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6423U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6423U
CN205256423U CN201520916246.3U CN201520916246U CN205256423U CN 205256423 U CN205256423 U CN 205256423U CN 201520916246 U CN201520916246 U CN 201520916246U CN 205256423 U CN205256423 U CN 205256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element
ball screw
steering system
electric boost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62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克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S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S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S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S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162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6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6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6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包括滚珠螺杆、滚珠螺帽、摆臂、电动机;滚珠螺帽同滚珠螺杆相适配,周向旋转被限制并随滚珠螺杆的正反旋转而沿滚珠螺杆进行轴向运动;摆臂一端设置的外齿同滚珠螺帽外缘设置的外齿相啮合,使摆臂另一端能随滚珠螺帽的轴向移动而摆动;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滚珠螺杆旋转;滚珠螺杆同方向盘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简单、装配灵活。

Description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技术,尤其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驾驶员动作在转向盘(也可称为方向盘)上的操作力,需要使用外来动力而产生转向补助力,使用外来动力而产生转向补助力的装置称为转向助力装置。
常见的助力转向有机械液压助力、电子液压助力、电动助力三种。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液压泵、油管、压力流体控制阀、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等。这种助力方式是将一部分发动机动力输出转化成液压泵压力,对转向系统施加辅助作用力,从而使轮胎转向。根据系统内液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常压式液压助力和常流式液压助力。
常压式液压助力系统的特点是无论方向盘处于正中位置还是转向位置、方向盘保持静止还是在转动,系统管路中的油液总是保持高压状态;而常流式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转向油泵虽然始终工作,但液压助力系统不工作时,油泵处于空转状态,管路的负荷要比常压式小,现在大多数液压转向助力系统都采用常流式。可以看到,不管哪种方式,转向油泵都是必备部件,它可以将输入的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油液的压力。
机械液压助力的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全部是机械部件连接,操控精准,路感直接,信息反馈丰富;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转向动力充沛,大小车辆都适用;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平均制造成本低。但是,由于依靠发动机动力来驱动油泵,能耗比较高,所以车辆的行驶动力无形中就被消耗了一部分;液压系统的管路结构非常复杂,各种控制油液的阀门数量繁多,后期的保养维护需要成本;整套油路经常保持高压状态,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缺点所在。
电子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转向油泵不再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而是由电动机来驱动,并且在之前的基础上加装了电控系统,使得转向辅助力的大小不光与转向角度有关,还与车速相关。电子液压助力的原理与机械液压助力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油泵由电动机驱动,同时助力力度可变。车速传感器监控车速,电控系统获取数据后通过控制转向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改变油液压力,从而实现转向助力力度的大小调节。电子液压助力,拥有机械液压助力的大部分优点,同时还降低了能耗,反应也更加灵敏,转向助力大小也能根据转角、车速等参数自行调节,更加人性化。不过引入了很多电子单元,其制造、维修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使用稳定性也不如机械液压式的牢靠,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缺点正在被逐渐克服,电子液压助力已经成为很多家用车型的选择。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挑战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灵活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包括滚珠螺杆、滚珠螺帽、摆臂、电动机;
所述滚珠螺帽,同所述滚珠螺杆相适配,周向旋转被限制并随滚珠螺杆的正反旋转而沿滚珠螺杆进行轴向运动;
所述滚珠螺帽外缘设置有外齿;
所述摆臂一端外缘设置有外齿;
摆臂一端设置的外齿同滚珠螺帽外缘设置的外齿相啮合,使摆臂另一端能随所述滚珠螺帽的轴向移动而摆动;
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滚珠螺杆旋转;
所述滚珠螺杆同方向盘连接。
较佳的,所述滚珠螺杆通过输入轴同方向盘弹性连接。
较佳的,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同轴结合;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滚珠螺杆同轴结合;
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滚珠螺杆旋转。
较佳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齿轮;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外缘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可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外齿。
较佳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蜗杆;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为与所述蜗杆相适配的蜗轮。
较佳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
所述电动机,通过已相适配在一起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及传动带,驱动所述滚珠螺杆旋转。
较佳的,所述传动带为时规同步带;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及第二驱动元件,外缘沿轴向皆均匀设置有与时规同步带相适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电动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能,又环保。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简单、装配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滚珠螺杆1、滚珠螺帽2、电动机5、摆臂6;
所述滚珠螺帽2,同所述滚珠螺杆1相适配,周向旋转被限制并随滚珠螺杆1的正反旋转而沿滚珠螺杆1进行轴向运动;
所述滚珠螺帽2外缘设置有外齿;
所述摆臂6一端外缘设置有外齿;
摆臂6一端设置的外齿同滚珠螺帽2外缘设置的外齿相啮合,使摆臂6另一端能随所述滚珠螺帽2的轴向移动而摆动;
所述电动机5,用于驱动所述滚珠螺杆1旋转;
所述滚珠螺杆1同方向盘连接。
较佳的,所述滚珠螺杆1通过输入轴同方向盘弹性连接,以使电动助力转向同手动转向更好的匹配。
