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5921U -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5921U
CN205275921U CN201620005916.0U CN201620005916U CN205275921U CN 205275921 U CN205275921 U CN 205275921U CN 201620005916 U CN201620005916 U CN 201620005916U CN 205275921 U CN205275921 U CN 205275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machine
crank arm
arm type
machine structure
bottom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59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金旺
林春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JIANG RAY SEW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JIANG RAY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JIANG RAY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JIANG RAY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59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5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5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5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曲臂式缝纫机结构,所述曲臂式缝纫机结构至少包括一主机壳与一位于该主机壳下方的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与所述下机壳之间设有一由该主机壳一端的内侧面倾斜延伸向下连通至该下机壳的横向连接部;为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此技术领域长期以来根深柢固的外壳结构设计偏见,及其内部机构配置的技术偏见,且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达成符合使用者实际需求的目的。

Description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背景技术
首先,本案所谓的「曲臂式缝纫机」,其结构的特性或功能,主要在于它可将两块布的边缘相并后而再加以缝合,因此业界亦有人称它为「并缝用缝纫机」或「并缝缝纫机」;然而,还因为它通常是以四针六线(含底线)来加以车缝,因此它亦常被业界称为「四针六线并缝机」或「四针六线缝纫机」。
再则,与本案技术领域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现有曲臂式缝纫机10是通过一机座100固设于桌面,该现有曲臂式缝纫机10至少包括一主机壳11与一位于该主机壳11下方的下机壳12,该现有曲臂式缝纫机10是通过一设于该主机壳11末端的驱动马达80所带动;其中,该下机壳12上具有一车缝平台121,该车缝平台121末端具一车缝区13。然而,若能详细观察图1所示现有曲臂式缝纫机的使用样态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现有曲臂式缝纫机的使用者视角外观示意图即可以发现,该现有曲臂式缝纫机10的外壳结构设计上,确实存在有以下的缺陷:一、由于该现有曲臂式缝纫机10的该下机壳12是由该主机壳11直接向下设置的,因此在车缝时使用者观看至该车缝区13的视线,完全被该主机壳11前端给阻挡,令使用者必须经常将身体或头部保持向左倾的坐姿,故常令使用者发生脊椎侧弯所导致的身体病痛状况;二、亦由于该现有曲臂式缝纫机10的该主机壳11前端完全阻挡了使用者观看至该车缝区13的视线,所以常令使用者无法较精确地加以车缝,甚至常造成使用者不慎将手指伸入该车缝区13而受伤的严重问题发生。如是,该现有曲臂式缝纫机10长期以来存有根深柢固的外壳结构设计偏见,以及内部机构配置的技术偏见,确实难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如何才能在车缝工作时让使用者维持良好坐姿,以及如何才能让使用者在车缝时可以更安全的工作,实为此项技术相关业者当务之急。
另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508561号的「缝纫机扬线凸轮装置」的现有技术,所述缝纫机的该扬线凸轮装置,包括一上饰线机构,该上饰线机构被设置于该缝纫机的该上机臂内部,该上饰线机构是由一上饰线提线凸轮、一第一固定板、一导线杆托架与一上饰线导线杆所组成,该上饰线提线凸轮被支承于该缝纫机的该上机臂的一传动主轴所贯穿,且固定于该传动主轴上,该扬线凸轮装置还包括一底线机构,该底线机构被设置于该缝纫机的该上机臂外部,该底线机构是由一第一固定座、一底线提线凸轮、一第一固定轴、一第二固定座、一压钮、一簧片、一第二固定板、一下勾针提线导引架、一导线板、一弹簧、一棘轮与一第二固定轴所组成,该第二固定板可于该第二固定座上进行三段的角度调整,该扬线凸轮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时规皮带轮,该第一时规皮带轮被支承于该缝纫机的该上机臂的该传动主轴所贯穿并固定,该扬线凸轮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时规皮带轮,该第二时规皮带轮固定于该底线提线凸轮的一侧,同时被该第一固定轴贯穿,该扬线凸轮装置还包括一时规皮带,该时规皮带分别与该第一时规皮带轮及该第二时规皮带轮啮合。