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5427U -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5427U
CN205255427U CN201521006217.XU CN201521006217U CN205255427U CN 205255427 U CN205255427 U CN 205255427U CN 201521006217 U CN201521006217 U CN 201521006217U CN 205255427 U CN205255427 U CN 205255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osition
shovel
groove
seat
o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62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pa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pa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pa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pa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62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5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5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54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油缸和铲机,还包括一次行位、二次行位、抽针和行位座,铲机与行位座连接,铲机的内侧设有卡合凸起,在一次行位的外侧设有卡槽,两个铲机通过卡合凸起与卡槽的配合将两个一次行位夹持住,被夹持住的两个一次行位形成一内腔,抽针设置在内腔中并形成注塑腔;在行位座上设有拉杆,在二次行位上设有通道,拉杆的一端穿过通道突伸出二次行位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一次行位、二次行位、抽针和行位座,一次抽芯使铲机和一次行位分离,二次抽芯使抽针从产品的圆柱中脱离,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和开模方便、模具装配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占用空间小、设计合理、生产稳定和很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等优点。

Description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模具行业普遍的二次抽芯结构都是靠弹簧,开模时弹簧先弹开一次行位,弹开一段距离之后通过限位螺丝限位,然后利用斜导柱或油缸来实现行位的二次动作。这种结构有一定的风险,第一:弹簧容易失效导致行位动作不顺需要经常更换;第二:对于行位是要和前模擦穿的结构,当打开一次行位后,一次行位有可能会跑出二次行位的外面,如果这种情况还是用弹簧的结构风险极大,还会在开模时损坏生产的产品,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第三:因为有弹簧力的作用,一次行位和二次行位之间是分开的,而行位是要和前模擦穿的,在这种状况下合模那么就会因为一次行位外露把前模仁压坏,只能把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别装到注塑机上,靠油缸把一次行位和二次行位压紧再合模,如果油缸不够力就会造成合模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合模效果好、模具装配效率高、不会损坏前模仁、产品合格率高、合模和开模方便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油缸和铲机,还包括一次行位、二次行位、与所述二次行位连接的抽针和与所述油缸的驱动轴连接的行位座,所述铲机与所述行位座连接,所述铲机的内侧设有卡合凸起,在所述一次行位的外侧设有卡槽,两个所述铲机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槽的配合将两个所述一次行位夹持住,被夹持住的两个所述一次行位形成一内腔,所述抽针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形成注塑腔,所述注塑腔位于所述前模仁的内部;在所述行位座上设有拉杆,在所述二次行位上设有通道,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突伸出所述二次行位的外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二次行位上设置有凹槽,一限位块位于所述凹槽中,在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和所述凹槽之间设置一弹簧,在所述后板上设有一镶件,所述镶件将所述限位块的底部挡住;在所述行位座上设置向上倾斜的小铲机,在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一倾斜隧道,所述小铲机设置在所述倾斜隧道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卡槽是燕尾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行位压条,所述行位压条设置在所述二次行位和所述行位座的两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设置在所述二次行位和所述行位座的侧面和底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一次行位、二次行位、抽针和行位座,铲机与行位座连接,两个铲机两个一次行位夹持住,被夹持住的两个一次行位形成一内腔,抽针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形成注塑腔;一次抽芯使铲机和一次行位分离,一次行位与圆柱脱离,不会损坏圆柱的外壁上的倒扣,二次行位保持不动,二次行位和行位座分离;二次抽芯使抽针从产品的圆柱中脱离,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和开模方便、模具装配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占用空间小、设计合理、生产稳定和很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产品、一次行位、二次行位和抽针组合在一起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实施例安装在后板上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8是图4的C-C向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模仁;2.一次行位;3.二次行位;31.抽针;4.行位座;5.行位压条;6.油缸;7.铲机;71.卡合凸起;8.耐磨块;9.后板;10.产品;11.圆柱;12.一次抽芯分离方向;13.二次抽芯分离方向;100.小铲机;101.镶件;102.限位块;103.倾斜隧道;104.弹簧;10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9,图1至图9所揭示的是一种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1、油缸6和铲机7。还包括一次行位2、二次行位3、与所述二次行位3连接的抽针31和与所述油缸6的驱动轴连接的行位座4,所述铲机7与所述行位座4连接,所述铲机7的内侧设有卡合凸起71,在所述一次行位2的外侧设有卡槽,两个所述铲机7通过所述卡合凸起71与所述卡槽的配合将两个所述一次行位2夹持住,被夹持住的两个所述一次行位2形成一内腔,所述抽针31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形成注塑腔,所述注塑腔位于所述前模仁1的内部;在所述行位座4上设有拉杆(未画图),在所述二次行位3上设有通道(未画图),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突伸出所述二次行位3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二次行位3上设置有凹槽105,一限位块102位于所述凹槽105中,在所述限位块102的顶部和所述凹槽105之间设置一弹簧104,在所述后板9上设有一镶件101,所述镶件101将所述限位块102的底部挡住,具体地说在所述弹簧104的弹力下,所述限位块102的底部所在的位置低于所述镶件101所在的位置。在所述行位座4上设置向上倾斜的小铲机100,在所述限位块102上设有一倾斜隧道103,所述小铲机100设置在所述倾斜隧道103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是燕尾槽,还包括行位压条5,所述行位压条5设置在所述二次行位3和所述行位座4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耐磨块8,所述耐磨块8设置在所述二次行位3和所述行位座4的侧面和/或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注塑完成后,产品10在所述注塑腔中形成一圆柱11,在所述圆柱11的外壁上形成有倒扣(未标识)。在开模的过程中包括一次抽芯和二次抽芯,一次抽芯是指:所述油缸6驱动所述行位座4向远离所述产品10的方向运动,所述铲机7随着所述行位座4一起运动,所述铲机7和所述一次行位2分离(请参见一次抽芯分离方向12所示),即所述铲机7不再夹持所述一次行位2,所述一次行位2与所述圆柱11脱离,不会损坏所述圆柱11的外壁上的倒扣。所述小铲机100随着所述行位座4一起向远离所述产品10的方向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小铲机100在所述倾斜隧道103中滑动,使所述限位块102向上运动并压缩所述弹簧104,这样就使得所述限位块102的底部的位置高于所述镶件101所在的位置。在整个一次抽芯的过程中,所述拉杆在所述通道中运动,所述二次行位3保持不动,所述二次行位3和所述行位座4分离。
二次抽芯是指:所述油缸6继续驱动所述行位座4向远离所述产品10的方向运动,所述拉杆不再所述通道中运动,而是所述拉杆的一端拉住所述二次行位3一起向远离所述产品10的方向运动,所述抽针31就会随着所述二次行位3一起运动,直到所述抽针31从所述产品10的所述圆柱11中脱离(请参见二次抽芯分离方向1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所述二次行位3和所述行位座4之间放大弹簧104,同时也就不用担心因大弹簧104失效和引起动作不顺。另外由于所述一次行位2的运动方向与所述二次行位3的运动方向基本垂直。如果在所述二次行位3和所述行位座4之间放大弹簧104,模具装配时因为有大弹簧104力的作用,会使所述一次行位2是露在所述二次行位3的外面,当合模时所述一次行位2会和所述前模仁1干涉根本无法装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和开模方便、模具装配效率高、产品10合格率高、占用空间小、设计合理、生产稳定和很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等优点。

