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7832U -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7832U
CN205257832U CN201520914507.8U CN201520914507U CN205257832U CN 205257832 U CN205257832 U CN 205257832U CN 201520914507 U CN201520914507 U CN 201520914507U CN 205257832 U CN205257832 U CN 205257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desk
vehicle frame
rotatably connected
connector
described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45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虎
周楠
成义权
崔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145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7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7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7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展平台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增加起重机的放置空间。该扩展平台包括:操作台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将操作台与车架连接;其中,当操作台处于不使用状态,操作台能移动至与车架贴合的位置;当操作台处于使用状态,操作台能移动至伸出车架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扩展平台,尤其适用于轮式起重机,使得轮式起重机能够获得更大的载物空间,在车辆临时更换施工场地时无需额外的服务车转运枕木,钢丝绳等施工附件。

Description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绿色经济的大方向下,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一项重要指标。轮式起重机紧凑型设计在减轻自身重量的前提下,提高通过性能,降低能耗,符合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然而,正因为如此,轮式起重机在设计时无法为施工附件预留足够的放置空间。而轮式起重机标配的工具箱由于总体布局的限制,无法装载一些尺寸较大的附件。用户为了节省运输施工附件的费用,往往会将这些附件堆放在轮式起重机驾驶室后方、发动机两侧,不仅取用不方便,而且易造成车辆表面的磨损,磕碰。
同时,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希望对轮式起重机进行一些个性化的改装。例如增加临时的贮水容器用于野外生活用水,挂载小型柴油发电机紧急供电,安装绞车用于抢险救援,利用轮式起重机本身的压缩气连接气动工具使用等。
现有的轮式起重机产品中有增加固定式枕木箱的方案,参考图1,图2所示。支架101是通过销轴挂接在车架立面挂载支架上。主箱体102装配在支架101上,使用螺栓进行固定,使用时拆除箱门103四角的弹簧销,取下箱门,放入枕木或工具后再装配上箱门103。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行业内现有的轮式起重机产品通过增加车辆上表面的覆盖件防护,优化整体布置,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用于施工附件的放置。这类设计在增加外观零部件表面防护成本的同时,仍然无法彻底解决施工附件搬运过程中对车辆造成的磕碰、污损,费时费力等问题。而如果增加额外的外挂式枕木箱,虽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重量大且通用性较差,无法进行通用化与个性化扩展。为保证整车的通过性能,枕木箱安装离地面较高,使用时安全隐患较大,且使用时需要拆装箱门,操作人性化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扩展平台及起重机,用以增加起重机的放置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展平台,包括:操作台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操作台与车架连接;
其中,当所述操作台处于不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能移动至与所述车架贴合的位置;
当所述操作台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能移动至伸出所述车架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操作台处于不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能转动至与所述车架的侧面贴合的位置;当所述操作台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能转动至伸出所述车架侧面的位置;或者,
当所述操作台处于不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能滑移至与所述车架底面贴合的位置;当所述操作台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能滑移至伸出所述车架底面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所述操作台的一端与所述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车架可转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连接体处于收缩位置,所述操作台与所述车架贴合,所述操作台处于不使用状态;当所述连接体处于展开位置,所述操作台伸出所述车架,所述操作台处于使用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为钢丝绳或连杆。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各根所述连杆顺次可转动连接,位于首段的所述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车架可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所述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操作台可转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操作台与所述车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台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拉杆。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各根所述拉杆顺次可转动连接,位于首段的所述拉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车架可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所述拉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操作台可转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车架可转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支撑框转动至打开位置,所述操作台能滑移至部分由所述支撑框支撑的位置,所述操作台处于使用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操作台的数量也为两块,每块操作台对应一个所述支撑框且能随着所述支撑框的转动而转动;
