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7914U -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 Google Patents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7914U
CN205277914U CN201521026999.3U CN201521026999U CN205277914U CN 205277914 U CN205277914 U CN 205277914U CN 201521026999 U CN201521026999 U CN 201521026999U CN 205277914 U CN205277914 U CN 205277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mentioned
gradually
wheel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69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银树
李承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7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791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用以解决习用轴流式风扇运转噪音较高的问题。该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包含一个轮毂及数个扇叶。该轮毂具有一个旋转轴线。所述数个扇叶结合于上述轮毂,各该扇叶在该扇轮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外侧缘,该外侧缘在该扇轮的轴向上的两端为一个入风端点及一个出风端点。其中,上述外侧缘更具有一个渐缩起始点,该渐缩起始点至上述旋转轴线的距离大于上述入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

Description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尤其是一种能够降低风扇噪音的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技术的轴流风扇9,包含一固定组件91及一转动组件92。该固定组件91包含一扇框91a,该扇框91a具有一侧墙911,该侧墙911环绕形成一驱风通道912以容置该转动组件92。该转动组件92具有一扇轮92a,该扇轮92a包含一轮毂921及数个扇叶922,且在该扇轮92a的径向上,各该扇叶922均具有一内缘922a及一外缘922b,该内缘922a结合于该轮毂921,该外缘922b邻近该侧墙911,且该外缘922b的任一位置至该扇轮92a的轮毂921中心的距离大致维持不变。据此,各该扇叶922的外缘922b的任一位置与该扇框91a的间隙均相等。
然而,由于该转动组件92相对于该固定组件91进行旋转时,受该扇轮92a驱动而流过该扇框91a的驱风通道912的气流会在该驱风通道912的出风侧形成剧烈的压力变化,因此在该轴流风扇9的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
有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进一步改良的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轴流风扇9运转时,气流会在该驱风通道912的出风侧形成剧烈的压力变化,导致该轴流风扇9运转噪音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轴流式风扇及其扇框,该轴流式风扇可借助其扇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轴流风扇运转噪音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
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一个实施例的扇轮,包含:一个轮毂,该轮毂具有一个旋转轴线;及数个扇叶,结合于上述轮毂,各该扇叶在该扇轮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外侧缘,该外侧缘在该扇轮的轴向上的两端为一个入风端点及一个出风端点;其中,上述外侧缘更具有一个渐缩起始点,该渐缩起始点至上述旋转轴线的距离大于上述入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
如上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中,上述外侧缘由上述渐缩起始点至上述入风端点的长度,至少为该外侧缘的总长度的2/3。借此,该外侧缘至少2/3的部分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将小于该渐缩起始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以确保该扇轮能够有效抑制气流在该轴流式风扇的一个驱风通道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
如上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中,上述渐缩起始点位于上述入风端点与上述出风端点之间,且该渐缩起始点至上述旋转轴线的距离等于该出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借此,该扇叶的外侧缘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可以由该渐缩起始点朝该入风端点呈渐缩。
如上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中,上述任一个扇叶的外侧缘的渐缩起始点即为该扇叶的外侧缘的出风端点。借此,该外侧缘除了该出风端点以外的部分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均小于该出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能够提升该扇轮抑制气流在该轴流式风扇的一个驱风通道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效果。
如上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中,上述任一个扇叶的外侧缘另具有一个渐缩终止点,该渐缩终止点位于上述入风端点与上述渐缩起始点之间,且该渐缩终止点至上述旋转轴线的距离等于该入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借此,该扇叶的外侧缘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可以由该渐缩起始点朝该渐缩终止点呈渐缩,使该扇叶的外侧缘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在该入风端点之前即提早缩减至一个最小值。
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包含如上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且另包含:一个扇框,该扇框具有一个基座及一个侧墙,该基座供上述扇轮可转动地结合,该侧墙环绕形成一驱风通道以容置该扇轮;及一个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具有一个激磁件及一个感磁件,该激磁件设置于上述扇轮的轮毂及上述基座的其中一个,该感磁件设置于该轮毂及该基座的另一个。
如上所述轴流式风扇,其中,上述扇轮的各扇叶的外侧缘中,该外侧缘的渐缩起始点至上述侧墙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间隙,该外侧缘的入风端点至该侧墙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除以该第一间隙的比值为1.5至2.5,以避免该第二间隙过大而造成气流溢散,同时使该第一间隙与该第二间隙具有足够的差值,以达到抑制气流在该驱风通道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效果。
如上所述轴流式风扇,其中,上述第二间隙除以该第一间隙的比值为1.9至2.1,能够使抑制气流在该驱风通道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效果更为显著。
