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5122U -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5122U
CN205285122U CN201620045753.9U CN201620045753U CN205285122U CN 205285122 U CN205285122 U CN 205285122U CN 201620045753 U CN201620045753 U CN 201620045753U CN 205285122 U CN205285122 U CN 205285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tape
elastic woven
belt
terylene
barium sulf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57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57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5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5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51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采用一体梭织成型,包含涤纶织带,弹性织带和调节扣,弹性织带包含内弹性织带和外弹性织带,外弹性织带包含第一外弹性织带和第二外弹性织带,内弹性织带包含弹性固定区和弹性区,弹性固定区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两端位置,第一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第二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制备带有调节扣的腰带,同时通过采用具有弹性和非弹性的纤维使用,合理分布腰带中弹性和非弹性区域的使用,提升腰带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同时腰带带有可调节的调节扣实现腰带不同体型人群的使用要求,使其具有更加的简洁简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腰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80062588.7涉及一种腰带,腰带具有腰带条和布置在所述腰带条的一个末端上的搭扣;所述腰带条在一个末端上支撑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能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搭扣。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008352.1涉及腰带,包括:腰带本体,一端具有卡槽带;压力传感部,用于检测腰带本体受到的压力并发送压力数值信息;以及松紧调节部,具有与压力传感部相连的比较单元、与比较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和安装在腰带本体另一端的滑动单元。其中,比较单元将接收到的压力数值信息与压力过松阈值和压力过紧阈值相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传送到控制单元;滑动单元与卡槽带相匹配,控制单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滑动单元沿卡槽带进行滑动或停止滑动;所提供的腰带能够自动调节腰带围绕人体腰部形成的腰带束紧圈的大小,从而实现了对腰带松紧度的智能调节,较好的缓解了肚皮对腰带挤压力大小的改变使人体产生的不适感。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34538.3涉及一种腰带,包括第一带子、第二带子、辅助勒紧部,所述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一端设有涤纶粘扣,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的另一端与辅助勒紧部连接,所述辅助勒紧部上设有调整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间距的勒紧绳,所述勒紧绳的末端设有手把,所述辅助勒紧部上设有第一辅材和第二辅材,所述第一辅材和第二辅材之间通过勒紧绳连接,所述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上设有结合突起点,所述第一辅材与第一带子上的结合突起点扣合,所述第二辅材与第二带子上的结合突起点扣合,所述第一辅材和第二辅材上设有可旋转的滚轮,所述滚轮外围与勒紧绳连接;实现了前方及后方均可进行勒紧,实现了勒紧效果,方便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64764.5涉及一种腰带,它不仅能使腰部皮肤通风透气,还能让人正常活动;腰带具有双层长形腰带体、外层为皮腰带、内层为网格结构,便于皮肤通风透气。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394182.X涉及一种腰带扣头及腰带。扣头内设有一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片上系统模块以及与片上系统模块连接的GPS卫星定位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及充电电池;GPS卫星定位模块用于对扣头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到片上系统模块;移动通信模块用于从片上系统模块接收定位信息,并将其发送出去;以及接收外部信息,并将外部信息发送到片上系统模块;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姿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扣头的运动状态,并将运动状态信息发送到片上系统模块;片上系统模块根据扣头的运动状态控制移动通信模块发送定位信息;老人佩带含有这种扣头的腰带后,可实时远程对老人起到远程监护作用;同时,腰带无需取下,不会对老人携带造成负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44199.4涉及一种腰带,包括腰带本体,所述腰带从中间分为固定连接的左右两部分,所述左半部分腰带为双层长形腔体,所述左半部分腰带的外层光滑,所述双层长形腔体与所述右半部分腰带设置有配套的固定结构,所述左半部分腰带的端部呈开口状,所述左半部分腰带端部有活动连接的装饰腰带头,所述右半部分腰带的宽度比所述左半部分腰带的宽度窄,所述右半部分腰带可通过端部的开口伸入所述左半部分腰带,该腰带使用时,腰带表面不再有腰带孔,外形更加美观,满足人们的需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10119.0涉及一种加热腰带,具有腰带体(用塑料做成的能装水的细长管子),外面套有一层好看的花布,在腰带体的一端有一开口处,用螺丝塞子塞住,腰带体两头设有能扣在一起的腰带扣。