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4814U -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4814U
CN205254814U CN201520948437.8U CN201520948437U CN205254814U CN 205254814 U CN205254814 U CN 205254814U CN 201520948437 U CN201520948437 U CN 201520948437U CN 205254814 U CN205254814 U CN 205254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ramming head
housing
fixed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484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祖平
张宏锋
沈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XIANG MAC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ONGXIANG MAC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ONGXIANG MAC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ONGXIANG MAC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484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4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4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48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多级的抛头机,包括摩擦丸顶箱以及固定在摩擦丸顶箱下部的抛头装置,抛头装置的下部设有第一打磨箱,第一打磨箱的下部设有收集斗,第一打磨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打磨箱,第二打磨箱的下部固定有摩擦丸底箱,第二打磨箱上设有抛头装置,抛头装置中的进丸器设于收集斗的底部;抛头装置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带动进行抛丸的抛丸机构,电机与抛丸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抛丸机构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中进行旋转并甩丸的抛丸叶轮,抛丸叶轮中间位置的空心处固定有分丸圈,分丸圈固定在壳体的中心位置处,壳体的中心位置外侧固定连通有进丸器,壳体的下侧设有抛丸口;至少具有利用重力势能,实现多级打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级的抛头机,用于抛丸机的滚珠抛送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20622067.6;申请日2010.11.2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式抛丸机,包括底座,在底座后部上表面设有支座,支座的前部活动连接有机体,机体为圆柱形,且为内部空心结构,机体的孔口纵向放置,机体的前部活动连接有端盖,机体的前后部外圆周上均设有一圈凸块,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撑座,在底座的一侧设有电机,在靠近电机的轴上设有齿轮,电机通过链与齿轮相连接,支座中设有通孔,通孔连接有抛丸头,抛丸头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清洗效果的优点。
该申请中,对滚筒式的抛丸机进行了公开,但是该抛丸结构并未进行公开,且现有技术中的抛丸总成装置,稳定性不够,使用寿命不持久。
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20450756.2;申请日2012.09.06;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式抛丸清理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抛头抛丸器,属于表面处理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在移动式抛丸机的抛丸器中设置两个电机,双电机采用对向旋转的方式同时驱动两个抛头装置,对待处理表面进行抛打,可以提高表面处理的效率,同时可以避免抛打不均匀造成的表面处理效果不一致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处理效果好,运行安全可靠。
该申请中,对一种双抛头抛丸器进行了公开,但是在该抛丸结构中,该申请中的传动方式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与调节。
