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2459U -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2459U
CN205272459U CN201521022046.XU CN201521022046U CN205272459U CN 205272459 U CN205272459 U CN 205272459U CN 201521022046 U CN201521022046 U CN 201521022046U CN 205272459 U CN205272459 U CN 205272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
compression roller
pressure roll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20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华
朱胜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lo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L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20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2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2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24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包括支架、中间辊、上压辊、下压辊,支架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中间辊,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辊,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辊,中间辊与上压辊之间的上间隙距离大于中间辊与下压辊之间的下间隙距离,中间辊沿顺时针旋转、上压辊沿逆时针旋转,下压辊沿顺时针旋转,支架上端固定有上推动器与上压辊可移动的连接,支架下端固定有下推动器与下压辊可移动的连接,支架为整体呈倾斜状,支架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包括中间位置的斜支撑座、以及位于斜支撑座左右两侧的左支撑座与右支撑座,斜支撑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支撑轴,支撑座中排列有导向部;至少具有斜向支撑,防护性输送薄膜、双重压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用于薄膜压延机的压紧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20848413.0;申请日2014.12.29;薄膜压延机压紧装置,由液压缸、螺栓、压板、压紧弹簧、上压辊轴座、调节块、下辊轴座、压盖、耳板、固定架组成,其特征是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压盖,压盖采用螺栓穿过设置在固定架上的耳板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的固定架内侧设置有上压辊轴座,上压辊轴座可沿固定架上下移动,上压辊轴座的下侧设置有下辊轴座,下辊轴座固定在固定架上,上压辊轴座与下辊轴座之间设置有调节薄膜厚度的调节块,上压辊轴座上侧设置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上侧设置有压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液压缸与压紧弹簧配合给上压辊轴座提供压力,而且上压辊轴座下侧设置有调节薄膜厚度的调节块,使得压延出的薄膜片厚度均匀,最终薄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能好。
该申请中,对薄膜的压紧与输送进行了公开,但是在该设计中,该申请中的上压辊为可移动的结构,下压辊为固定的,不具有动力机构,且不能够实现多级压紧输送,双重输送。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包括支架、中间辊、上压辊、下压辊,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中间辊,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辊,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辊,中间辊与上压辊之间的上间隙距离L大于中间辊与下压辊之间的下间隙距离L,中间辊沿顺时针旋转、上压辊沿逆时针旋转,下压辊沿顺时针旋转,支架上端固定有上推动器与上压辊可移动的连接,支架下端固定有下推动器与下压辊可移动的连接,所述支架为整体呈倾斜状,支架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包括中间位置的斜支撑座、以及位于斜支撑座左右两侧的左支撑座与右支撑座,斜支撑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支撑轴,所述支撑座中排列有导向部。
所述导向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右侧的右支撑座上,第一导向部固定在右支撑座右端、第二导向部固定在右支撑座中间、第三导向部固定在右支撑座的上端。
所述导向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左侧的左支撑座上,第四导向部固定在左支撑座的上端,第五导向部固定在左支撑座的中间位置,
第六导向部固定在左支撑座的左端上。
所述中间辊上固定连接有中间辊电机,上压辊上固定连接有上压辊电机,下压辊上固定连接有下压辊电机。
所述中间辊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中间辊轴,中间辊轴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中间辊电机,上压辊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上压辊轴,上压辊轴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上压辊电机,下压辊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下压辊轴,下压辊轴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下压辊电机。
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上气缸,上气缸向下延伸有上推轴,上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推套,上推套的中心位置套接有上压辊中心的上压辊轴上。
所述支架下端固定有下气缸,下气缸向上延伸有下推轴,下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推套,下推套的中心位置套接有下压辊中心的下压辊轴上。
