一个侧面铰接有传动杆523,各个传动杆523位于底座510的同一个侧面处。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四滑动元件5214、第五滑动元件5215、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上均铰接有传动杆523,多个传动杆523位于导向杆520的同一侧。相邻的滑动元件上的传动杆523铰接,并且对应的传动杆523的中部铰接于滑动元件,相邻的滑动元件上的传动杆523的两个端部相互铰接。在第一滑动元件5211上的传动杆523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上的传动杆523的长度为其他7个滑动元件上的传动杆523长度的一半。并且,第一滑动元件5211上的传动杆523的一端部铰接于第一滑动元件5211,另一端部铰接于第二滑动元件5212上的传动杆523的端部。第九滑动元件上的传动杆523的一端部铰接于第九滑动元件5219,另一端部铰接于第八滑动元件5218上的传动杆523的端部。
上述的调节部件530具有调节丝杆532、轴套533、丝杆驱动部件535、连接块534、第一固定座5311及第二固定座5312。调节丝杆532上具有螺纹。为了节约加工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丝杆532的一半长度具有外螺纹,另一半长度为光滑面。第一固定座5311固定于第一支架512的顶部,且调节丝杆532具有外螺纹的一端朝向于第二固定座5312方向。第二固定座5312固定于第五滑动元件5215的顶部。上述的丝杆驱动部件535具有传动元件及动力元件。动力元件连接于传动元件。传动元件固定于第二固定座5312。第一固定座5311固定于第一支架512,丝杆驱动部件535通过第二固定座5312固定于滑动元件,调节丝杆532的一端连接于丝杆驱动部件535,另一端嵌设于第一固定座5311。在调节间距时,保持丝杆驱动部件535所连接的滑动元件不动。在丝杆驱动部件535所连接的滑动元件不动时,可以保证其他的移动部件520的稳定移动,并且能够保证位于丝杆驱动部件535所连接的滑动元件两侧的各个滑动元件的分别双方向移动;也即以丝杆驱动部件535所连接的滑动元件为中心,位于丝杆驱动部件535所连接的滑动元件两侧的滑动元件的反方向移动,保证了需要调整间隔的设备的位置为放大性扩大,并不会整体性朝向一个方向移动。
调节丝杆532的一端连接于传动元件,另一端嵌设于第一固定座5311。动力元件驱动上述的传动元件带动调节丝杆532的转动。调节丝杆532与两个导向杆520均相互平行。轴套533套设于调节丝杆532具有外螺纹的一端,且与调节丝杆532螺纹连接,轴套533的底部通过上述连接块534固定在相邻于传动元件的第四滑动元件5214上。由于调节丝杆532的连接作用,当动力元件驱动传动元件带动调节丝杆532转动时,与传动元件连接的第五滑动元件5215并不移动,而是在第一固定座5311、第二故动座及调节丝杆532的作用下保持不动。同时,由于轴套533固定在第四滑动元件5214上,而第四滑动元件5214又是套设在导向杆520上,则当调节丝杆532转动时,轴套533并不跟随着转动,而是因轴套533与调节丝杆532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轴套533在调节丝杆532上移动,也即使得轴套533连接的第四调节元件相对于第五调节元件做远离移动。第四滑动元件5214的移动,进一步地通过铰接的传动杆523带动其他的滑动元件(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的移动。实现了等距离、直线方式的自动化间隔调整。
手动调节部件540具有转盘541及转轴542。转轴542连接于调节丝杆532,转盘541固定于转轴542,用于驱动转轴542带动调节丝杆532转动。转盘541上设有把手543,把手543垂直于转盘541所在的平面。手动调节部件540的设计,配合于丝杆驱动部件535的自动调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丝杆驱动部件535无法正常工作时,或者出现偏差时,即可启动手动调节部件540辅助调节,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设备之间间隔调整的顺畅。
本实施例涉及的调间距装置10,在用于拆线装置多个设备的等间距调整时,涉及的等间距自动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参见图3-6所示,将需要调整间隔的设备(如自动拆线装置500的9个拆线头)分别连接在各个滑动元件上(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四滑动元件5214、第五滑动元件5215、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丝杆驱动部件535的动力元件工作,驱动传动元件带动调节丝杆532相对轴套533转动,连接有轴套533的第四滑动元件5214与连接有传动元件第五滑动元件5215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此时,第五滑动元件5215保持不动,第四滑动元件5214在轴套533与调节丝杆532的作用下移动远离第五滑动元件5215。移动的第四滑动元件5214通过其铰接的传动杆523驱动其他的滑动元件(第一滑动元件5211、第二滑动元件5212、第三滑动元件5213、第六滑动元件5216、第七滑动元件5217、第八滑动元件5218及第九滑动元件5219)的移动,相邻的滑动元件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带动各个滑动元件上的拆线装置500之间的距离的增大。直至各个拆线装置500之间达到预设的距离后,丝杆驱动部件535的动力元件停止工作,停止驱动调节丝杆532转动。