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467321.3涉及一种腰带,特别涉及一种带转向灯的腰带。指向腰带,包括腰带条、腰带扣、LED方向灯,左方向按钮以及右方向按钮,所述腰带条一端与腰带扣一端固定连接,其中腰带扣内含控制装置,腰带条上有发光装置,并且腰带条有一层夜光粉,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腰带上的LED方向灯;在人身上提供一个指向装置,不但能将自己的转向预示他人,还能在不打转向灯时在夜间发光,在夜间在外出行走或骑车的情况下为个人的道路安全提供保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80047548.5涉及腰带带扣,尤其涉及如下构成的腰带带扣,在佩戴腰带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解开腰带,且不用过度倾斜腰带带体也能够解开腰带,进而可预防腰带带体受损。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腰带带扣包括:腰带带体,向上述腰带带体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孔;带扣,上述带扣的一侧固定有腰带带体的末端,用于裹住腰部的腰带带体的前端部贯通上述带扣;连接销,借助铰链与带扣相结合,插入于腰带带体的孔中的一个孔,且上述连接销的末端部形成有卡定部,上述卡定部用于在上述连接销插入于孔的状态下阻止腰带带体向长度方向移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48292.5涉及一种腰带,包括腰带本体、腰带锁扣,所述腰带本体的一段连接有薄膜光伏电池,所述薄膜光伏电池缠绕在腰带本体上,所述腰带锁扣的正面安装有SD卡播放器,所述腰带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智能充放电控制器和储能蓄电池;除了具有扎紧衣服的功能外,还利用清洁、环保的太阳能为SD卡播放器提供电源,可应用于各种场合欣赏音乐休闲,特别适用于外出旅游,扩展了腰带的用途,具有节能、环保、容易制造、使用方便等优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01366.1涉及一种护腰带,包括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由上下两层弹性织物构成,形成一个宽幅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按摩粒子,腰带本体内侧织物上连接有磁疗布层;提供的护腰带结构合理,能有效保护腰椎,具有塑身、保温、磁疗保健等作用,同时久坐时还能为腰部提供良好的支撑。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94617.8涉及一种腰带,所述围腰带是一个装有保暖丝棉的带体,在带体的两端设置有可相互连接成围腰带的粘连扣,在带体上设置有一个带拉链口袋,在带体四周边上设置有花边条;可在冬天围系扣在腰上起到保暖作用,加之带体上设有口袋,可用于收放钱币和随身物,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05342.0涉及一种腰带,包括锁头和皮带,所述皮带的两端都设有锁孔,所述锁头在上下两侧上都设有与锁孔相适应的卡头;提供的腰带,由于在皮带的两端都设有锁孔,通过锁头的配合使用,能够延长腰带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583711.1涉及一种可进行储物的腰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腰带主要包括皮带、皮带环、储存口;皮带连接皮带环,皮带上具有储存口,在皮带环部分覆盖在皮带和储存口上;可将一些比较隐私的物品放在储存口中用于应急使用,使用简单快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44914.7涉及一种弹力腰带,在腰带上有弹力插鞘结构,该弹力插鞘结构包括相对应的鞘壳连接端和鞘舌连接端,以及连接两者的弹力连接织带,鞘壳连接端具有空槽结构,鞘舌连接端的大小以及形状能插入鞘壳连接件的空槽中,在鞘壳连接端与鞘舌连接端远离时候,弹力连接织带为鞘壳连接端和鞘舌连接端提供拉近的弹力,弹力腰带在受外力时长度会自然扩展,使人体感觉舒适没有压迫感,可以轻易的穿上或脱下,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可调节固定长度,固定造型,又有容易调节,使用舒适方便的优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67608.0涉及一种腰带,由腰带带体和腰带扣组成;腰带带体是由皮带和长条形软质塑料片组成,长条形软质塑料片安装在皮带内侧面上,长条形软质塑料片上带有咬合固定圆孔;腰带扣由U形金属件、咬合金属件和螺丝柱组成,U形金属件带有方环,U形金属件的内端左右端头带有一个横向圆孔;咬合金属件内端带有条形方孔,咬合金属件通过条形方孔与皮带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咬合金属件外端内侧带有咬合牙,咬合牙顶端为圆球状;咬合金属件中部向外弯曲凸起;咬合金属件内端带有一个柱状凸起,柱状凸起内带有螺母;螺丝柱穿过U形金属件内端端头处的横向圆孔后与咬合金属件内端柱状凸起内的螺母安装在一起,并且U形金属件与咬合金属件都以螺丝柱为轴摆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04911.8涉及一种束腰带,包括:本体、排扣和记忆合金,所述本体的材质的质量百分比为65%锦纶和35%氨纶,所述本体的面料为网纹结构,所述本体包括内衬,固定在所述本体的内侧的底端,所述排扣纵向固定在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排扣包括若干子扣,所述子扣的数量大于12个,所述记忆合金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7个;通过上述方式,束腰带具有结构新颖、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透气性好、贴身舒适、服帖自然、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新颖时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