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架,中间辊中心位置固定有中间辊轴,中间辊轴的端头固定连接在中间架的中间位置。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
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3、斜向支撑、双重压延,逐渐增压进行倾斜压延薄膜;
4、防护性的输送薄膜,安全地导向输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压紧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压紧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申请中压紧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压紧装置的压延状态图;
图6为本申请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导向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压紧装置100、支架1、中间架11、中间辊2、中间辊电机21、中间辊轴22、上压辊3、上压辊电机31、上压辊轴32、下压辊4、下压辊电机41、下压辊轴42、上推动器5、上气缸51、上推轴52、上推套53、下推动器6、下气缸61、有下推轴62、下推套63;
支撑座7、斜支撑座71、左支撑座72、右支撑座73、中间支撑轴711;
导向部8、第一导向部81、第二导向部82、第三导向部83、第四导向部84、第五导向部85、第六导向部86;
L1为上间隙距离、L2为上间隙距离、B为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包括支架1、中间辊2、上压辊3、下压辊4,所述支架1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中间辊2,支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辊3,支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辊4,中间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上间隙距离L1大于中间辊2与下压辊4之间的下间隙距离L2,中间辊2沿顺时针旋转、上压辊3沿逆时针旋转,下压辊4沿顺时针旋转,支架1上端固定有上推动器5与上压辊3可移动的连接,支架1下端固定有下推动器6与下压辊4可移动的连接,支架1为整体呈倾斜状,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7,支撑座7包括中间位置的斜支撑座71、以及位于斜支撑座71左右两侧的左支撑座72与右支撑座73,斜支撑座7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支撑轴711,所述支撑座7中排列有导向部8;至少具有斜向支撑,防护性输送薄膜、双重压延,逐渐增压进行倾斜压延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支架1的倾斜效果,便于薄膜B进入压紧装置100中,通过压紧装置然后对薄膜B进行逐渐压紧。
利用薄膜B穿过中间辊2与上压辊3,然后再经过中间辊2穿过中间辊2与下压辊4,进而实现双重压延的效果。
在压紧的过程中,支架1为长方体空心结构形成的框架,利用该框架结构,将框架进行倾斜,进而形成薄膜的倾斜性输送,便于对薄膜进行输送。
中间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上间隙距离L1大于中间辊2与下压辊4之间的下间隙距离L2,当中间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上间隙对薄膜进行压延后,再经过中间辊2与下压辊4之间形成的下间隙对薄膜进行再次压延,进而形成双重压延。
在中间辊2与上压辊3之间进行第一次压延后,再经过中间辊2与下压辊4之间进行第二次压延,能够将薄膜压紧延伸出较长的距离,且压延后的平整度较高。
参见图1~图7中所示,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包括支架1、中间辊2、上压辊3、下压辊4,其中支架1为长方体形成的框架结构,中间辊2、上压辊3、下压辊4为三个圆柱形的硬质辊,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硬质材料制作。
所述支架1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中间辊2,将中间辊2固定在中间位置,利用支架1的中间位置对中间辊2进行定位支撑,且中间辊2处于稳定不变的固定状态。
支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辊3,利用上压辊3对中间辊2的上部的薄膜进行第一次挤压。
支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辊4,利用下压辊4对中间辊2的下部的薄膜进行第二次挤压。
中间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上间隙距离L1大于中间辊2与下压辊4之间的下间隙距离L2,在上间隙对薄膜B的第一次挤压后,利用下间隙对薄膜B进行第二次挤压。
进而形成双重挤压,且两侧挤压的间隙不同,可以形成双重压延的效果,便于薄膜的延伸,且便于薄膜的表面形成较高的平整度。
中间辊2沿顺时针旋转、上压辊3沿逆时针旋转,下压辊4沿顺时针旋转,
利用中间辊2、上压辊3、下压辊4三根辊子的转向,便于对薄膜进行输送,进而形成稳定的输送结构,便于对薄膜进行压延。
使薄膜沿着上压辊3输送至中间辊2,然后再由中间辊2输送至下压辊4,不会发生中间辊2、上压辊3、下压辊4三个辊子之间相互摩擦的情形。
支架1上端固定有上推动器5与上压辊3可移动的连接,支架1下端固定有下推动器6与下压辊4可移动的连接。
利用上推动器5推动上压辊3向下与中间辊2挤压,进而形成稳定的挤压间隙,形成中间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上间隙距离L1。
利用下推动器6推动下压辊4向上与中间辊2挤压,进而形成稳定的挤压间隙,形成中间辊2与下压辊4之间的下间隙距离L2。
通过上间隙距离L1大于下间隙距离L2,实现双重挤压中的逐渐挤压与压延效果。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
支架1为整体呈倾斜状,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7,通过支撑座7对支架1进行支撑,在支撑的过程中,在斜支撑座71的两侧固定安装左右两个加固结构,增强支撑座7的稳定性。
支撑座7包括中间位置的斜支撑座71、以及位于斜支撑座71左右两侧的左支撑座72与右支撑座73,通过左支撑座72与右支撑座73对称地对斜支撑座71的左右两侧进行支撑,进而实现稳固的固定效果。
斜支撑座7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支撑轴711,中间支撑轴7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中间架11的下部,进一步的提高中间辊2被支撑的稳定性,以及进一步稳定的定位效果。