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及其扇轮借助使各该扇叶的外侧缘的渐缩起始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大于其入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可以使该扇框的侧墙与各该扇叶的外侧缘间的间隙由该渐缩起始点朝该入风端点逐渐扩大,以在该扇轮驱动产生气流时,有效抑制所述气流在该驱风通道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达到降低该轴流式风扇的运转噪音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轴流式风扇的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一个实施例的扇轮的外观俯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一个实施例的扇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一个实施例的外观俯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现有技术轴流风扇运转时的压力分布图。
图7: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一个实施例运转时的压力分布图。
图8: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另一个实施例的扇轮的外观俯视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再一个实施例的扇轮的外观俯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
1扇轮
11轮毂111旋转轴线
12扇叶121外侧缘
2扇框
21基座22侧墙
23驱风通道
3驱动组件
31激磁件32感磁件
a入风端点b出风端点
c渐缩起始点d1距离
d2距离d3距离
d4距离e渐缩终止点
g1第一间隙g2第二间隙
R1出风侧区域R2出风侧区域
〔现有技术〕
9轴流风扇
91固定组件91a扇框
911侧墙912驱风通道
92转动组件92a扇轮
921轮毂922扇叶
922a内缘922b外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及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一个实施例的扇轮1,该扇轮1包含一轮毂11及数个扇叶12,所述数个扇叶12连接该轮毂11。该轮毂11具有一旋转轴线111,该旋转轴线111平行于该扇轮1的轴向,且该旋转轴线111通过该轮毂11中心。各该扇叶12相对该扇轮1的轴向呈倾斜状设置,各该扇叶12在该扇轮1的径向上具有一外侧缘121,该外侧缘121位于该扇叶12远离该轮毂11的一侧。该外侧缘121在该扇轮1的轴向上的两端为一入风端点a及一出风端点b,该出风端点b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1大于该入风端点a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2。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侧缘121另具有一渐缩起始点c,该渐缩起始点c位于该入风端点a与该出风端点b之间,且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3等于该出风端点b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1。换言之,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3亦大于该入风端点a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2。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由该渐缩起始点c朝该入风端点a呈渐缩。
其中,该外侧缘121由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入风端点a的长度,较佳至少为该外侧缘121的总长度的2/3。据此,该外侧缘121至少2/3的部分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将小于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3。
借助上述结构,请一并参照图4及5所示,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的扇轮1实际使用时,可供安装于一扇框2内部,该扇框2具有一基座21及一侧墙22,该基座21供该扇轮1可转动地结合,该侧墙22环绕形成一驱风通道23以容置该扇轮1,该驱风通道23贯通该扇框2于该轴向上的二侧。此外,该轴流式风扇可另包含一驱动组件3,该驱动组件3具有一激磁件31及一感磁件32,其中该激磁件31设置于该轮毂11及该基座21的其中一个,该感磁件32设置于该轮毂11及该基座21的另一个。该激磁件31可以为铁芯,所述铁芯可由硅钢片堆叠组成,且所述铁芯外周绕设有激磁线圈;该感磁件32可以为永久磁铁组。该激磁件31与该感磁件32之间将形成一气隙,且当该轴流式风扇实施例运转时,该激磁件31能够与该感磁件32产生磁交链感应,以驱使该扇轮1相对该基座21转动。
据此,当该扇轮1相对该基座21转动时,各该扇叶12能够由具有该入风端点a的一侧引入气流,并且迫使气流由具有该出风端点b的一侧离开该扇轮1,以驱动气流流过该驱风通道23。其中,由于各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由该渐缩起始点c朝该入风端点a呈渐缩,该扇框2的侧墙22与各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间的间隙将由该渐缩起始点c朝该入风端点a逐渐扩大,因此当该扇轮1驱动产生气流时,所述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即邻近各该扇叶12的出风端点b的一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能够有效减缓,进而降低该轴流式风扇的运转噪音。
更详言之,该外侧缘121的渐缩起始点c至该侧墙22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g1,该外侧缘121的入风端点a至该侧墙22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g2。由于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3大于该入风端点a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2,该第二间隙g2势必会大于该第一间隙g1。相较前述现有技术轴流风扇9中,各该扇叶922的外缘922b的任一位置与该扇框91a的间隙均相等,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的扇轮1借助使该扇框2的侧墙22与各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间的间隙由该渐缩起始点c朝该入风端点a逐渐扩大,能够有效抑制所述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
再者,该第二间隙g2除以该第一间隙g1的比值B可以为1.5至2.5,以避免该第二间隙g2过大而造成气流溢散,同时使该第一间隙g1与该第二间隙g2具有足够的差值,以达到抑制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效果。更进一步言之,该第二间隙g2及该第一间隙g1的比值B较佳为1.9至2.1,更佳为2,使所述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幅度可大幅减缓而有效抑制运转噪音,且能够进一步提升该轴流式风扇的风量及风压。
请参照图6所示,是该现有技术轴流风扇9运转时的压力分布图,该现有技术轴流风扇9的驱风通道912的一出风侧区域R1压力大致在1.47~4.79inH2O的范围内,因此气流所形成的最大压力变化较为剧烈(超过3inH2O)。相对地,请参照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运转时的压力分布图,且该实施例的扇轮1可以设计使该第一间隙g1及该第二间隙g2的比值B为2,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的驱风通道23的一出风侧区域R2压力大致在1.88~3.64inH2O的范围内,因此气流所形成的最大压力变化较为和缓(低于2inH2O)。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确实能够有效减缓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进而达到降低该轴流式风扇的运转噪音的效果。