束腰带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的生产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采用一体梭织成型,包含涤纶织带,弹性织带和调节扣,弹性织带包含内弹性织带和外弹性织带,外弹性织带包含第一外弹性织带和第二外弹性织带,内弹性织带包含弹性固定区和弹性区,弹性固定区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两端位置,即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和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第一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第二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
调节扣包含公扣和母扣;
涤纶织带设置在外弹性织带上,涤纶织带为两条,即为第一涤纶织带和第二涤纶织带,第一涤纶织带和第二涤纶织带在外弹性织带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在经编过程中进行调节;
第一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一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一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公扣;
第二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二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二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母扣;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其生产步骤为:
(1)采用一体成型经编工艺,以涤纶和氨纶为原料,在经编工艺过程中,采用双层织带经编,以涤纶为纬线,涤纶与氨纶为包覆纱,通过经线和纬线的交织连接得到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和第一外弹性织带;
(2)然后第一外弹性织带停止编织,在第一外弹性织带上以涤纶纤维为径线和纬线,通过径线和纬线的交织得到第一涤纶织带;
(3)内弹性织带的弹性区进行经编交织,得到内弹性织带弹性区;
(4)然后在外弹性织带上以涤纶纤维为径线和纬线,通过径线和纬线的交织得到第二涤纶织带;
(5)以纬线为涤纶纤维,经线为涤纶纤维与氨纶的包覆纱料,进行双层编织得到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和第二外弹性织带;
(6)调节扣的公扣固定在第一涤纶织带一端上,调节扣的母口固定在第二涤纶织带的一端上,最终得到带有调节扣的腰带。
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结合形成腰带,实现涤纶织带的连接;公扣和母扣在涤纶织带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外弹性织带的宽度为内弹性织带宽度的五分之四,内弹性织带的弹性区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涤纶织带其原料为涤纶纤维,弹性织带原料为涤纶纤维与氨纶。
所述的涤纶纤维为含亚铜材料的抗菌涤纶纤维,其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掺杂硫酸钡的制备
以氢氧化铝溶胶和氢氧化钡溶液为原料,氢氧化铝溶胶的质量分数为0.1~0.5%,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2.5~3.75%,氢氧化铝溶胶和氢氧化钡的体积比为1∶1,氢氧化铝溶胶的平均粒径为20~45纳米;在搅拌条件下,把氢氧化钡溶液缓慢加入氢氧化铝溶胶中进行混合,待氢氧化钡加入完全后,在75~80℃下进行预处理45~60min,使纳米级氢氧化铝溶胶表面以及内部孔道内吸附大量的钡离子,然后在溶胶体系中加入稀硫酸溶液,进行滴加稀硫酸溶液,使硫酸钡带动氢氧化铝溶胶形成硫酸钡沉淀,过滤的硫酸钡,在60℃,进行真空干燥48h,得到掺杂硫酸钡;控制稀硫酸的摩尔分数为0.1~1.0mol/L,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摩尔量之比为1∶0.9~1.25;
氢氧化铝溶胶其脱水后形成刚性的氧化铝,其具有优异的耐磨、高硬度等机械性能,同时通过控制硫酸的加入量,使硫酸钡形成晶须与氢氧化铝沉淀,达到氢氧化铝掺杂硫酸钡的目的,提高硫酸钡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同时由于氢氧化铝与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微量的硫酸可以对氢氧化铝进行腐蚀,使硫酸钡晶型形成一定的缺陷,从而提高硫酸钡晶须本身的粗糙度,利于后期进行低表面能改性,从而降低材料的表面摩擦系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和与涤纶基体的结合力。
(b)抗菌硫酸钡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掺杂硫酸钡,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把掺杂硫酸钡分散在体积比为1∶1的异丙醇的水溶液中,并控制水溶液中的pH为8~10,采用氨水进行pH调节,控制掺杂硫酸钡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20%,然后在45~60℃条件下,再加入疏水改性剂,反应时间为60~90min,然后再加入硝酸亚铜,反应45~55min,使亚铜离子通过与氨基的螯合作用附着固定在硫酸钡表面,即可提高硫酸钡的抗菌性,同时还可以保证硫酸钡低表面能的稳定性,并通过亚铜离子与涤纶基体中氨基的螯合作用,提高抗菌硫酸钡的分散性,提高抗菌硫酸钡组分在涤纶基体中的作用力,提高耐磨和抗菌效果;反应结束后对产物离心分离,得到下层离心产物,然后对下层离心产物进行45℃真空干燥48h后得到抗菌硫酸钡;
疏水改性剂与掺杂硫酸钡的质量比值为1∶5~10;
疏水改性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硅氧烷化合物,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0.1;
所述的硝酸亚铜与疏水改性剂的摩尔比为1∶0.1~0.15;