由前述现有技术内容可得知,该缝纫机在缝制过程的每一缝制行程中,底线必须利用该底线提线凸轮配合扬弛一次,以达成该底线可被该缝纫机喂线与调整其松紧度的目的。而由于该现有技术的扬线凸轮装置是设置于该缝纫机的该上机臂壳体内部,因此常使用者在穿设底线时,则必须将该上机臂的壳体打开,然而,因为该上机臂的壳体内部机构较多且空间非常狭小,故常令使用者的手指不易进入穿设底线,使用者往往另需通过其他辅助工具方可将该底线完成穿设的动作;所以,由上述可很清楚看出,此种设于缝纫机上机臂壳体内部的该扬线凸轮装置设计,确实令使用者在换装底线时造成不便与极大的困扰;再则,若该底线不慎发生断线的状况,此时因断线所形成的线头,即会被持续旋转中的该扬线凸轮装置所拉扯而缠绞在两片该底线提线凸轮等零组件间隙内的轴柱上,使用者若不想以浩大的工程而将该底线提线凸轮等零组件拆下来去除所缠绞的底线,就必须使用有如美工刀般的扁薄形工具,在极为窘迫的狭窄空间内辛苦地挑剔除所缠绞的底线;然而,虽使用者利用该扁薄形工具来深入零组件间隙内将缠绞的底线割断方式较为方便,但当该扁薄形工具在割断缠线的同时,亦因该扁薄形工具可能有着锐利的边锋,故当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该底线提线凸轮等零组件被锐利的边锋划出割痕的问题出现,此割痕在日后该底线提线凸轮等零组件运作时将造成该底线断线频率升高的主因;因此,不论上述现有技术以任何方式来清除所缠绞的底线,均相当耗时且非常费工,更严重的是,当在清除缠线的期间此机台势必得停工,业者若无备用机台来有效地调度工作人员立即再加入生产,将造成生产量降低的问题,更可能影响至业者的产品交货期,此实为车缝产品加工厂商的一大梦魇与困扰。由此可知,在曲臂式缝纫机的技术领域中,长久以来该现有技术的相关业者,对于扬线凸轮装置的装设位置与其构造的技术偏见已是根深柢固,但事实上该现有技术的确已不符使用者所需。所以,如何才能让使用者可更轻易、更快速地清除上述零组件间隙内所缠绞的底线,以及如何才能让使用者可更简易、更方便地重新穿设该底线,同样为此项技术相关业者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外壳结构改变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令使用者除了可维持良好坐姿外,并可让使用者轻易地直视至车缝区,以维护使用者身体健康,令使用者在车缝时可达到更安全的工作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使用者可更轻易、更快速地来清除所缠绞的底线,令使用者可更简易、更方便地重新穿设该底线的底线施配器,以符使用者所需。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臂式缝纫机结构,所述曲臂式缝纫机结构至少包括一主机壳与一位于该主机壳下方的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与所述下机壳之间设有一由该主机壳一端的内侧面倾斜延伸向下连通至该下机壳的横向连接部。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壳内具有一主传动机构,而该下机壳上具有一车缝平台;所述横向连接部内具有一同步与该主传动机构转动的同步带动机构,以及一位于该下机壳正上方且由该同步带动机构所带动的协同传动机构;其中该主传动机构具有一主轴,而该协同传动机构具有一协动轴。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动机构包括一设于该主轴的传动轮、一设于该协动轴的被动轮,以及一设于该传动轮与该被动轮之间并令该传动轮与该被动轮同步转动的皮带。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动机构包括一设于该主轴的传动轮、一设于该协动轴的被动轮,以及一设于该传动轮与该被动轮之间并令该传动轮与该被动轮同步转动的连动齿轮。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动机构包括一设于该协动轴的被动轮,以及一设于该横向连接部内部的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连设带动有一令该被动轮可与该主轴同步转动的主动轮。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协同传动机构末端设有一底线施配器。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车缝平台末端具一车缝区,而于该车缝区的该下机壳内部分别设有一底线摆动件与一勾齿,且该协动轴上则连接有一带动该底线摆动件与该勾齿动作的连杆。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知,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列实质有益的效果: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使用者可以维持良好坐姿的该曲臂式缝纫机结构,让使用者轻易地直视至车缝区,以维护使用者身体健康,并令使用者在车缝时可达到更安全的工作目的,确实克服了此技术领域长期以来对于曲臂式缝纫机根深柢固的外壳结构设计偏见,及其内部机构配置的技术偏见,并采用因技术偏见所被舍弃的外壳结构改变的技术方案来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以达成符合使用者实际需求的目的;二、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该底线施配器,该底线施配器提供了使用者穿设底线或维修处理的最佳位置,令使用者可更简易、更方便地重新穿设底线,以及能更轻易地将该扬线凸轮卸下,更快速地来清除所缠绞的底线,确实克服了此技术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长久以来对于该底线施配器装设位置根深柢固的技术偏见,并采用因技术偏见所被舍弃的该底线施配器装设位置改变的技术方案来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以达成符合使用者实际需求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曲臂式缝纫机的使用样