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2393U -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2393U
CN205272393U CN201520716641.7U CN201520716641U CN205272393U CN 205272393 U CN205272393 U CN 205272393U CN 201520716641 U CN201520716641 U CN 201520716641U CN 205272393 U CN205272393 U CN 205272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heae
cavity
pond
unit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66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陈
叶江平
陈代荣
黄峰
董奇志
张庆远
唐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MEITAN BRANCH OF ZUNYI COMPANY GUIZHOU TOBACCO Co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o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MEITAN BRANCH OF ZUNYI COMPANY GUIZHOU TOBACCO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o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MEITAN BRANCH OF ZUNYI COMPANY GUIZHOU TOBACCO Co filed Critical Hunan Ho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66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2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2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23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属于废旧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包括地膜清洗机组和地膜造粒机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对废旧地膜进行清理和造粒,使得地膜被生产成颗粒进行重复利用,有效提高地膜的回收利用率,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地膜回收的处理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地膜颗粒应用范围较大。

Description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使得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中国废弃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废塑料交易场所已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废塑料回收交易集散地和加工聚集区。为方便塑胶的回收,美国塑胶工业协会提出利用塑料类型来分类的标签系统。2011年,中国废塑料产生量约为2800万吨;2012年为3413万吨。
对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塑料产品对环境污染的最好办法,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对石油的依赖。目前我国对废旧薄膜,尤其是地膜的回收一般先进行破碎然后通过漂洗槽清洗后进行简单烘干制成所需的成品,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成品存在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差等缺点,导致薄膜的回收利用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另外,经过上述方法生产出的产品应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包括:
地膜清洗机组,所述地膜清洗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皮带输送机、破碎机、摩擦清洗机、第一漂洗池、第一螺旋上料机、第二漂洗池、第二螺旋上料机、脱水机、干燥系统和第一储料仓,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用于向所述破碎机内输送物料,所述摩擦清洗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破碎机的下方,所述摩擦清洗机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漂洗池的上方,所述第一漂洗池的尾部和所述第二漂洗池的尾部均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漂洗池的排料机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漂洗池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漂洗池的排料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脱水机的上方,所述干燥系统用于对物料进行干燥,所述第一储料仓用于储存物料;
地膜造粒机组,所述地膜造粒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皮带输送机、切割压实机、单螺杆挤出机、液压换网机构、水环切粒机、立式脱水机、送风系统和第二储料仓,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用于将所述第一储料仓内的物料向所述切割压实机内输送,所述单螺杆挤出机与所述切割压实机连通,所述液压换网机构设置在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尾部,所述液压换网机构与所述立式脱水机之间通过所述水环切粒机连通,所述送风系统用于向所述立式脱水机内送风,所述第二储料仓用于储存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摩擦清洗机、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均设置有机筒和机架,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机筒的底部;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机架包括固定件和调节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之和为至少三个,所述固定件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机筒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顶端与所述机筒铰接,所述调节件包括伸缩杆和固定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的顶端与所述机筒铰接,所述外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外杆铰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顶端和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盘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或定位螺栓,所述定位件穿设在所述定位盘上,所述定位件的底端能够抵住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清洗机还包括螺杆和水泵,所述机筒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机筒内部且通过电机带动,所述水泵通过喷淋头向所述机筒内