斜支撑座71为支架1提供斜向的支撑,便于薄膜沿着右侧进入并沿着左侧输送出,便于薄膜进行沿着输送的轨迹与中间辊2的导向而压延。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
支撑座7中排列有导向部8;利用导向部8将薄膜沿着支撑座7的右侧下部向右侧上部输送,然后再将薄膜由左侧上部向左侧下部输送,直至沿着左侧下部向左侧外部输送出,进而形成安全与防护性的输送效果,避免薄膜被碰触,提高薄膜输送的稳定性。
导向部8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7右侧的右支撑座73上,第一导向部81固定在右支撑座73右端、第二导向部82固定在右支撑座73中间、第三导向部83固定在右支撑座73的上端。
薄膜沿着第一导向部81从右支撑座73的右端进入支撑座7中,沿着第二导向部82向上进行导向,并经过第三导向部83换向后进入上压辊3中,进行压延。
导向部8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7左侧的左支撑座72上,第四导向部84固定在左支撑座72的上端,第五导向部85固定在左支撑座72的中间位置,第六导向部86固定在左支撑座72的左端上。
压延后的薄膜经过第四导向部84沿着支撑座7的左侧上端进入第五导向部85,从而沿着支撑座7的左侧下端并穿过支撑座7左侧的第六导向部86,进而从支撑座7中穿出。
其中,第一导向部81、第二导向部82、第三导向部83、第四导向部84、第五导向部85、第六导向部86为六根圆柱形的辊子。
可以采用空心圆柱体形成,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便于对薄膜B上的静电进行导出,避免薄膜的吸附。
薄膜B贯穿过六根圆柱形的辊子,使薄膜在支撑座7中穿插,利用支撑座7对薄膜的加工与穿越过程进行防护,避免薄膜被碰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
中间辊2上固定连接有中间辊电机21,通过中间辊电机21推动中间辊2进行旋转,
上压辊3上固定连接有上压辊电机31,通过上压辊电机31推动上压辊3进行旋转,
下压辊4上固定连接有下压辊电机41,通过下压辊电机41推动下压辊4进行旋转,
其中,中间辊电机21、上压辊电机31、下压辊电机41为三个同步电机,其中,中间辊电机21与上压辊电机31、下压辊电机41的转向相反,上压辊电机31、下压辊电机41两个电机的转向相同。
进而保证中间辊2沿顺时针旋转、上压辊3沿逆时针旋转,下压辊4沿顺时针旋转,实现同步压紧作用。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
中间辊2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中间辊轴22,中间辊轴22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中间辊电机21,利用中间辊轴22在中间辊2的中心位置进行固定支撑,通过中间辊电机21在中间辊轴22的端头推动中间辊2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压延中的同步运行。
上压辊3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上压辊轴32,上压辊轴32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上压辊电机31,利用上压辊轴32在上压辊3的中心位置进行固定支撑,通过上压辊电机31在上压辊轴32的端头推动上压辊3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压延中的同步运行。
下压辊4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下压辊轴42,下压辊轴42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下压辊电机41,利用下压辊轴42在下压辊4的中心位置进行固定支撑,通过下压辊电机41在下压辊轴42的端头推动下压辊4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压延中的同步运行。
其中,中间辊轴22、上压辊轴32、下压辊轴42为三根金属轴,也可以是合金钢轴,强度较高,能够对中间辊2、上压辊3、下压辊4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所述
支架1上端固定有上气缸51,上气缸51向下延伸有上推轴52,上推轴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推套53,
利用气缸中的压力对上推轴52即气缸轴进行推动,其中,上推轴52的长度便可以形成上压辊3与中间辊2之间的上间隙。
上推套53的中心位置套接有上压辊3中心的上压辊轴32上。
其中,上推套53为一轴瓦或以轴承,利用上推套53对上压辊轴32进行套接支撑,且增强上压辊轴32的转动性,便于上压辊3与中间辊2上的薄膜进行压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
支架1下端固定有下气缸61,下气缸61向上延伸有下推轴62,下推轴6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推套63,
利用气缸中的压力对下推轴62即气缸轴进行推动,其中,下推轴62的长度便可以形成下压辊4与中间辊2之间的下间隙。
下推套63的中心位置套接有下压辊4中心的下压辊轴42上。
其中,下推套63为一轴瓦或以轴承,利用下推套63对下压辊轴42进行套接支撑,且增强下压辊轴42的转动性,便于下压辊4与中间辊2上的薄膜进行压延。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
支架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架11,中间辊2中心位置固定有中间辊轴22,中间辊轴22的端头固定连接在中间架11的中间位置。
利用中间架11定位在支架1的中间位置,实现中间辊2定位在支架的中心位置。
通过中间架11对中间辊2中心位置的中间辊轴22进行定位与支撑,保持中间辊轴22的位置始终固定不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包括支架(1)、中间辊(2)、上压辊(3)、下压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中间辊(2),支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辊(3),支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辊(4),中间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上间隙距离(L1)大于中间辊(2)与下压辊(4)之间的下间隙距离(L2),中间辊(2)沿顺时针旋转、上压辊(3)沿逆时针旋转,下压辊(4)沿顺时针旋转,支架(1)上端固定有上推动器(5)与上压辊(3)可移动的连接,支架(1)下端固定有下推动器(6)与下压辊(4)可移动的连接;
所述支架(1)为整体呈倾斜状,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7),支撑座(7)包括中间位置的斜支撑座(71)、以及位于斜支撑座(71)左右两侧的左支撑座(72)与右支撑座(73),斜支撑座(7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支撑轴(711);