本实施例涉及的调间距装置10,通过支撑部件、移动部件520及调节部件530的配合,进一步地通过支撑部件的底座510、第一支架512及第二支架513来固定导向杆520,并起到稳定整个设备的作用。导向杆520用于滑动元件的滑动,滑动元件滑动连接在导向杆520上,避免了错位及脱位的现象,并且在导向杆520上的移动稳定。各个滑动元件的同一个侧面铰接有传动杆523,相邻的滑动元件上的传动杆523铰接;铰接方式使得相邻的滑动元件之间的距离的增大时缓慢式的,避免了滑动元件的大幅震动。同时,传动杆523的铰接使得滑动元件之间的移动反应迅速。调节丝杆532、轴套533及丝杆驱动部件535提供了移动部件520移动的动力。调间距装置10,实现了多单元的同步、直线、精准的间隔定位。该调间距装置10,结构简单紧凑,可组合安装复数个使用,可使用在多种需要调节间距的自动化设备上。如在拆线装置上的使用,该应用提高了衣领的分拆的自动化需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见图7、8所示,拆线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在每个滑动元件上对应设置一个拆线装置,拆线装置用于将领裁片20上的线头210拆除。
拆线装置包括拆线头610、垂直动力机构612、握持件620、吸入部件622以及旋转机构630。吸入部件622,吸入部件622呈中空管状,中空管的内腔形成吸入通道。垂直动力机构612用于带动拆线头610垂直运动,拆线头610可转动运动。握持件612与拆线头610相对,在拆线头610下移后,拆线头610与握持件612局部嵌套配合。吸入部件622与握持件612相通,且吸入部件622的吸入口与拆线头610相对,吸入部件622设有吸风口。旋转机构630与吸入部件622固定连接且带动吸入部件622旋转。
参见图7所示,上述拆线装置可通过吸入部件622的吸风口输出吸力,将纱线线头210从吸入口6222吸入,再通过垂直动力机构612带动拆线头610下移,使拆线头610与握持件620配合夹紧线头210,再通过旋转机构630带动吸入部件622、握持件620及拆线头610旋转,这样,纱线会不断的抽出且缠绕于拆线头610上直至纱线被完全抽出,旋转机构630停止转动,拆线头610上移恢复初始位置,这样,由于吸风口不断输出的吸力,会将缠绕于拆线头610上的纱线吸入到吸入部件622内,再通过吸入部件622将纱线输送至收集装置内。
参见图8所示,拆线头610的末端设有与握持件620抵接的凸起614,凸起614的形状为与握持件620的形状相匹配的环状凸起。当拆线头610下移,拆线头610部分被包围于握持件620内,凸起614为环形结构,其能够使拆线头610和握持件620紧密结合,避免线头210打滑。
拆线头610的形状为倒圆台状,其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增大。旋转机构630在旋转时,纱线被不断地缠绕于拆线头610上,当完成缠绕,拆线头610上移后,由于吸风口不断输出的吸力,由于倒圆台斜面的作用,便于纱线自动从拆线头610上脱落。
拆线头610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辅助握持部616及缠绕部618,辅助握持部616的形状与握持件620的形状相匹配,辅助握持部616及缠绕部618均为倒圆台,辅助握持部616的最大直径不大于缠绕部618的最小直径。在拆线头610与握持件620配合时,辅助握持部616嵌入到握持件620内。凸起614能够压紧纱线的线头210,防止线头210打滑。而旋转机构630在旋转的过程中,纱线不断的被抽出且缠绕于缠绕部618上,倒圆台状的缠绕部618圆滑的外壁能够使纱线缠绕于其上,而不会损坏纱线。
握持件620的顶端向内挖设形成倒圆台状的握持部624,握持部624的底部与吸入部件622相通。优选握持部624的形状与辅助握持部616的形状相匹配;在拆线头210与握持部624紧密配合压紧线头210时,即堵住了吸入部件622的出风口,而在拆线头610与握持部624分离时,即吸入部件622的吸入口6222被堵住。
如图8所示,优选握持件620的材质为弹力耐磨材质,握持件620在紧挨握持部624处挖设有环形的凹槽626。在拆线头610与压紧握持部624时,由于握持件620有弹性材质,不断的压迫握持部624,增加拆线头610和握持部624的握持力,且延长了握持件620的寿命。
旋转机构630包括与吸入部件622固定地皮带轮机构及带动皮带轮机构旋转的动力机构。旋转动力机构可以为电机,在其工作时,电机带动皮带轮机构转动,从而通过皮带轮机构带动握持件620及拆线头610转动。本实施例优选在吸入部件622的尾端固定有皮带轮机构;吸入部件622内的吸风口可靠近吸入部件622的尾端布置,也可以布设于整个吸入部件622内。在吸入部件622的尾端还连接有吸风部件640,吸风部件640连通于吸风通道。
拆线装置还包括固定杆6122及上壳体6124,拆线头610可转动地固定于固定杆6122上,固定杆6122与垂直动力机构612固定连接。通过垂直动力机构612的动作而带动固定杆6122上下移动,以使拆线头610上下移动;而拆线头610与固定杆6122之间可通过轴承或其他结构达到可转动固定,这样,便于旋转机构630带动拆线头610转动缠绕纱线。而固定杆6122及垂直动力机构612均固定于上壳体6124内。
拆线装置还包括有下壳体628。壳体628与上壳体6124相通。拆线头610、握持件620及部分吸入部件622均位于下壳体628内。下壳体628上设有开口6282,开口6282位于拆线头610与握持件620之间。当拆线装置工作时,吸风口输出风力通过吸入部件622、吸入口6222之后再从开口6282输出,从而吸收下壳体628外部的纱线线头210进入到吸入部件622内。
剪线装置700设在机台100上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领裁片20之间的连线剪断。