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顶端铰接点与所述内杆的顶端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与所述固定杆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长度相等,所述调节件的轴心线位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固定杆的底端铰接点与所述内杆的顶端铰接点所在直线与所述调节件的轴心线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机筒的底端上方均设置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与所述机筒连通且用于聚拢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上设置有金属探测器,所述金属探测器用于检测金属且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漂洗池和所述第二漂洗池均包括池体、滚筒和底部排污螺杆,所述滚筒为至少三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池体的顶部,所述底部排污螺杆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部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漂洗池和所述第二漂洗池均包括处理水池、第一气管、输送带和第二气管;
所述处理水池包括腔体和集水池,所述腔体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腔体的其中一个侧壁设置有固定台,所述腔体的底部与所述集水池之间形成水循环通道;
所述第一气管为四根,所述第一气管沿所述处理水池的长度方向铺设,其中三根所述第一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侧壁和底壁,另外一根所述第一气管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底壁,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口,所述第一气管与风机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使所述腔体内的水流呈螺旋状前进;
所述第二气管设置在所述水循环通道的底端且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第二气管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的水流输送至所述腔体内;
所述腔体的末端设置有聚料台,所述聚料台上设置有两块逐渐靠近的聚料板,所述输送带伸入所述聚料台的下方。
进一步地,四根所述第一气管分别为一管、二管、三管和四管,所述腔体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固定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所述一管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底壁上,所述二管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所述三管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壁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所述四管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所述一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所述二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腔体的底壁平行,所述三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所述四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腔体的底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底端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与所述第一气管的轴心线垂直,所述一管的基准面、所述二管的基准面、所述三管的基准面和所述四管的基准面为依次平行设置的一个基准平面组,多个所述基准面组依次并排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朝向该第一气管的基准面的远离所述喷气嘴的一侧倾斜,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分别为前口和后口,所述前口位于所述腔体内水流的上游,所述后口位于所述腔体内水流的下游,所述前口和所述后口之间的连线为基准线,所述前口的出气方向所在直线为实际线,所述实际线位于所述基准线的上方,所述基准线与所述实际线之间的交点为前口所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对废旧地膜进行清理和造粒,使得地膜被生产成颗粒进行重复利用,有效提高地膜的回收利用率,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地膜回收的处理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地膜颗粒应用范围较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膜清洗机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膜造粒机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一皮带输送机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一漂洗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漂洗池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两个第一气管工作示意图。
第一皮带输送机101;破碎机102;摩擦清洗机103;第一漂洗池104;第一螺旋上料机105;第二漂洗池106;第二螺旋上料机107;脱水机108;干燥系统109;第一储料仓110;机筒111;池体112;滚筒113;底部排污螺杆114;机架115;集料斗116;固定件117;调节件118;滚轮119;伸缩杆120;固定杆121;定位件122;第二皮带输送机201;切割压实机202;单螺杆挤出机203;液压换网机构204;水环切粒机205;送风系统206;第二储料仓207;立式脱水机208;处理水池301;第一气管302;输送带303;第二气管304;腔体305;集水池306;固定台307;聚料台308;基准面309;基准线310;实际线311;喷气口312;喷气嘴3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膜清洗机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膜造粒机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一皮带输送机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一漂洗池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包括地膜清洗机组和地膜造粒机组,地膜清洗机组用于对地膜进行清洗等工序,地膜造粒机组用于对处理后的地膜进行造粒等工序。
地膜清洗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皮带输送机101、破碎机102、摩擦清洗机103、第一漂洗池104、第一螺旋上料机105、第二漂洗池106、第二螺旋上料机107、脱水机108、干燥系统109和第一储料仓110。
第一皮带输送机101用于向破碎机102内输送物料,第一皮带输送机101上设置有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用于检测金属且报警。
摩擦清洗机103的一端设置在破碎机102的下方,摩擦清洗机10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漂洗池104的上方,摩擦清洗机103还包括螺杆和水泵,机筒111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螺杆设置在机筒111内部且通过电机带动,水泵通过喷淋头向机筒111内供水。