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低表面能特性,常用于无机粉体的分散剂,以及表面处理剂,即可用于提高粉体的分散性,同时由于无机粉体表面有机化后提高粉体与基体的结合力,降低无机粉体的团聚;硅氧烷化合物其具有优异的表面反应活性,尤其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中乙氧基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缩合,可以活性羟基极性反应,而改性硫酸钡表面既包含有纳米硫酸钡的活泼羟基,同时还包含有氢氧化铝大量的活性羟基,通过缩合反应使无机表面甲基化,同时使含有氨基可反应官能团引入分子中,氨基的引入即可与羧基反应,同时由于氨基以及氨基与羧酸反应后的酰胺与涤纶基体的相似性,可增加改性硫酸钡在涤纶基体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同时亚铜离子及其衍生物的广谱抗菌效果被大量应用于抗菌材料的开发,同时亚铜离子作为新型抗菌剂,具有低毒高效的效果,通过亚铜离子与抗菌硫酸钡中的疏水改性剂中的羟基以及氨基进行螯合作用,使抗菌离子固定在硫酸钡表面,降低抗菌组分的迁移,同时通过亚铜离子与涤纶基体中的酰胺基团的相互作用,提高抗菌组分在涤纶基体的分散作用,以及抗菌组分与涤纶基体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涤纶的抗菌和耐磨性能。
同时硫酸钡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并通过低表面能处理后,通过硫酸钡的原位聚合,使耐磨性的硫酸钡分布在涤纶基体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结构,使涤纶基体表面的滑动摩擦面积降低,且滑动摩擦由面接触变为点接触,同时通过提高接触点的硫酸钡的硬度和刚度,提升硫酸钡本身的耐磨性,而硫酸钡经过表面低表面能处理后,降低点接触硫酸钡表面的表面能,降低其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涤纶基体的耐磨性能。
(c)抗菌功能改性组分的制备
将步骤(b)制备的抗菌硫酸钡与己二酸按照质量比值为1∶0.5~5进行投料,在160~180℃的氮气惰性气体条件下,反应时间为0.5~0.8h,反应后然后采用热水洗涤,再在60℃真空干燥48h后,制备得到抗菌功能改性组份;
(d)抗菌涤纶切片的制备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抗菌功能改性组份和双酚A,在氮气气氛中,0.2~0.4MPa条件下,按对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物料比为1∶0.95~1.35;通过第一步加压的条件下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形成预聚体,反应温度在240~260℃,反应3~5h。第二步先在高温常压下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在260~280℃,保持1~1.5h;然后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进行后缩聚,真空度低于60Pa,反应温度在270~290℃,反应时间为1.0~3.0h,反应结束后,进行熔融造粒,制备得到抗菌涤纶切片;
所述的抗菌功能改性组份为对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的2~5%;
所述的双酚A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0.01~0.05∶1;
(e)抗菌涤纶纤维的制备
抗菌涤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得到抗菌涤纶纤维。
抗菌涤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抗菌涤纶在真空条件下120℃干燥48h,然后进行送料,通使过螺杆熔融挤出,计量后进入熔融纺丝组件,经过侧吹风冷却,集束,上油,热辊牵伸,卷绕得到抗菌涤纶纤维。
所述的熔融纺丝条件为:纺丝温度为265~270℃,纺丝卷绕速度为3000~4000m/min,侧吹风温度为23~28℃,侧吹风风速为0.1~0.5m/s,牵伸倍数为2.2~3.2倍上油采用热辊上油纺丝方式,上油温度为145~160℃,上油停留时间为0.1~0.3m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制备带有调节扣的腰带,即可降低原料中高价格的氨纶的使用量,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后期再缝接工艺,提升制备效率。同时通过采用具有弹性和非弹性的纤维使用,合理分布腰带中弹性和非弹性区域的使用,提升腰带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同时腰带带有可调节的调节扣实现腰带不同体型人群的使用要求,使其具有更加的简洁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弹性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为第一涤纶织带,2为内弹性织带,3为第二涤纶织带,4为第一外弹性固定带,5为第二外弹性固定带,201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202为内弹性织带的弹性区,203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2,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采用一体梭织成型,包含涤纶织带,弹性织带和调节扣,弹性织带包含内弹性织带2和外弹性织带,外弹性织带包含第一外弹性织带4和第二外弹性织带5,内弹性织带包含弹性固定区和弹性区202,弹性固定区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两端位置,即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201和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203,第一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第二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采用一体梭织成型,包含涤纶织带,弹性织带和调节扣,弹性织带包含内弹性织带2和外弹性织带,外弹性织带包含第一外弹性织带4和第二外弹性织带5,内弹性织带包含弹性固定区和弹性区,弹性固定区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两端位置,即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201和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203,第一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第二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