其中,两块所述操作台高低错落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框平行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通过导轨与所述车架滑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为可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扩展平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操作台可以安装在车架的任意平面上,连接结构用于实现操作台与车架的连接,且使得操作台处于使用状态时伸出车架;处于不使用状态时,与车架贴合。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扩展平台,尤其适用于轮式起重机,使得轮式起重机能够获得更大的载物空间,在车辆临时更换施工场地时无需额外的服务车转运枕木、钢丝绳等施工附件。以该扩展平台为依托,能够挂载其他设备,扩展轮式起重机的功能,增强适用范围。并且,上述扩展平台结构紧凑,能通过挂载多种配件拓展轮式起重机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固定式枕木箱处于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固定式枕木箱处于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扩展平台处于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扩展平台处于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扩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扩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扩展平台处于收回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扩展平台处于拉出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扩展平台处于收回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扩展平台处于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扩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扩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操作台;2、钢丝绳;3、连杆;
4、拉杆;5、支撑框;6、导轨;
10、车架;20、铰点;30、平面;
40、铰点;50、可转动轴;101、支架;
102、主箱体;103、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图1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文涉及的名词或术语解释。
轮式起重机工具箱:作为轮式起重机外观组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带有锁具的可开合的箱门和箱体组成。其作用是装载一些随车的维修工具,扩展驾驶室的置物空间。
轮式起重机紧凑型设计:在不降低作业性能的前提下,为了降低轮式起重机的大小尺寸,降低重量和能耗,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在设计轮式起重机时最大限度的压缩空间,优化各组成部分的位置。
轮式起重机施工附件:轮式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钢丝绳,支脚垫板,警示牌,灯光照明设备,枕木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展平台,包括:操作台1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将操作台1与车架10连接。其中,当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移动至与车架10贴合的位置。当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移动至伸出车架10的位置。
操作台1可以安装在车架10的任意平面上,连接结构用于实现操作台1与车架10的连接,且使得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时伸出车架10;处于不使用状态时,与车架10贴合。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扩展平台,尤其适用于轮式起重机,使得轮式起重机能够获得更大的载物空间,在车辆临时更换施工场地时无需额外的服务车转运枕木,钢丝绳2等施工附件。以该扩展平台为依托,能够挂载其他设备,扩展轮式起重机的功能,增强适用范围。并且,上述扩展平台结构紧凑,能通过挂载多种配件拓展轮式起重机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操作台1可以采用平台结构,或者框架结构,以适应安装需求。
为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扩展平台还包括锁定结构;锁紧结构能将操作台1锁定在使用状态或不使用状态。锁定结构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采用机械式锁定结构、气动式锁定结构或液压式锁定结构。当操作台1不使用时,可将操作台1移动至与车架10完全贴合的位置,然后锁定。当操作台1使用时,可将操作台1移动至完全伸出车架10的位置,然后锁定。
上文,当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移动至与车架10贴合的位置。当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移动至伸出车架10的位置。不使用时,操作台1可与车架10的任意平面贴合,使用时伸出该平面。但考虑到放置或悬挂物体的方便性,此处,优选地,当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转动至与车架10的侧面贴合的位置;当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转动至伸出车架10侧面的位置。或者,当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滑移至与车架10底面贴合的位置;当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操作台1能滑移至伸出车架10底面的位置。
后文将给出多个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文将给出几个具体的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结构具体采用下述实现方式。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操作台1的一端与车架10可转动连接,操作台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体与车架10可转动连接。其中,当连接体处于收缩位置,操作台1与车架10贴合,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当连接体处于展开位置,操作台1伸出车架10,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状态,操作台1从车架10侧面旋转下来;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与车架10侧面贴合。
参见图3和图4,连接体为连杆3。连杆3结构稳固。
参见图3和图4,连杆3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此处以采用两根连杆3为例。各根连杆3顺次可转动连接,位于首段的连杆3的自由端在铰点20处与车架10可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连杆3的自由端在铰点40处与操作台1可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扩展平台为折叠式结构,通过铰点和轮式起重机的外立面连接,使用时放下操作台1并进行安全锁定,使用完毕后折叠回初始状态。扩展平台折叠后示意图参见图3,扩展平台工作状态展开后示意图参见图4。