请参照下表一所示,是分别针对该习用轴流风扇9及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运转时所产生的风量、风压、噪音进行实际量测所得的结果。
表一
其中,通过选定使该现有技术轴流风扇9的扇轮92a及该实施例的扇轮1具有相同尺寸(例如:相同的最大外径),并且以相同功率驱动该现有技术轴流风扇9及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以相同转速运转,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甚至能产生较高的风量及风压。因此,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及其扇轮1并不会对风扇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该现有技术轴流风扇9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高出2.1dB,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确实能够达到降低运转噪音的功效,且能够进一步提升该轴流式风扇的风量及风压。
如上所述,该外侧缘121由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入风端点a的长度,较佳至少为该外侧缘121的总长度的2/3。据此,该外侧缘121至少2/3的部分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将小于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3,使得该外侧缘121至少2/3的部分与该扇框2的侧墙22间的间隙大于该第一间隙g1,以确保该扇轮1能够有效抑制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
另一方面,请参照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另一个实施例的扇轮1,与前述实施例的扇轮1相异之处在于:任一扇叶12的外侧缘121的渐缩起始点c即为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的出风端点b。据此,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由该出风端点b朝该入风端点a呈渐缩。借此,该外侧缘121除了该出风端点b以外的部分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均小于该出风端点b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1,因此该外侧缘121除了该出风端点b以外的部分与该扇框2的侧墙22间的间隙均大于该第一间隙g1,能够提升该扇轮1抑制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效果。
除此之外,请参照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再一个实施例的扇轮1,与前述各实施例之扇轮1相异之处在于:该外侧缘121另具有一渐缩终止点e,该渐缩终止点e位于该入风端点a与该渐缩起始点c之间,且该渐缩终止点e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4等于该入风端点a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2。换言之,该渐缩起始点c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3大于该渐缩终止点e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4。该扇叶12之外侧缘121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由该渐缩起始点c朝该渐缩终止点e呈渐缩。通过设置该渐缩终止点e,可以使该扇叶12之外侧缘121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在该入风端点a之前即提早缩减至一最小值(距离d2、d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各实施例及其扇轮1借助使各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的渐缩起始点c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3大于其入风端点a至该旋转轴线111的距离d2,可以使该扇框2的侧墙22与各该扇叶12的外侧缘121间的间隙由该渐缩起始点c朝该入风端点a逐渐扩大,以在该扇轮1驱动产生气流时,有效抑制所述气流在该驱风通道23的出风侧所形成的压力变化,进而达到降低该轴流式风扇的运转噪音的功效。再者,本实用新型轴流式风扇实施例及其扇轮1并不会对风扇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能够进一步提升该轴流式风扇的风量及风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得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轮毂,该轮毂具有一个旋转轴线;及
数个扇叶,结合于上述轮毂,各该扇叶在该扇轮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外侧缘,该外侧缘在该扇轮的轴向上的两端为一个入风端点及一个出风端点;
其中,上述外侧缘更具有一个渐缩起始点,该渐缩起始点至上述旋转轴线的距离大于上述入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外侧缘由上述渐缩起始点至上述入风端点的长度,至少为该外侧缘的总长度的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渐缩起始点位于上述入风端点与上述出风端点之间,且该渐缩起始点至上述旋转轴线的距离等于该出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任一个扇叶的外侧缘的渐缩起始点即为该扇叶的外侧缘的出风端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任一个扇叶的外侧缘另具有一个渐缩终止点,该渐缩终止点位于上述入风端点与上述渐缩起始点之间,且该渐缩终止点至上述旋转轴线的距离等于该入风端点至该旋转轴线的距离。
6.一种轴流式风扇,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轴流式风扇的扇轮,且另包含:
一个扇框,该扇框具有一个基座及一个侧墙,该基座供上述扇轮可转动地结合,该侧墙环绕形成一个驱风通道以容置该扇轮;及
一个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具有一个激磁件及一个感磁件,该激磁件设置于上述扇轮的轮毂及上述基座的其中一个,该感磁件设置于该轮毂及该基座的另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轴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扇轮的各扇叶的外侧缘中,该外侧缘的渐缩起始点至上述侧墙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间隙,该外侧缘的入风端点至该侧墙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除以该第一间隙的比值为1.5至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轴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二间隙除以该第一间隙的比值为1.9至2.1。
CN201521026999.3U 2015-12-02 2015-12-10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779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0367 2015-12-02