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629548.3;申请日2013.10.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抛丸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部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挂钩,机体的外部的上面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挂钩相连,挂钩下连接有用于挂物体的挂柱,机体内部的一侧内壁的上部设有抛丸头,机体外部的一侧外壁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抛丸头相连,第二电机后部设有上进口,上进口与抛丸头贯通相连,所述机体由上壳体、下端盖以及内套筒组成,上壳体内的下端与下端盖固定连接,内套筒固定在上壳体的内壁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改良的抛丸装置。
该申请中,对抛丸装置中,机体的内部进行改进,且该申请未详尽抛丸总成装置的详细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并不能够得知具体部分中抛丸总成装置的详细结构。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实用新型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多级的抛头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多级的抛头机,包括摩擦丸顶箱以及固定在摩擦丸顶箱下部的抛头装置,抛头装置的下部设有第一打磨箱,第一打磨箱的下部设有收集斗,第一打磨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打磨箱,第二打磨箱的下部固定有摩擦丸底箱,第二打磨箱上设有抛头装置,抛头装置中的进丸器设于收集斗的底部;
抛头装置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带动进行抛丸的抛丸机构,电机与抛丸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抛丸机构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中进行旋转并甩丸的抛丸叶轮,抛丸叶轮中间位置的空心处固定有分丸圈,分丸圈固定在壳体的中心位置处,壳体的中心位置外侧固定连通有进丸器,壳体的下侧设有抛丸口。
所述抛丸叶轮中间位置的左侧设有空心处,该空心处中设有分丸圈,分丸圈固定连通在壳体的左侧壁的中心位置。
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左侧向上固定连通有弧形的进丸器。
所述进丸器为一根圆弧形的圆筒,圆筒为耐磨的钢管。
所述壳体为空心的长方体形,抛丸口为壳体侧边向下形成的开口。
所述抛丸叶轮中间位置的右侧固定有转轴,转轴设于壳体中心位置的右部外侧。
所述壳体右侧外壁上套接有轴套,转轴套接于轴套的轴承中。
所述轴承的右侧设有圆环形的挡轴板,挡轴板与壳体右侧外壁之间固定有螺栓。
所述转轴的左端固定在抛丸叶轮右侧的中心位置,转轴的右端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
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3、简化抛丸机构的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4、具有利用重力势能,实现多级打磨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抛头装置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抛丸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抛头装置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抛头装置100、电机1、抛丸机构2、壳体21、抛丸叶轮22、分丸圈23、进丸器24、抛丸口25、转轴26、轴套27、轴承271、挡轴板28、螺栓281、底座3、摩擦丸顶箱4、第一打磨箱5、收集斗51、第二打磨箱6、摩擦丸底箱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多级的抛头机,包括摩擦丸顶箱4以及固定在摩擦丸顶箱4下部的抛头装置100,抛头装置100的下部设有第一打磨箱5,第一打磨箱5的下部设有收集斗51,第一打磨箱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打磨箱6,第二打磨箱6的下部固定有摩擦丸底箱7,第二打磨箱6上设有抛头装置100,抛头装置100中的进丸器24设于收集斗51的底部;抛头装置100包括电机1以及由电机1带动进行抛丸的抛丸机构2,电机1与抛丸机构2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抛丸机构2包括壳体21以及固定在壳体21中进行旋转并甩丸的抛丸叶轮22,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的空心处固定有分丸圈23,分丸圈23固定在壳体21的中心位置处,壳体21的中心位置外侧固定连通有进丸器24,壳体21的下侧设有抛丸口25;至少具有利用重力势能,实现多级打磨的效果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电机1直接带动抛丸机构2进行抛丸,采用电机1直接与抛丸机构2连接的方式,避免间接连接方式导致传递运动的不稳定。
简化抛丸机构2内部的结构,其中抛丸机构2利用外部的壳体21对内部的抛丸叶轮22与分丸圈23组成抛丸结构,再利用进丸器24传递摩擦丸进入分丸圈23中,圆环形的分丸圈23上设有缺口,利用缺口将摩擦丸分散至抛丸叶轮22上,抛丸叶轮22的旋转会将摩擦丸逐渐的由抛丸口25抛出,从而实现了抛出摩擦丸的效果。
简化后的结构,便于维修与组装,且造价成本较低,便于大批量的进行生产与制造。