分离装置900包括两个活动连接于机台100的分离臂,以及用于驱动分离臂移动的分离驱动部件。分离驱动部件通过驱动两个分离臂朝向输送带移动以压住输送带上相邻的两个领裁片20,并将该两个领裁片20分离。剪线装置700位于两个分离臂之间。
分拣装置1000包括分拣传送带1010、分拣传送驱动部件1020、检测部件、活动连接于机台100的分拣臂1030,以及用于驱动分拣臂1030移动的分拣驱动部件1040。分拣传送带1010用于接收输送带上传来的领裁片20。分拣传送驱动部件1020设置机台100上且连接于分拣传送带1010以用于驱动分拣传送带1010移动。检测部件设置机台100上且朝向于分拣传送带1010用于检测分拣传送带1010上是否具有未分离的领裁片20。分拣驱动部件1040设置机台100上以用于通过驱动分拣臂1030朝向分拣传送带1010移动以压住分拣传送带1010上未分离的两个领裁片20,并将该两个领裁片20移出分拣传送带1010。
稳定装置800设置在输送装置300及分拣装置1000之间。稳定装置800具有转动轴及转动驱动部件。转动轴设置在机台100上,且转动轴位于输送带及分拣传送带1010之间,转动驱动部件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转动轴,以用于通过驱动转动轴转动来将输送带末端的领裁片20拨动至分拣传送带1010上。
堆叠装置1100具有堆叠传送带1110及堆叠传送驱动部件1120。堆叠传送带1110的一端位于分拣传送带1010的下方以用于接收分拣传送带1010上传来的领裁片20。堆叠传送驱动部件1120设置机台100上且连接于堆叠传送带1110,以用于驱动堆叠传送带1110间歇性移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拆领方法。
一种自动拆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相邻领裁片20之间的间隔调整压料固定板420上相邻压料臂410之间的间隔,并使得压料臂410之间的间隔与领裁片20之间的间隔相等。根据相邻领裁片20之间的间隔调整相邻的滑动元件之间的间隔,使得相邻的拆线装置600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的领裁片20之间的间隔相等。
将领裁片20置于输送带上,控制装置控制输送驱动部件驱动输送带移动以带动领裁片20移动至压料装置400处后,输送带保持静止。控制装置控制压料驱动部件430驱动压料固定板420移动并带动压料臂410下压至领裁片20上,压料臂410与领裁片20一一对应。
滑动元件上连接的拆线装置600启动。控制装置控制吸风部件640吸风,滑动元件上相应的拆线装置600将领裁片20上的线头210吸入到吸入部件622的吸风通道内,将对应的领裁片20上的线头210拆除。
控制装置控制剪线装置700将相邻的两个领裁片20之间的连线剪断。
控制装置控制压料驱动部件430驱动压料固定板420复位并带动压料臂410复位。
控制装置控制输送驱动部件驱动输送带继续移动并将领裁片20运输前进,经过稳定装置800。稳定装置800将领裁片20稳定位置后,领裁片20进入分拣传送带1010上。此时,输送装置300继续输送下一轮领裁片20至压料装置400处。继续进行拆线工作。
控制装置控制分拣传送驱动部件1020驱动分拣传送带1010运动,将分拣传送带1010上分领裁片20运输至堆叠装置1100处。当检测部件检测到有未分离的两个领裁片20时,分拣驱动部件1040驱动分拣臂1030朝向分拣传送带1010移动以压住分拣传送带1010上未分离的两个领裁片20,并将该两个领裁片20移出分拣传送带1010。
分拣传送带1010上的领裁片20一个接一个掉落至堆叠传送带1110上。当堆叠传送带1110的一叠领裁片20堆叠到一定的数量时,堆叠传送驱动部件1120驱动堆叠传送带1110移动一定的距离,空出新的空间用于接收分拣传送带1010上传来的领裁片20。
本实施例涉及的自动拆领机10,设置了机台100、输送装置300、压料装置400、调间距装置500、拆线装置600以及剪线装置700,通过输送装置300的输送驱动部件来用于通过驱动输送带移动来带动领裁片20移动;通过压料装置400具有的压料臂410朝向输送带移动来压住输送带上的领裁片20;通过调间距装置500具有的多个滑动元件可实现连接在滑动元件上的拆线装置600的间隔调节;通过拆线装置600可用于将领裁片20上的线头210拆除;通过剪线装置700可用于将相邻的两个领裁片20之间的连线剪断。本实施例的自动拆领机10节约人力,拆领效率高。避免了人工化操作,自动拆领的工序节约时间节约人力,节约了在抽线时涉及大量人工的来回移动和手臂不断的重复摆动,节约劳动力,自动化拆领效率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用于放置领裁片的输送带以及输送驱动部件,所述输送带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台;所述输送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输送带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输送带移动来带动所述领裁片移动;
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具有压料臂、压料固定板以及压料驱动部件,所述压料臂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压料臂连接于所述压料固定板上,且所述压料臂在所述压料固定板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压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压料固定板,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压料固定板朝向所述输送带移动来压住所述领裁片;