第一漂洗池104的尾部和第二漂洗池106的尾部均设置有排料机构,第一漂洗池104和第二漂洗池106均包括池体112、滚筒113和底部排污螺杆114,滚筒113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池体112的顶部,底部排污螺杆114设置在池体112的内部底壁。
第一螺旋上料机105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漂洗池104的排料机构下方,第一螺旋上料机105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漂洗池106的上方,第二螺旋上料机107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漂洗池106的排料机构的下方,第二螺旋上料机107的另一端设置在脱水机108的上方,干燥系统109用于对物料进行干燥,第一储料仓110用于储存物料。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一皮带输送机101、摩擦清洗机103、第一螺旋上料机105、第一螺旋上料机105和第二皮带输送机201均设置有机筒111和机架115,机架115设置在机筒111的底部;机筒111的底端上方均设置有集料斗116,集料斗116与机筒111连通且用于聚拢物料。
其中第一皮带输送机101的机架115包括固定件117和调节件118,固定件117与调节件118的数量之和为三个,分别为两个固定件117和一个调节件118,固定件117的底端设置有滚轮119,固定件117设置在机筒111的一端,固定件117的顶端与机筒111铰接。
调节件118包括伸缩杆120和固定杆121,伸缩杆120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的顶端与机筒111铰接,外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119,固定杆121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15和外杆铰接,固定杆121的顶端设置在固定件117的顶端和伸缩杆120的顶端之间。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外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盘和定位件122,定位件122为定位销或定位螺栓,定位件122穿设在定位盘上,定位件122的底端能够抵住地面。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固定杆121的顶端铰接点与内杆的顶端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与固定杆121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长度相等,调节件118的轴心线位于竖直方向上,固定杆121的底端铰接点与内杆的顶端铰接点所在直线与调节件118的轴心线平行或重合。
地膜造粒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皮带输送机201、切割压实机202、单螺杆挤出机203、液压换网机构204、水环切粒机205、立式脱水机208、送风系统206和第二储料仓207,第二皮带输送机201用于将第一储料仓110内的物料向切割压实机202内输送,单螺杆挤出机203与切割压实机202连通,液压换网机构204设置在单螺杆挤出机203的尾部,液压换网机构与立式脱水机208之间通过水环切粒机205连通,送风系统206用于向立式脱水机208内送风,第二储料仓207用于储存物料。
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的工作过程分为地膜清洗机组的工作过程和地膜造粒机组的工作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地膜清洗机组的工作过程:将废旧地膜(为了描述方便,以下简称地膜)放置在第一皮带输送机101上,第一皮带输送机101带动地膜向上运动,输送的过程中,金属探测器会时刻对地膜进行检测,若地膜中存在金属物质,则金属探测器开始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对金属进行清理,以便于保护后续的破碎机102等设备安全。
经过金属探测器检测完毕后的地膜进入破碎机102内,破碎机102开始工作并对地膜进行粉碎工序,使地膜达到合适的尺寸,以便于后续的加工。
经过破碎后的地膜进入摩擦清洗机103内进行清洗,地膜在摩擦清洗机103内的清洗机螺杆的作用下不断地向上向前运动,摩擦清洗机103内的喷淋管喷出高压水雾并对地膜进行清洗,去除大部分的泥沙等杂质,直至地膜从摩擦清洗机103的顶端脱离,此过程可以使地膜得到有效的清洁,地膜清洗的效率较高。
脱离摩擦清洗机103的地膜进入第一漂洗池104内进行漂洗,地膜在第一漂洗池104内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滚筒113的运动,使得地膜做圆周运动或螺旋运动,并且地膜与第一漂洗池104内的去污药水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有效去除地膜的杂质,地膜进入第一螺旋上料机105内,在第一螺旋上料机105的作用下,地膜被输送至第二漂洗池106内,地膜在第二漂洗池106内的工作过程与在第一漂洗池104内的工作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再次被清洗的地膜经过第二螺旋上料机107进入脱水机108内进行脱水并通过干燥系统109进行干燥,最终将初步处理完成的地膜输送至第一储料仓110进行储存备用。
地膜造粒机组的工作过程:将第一储料仓110内的半成品地膜放置在第二皮带输送机201上,地膜在第二皮带输送机201的带动下依次进入切割压实机202进行切割、压实,然后地膜经过单螺杆挤出机203挤出并经过水环切粒机205切成颗粒状,送风系统206向立式脱水机208内送风,使地膜颗粒进行脱水干燥,最终将地膜颗粒成品输送至第二储料仓207内储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对废旧地膜进行清理和造粒,使得地膜被生产成颗粒进行重复利用,有效提高地膜的回收利用率,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地膜回收的处理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地膜颗粒应用范围较大。
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到具体结构的设备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漂洗池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两个第一气管工作示意图。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与实施例1相比,改进点在于:第一漂洗池104和第二漂洗池106均包括处理水池301、第一气管302、输送带303和第二气管304,下列第一漂洗池104和第二漂洗池106的结构均可以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处理水池301包括腔体305和集水池306,腔体305的纵向截面为“U”形,腔体305的其中一个侧壁设置有固定台307,腔体305的底部与集水池306之间形成水循环通道;
第一气管302为四根,第一气管302沿处理水池301的长度方向铺设,其中三根第一气管302分别设置在腔体305的侧壁和底壁,另外一根第一气管302设置在固定台307的底壁,第一气管302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口312,第一气管302与风机连通,第一气管302的喷气口312使腔体305内的水流呈螺旋状前进;
第二气管304设置在水循环通道的底端且与风机连通,第二气管304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喷气嘴312,喷气嘴312用于将集水池306内的水流输送至腔体305内;
腔体305的末端设置有聚料台308,聚料台308上设置有两块逐渐靠近的聚料板,输送带303伸入聚料台308的下方。
实施例1中的第一漂洗池104和第二漂洗池106的结构虽然能够使地膜在腔体305内沿螺旋形方向前进,但实际操作效果不佳,并且,地膜容易缠绕在排污螺杆内,导致设备故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上述优选方案。