实施例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带动滚珠螺杆1旋转时,滚珠螺帽2随滚珠螺杆1的旋转而沿滚珠螺杆1轴向运动,从而带动摆臂6摆动,摆臂6摆动带动车轮转向。同时,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驱动所述滚珠螺杆1旋转,带动滚珠螺帽2沿滚珠螺杆1轴向做同向运动,为带动摆臂6摆动提供助力。实施例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电动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能,又环保。实施例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简单、装配灵活。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电动机5输出轴同轴结合;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滚珠螺杆1同轴结合;
所述电动机5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滚珠螺杆1旋转。
较佳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齿轮;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外缘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可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外齿。
较佳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蜗杆;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为与所述蜗杆相适配的蜗轮。
较佳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之间通过传动带4传动;
所述电动机5,通过已相适配在一起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及所述传动带,驱动所述滚珠螺杆1旋转。
较佳的,所述传动带4为时规同步带(timingbelt);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外缘沿轴向皆均匀设置有与时规同步带相适配的凹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珠螺杆、滚珠螺帽、摆臂、电动机;
所述滚珠螺帽,同所述滚珠螺杆相适配,周向旋转被限制并随滚珠螺杆的正反旋转而沿滚珠螺杆进行轴向运动;
所述滚珠螺帽外缘设置有外齿;
所述摆臂一端外缘设置有外齿;
摆臂一端设置的外齿同滚珠螺帽外缘设置的外齿相啮合,使摆臂另一端能随所述滚珠螺帽的轴向移动而摆动;
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滚珠螺杆旋转;
所述滚珠螺杆同方向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珠螺杆通过输入轴同方向盘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同轴结合;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滚珠螺杆同轴结合;
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滚珠螺杆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齿轮;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外缘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可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外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蜗杆;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为与所述蜗杆相适配的蜗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
所述电动机,通过已相适配在一起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及传动带,驱动所述滚珠螺杆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带为时规同步带;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及第二驱动元件,外缘沿轴向皆均匀设置有与时规同步带相适配的凹槽。
CN201520916246.3U 2015-11-17 2015-11-1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Active CN205256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6246.3U CN205256423U (zh) 2015-11-17 2015-11-1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6246.3U CN205256423U (zh) 2015-11-17 2015-11-1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6423U true CN205256423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7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6246.3U Active CN205256423U (zh) 2015-11-17 2015-11-1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6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536A (zh) * 2017-08-24 2017-12-08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高效率电动机构传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536A (zh) * 2017-08-24 2017-12-08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高效率电动机构传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0417Y (zh) 齿条助力式电动转向器
CN104228931A (zh) 一种随动转向器总成
CN205256423U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3111302U (zh) 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8582093A (zh) 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变径的管道探测机器人
CN102632921A (zh) 一种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电动推杆式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541985A (zh) 用于无人驾驶电动车辆的自动驾驶控制器及其车辆
CN206520647U (zh) 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05010309U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3739970U (zh) 新型传感器的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器
CN206938848U (zh) 循环球式纯电动助力转向器
CN103786781A (zh) 一种电子控制转向系统
CN203854717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105313955A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3064019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4494693A (zh) 一种机械液压助力转向自适应节能装置
CN105151115A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1071058Y (zh) 汽车电动转向器
CN209909141U (zh) 一种自动换挡执行机构
CN203739969U (zh) 新型传感器的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器
CN204399271U (zh) 一种机械液压助力转向自适应节能装置
CN203805986U (zh) 一种汽车电磁柱状助力转向装置
CN203294176U (zh) 四轮机动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02935425U (zh) 汽车机械液压动力转向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06719314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