调间距装置,所述调间距装置具有支撑部件及多个滑动元件,所述支撑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滑动元件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上,且所述滑动元件在所述支撑部件上的位置可调;
拆线装置,所述拆线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在每个所述滑动元件上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拆线装置,所述拆线装置用于将所述领裁片上的线头拆除;以及
剪线装置,所述剪线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领裁片之间的连线剪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两个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台的分离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分离臂移动的分离驱动部件,所述分离驱动部件通过驱动两个所述分离臂朝向所述输送带移动以压住所述输送带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领裁片,并将该两个所述领裁片分离,所述剪线装置位于两个所述分离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拣装置,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分拣传送带、分拣传送驱动部件、检测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台的分拣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分拣臂移动的分拣驱动部件;
所述分拣传送带用于接收所述输送带上传来的所述领裁片,所述分拣传送驱动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分拣传送带,以用于驱动所述分拣传送带移动;所述检测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且朝向于所述分拣传送带用于检测所述分拣传送带上是否具有未分离的所述领裁片;所述分拣驱动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分拣臂朝向所述分拣传送带移动以压住所述分拣传送带上未分离的两个所述领裁片,并将该两个所述领裁片移出所述分拣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堆叠装置,所述堆叠装置具有堆叠传送带及堆叠传送驱动部件,所述堆叠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分拣传送带的下方以用于接收所述分拣传送带上传来的所述领裁片,所述堆叠传送驱动部件设置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堆叠传送带,以用于驱动所述堆叠传送带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具有转动轴及转动驱动部件,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输送带及所述分拣传送带之间,所述转动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来将所述输送带末端的所述领裁片拨动至所述分拣传送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间距装置还包括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具有导向杆及多个传动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滑动元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所述滑动元件铰接有所述传动杆,多个所述传动杆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相邻的所述滑动元件上的所述传动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间距装置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具有调节丝杆、轴套及丝杆驱动部件,所述丝杆驱动部件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元件,所述调节丝杆连接于所述丝杆驱动部件且能够由所述丝杆驱动部件驱动转动,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导向杆平行,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调节丝杆且与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轴套固定在相邻于所述丝杆驱动元件的滑动元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线装置包括:
可转动地拆线头;