四根第一气管302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设置,相邻的两根第一气管302的喷气口312的喷气方向垂直,从而推动腔体305内的水做环形运动或螺旋形运动,此处的环形运动是指水流在竖直平面内形成一个环状的循环流动,近似于圆周运动,有可能运动轨迹并不规则,第二气管304的喷气嘴312带动腔体305内的水前进,两种运动叠加使得腔体305内的水沿螺旋形方向前进,从而使得地膜在水流的带动下沿螺旋形方向前进。
水循环通道使得第一漂洗池104或第二漂洗池106内的水循环流动,提供水及药物的利用率,并且可以在第二气管304的喷气嘴312喷出的水流作用下使腔体305内的水向前运动,经过充分漂洗的地膜从聚料台308上到达输送带303上并进行下一个工序。
第一气管302和第二气管304均与风机连通,即风机向第一气管302和第二气管304提供风力,在前进过程中地膜在水流的冲击下进行分散,不容易发生缠绕,地膜更加均匀,不需要人工进行勾翻,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地膜可以充分与药水接触清洗;另外,通过风机和第一气管302使地膜运动,出气口不容易被堵塞,地膜不容易使机械设备损坏,不会影响腔体305内的水量;在地膜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将地膜放入腔体305内即可进行自动处理,中间过程所需人工操作极少,提高地膜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四根第一气管302分别为一管、二管、三管和四管,腔体305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固定台307设置在第一侧壁的顶端,一管设置在固定台307的底壁上,二管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底端,三管设置在腔体305的底壁的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四管设置在第二侧壁的顶端,一管的喷气口312的朝向与第一侧壁平行,二管的喷气口312的朝向与腔体305的底壁平行,三管的喷气口312的朝向与第二侧壁平行,四管的喷气口312的朝向与腔体305的底壁平行。
众所周知,地膜的质量较轻,很容易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导致地膜难以随水流向下运动并沿螺旋形方向前进,实施例1中也存在这种问题,因此设计该方案,即四根第一气管302按照一定的位置进行分布,使处于各个位置的地膜均受到推动力促使其沿设定的方向运动,这种方式可以使所有地膜都会受到外力沿螺旋形方向前进。
四根第一气管302如此设置是根据在实际工作经验中地膜的实际情况设置的,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地膜如此设置的技术启示。
如图6所示,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一气管302的喷气口312底端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309,基准面309与第一气管302的轴心线垂直,一管的基准面309、二管的基准面309、三管的基准面309和四管的基准面309为依次平行设置的一个基准平面组,多个基准面309组依次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第一气管302的喷气口312朝向该第一气管302的基准面309的远离喷气嘴312的一侧倾斜,相邻的两个第一气管302的喷气口312分别为前口和后口,前口位于腔体305内水流的上游,后口位于腔体305内水流的下游,前口和后口之间的连线为基准线310,前口的出气方向所在直线为实际线311,实际线311位于基准线310的上方,基准线310与实际线311之间的交点为前口所在位置。
第一气管302的喷气口312的设置是参照螺旋线的方向进行设置的,喷气口312的喷气方向与螺旋线的切线方向大致相同,从而有效推动水流沿设定方向流动,并且可以有效将地膜推送至下一个喷气口312的位置并按照预定的路线前进,此时,即使不适用第二气管304推动水流前进也是可以使地膜沿螺旋线方向前进的,当然,二者共同作用使水流前进也是完全可以的,可以使水流不容易受到阻碍,流动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膜清洗机组,所述地膜清洗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皮带输送机、破碎机、摩擦清洗机、第一漂洗池、第一螺旋上料机、第二漂洗池、第二螺旋上料机、脱水机、干燥系统和第一储料仓,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用于向所述破碎机内输送物料,所述摩擦清洗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破碎机的下方,所述摩擦清洗机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漂洗池的上方,所述第一漂洗池的尾部和所述第二漂洗池的尾部均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漂洗池的排料机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漂洗池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漂洗池的排料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脱水机的上方,所述干燥系统用于对物料进行干燥,所述第一储料仓用于储存物料;
地膜造粒机组,所述地膜造粒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皮带输送机、切割压实机、单螺杆挤出机、液压换网机构、水环切粒机、立式脱水机、送风系统和第二储料仓,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用于将所述第一储料仓内的物料向所述切割压实机内输送,所述单螺杆挤出机与所述切割压实机连通,所述液压换网机构设置在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尾部,所述液压换网机构与所述立式脱水机之间通过所述水环切粒机连通,所述送风系统用于向所述立式脱水机内送风,所述第二储料仓用于储存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摩擦清洗机、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均设置有机筒和机架,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机筒的底部;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机架包括固定件和调节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之和为至少三个,所述固定件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机筒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顶端与所述机筒铰接,所述调节件包括伸缩杆和固定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的顶端与所述机筒铰接,所述外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外杆铰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顶端和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盘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或定位螺栓,所述定位件穿设在所述定位盘上,所述定位件的底端能够抵住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顶端铰接点与所述内杆的顶端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与所述固定杆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长度相等,所述调节件的轴心线位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固定杆的底端铰接点与所述内杆的顶端铰接点所在直线与所述调节件的轴心线平行或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的底端上方均设置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与所述机筒连通且用于聚拢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上设置有金属探测器,所述金属探测器用于检测金属且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漂洗池和所述第二漂洗池均包括池体、滚筒和底部排污螺杆,所述滚筒为至少三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池体的顶部,所述底部排污螺杆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部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漂洗池和所述第二漂洗池均包括处理水池、第一气管、输送带和第二气管;