调节扣包含公扣和母扣;
涤纶织带设置在外弹性织带上,涤纶织带为两条,即为第一涤纶织织带1和第二涤纶织带3,第一涤纶织带和第二涤纶织带在外弹性织带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在经编过程中进行调节;
第一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一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一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公扣;
第二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二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二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母扣;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其生产步骤为:
(1)采用一体成型经编工艺,以涤纶和氨纶为原料,在经编工艺过程中,采用双层织带经编,以涤纶为纬线,涤纶与氨纶为包覆纱,通过经线和纬线的交织连接得到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和第一外弹性织带;
(2)然后第一外弹性织带停止编织,在第一外弹性织带上以涤纶纤维为径线和纬线,通过径线和纬线的交织得到第一涤纶织带;
(3)内弹性织带的弹性区进行经编交织,得到内弹性织带弹性区;
(4)然后在外弹性织带上以涤纶纤维为径线和纬线,通过径线和纬线的交织得到第二涤纶织带;
(5)以纬线为涤纶纤维,经线为涤纶纤维与氨纶的包覆纱料,进行双层编织得到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和第二外弹性织带;
(6)调节扣的公扣固定在第一涤纶织带一端上,调节扣的母口固定在第二涤纶织带的一端上,最终得到带有调节扣的腰带。
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结合形成腰带,实现涤纶织带的连接;公扣和母扣在涤纶织带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外弹性织带的宽度为内弹性织带宽度的五分之四,内弹性织带的弹性区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涤纶织带其原料为涤纶纤维,弹性织带原料为涤纶纤维与氨纶。
所述的涤纶纤维为含亚铜材料的抗菌涤纶纤维,其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掺杂硫酸钡的制备
以氢氧化铝溶胶和氢氧化钡溶液为原料,氢氧化铝溶胶的质量分数为0.1%,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2.5%,氢氧化铝溶胶和氢氧化钡的体积比为1∶1,氢氧化铝溶胶的平均粒径为20~45纳米;在搅拌条件下,把氢氧化钡溶液缓慢加入氢氧化铝溶胶中进行混合,待氢氧化钡加入完全后,在75~80℃下进行预处理45~60min,使纳米级氢氧化铝溶胶表面以及内部孔道内吸附大量的钡离子,然后在溶胶体系中加入稀硫酸溶液,进行滴加稀硫酸溶液,使硫酸钡带动氢氧化铝溶胶形成硫酸钡沉淀,过滤的硫酸钡,在60℃,进行真空干燥48h,得到掺杂硫酸钡;控制稀硫酸的摩尔分数为0.22mol/L,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摩尔量之比为1∶0.9;
氢氧化铝溶胶其脱水后形成刚性的氧化铝,其具有优异的耐磨、高硬度等机械性能,同时通过控制硫酸的加入量,使硫酸钡形成晶须与氢氧化铝沉淀,达到氢氧化铝掺杂硫酸钡的目的,提高硫酸钡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同时由于氢氧化铝与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微量的硫酸可以对氢氧化铝进行腐蚀,使硫酸钡晶型形成一定的缺陷,从而提高硫酸钡晶须本身的粗糙度,利于后期进行低表面能改性,从而降低材料的表面摩擦系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和与涤纶基体的结合力。
(b)抗菌硫酸钡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掺杂硫酸钡,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把掺杂硫酸钡分散在体积比为1∶1的异丙醇的水溶液中,并控制水溶液中的pH为8~10,采用氨水进行pH调节,控制掺杂硫酸钡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20%,然后在45~60℃条件下,再加入疏水改性剂,反应时间为60~90min,然后再加入硝酸亚铜,反应45~55min,使亚铜离子通过与氨基的螯合作用附着固定在硫酸钡表面,即可提高硫酸钡的抗菌性,同时还可以保证硫酸钡低表面能的稳定性,并通过亚铜离子与涤纶基体中氨基的螯合作用,提高抗菌硫酸钡的分散性,提高抗菌硫酸钡组分在涤纶基体中的作用力,提高耐磨和抗菌效果;反应结束后对产物离心分离,得到下层离心产物,然后对下层离心产物进行45℃真空干燥48h后得到抗菌硫酸钡;
疏水改性剂与掺杂硫酸钡的质量比值为1∶6;
疏水改性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硅氧烷化合物,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
所述的硝酸亚铜与疏水改性剂的摩尔比为1∶0.1;
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低表面能特性,常用于无机粉体的分散剂,以及表面处理剂,即可用于提高粉体的分散性,同时由于无机粉体表面有机化后提高粉体与基体的结合力,降低无机粉体的团聚;硅氧烷化合物其具有优异的表面反应活性,尤其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中乙氧基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缩合,可以活性羟基极性反应,而改性硫酸钡表面既包含有纳米硫酸钡的活泼羟基,同时还包含有氢氧化铝大量的活性羟基,通过缩合反应使无机表面甲基化,同时使含有氨基可反应官能团引入分子中,氨基的引入即可与羧基反应,同时由于氨基以及氨基与羧酸反应后的酰胺与涤纶基体的相似性,可增加改性硫酸钡在涤纶基体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同时亚铜离子及其衍生物的广谱抗菌效果被大量应用于抗菌材料的开发,同时亚铜离子作为新型抗菌剂,具有低毒高效的效果,通过亚铜离子与抗菌硫酸钡中的疏水改性剂中的羟基以及氨基进行螯合作用,使抗菌离子固定在硫酸钡表面,降低抗菌组分的迁移,同时通过亚铜离子与涤纶基体中的酰胺基团的相互作用,提高抗菌组分在涤纶基体的分散作用,以及抗菌组分与涤纶基体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涤纶的抗菌和耐磨性能。