带动所述拆线头垂直运动的垂直动力机构;
握持件,其与所述拆线头相对,在所述拆线头下移后,所述拆线头与所述握持件局部嵌套配合;
吸入部件,其具有吸入通道及吸入口,所述吸入部件与所述握持件连接,且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拆线头相对,所述吸入部件内还设有吸风口;以及
旋转机构,其与所述吸入部件固定连接且带动所述吸入部件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拆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线头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辅助握持部及缠绕部,所述辅助握持部的形状与所述握持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辅助握持部及所述缠绕部均为倒圆台,所述辅助握持部的最大直径不大于所述缠绕部的最小直径;
所述握持件的顶端向内挖设形成倒圆台状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底部与所述吸入通道相连。
CN201521010198.8U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拆领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85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0198.8U CN205285125U (zh)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拆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0198.8U CN205285125U (zh)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拆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5125U true CN205285125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3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0198.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85125U (zh)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拆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51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0327A (zh) * 2015-12-07 2016-03-09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自动拆领机及其自动拆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0327A (zh) * 2015-12-07 2016-03-09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自动拆领机及其自动拆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5628B (zh) 一种玻璃啤酒瓶二次回收专用自动化整理设备
CN103754677B (zh) 塑料袋自动收卷换卷机
CN104843258A (zh) 用于撕去包膜板材的方法
CN104986391B (zh) 一种可自动取胶带的纸箱胶带封条机构
CN111300510B (zh) 一种悬挂海带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
CN107510538B (zh) 避孕套自动电检机
CN106273593B (zh) 三角胶自动贴合机
CN109132693A (zh) 一种针织拉布机及其铺布方法
CN105984708A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整列供料收料装置
CN106956799B (zh) 一种用于吊牌的自动化穿绳机构
CN109019173A (zh) 一种可自动投料的筒管纱找线头机
CN205285125U (zh) 自动拆领机
CN206735373U (zh) 自动叠板机
CN208761891U (zh) 一种筒管纱找线头机
CN109436496A (zh) 一种全自动双侧面贴标机
CN209071127U (zh) 一种飞叉绕线轴机构
CN105380327B (zh) 自动拆领机及其自动拆领方法
CN108716099B (zh) 一种三角形伞布的裁剪机
CN208948574U (zh) 一种可自动投料的筒管纱找线头机
CN216216435U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机
CN206901336U (zh) 一种菌菇搬运篮的投放设备
CN206390146U (zh) 一种豆腐串加工设备
CN203754068U (zh) 塑料袋自动收卷换卷机
CN210432909U (zh) 一种折袖口机
CN205151355U (zh) 一种模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32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