所述处理水池包括腔体和集水池,所述腔体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腔体的其中一个侧壁设置有固定台,所述腔体的底部与所述集水池之间形成水循环通道;
所述第一气管为四根,所述第一气管沿所述处理水池的长度方向铺设,其中三根所述第一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侧壁和底壁,另外一根所述第一气管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底壁,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口,所述第一气管与风机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使所述腔体内的水流呈螺旋状前进;
所述第二气管设置在所述水循环通道的底端且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第二气管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的水流输送至所述腔体内;
所述腔体的末端设置有聚料台,所述聚料台上设置有两块逐渐靠近的聚料板,所述输送带伸入所述聚料台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第一气管分别为一管、二管、三管和四管,所述腔体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固定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所述一管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底壁上,所述二管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所述三管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壁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所述四管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所述一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所述二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腔体的底壁平行,所述三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所述四管的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腔体的底壁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底端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与所述第一气管的轴心线垂直,所述一管的基准面、所述二管的基准面、所述三管的基准面和所述四管的基准面为依次平行设置的一个基准平面组,多个所述基准面组依次并排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朝向该第一气管的基准面的远离所述喷气嘴的一侧倾斜,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管的喷气口分别为前口和后口,所述前口位于所述腔体内水流的上游,所述后口位于所述腔体内水流的下游,所述前口和所述后口之间的连线为基准线,所述前口的出气方向所在直线为实际线,所述实际线位于所述基准线的上方,所述基准线与所述实际线之间的交点为前口所在位置。
CN201520716641.7U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2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6641.7U CN205272393U (zh)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6641.7U CN205272393U (zh)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2393U true CN205272393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7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664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2393U (zh)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2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8624A (zh) * 2015-09-16 2015-11-18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湄潭县分公司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8624A (zh) * 2015-09-16 2015-11-18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湄潭县分公司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9468B (zh) 废旧薄膜破碎清洗生产线
CN103802232A (zh) 废塑料清洗分选及改性造粒的生产线及相应工艺
CN205704848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挤出机
CN103640104A (zh) 废旧地膜回收再生清洗造粒加工方法
CN105058624A (zh)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CN206124001U (zh) 一种塑料分料机
CN205735662U (zh) 一种带有清洗干燥装置的塑料回收造粒机
CN208615108U (zh) 一种废旧塑料高效粉碎装置
CN112499308A (zh) 一种环保除尘型制砂机
CN210621400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沥青用回收装置
CN205272393U (zh) 一种地膜清洗造粒回收机组
CN205272394U (zh) 一种地膜清洗机组
CN204914494U (zh) 一种废旧塑料生产用挤出装置
KR20070019318A (ko) 폐합성수지를 이용한 건축자재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526905A (zh) 一种利用尾气加热的移动式蓬松塑料除气缩团造粒装置
CN204997854U (zh) 一种废旧塑料颗粒生产线
KR101497911B1 (ko) 음식물 폐비닐 세척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음식물 폐비닐의 고형연료화 전처리 방법
CN102935671A (zh) 输液瓶回收处理系统
CN111890597B (zh) 一种pe料回收处理装置
CN204914327U (zh) 一种塑料回收造粒机
CN208100822U (zh) 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带破碎装置的切粒设备
KR20070067759A (ko) 농업용 폐비닐을 이용한 토건용 중간재 펠릿제조방법
CN203317598U (zh) 一种用于废旧塑料回收处理的粉碎装置
KR100435074B1 (ko) 연속자동 진공 비닐 재생산 시스템
CN207954381U (zh) 一种废旧农膜回收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