同时硫酸钡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并通过低表面能处理后,通过硫酸钡的原位聚合,使耐磨性的硫酸钡分布在涤纶基体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结构,使涤纶基体表面的滑动摩擦面积降低,且滑动摩擦由面接触变为点接触,同时通过提高接触点的硫酸钡的硬度和刚度,提升硫酸钡本身的耐磨性,而硫酸钡经过表面低表面能处理后,降低点接触硫酸钡表面的表面能,降低其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涤纶基体的耐磨性能。
(c)抗菌功能改性组分的制备
将步骤(b)制备的抗菌硫酸钡与己二酸按照质量比值为1∶0.85进行投料,在160~180℃的氮气惰性气体条件下,反应时间为0.5~0.8h,反应后然后采用热水洗涤,再在60℃真空干燥48h后,制备得到抗菌功能改性组份;
(d)抗菌涤纶切片的制备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抗菌功能改性组份和双酚A,在氮气气氛中,0.2~0.4MPa条件下,按对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物料比为1∶0.95;通过第一步加压的条件下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形成预聚体,反应温度在240~260℃,反应3~5h。第二步先在高温常压下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在260~280℃,保持1~1.5h;然后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进行后缩聚,真空度低于60Pa,反应温度在270~290℃,反应时间为1.0~3.0h,反应结束后,进行熔融造粒,制备得到抗菌涤纶切片;
所述的抗菌功能改性组份为对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的2.5%;
所述的双酚A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0.02∶1;
(e)抗菌涤纶纤维的制备
抗菌涤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得到抗菌涤纶纤维。
抗菌涤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抗菌涤纶在真空条件下120℃干燥48h,然后进行送料,通使过螺杆熔融挤出,计量后进入熔融纺丝组件,经过侧吹风冷却,集束,上油,热辊牵伸,卷绕得到抗菌涤纶纤维。
所述的熔融纺丝条件为:纺丝温度为265~270℃,纺丝卷绕速度为5000~4000m/min,侧吹风温度为23~28℃,侧吹风风速为0.1~0.5m/s,牵伸倍数为2.2~3.2倍上油采用热辊上油纺丝方式,上油温度为145~160℃,上油停留时间为0.1~0.3ms。
实施例2
请参见附图1,2,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采用一体梭织成型,包含涤纶织带,弹性织带和调节扣,弹性织带包含内弹性织带2和外弹性织带,外弹性织带包含第一外弹性织带4和第二外弹性织带5,内弹性织带包含弹性固定区和弹性区202,弹性固定区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两端位置,即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201和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203,第一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第二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采用一体梭织成型,包含涤纶织带,弹性织带和调节扣,弹性织带包含内弹性织带2和外弹性织带,外弹性织带包含第一外弹性织带4和第二外弹性织带5,内弹性织带包含弹性固定区和弹性区,弹性固定区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两端位置,即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201和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203,第一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第二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
调节扣包含公扣和母扣;
涤纶织带设置在外弹性织带上,涤纶织带为两条,即为第一涤纶织织带1和第二涤纶织带3,第一涤纶织带和第二涤纶织带在外弹性织带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在经编过程中进行调节;
第一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一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一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公扣;
第二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二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二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母扣;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其生产步骤为:
(1)采用一体成型经编工艺,以涤纶和氨纶为原料,在经编工艺过程中,采用双层织带经编,以涤纶为纬线,涤纶与氨纶为包覆纱,通过经线和纬线的交织连接得到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和第一外弹性织带;
(2)然后第一外弹性织带停止编织,在第一外弹性织带上以涤纶纤维为径线和纬线,通过径线和纬线的交织得到第一涤纶织带;
(3)内弹性织带的弹性区进行经编交织,得到内弹性织带弹性区;
(4)然后在外弹性织带上以涤纶纤维为径线和纬线,通过径线和纬线的交织得到第二涤纶织带;