参见图1~图4中所示,一种多级的抛头机,包括摩擦丸顶箱4以及固定在摩擦丸顶箱4下部的抛头装置100,抛头装置100的下部设有第一打磨箱5,第一打磨箱5的下部设有收集斗51,第一打磨箱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打磨箱6,第二打磨箱6的下部固定有摩擦丸底箱7,第二打磨箱6上设有抛头装置100,抛头装置100中的进丸器24设于收集斗51的底部。
将摩擦丸放置在摩擦丸顶箱4中,由摩擦丸顶箱4逐渐的将摩擦丸由第一打磨箱5上的抛头装置100抛出,实现第一打磨箱5中的第一次打磨,再利用第一打磨箱5下的第二打磨箱6侧壁上固定安装的抛头装置100实现第二次打磨效果。
其中,第一打磨箱5下部设有的V形收集斗51将摩擦丸收集后,进行集中打磨,利用收集斗51底部的进丸器24将摩擦丸输送至第二打磨箱6中的抛头装置100中进行第二次打磨。
在第二打磨箱6中的抛头装置100进行了第二次打磨以后,由摩擦丸底箱7对摩擦丸实现集中收集。
充分的利用重力势能中促使摩擦丸下落的效果,设置多个不同高低位置的抛头装置100实现多次打磨。
抛头装置100包括电机1以及由电机1带动进行抛丸的抛丸机构2,电机1与抛丸机构2固定在底座3上。
所述抛丸机构2包括壳体21采用钢板进行制作,从而形成空心的长方体形的盒体,将抛丸叶轮22支撑在盒体中进行旋转。
固定在壳体21中进行旋转并甩出摩擦丸的抛丸叶轮22,其中,抛丸叶轮22由圆环形结构上插上等间距的叶片而形成。
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的空心处固定有分丸圈23,利用分丸圈23将摩擦丸分配至抛丸叶轮22的圆环上,然后再由圆环上的叶片将摩擦丸抛出去。
分丸圈23固定在壳体21的中心位置处,有助于分丸圈23沿着中心位置将摩擦丸分配至抛丸叶轮22上,进行分散。
壳体21的中心位置外侧固定连通有进丸器24,利用进丸器24将摩擦丸输送进入壳体21中心的分丸圈23中,所述进丸器24为一根圆弧形的圆筒,由上向下延伸形成的圆弧形结构便于摩擦丸滚动进入壳体21中,其中,圆筒为耐磨的钢管,具有使用寿命持久的效果。
壳体21的下侧设有抛丸口25,抛丸叶轮22通过旋转的叶片将摩擦丸带动至抛丸口25处,此时,摩擦丸已经具有较大的旋转运动的动能,利用通过摩擦丸的动能将摩擦丸从抛丸口25抛出去,使摩擦丸击打并解除形成摩擦。
所述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的左侧设有空心处,利用抛丸叶轮22上圆环的中间位置形成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形成空心处,利用空心处对分丸圈23进行安装,以便于分丸圈23固定在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从而将摩擦丸分配至抛丸叶轮22的叶片上。
分丸圈23固定连通在壳体21的左侧壁的中心位置。通过壳体21的左侧壁的中心位置与分丸圈23的左侧进行固定,从而使分丸圈23处于抛丸叶轮22左侧的中间位置的空心处中,进而便于分丸圈23对摩擦丸进行分配。
所述壳体21的中心位置左侧向上固定连通有弧形的进丸器24。利用进丸器24形成的圆弧形的管道对摩擦丸进行输送,使分丸圈23中能够不断的分配摩擦丸至抛丸叶轮22上。
所述壳体21为空心的长方体形,便于制造与组装,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抛丸口25为壳体21侧边向下形成的开口,在壳体21右侧边下部设有一个开口从而形成抛丸口25,便于摩擦丸由抛丸口25抛出去。
所述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的右侧固定有转轴26,利用圆柱形的转轴26带动抛丸叶轮22的右侧中心位置进行转动,转轴26的左端与抛丸叶轮22中心位置的圆环右侧固定连接,从而使抛丸叶轮22进行旋转,利用转轴26向抛丸叶轮22传递旋转的动能。
转轴26设于壳体21中心位置的右部外侧,利用壳体21的右侧部外侧对转轴26进行支撑。便于转动26进行旋转。
所述壳体21右侧外壁上套接有轴套27,利用轴套27为转轴26进行支撑,并提高转轴26的旋转效果。
转轴26套接于轴套27的轴承271中,利用轴套27中的轴承271与转轴26固定,在实现转轴26位置固定的同时,也提高了,转轴26与轴套27之间的旋转效果。
所述轴承271的右侧设有圆环形的挡轴板28,利用圆环形的挡轴板28将轴承271固定在壳体21右侧外壁上,保证轴承271便于拆卸且支撑效果稳定。
挡轴板28与壳体21右侧外壁之间固定有螺栓281,通过螺栓281使挡轴板28与壳体21右侧外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26的左端固定在抛丸叶轮22右侧的中心位置,转轴26的右端与电机1的电机轴11固定连接。转轴26对抛丸叶轮22右侧的中心位置进行传递,电机1的电机轴11左端可以与转轴26右端进行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丸顶箱(4)以及固定在摩擦丸顶箱(4)下部的抛头装置(100),抛头装置(100)的下部设有第一打磨箱(5),第一打磨箱(5)的下部设有收集斗(51),第一打磨箱(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打磨箱(6),第二打磨箱(6)的下部固定有摩擦丸底箱(7),第二打磨箱(6)上设有抛头装置(100),抛头装置(100)中的进丸器(24)设于收集斗(51)的底部;抛头装置(100)包括电机(1)以及由电机(1)带动进行抛丸的抛丸机构(2),电机(1)与抛丸机构(2)固定在底座(3)上,抛丸机构(2)包括壳体(21)以及固定在壳体(21)中进行旋转并甩丸的抛丸叶轮(22),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的空心处固定有分丸圈(23),分丸圈(23)固定在壳体(21)的中心位置处,壳体(21)的中心位置外侧固定连通有进丸器(24),壳体(21)的下侧设有抛丸口(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的左侧设有空心处,该空心处中设有分丸圈(23),分丸圈(23)固定