Claims (5)

1.一种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油缸和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行位、二次行位、与所述二次行位连接的抽针和与所述油缸的驱动轴连接的行位座,所述铲机与所述行位座连接,所述铲机的内侧设有卡合凸起,在所述一次行位的外侧设有卡槽,两个所述铲机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槽的配合将两个所述一次行位夹持住,被夹持住的两个所述一次行位形成一内腔,所述抽针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形成注塑腔;在所述行位座上设有拉杆,在所述二次行位上设有通道,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突伸出所述二次行位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行位上设置有凹槽,一限位块位于所述凹槽中,在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和所述凹槽之间设置一弹簧,在后板上设有一镶件,所述镶件将所述限位块的底部挡住;在所述行位座上设置向上倾斜的小铲机,在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一倾斜隧道,所述小铲机设置在所述倾斜隧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是燕尾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位压条,所述行位压条设置在所述二次行位和所述行位座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抽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设置在所述二次行位和所述行位座的侧面和/或底部。
CN201521006217.XU 2015-12-08 2015-12-08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5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6217.XU CN205255427U (zh) 2015-12-08 2015-12-08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6217.XU CN205255427U (zh) 2015-12-08 2015-12-08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5427U true CN205255427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621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5427U (zh) 2015-12-08 2015-12-08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542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5355A (zh) * 2017-04-16 2017-07-28 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两段式抽芯强脱模机构
CN107053603A (zh) * 2017-05-11 2017-08-18 佛山市捷信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软包装用密封条缠绕盘一体式注塑模具
CN109228178A (zh) * 2018-10-25 2019-01-18 创维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铲机位置控制结构及注塑成型系统
CN109732856A (zh) * 2019-03-15 2019-05-10 深圳市安盛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的多方向抽芯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5355A (zh) * 2017-04-16 2017-07-28 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两段式抽芯强脱模机构
CN107053603A (zh) * 2017-05-11 2017-08-18 佛山市捷信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软包装用密封条缠绕盘一体式注塑模具
CN109228178A (zh) * 2018-10-25 2019-01-18 创维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铲机位置控制结构及注塑成型系统
CN109732856A (zh) * 2019-03-15 2019-05-10 深圳市安盛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的多方向抽芯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5427U (zh) 二次抽芯模具结构
CN104354274A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上壳体注塑模具
CN204196149U (zh) 汽车空气滤清器上壳体注塑模具
CN109746412A (zh) 一种可匹配多种压铸机的压铸模具及该模具的开模方法
CN110281479B (zh) 汽车滤清器外壳抽芯机构
CN207758054U (zh) 一种采用斜导柱抽拔的双重抽芯结构
CN207735558U (zh) 一种带上顶抽芯结构的压铸模具
CN112059142A (zh) 一种铸造模具抽长抽芯针结构
CN202106514U (zh) 一种滑块多角度二次运动机构
CN208290391U (zh) 一种无顶针抽芯式模具
CN102285040A (zh) 前模斜抽芯结构
CN201524787U (zh) 压铸模具
CN206528013U (zh) 一种抽芯结构
CN207735559U (zh) 一种装有下部斜抽芯的压铸模具
CN206855922U (zh) 注塑行位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05702122U (zh) 油管端部高精度一次成型夹模
CN104441593A (zh) 一种多工位箱胆吸塑模具
CN205110745U (zh) 一种多模腔压铸模具
CN216032276U (zh) 一种大型油缸抽芯止退结构
CN110815748B (zh) 一种平面四通的内缩抽芯注塑模具
CN211763110U (zh) B板顶出带动后模大型隧道抽芯机构
CN107672129A (zh) 模具滑块的延迟结构
CN201505714U (zh) 模具
CN219028246U (zh) 一种模具的针脚安装结构
CN212884936U (zh) 抽芯装置及压铸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