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现有曲臂式缝纫机的使用者视角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等角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使用样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使用者视角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与内部局部结构等角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与内部局部结构等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与技术内容,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首先,请同时参阅图3~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等角外观、使用样态、使用者视角外观、内部局部结构与其俯视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臂式缝纫机结构,所述曲臂式缝纫机结构20是通过一机座100固设于桌面,该曲臂式缝纫机结构20至少包括一主机壳30与一位于该主机壳30下方的下机壳50;其中,所述主机壳30与所述下机壳50之间设有一由该主机壳30一端的内侧面倾斜延伸向下连通至该下机壳50的横向连接部4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主机壳30内具有一主传动机构31,而该下机壳50上具有一车缝平台51,该车缝平台51末端具一车缝区60,而于该车缝区60的该下机壳50内部分别设有一底线摆动件52与一勾齿53,且该协动轴421上则连接有一带动该底线摆动件52与该勾齿53动作的连杆422;而所述横向连接部40内具有一同步与该主传动机构31转动的同步带动机构41,以及一位于该下机壳50正上方且由该同步带动机构41所带动的协同传动机构42;其中该主传动机构31具有一主轴311,该主轴311是通过一设于该主轴311末端的驱动马达80所带动,而该协同传动机构42具有一协动轴421;其中,该同步带动机构41包括一设于该主轴311的传动轮411、一设于该协动轴421的被动轮412,以及一设于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之间并令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同步转动的皮带413。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协同传动机构42末端设有一底线施配器70,关于该底线施配器70的相关结构与功能,该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508561号「缝纫机扬线凸轮装置」的说明书内容,在此则不再加以赘述。综上所述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使用者可以维持良好坐姿的该曲臂式缝纫机结构20,让使用者轻易地直视至车缝区,以维护使用者身体健康,并令使用者在车缝时可达到更安全的工作目的,确实克服了此技术领域长期以来根深柢固的外壳结构设计偏见,及其内部机构配置的技术偏见,并采用因技术偏见所被舍弃的外壳结构改变的技术方案来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以达成符合使用者实际需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该底线施配器70,该底线施配器70提供了使用者穿设底线或维修处理的最佳位置,令使用者可更简易、更方便地重新穿设底线,以及能更轻易地将该扬线凸轮卸下,更快速地来清除所缠绞的底线,确实克服了此技术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长久以来对于该底线施配器70装设位置根深柢固的技术偏见,并采用因技术偏见所被舍弃的该底线施配器70装设位置改变的技术方案来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以达成符合使用者实际需求的目的。
再请同时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与内部局部结构等角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相较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同步带动机构41包括一设于该主轴311的传动轮411、一设于该协动轴421的被动轮412,以及一设于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之间并令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同步转动的连动齿轮414。
最后,请同时参阅图9所示,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与内部局部结构等角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相较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同步带动机构41包括一设于该协动轴421的被动轮412,以及一设于该横向连接部40内部的伺服马达415,该伺服马达415连设带动有一令该被动轮412可与该主轴311同步转动的主动轮416。