(5)以纬线为涤纶纤维,经线为涤纶纤维与氨纶的包覆纱料,进行双层编织得到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和第二外弹性织带;
(6)调节扣的公扣固定在第一涤纶织带一端上,调节扣的母口固定在第二涤纶织带的一端上,最终得到带有调节扣的腰带。
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结合形成腰带,实现涤纶织带的连接;公扣和母扣在涤纶织带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外弹性织带的宽度为内弹性织带宽度的五分之四,内弹性织带的弹性区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涤纶织带其原料为涤纶纤维,弹性织带原料为涤纶纤维与氨纶。
所述的涤纶纤维为含亚铜材料的抗菌涤纶纤维,其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掺杂硫酸钡的制备
以氢氧化铝溶胶和氢氧化钡溶液为原料,氢氧化铝溶胶的质量分数为0.5%,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3.75%,氢氧化铝溶胶和氢氧化钡的体积比为1∶1,氢氧化铝溶胶的平均粒径为20~45纳米;在搅拌条件下,把氢氧化钡溶液缓慢加入氢氧化铝溶胶中进行混合,待氢氧化钡加入完全后,在75~80℃下进行预处理45~60min,使纳米级氢氧化铝溶胶表面以及内部孔道内吸附大量的钡离子,然后在溶胶体系中加入稀硫酸溶液,进行滴加稀硫酸溶液,使硫酸钡带动氢氧化铝溶胶形成硫酸钡沉淀,过滤的硫酸钡,在60℃,进行真空干燥48h,得到掺杂硫酸钡;控制稀硫酸的摩尔分数为1.0mol/L,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摩尔量之比为1∶1.25;
氢氧化铝溶胶其脱水后形成刚性的氧化铝,其具有优异的耐磨、高硬度等机械性能,同时通过控制硫酸的加入量,使硫酸钡形成晶须与氢氧化铝沉淀,达到氢氧化铝掺杂硫酸钡的目的,提高硫酸钡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同时由于氢氧化铝与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微量的硫酸可以对氢氧化铝进行腐蚀,使硫酸钡晶型形成一定的缺陷,从而提高硫酸钡晶须本身的粗糙度,利于后期进行低表面能改性,从而降低材料的表面摩擦系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和与涤纶基体的结合力。
(b)抗菌硫酸钡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掺杂硫酸钡,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把掺杂硫酸钡分散在体积比为1∶1的异丙醇的水溶液中,并控制水溶液中的pH为8~10,采用氨水进行pH调节,控制掺杂硫酸钡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20%,然后在45~60℃条件下,再加入疏水改性剂,反应时间为60~90min,然后再加入硝酸亚铜,反应45~55min,使亚铜离子通过与氨基的螯合作用附着固定在硫酸钡表面,即可提高硫酸钡的抗菌性,同时还可以保证硫酸钡低表面能的稳定性,并通过亚铜离子与涤纶基体中氨基的螯合作用,提高抗菌硫酸钡的分散性,提高抗菌硫酸钡组分在涤纶基体中的作用力,提高耐磨和抗菌效果;反应结束后对产物离心分离,得到下层离心产物,然后对下层离心产物进行45℃真空干燥48h后得到抗菌硫酸钡;
疏水改性剂与掺杂硫酸钡的质量比值为1∶9;
疏水改性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硅氧烷化合物,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1;
所述的硝酸亚铜与疏水改性剂的摩尔比为1∶0.15;
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低表面能特性,常用于无机粉体的分散剂,以及表面处理剂,即可用于提高粉体的分散性,同时由于无机粉体表面有机化后提高粉体与基体的结合力,降低无机粉体的团聚;硅氧烷化合物其具有优异的表面反应活性,尤其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中乙氧基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缩合,可以活性羟基极性反应,而改性硫酸钡表面既包含有纳米硫酸钡的活泼羟基,同时还包含有氢氧化铝大量的活性羟基,通过缩合反应使无机表面甲基化,同时使含有氨基可反应官能团引入分子中,氨基的引入即可与羧基反应,同时由于氨基以及氨基与羧酸反应后的酰胺与涤纶基体的相似性,可增加改性硫酸钡在涤纶基体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同时亚铜离子及其衍生物的广谱抗菌效果被大量应用于抗菌材料的开发,同时亚铜离子作为新型抗菌剂,具有低毒高效的效果,通过亚铜离子与抗菌硫酸钡中的疏水改性剂中的羟基以及氨基进行螯合作用,使抗菌离子固定在硫酸钡表面,降低抗菌组分的迁移,同时通过亚铜离子与涤纶基体中的酰胺基团的相互作用,提高抗菌组分在涤纶基体的分散作用,以及抗菌组分与涤纶基体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涤纶的抗菌和耐磨性能。
同时硫酸钡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并通过低表面能处理后,通过硫酸钡的原位聚合,使耐磨性的硫酸钡分布在涤纶基体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结构,使涤纶基体表面的滑动摩擦面积降低,且滑动摩擦由面接触变为点接触,同时通过提高接触点的硫酸钡的硬度和刚度,提升硫酸钡本身的耐磨性,而硫酸钡经过表面低表面能处理后,降低点接触硫酸钡表面的表面能,降低其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涤纶基体的耐磨性能。
(c)抗菌功能改性组分的制备
将步骤(b)制备的抗菌硫酸钡与己二酸按照质量比值为1∶5进行投料,在160~180℃的氮气惰性气体条件下,反应时间为0.5~0.8h,反应后然后采用热水洗涤,再在60℃真空干燥48h后,制备得到抗菌功能改性组份;
(d)抗菌涤纶切片的制备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抗菌功能改性组份和双酚A,在氮气气氛中,0.2~0.4MPa条件下,按对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物料比为1∶1.35;通过第一步加压的条件下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形成预聚体,反应温度在240~260℃,反应3~5h。第二步先在高温常压下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在260~280℃,保持1~1.5h;然后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进行后缩聚,真空度低于60Pa,反应温度在270~290℃,反应时间为1.0~3.0h,反应结束后,进行熔融造粒,制备得到抗菌涤纶切片;