实施例二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不同:本实施例中,操作台1采用可折叠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扩展平台处于不使用状态时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状态,操作台1从车架10侧面旋转下来;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与车架10侧面贴合。
操作台1转动和连杆3转动的固定铰点20的位置参见图5,连杆3为两根,两者之间铰接。操作台1与车架10的铰点40参见图5。使用时,将操作台1沿铰点20、40配合的铰链轴翻转放平,两根连杆3随动由折叠状态展平为打开状态并承担平台及其上的载重物的重量。操作台1本身也可以设计为可折叠的进一步缩小折叠后占用空间,参见图5所示。
实施例三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连接体采用钢丝绳2。钢丝绳2便于收合。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状态,操作台1从车架10侧面旋转下来;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与车架10侧面贴合。
操作台1转动和拉杆4转动的固定铰点20的位置同图6所示,操作台1与车架10的铰点40同图5所示。使用时,将操作台1沿铰点20、40配合的铰链轴翻转放平,钢丝绳2在操作台1放平后起到承载的作用,参见图6所示。
实施例四
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不同:连接结构的实现方式、操作台1与车架10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操作台1与车架10滑动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与车架10可转动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操作台1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操作台1可通过导轨6与车架10滑动连接。
参见图7和图8,连接件具体包括拉杆4。
此处,拉杆4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各根拉杆4顺次可转动连接,位于首段的拉杆4的自由端与车架10可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拉杆4的自由端与操作台1可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状态,操作台1从车架10底面拉出;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与车架10底面贴合。
操作台1整体为板型结构,通过导轨6和轮式起重机的车架10下底面连接,使用时抽出操作台1并进行安全锁定,使用完毕后推回原位。扩展平台收回状态示意图参见图7,完全拉出状态示意图参见图8。
平面30可为车架10的任意平整面,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车架10底面,实现拉杆4转动的固定铰点20参见图7、图8所示。拉杆4有两根,两者之间铰接。承载操作台1推拉的导轨6设于车架10底面。使用时,将操作台1沿导轨6水平拉出,拉杆4随动由折叠状态展平为打开状态并承担平台及其上的载重物的重量。此处拉杆4也可以使用钢丝绳2替换,在操作台1拉出后起到承载的作用。
实施例五
参见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不同: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支撑框5;支撑框5与车架10可转动连接。其中,当支撑框5转动至打开位置,操作台1能滑移至部分由支撑框5支撑的位置,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
支撑框5的数量为两个,操作台1的数量也为两块,每块操作台1对应一个支撑框5且能随着支撑框5的转动而转动。其中,两块操作台1高低错落设置,两个支撑框5平行设置。
支撑框5打开,操作台1同时被拉出,操作台1即处于使用状态。推回操作台1,关闭支撑框5,操作台1即处于不使用状态。上述操作很简单便捷;并且,支撑框5的支撑稳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状态,操作台1从车架10底面旋转出来;不使用状态,操作台1与车架10底面贴合。
操作台1的整体为独立的两块,通过两扇门型支撑框5和车架10相连,使用时沿两侧的门型立板铰点对开,并进行安全锁定,使用完毕后推回原位。工作状态示意图参见图9,非工作状态示意图参见图10。
平面30可为车架10的任意平整面,此处具体为车架10上表面。可转动轴50为支撑框5和操作台1的转轴。支撑框5(或者由型材拼成的栅格形组件)作用是承担操作台1的承重并且作为可转动轴50的连接支架,可转动轴50与车架10相连。操作台1与支撑框5固定连接,支撑框5绕可转动轴50转动时,操作台1跟随支撑框5的转动,转入车架10下底面。
实施例六
参见图11,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不同:本实施例中,操作台1采用可折叠结构。操作台1折叠后靠在车架10侧面的尺寸更小,可以只有操作台1下部的那一半尺寸。
针对旋转式主要承力部件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将折叠式操作台1与旋转式支撑框(或者由型材拼成的栅格形组件)5结合,组成旋转折叠扩展参见图11所示:平面30为车架10上任意平面,此处具体为车架10上表面,可转动轴50安装在车架10上。支撑框5(或者由型材拼成的栅格形组件)作用是为可转动轴50的连接支架同时通过导轨6(或支架),支承折叠式平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不同:操作台1与支撑框5之间没有联动关系。操作台1与车架10通过导轨6连接,支撑框5与车架10可转动连接。使用时,先打开支撑框5,再拉出操作台1。
将推拉式操作台1与旋转式支撑框5(或者由型材拼成的栅格形组件)结合,组成旋转推拉平台参见图12所示:可转动轴50安装在车架10上,支撑框5作用是为可转动轴50的连接支架同时通过导轨6(或支架),支承推拉式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形式的扩展平台在工作状态和回收折叠状态都有锁定装置将平台和车架10进行锁定。防止因车辆震动及行驶造成的平台的自行打开和收回。锁具可以采用机械限位锁紧也可以采用气动或电动锁具。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扩展平台,可以使轮式起重机随车携带更多的施工工具,完全避免车辆外观表面部件因放置施工工具造成的磕碰和磨损。在轮式起重机紧凑型设计的理念下,充分挖掘外表面空间的利用率,利用组合连杆机构占用空间小,承重大的特点,充分扩展轮式起重机的立体空间。开放式的平台不仅能作为额外的工具箱,而且可以为一些特殊用途的功能扩展提供平台,例如挂载野外生活用水水箱,水泵,发电机;极寒地区除冰,除霜设备,临时加热设备;抢险救援时安装破拆,牵引工具设备。最终目的是可以充分利用轮式起重机底盘高通过性,多工况道路适应性的特点,将功能单一的轮式起重机扩展为多用途的工程设备平台。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再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扩展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操作台(1)与车架(10)连接;
其中,当所述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1)能移动至与所述车架(10)贴合的位置;
当所述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1)能移动至伸出所述车架(10)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1)能转动至与所述车架(10)的侧面贴合的位置;当所述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1)能转动至伸出所述车架(10)侧面的位置;或者,