TW104140367A TWI614412B (zh) 2015-12-02 2015-12-02 軸流式風扇及其扇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7914U true CN205277914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699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77914U (zh) 2015-12-02 2015-12-10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CN201510915530.3A Active CN106812722B (zh) 2015-12-02 2015-12-10 轴流式风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5530.3A Active CN106812722B (zh) 2015-12-02 2015-12-10 轴流式风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5277914U (zh)
TW (1) TWI6144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2722A (zh) * 2015-12-02 2017-06-09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CN107781224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昆山广兴电子有限公司 轴流式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4807A (en) * 1966-03-28 1967-08-08 Rotron Mfg Co Fan
DE3227698A1 (de) * 1982-07-24 1984-01-26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7742 St Georgen Axialventilator
JPH10259795A (ja) * 1997-03-19 1998-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軸流ファン
JP4595154B2 (ja) * 2000-02-16 2010-12-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ペラファン及び該ファン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US20050281692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Axial-flow type fan having an air inlet blade structure tipped with leading corners
CN100516550C (zh) * 2005-01-21 2009-07-22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式散热扇
CN100481675C (zh) * 2005-05-18 2009-04-22 启原智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构造
CN100529428C (zh) * 2005-08-05 2009-08-1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
TWI328081B (en) * 2007-04-04 2010-08-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and impeller thereof
TWI486526B (zh) * 2010-01-11 2015-06-01 Foxconn Tech Co Ltd 軸流風扇
JP5728210B2 (ja) * 2010-04-27 2015-06-03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
CN102374200A (zh) * 2010-08-17 2012-03-14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
CN102842990A (zh) * 2012-08-24 2012-12-26 上海特波电机有限公司 低风噪电机
TWI516683B (zh) * 2013-02-05 2016-01-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離心式風扇
TWI493113B (zh) * 2013-04-10 2015-07-2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具有軸向氣隙馬達之薄型散熱風扇及其馬達尺寸選用方法
CN203933247U (zh) * 2014-05-16 2014-11-05 叶海青 磁吸式平衡马达及风扇
TWI614412B (zh) * 2015-12-02 2018-02-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軸流式風扇及其扇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2722A (zh) * 2015-12-02 2017-06-09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CN107781224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昆山广兴电子有限公司 轴流式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2722A (zh) 2017-06-09
TW201721020A (zh) 2017-06-16
TWI614412B (zh) 2018-02-11
CN106812722B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47519U (zh) 用于空调上的轴流风叶
CN104214139B (zh) 风扇
CN205277914U (zh)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CN103486081A (zh)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CN204267333U (zh) 一种高转速轴流风扇
CN105673567B (zh) 吸油烟机及其风机组件
CN202628612U (zh)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CN204267332U (zh) 一种高效静音轴流风扇
CN201781343U (zh) 无刷电机及使用所述无刷电机的风扇
CN104405654A (zh) 一种静音轴流风扇
CN204458535U (zh) 一种回流器及离心式压缩机
CN207621050U (zh)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WO2015127691A1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用永磁体内嵌式转子
CN203453115U (zh) 后向离心风轮
CN104141620A (zh) 一种轴流散热风扇及其马达尺寸选用方法
CN202707612U (zh) 轴流风叶
CN204327581U (zh) 高效、低噪、特高比转速电机用离心风扇
CN204253443U (zh) 用于离心风机的集流蜗壳及离心风机
CN203722345U (zh) 磁瓦、永磁转子和永磁电机
CN105020177B (zh) 风扇
CN204267314U (zh) 一种静音轴流风扇
JP2013160137A (ja) 扇風機
CN206490522U (zh) 转子铁芯、转子、电机和压缩机
CN204267331U (zh) 一种大功率轴流风扇
CN204299893U (zh) 一种低功耗轴流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new Taiwan China Ya Lu Kaohsiung City No. 30 Lane 296

Patentee after: Jianzhun Electric Motor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Are China Taiwan Lingya Kaohsiung No. 120 12 floor 1

Patentee before: Jianzhun Electric Motor Industr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9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