连通在壳体(21)的左侧壁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中心位置左侧向上固定连通有弧形的进丸器(2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丸器(24)为一根圆弧形的圆筒,圆筒为耐磨的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为空心的长方体形,抛丸口(25)为壳体(21)侧边向下形成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叶轮(22)中间位置的右侧固定有转轴(26),转轴(26)设于壳体(21)中心位置的右部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右侧外壁上套接有轴套(27),转轴(26)套接于轴套(27)的轴承(27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71)的右侧设有圆环形的挡轴板(28),挡轴板(28)与壳体(21)右侧外壁之间固定有螺栓(28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的抛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6)的左端固定在抛丸叶轮(22)右侧的中心位置,转轴(26)的右端与电机(1)的电机轴(11)固定连接。
CN201520948437.8U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4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8437.8U CN205254814U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8437.8U CN205254814U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4814U true CN205254814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6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4843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4814U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48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1740A (zh) * 2017-10-20 2017-12-26 青岛安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弹丸研磨机
CN109693188A (zh) * 2019-02-14 2019-04-30 陈浩 一种全自动数控抛丸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1740A (zh) * 2017-10-20 2017-12-26 青岛安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弹丸研磨机
CN107511740B (zh) * 2017-10-20 2024-04-19 青岛安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弹丸研磨机
CN109693188A (zh) * 2019-02-14 2019-04-30 陈浩 一种全自动数控抛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4814U (zh) 一种多级的抛头机
CN112065273A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工程地质钻机
CN102108631A (zh) 一种自动刷毛机
CN108993681B (zh) 一种立式活化机
CN205254805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抛头总成装置
CN108468617B (zh) 一种旋转动力输出内置的液压凿岩机
CN205237848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抛头总成装置
CN205237847U (zh) 一种抛头总成装置
CN112720146B (zh) 一种金属波纹管成型制造加工系统
CN112412524A (zh) 一种降尘机构及矿山开采用环保设备
CN111549210B (zh) 一种机床回转轴生产用热处理装置
CN211616181U (zh) 一种水电开槽、清槽一体式设备
CN210849831U (zh) 用于齿圈制造的抛丸装置
CN207578193U (zh) 一种环保的手机金属外壳用抛光装置
CN209362697U (zh) 一种高效洗矿机
CN216000109U (zh) 一种抛丸机用钢砂导流管
CN110253379A (zh) 一种玻璃钢加工边角打磨装置
CN202344407U (zh) 钢板弹簧生产用喷丸机构
CN206779017U (zh) 一种零配件清洗装置
CN109048643A (zh) 一种提升加工效果的球阀座的加工设备
CN216000094U (zh) 一种铸管用履带式抛丸机抛丸装置
CN216174212U (zh) 一种用于清除磨料表面粉尘用磨料干洗机
CN218312713U (zh) 一种除锈装置
CN203765473U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204503268U (zh) 煤炭粉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