所述支撑座(7)中排列有导向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辊(2)上固定连接有中间辊电机(21),上压辊(3)上固定连接有上压辊电机(31),下压辊(4)上固定连接有下压辊电机(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辊(2)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中间辊轴(22),中间辊轴(22)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中间辊电机(21),上压辊(3)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上压辊轴(32),上压辊轴(32)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上压辊电机(31),下压辊(4)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下压辊轴(42),下压辊轴(42)的端头上固定连接有下压辊电机(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端固定有上气缸(51),上气缸(51)向下延伸有上推轴(52),上推轴(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推套(53),上推套(53)的中心位置套接有上压辊(3)中心的上压辊轴(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下端固定有下气缸(61),下气缸(61)向上延伸有下推轴(62),下推轴(6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推套(63),下推套(63)的中心位置套接有下压辊(4)中心的下压辊轴(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薄膜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中间架(11),中间辊(2)中心位置固定有中间辊轴(22),中间辊轴(22)的端头固定连接在中间架(11)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8)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7)右侧的右支撑座(73)上,第一导向部(81)固定在右支撑座(73)右端、第二导向部(82)固定在右支撑座(73)中间、第三导向部(83)固定在右支撑座(73)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薄膜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8)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7)左侧的左支撑座(72)上,第四导向部(84)固定在左支撑座(72)的上端,第五导向部(85)固定在左支撑座(72)的中间位置,第六导向部(86)固定在左支撑座(72)的左端上。
CN201521022046.XU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2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2046.XU CN205272459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2046.XU CN205272459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2459U true CN205272459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7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204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2459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24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1702A (zh) * 2021-05-10 2021-08-06 安徽普瑞康医药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氯乙烯胶片压延成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1702A (zh) * 2021-05-10 2021-08-06 安徽普瑞康医药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氯乙烯胶片压延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2463U (zh) 一种斜向稳固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CN105347071A (zh) 压纸的输纸台
CN2930899Y (zh) 新型8辊轧机
CN205272459U (zh) 一种导向输送的薄膜压延机
CN204523880U (zh) 一种新型的板宽限位卷板机
CN201841191U (zh) 多功能四辊卷板机
CN102294383A (zh) 辊式板材矫正机上辊升降装置和辊型调整装置
CN205272464U (zh) 一种三辊式薄膜压延机的压紧装置
CN205204347U (zh) 一种压纸的输纸台
CN203235793U (zh) 摆动式变辊距卷板机
CN204685733U (zh) 一种升降式整形台
CN202655332U (zh) 用于金属带材轧制的十辊轧机
CN211250811U (zh) 一种新型托轮总成
CN204523879U (zh) 一种新型的宽度可调卷板机
CN202028639U (zh) 辊式板材矫正机上辊升降装置和辊型调整装置
CN205085191U (zh) 卷板机
CN211727061U (zh) 一种环形压迫式卷板机
CN104190716A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薄超宽铜箔的x型辊系结构的轧机
CN104438477B (zh) 法兰面矫正工具
CN206898063U (zh) 一种高刚度三辊轧机
CN202185486U (zh) 辊或轴单向滚动支撑机构
CN202910070U (zh) 一种六辊轧机
CN104096732A (zh) 一种型材弯曲机的托辊装置
CN204583941U (zh) 卷制高回弹率板材的二辊卷板机
CN102407254A (zh) 四辊卷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4503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Jiaxi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inglo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03 Tu Dian Zhen Shuguang Road No. 28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INGLONG PLAST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