当所述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1)能滑移至与所述车架(10)底面贴合的位置;当所述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操作台(1)能滑移至伸出所述车架(10)底面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所述操作台(1)的一端与所述车架(10)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台(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车架(10)可转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连接体处于收缩位置,所述操作台(1)与所述车架(10)贴合,所述操作台(1)处于不使用状态;当所述连接体处于展开位置,所述操作台(1)伸出所述车架(10),所述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为钢丝绳(2)或连杆(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各根所述连杆(3)顺次可转动连接,位于首段的所述连杆(3)的自由端与所述车架(10)可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所述连杆(3)的自由端与所述操作台(1)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操作台(1)与所述车架(10)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车架(10)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台(1)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拉杆(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各根所述拉杆(4)顺次可转动连接,位于首段的所述拉杆(4)的自由端与所述车架(10)可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所述拉杆(4)的自由端与所述操作台(1)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框(5);所述支撑框(5)与所述车架(10)可转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支撑框(5)转动至打开位置,所述操作台(1)能滑移至部分由所述支撑框(5)支撑的位置,所述操作台(1)处于使用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操作台(1)的数量也为两块,每块操作台(1)对应一个所述支撑框(5)且能随着所述支撑框(5)的转动而转动;
其中,两块所述操作台(1)高低错落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框(5)平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通过导轨(6)与所述车架(10)滑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扩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为可折叠结构。
13.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扩展平台。
CN201520914507.8U 2015-11-17 2015-11-17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Active CN205257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4507.8U CN205257832U (zh) 2015-11-17 2015-11-17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4507.8U CN205257832U (zh) 2015-11-17 2015-11-17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7832U true CN205257832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4507.8U Active CN205257832U (zh) 2015-11-17 2015-11-17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78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3790A (zh) * 2015-11-17 2016-01-20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CN106394366A (zh) * 2016-11-25 2017-02-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卡折叠式上卧铺装置
CN110589692A (zh) * 2019-09-05 2019-12-20 黄泽好 一种采盐维修船用维修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3790A (zh) * 2015-11-17 2016-01-20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CN106394366A (zh) * 2016-11-25 2017-02-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卡折叠式上卧铺装置
CN110589692A (zh) * 2019-09-05 2019-12-20 黄泽好 一种采盐维修船用维修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7832U (zh)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CN206088920U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CN102582497B (zh) 一种多功能舞台广告车
CN106979026A (zh) 一种钻注一体化隧道锚杆施做设备
CN110630301A (zh) 一种悬轨翼式锚杆钻车
CN204371091U (zh) 用于工程机械操作台的悬置爬梯和工程机械
CN106080810A (zh) 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
CN107953867A (zh) 一种可折叠的支腿及具有可折叠的支腿的工程车
CN201442654U (zh) 飞机维修机坞
CN103993849A (zh) 井口稳定器
CN204369502U (zh) 护栏折叠平台
CN201151333Y (zh) 便携式野战抢修大型轮胎扒胎机
CN105253790A (zh) 扩展平台及起重机
CN105600686A (zh) 便携式移动起重架
CN200967729Y (zh) 机务工作平台机车伸缩机构
CN206190304U (zh) 一种矿用快速安装起吊支架
CN202866356U (zh) 立体停车位
CN204754751U (zh) 车载修井机折叠式上车梯
CN205273251U (zh) 一种大型设备抢修维护车
CN206012436U (zh) 具有阻燃集成柜的车厢后方可扩展出操作间的车漆快修车
CN104842775B (zh) 一种客车油箱升降装配装置
CN204605632U (zh) 带侧置吊装设备的流动维修服务车
CN20682027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开关柜
CN206888198U (zh) 一种新型自行式活动房设备
CN111806578A (zh) 一种油田专用车底盘驾驶室翻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