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曲臂式缝纫机结构,所述曲臂式缝纫机结构(20)至少包括一主机壳(30)与一位于该主机壳(30)下方的下机壳(5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壳(30)与所述下机壳(50)之间设有一由该主机壳(30)一端的内侧面倾斜延伸向下连通至该下机壳(50)的横向连接部(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30)内具有一主传动机构(31),而该下机壳(50)上具有一车缝平台(51);所述横向连接部(40)内具有一同步与该主传动机构(31)转动的同步带动机构(41),以及一位于该下机壳(50)正上方且由该同步带动机构(41)所带动的协同传动机构(42);其中该主传动机构(31)具有一主轴(311),而该协同传动机构(42)具有一协动轴(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动机构(41)包括一设于该主轴(311)的传动轮(411)、一设于该协动轴(421)的被动轮(412),以及一设于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之间并令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同步转动的皮带(4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动机构(41)包括一设于该主轴(311)的传动轮(411)、一设于该协动轴(421)的被动轮(412),以及一设于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之间并令该传动轮(411)与该被动轮(412)同步转动的连动齿轮(4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动机构(41)包括一设于该协动轴(421)的被动轮(412),以及一设于该横向连接部(40)内部的伺服马达(415),该伺服马达(415)连设带动有一令该被动轮(412)可与该主轴(311)同步转动的主动轮(416)。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传动机构(42)末端设有一底线施配器(70)。
7.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缝平台(51)末端具一车缝区(60),而于该车缝区(60)的该下机壳(50)内部分别设有一底线摆动件(52)与一勾齿(53),且该协动轴(421)上则连接有一带动该底线摆动件(52)与该勾齿(53)动作的连杆(4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臂式缝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缝平台(51)末端具一车缝区(60),而于该车缝区(60)的该下机壳(50)内部分别设有一底线摆动件(52)与一勾齿(53),且该协动轴(421)上则连接有一带动该底线摆动件(52)与该勾齿(53)动作的连杆(422)。
CN201620005916.0U 2016-01-04 2016-01-04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Active CN205275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5916.0U CN205275921U (zh) 2016-01-04 2016-01-04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5916.0U CN205275921U (zh) 2016-01-04 2016-01-04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5921U true CN205275921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0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5916.0U Active CN205275921U (zh) 2016-01-04 2016-01-04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5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8133B (zh) 缝合袜头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48100B (zh)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缝包机
CN205275921U (zh) 曲臂式缝纫机结构
CN202509245U (zh) 数控挑线机构
CN106087273A (zh) 针织缝合机用自动调整缝合装置
CN205275914U (zh) 曲臂式缝纫机的底线施配结构
CN105133215B (zh)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CN213835935U (zh) 一种纺织产品生产用去毛刺装置
CN208604317U (zh) 一种多针链式横缝机头
CN203782372U (zh) 一种缝纫机收布器
CN211772343U (zh) 一种针织服饰加工用裁布装置
CN209923587U (zh)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部的自动剪线机构
CN203807853U (zh) 一种具有弧形固定条的台式裁剪机
CN210653934U (zh) 一种湿巾包装机用上下刀轴传动同步带
CN210796859U (zh) 一种新型缝纫机引线送布机构
CN110295472B (zh) 一种刀座旋转式调节剪切角度装置
CN203846273U (zh) 独立驱动旋转式自动缝纫设备的下机头
CN208899214U (zh) 一种能够消音的羊毛衫纱线自动裁剪机
CN207259697U (zh) 一种恒张力地毯编织装置
US2239743A (en) Trimm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TWM522237U (zh) 曲臂式縫紉機結構
CN210946012U (zh) 机头旋转花样模板机
CN105908382B (zh) 一种棉被裁切封口机
CN213389220U (zh) 一种缝台机构及柱式缝纫机
TW201723265A (zh) 曲臂式縫紉機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