所述的抗菌功能改性组份为对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的5%;
所述的双酚A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0.05∶1;
(e)抗菌涤纶纤维的制备
抗菌涤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得到抗菌涤纶纤维。
抗菌涤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抗菌涤纶在真空条件下120℃干燥48h,然后进行送料,通使过螺杆熔融挤出,计量后进入熔融纺丝组件,经过侧吹风冷却,集束,上油,热辊牵伸,卷绕得到抗菌涤纶纤维。
所述的熔融纺丝条件为:纺丝温度为265~270℃,纺丝卷绕速度为3000~4000m/min,侧吹风温度为23~28℃,侧吹风风速为0.1~0.5m/s,牵伸倍数为2.2~3.2倍上油采用热辊上油纺丝方式,上油温度为145~160℃,上油停留时间为0.1~0.3ms。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体梭织成型,包含涤纶织带,弹性织带和调节扣,弹性织带包含内弹性织带和外弹性织带,外弹性织带包含第一外弹性织带和第二外弹性织带,内弹性织带包含弹性固定区和弹性区,弹性固定区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两端位置,即为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和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第一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一弹性固定区,第二外弹性织带设置在内弹性织带的第二弹性固定区;
调节扣包含公扣和母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涤纶织带设置在外弹性织带上,涤纶织带为两条,即为第一涤纶织带和第二涤纶织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其特征在于,第一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一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一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公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其特征在于,第二涤纶织带的一端与第二外弹性织带通过经编纱线交织连接,第二涤纶织带的另一端设置调节扣的母扣。
CN201620045753.9U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5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5753.9U CN205285122U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5753.9U CN205285122U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5122U true CN205285122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2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575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5122U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51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4193A (zh) * 2017-08-28 2017-11-10 南通冠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腰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4193A (zh) * 2017-08-28 2017-11-10 南通冠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腰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8019B (zh)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及其生产方法
CN202302948U (zh) 自卷发光带
CN205285122U (zh) 一种带调节扣的腰带
CN105614971A (zh) 一种无钢圈文胸的钢圈带的制备方法
CN204898225U (zh) 防皱爽身面料
CN105495713A (zh) 一种透气钢圈带的加工方法
CN105212294A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治疗功能的衣服
CN208724952U (zh) 一种组合式反光衣
CN105533874A (zh) 一种用于服装的锁紧收口织带的制造方法
CN202043638U (zh) 一种自由裁弹性内衣面料
CN211683802U (zh) 保暖效果好的面料
CN113273738B (zh) 一种吸汗型婴儿内衣
CN215583204U (zh) 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风衣
CN212754295U (zh) 一种穿脱方便的文胸
CN216635719U (zh) 零下无绒纳米气凝胶羽绒服面料
CN2443616Y (zh) 一种护肩
CN202800164U (zh) 一种电子音乐服装
CN205285117U (zh) 一种用于服装的锁紧收口织带
CN207653946U (zh) 一种保暖睡袋
CN216875071U (zh) 拼接式内衣
CN209527903U (zh) 一种带有pu涂层的多功能羽绒服
CN208624678U (zh) 一种双向防丢的户外运动服饰
CN209580717U (zh) 一种穿着舒适的羊绒面料
CN206341981U (zh) 一种女士睡裙
CN208324463U (zh) 一种防水透气夜跑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