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4358U -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4358U
CN205254358U CN201520924927.4U CN201520924927U CN205254358U CN 205254358 U CN205254358 U CN 205254358U CN 201520924927 U CN201520924927 U CN 201520924927U CN 205254358 U CN205254358 U CN 205254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plate
adjusting
cantilever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49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强
彭政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KYMAN AUTO BOD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KYMAN AUTO BOD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KYMAN AUTO BOD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KYMAN AUTO BOD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249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4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4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43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底板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在底板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该调整板的后端与悬臂的后端铰接,在调整板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四个调整孔与四个定位圆孔一一对应;调整板后部的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在悬板的上方设有托板;转轴的轴体穿过悬臂上的过孔并伸入调整板后端支耳中,转轴的轴体与支耳间隙配合;在底板右部的前端面以及右端面均贴装固定板,固定上穿设的锁紧螺钉能够顶紧在调整板上。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成本低,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衬管夹具的角度位置,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这样衬管夹具定位衬管的稳固性有保障,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Description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轴总成由横梁、纵臂、弹簧座、衬管、驻车制动拉索支架、油管支架和减震器安装座等构成,在横梁的两端对称焊接纵臂,各纵臂上依次焊接衬管、驻车制动拉索支架、减震器安装座和油管支架。在焊接的时候,需要分工序借助多个工装分别对横梁、纵臂、弹簧座、衬管等进行定位。现有的衬管定位夹具安装于底座上,其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因夹具零件的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衬管夹具上的定位点与衬管上待定位的位置之间难以完全正对,这样会造成对位困难,使定位的稳固性降低,从而使得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达不到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左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安装孔,底板的右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圆孔,所述底板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在所述底板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该调整板的后端与悬臂的后端铰接,在调整板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调整孔为长条弧形,两组调整孔所在圆周的圆心重合,每组所述调整孔分为左右两个,四个调整孔与四个定位圆孔一一对应,螺栓穿过底板上的定位圆孔以及调整板上对应的调整孔,使底板的右部与调整板的前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调整板后部的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在悬板的上方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前部由悬板支撑,托板与悬板之间通过按矩阵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托板的后部开设多个固定孔;
所述调整板的后端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支耳,该支耳与悬臂相贴合,转轴的轴体穿过悬臂上的过孔并伸入支耳中,转轴的轴体与支耳间隙配合,转轴底部一体形成的圆盘与悬臂的底面贴合,该圆盘通过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悬臂相固定;
在所述底板右部的前端面贴装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的下部与底板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上部从前往后穿设第一锁紧螺钉,第一锁紧螺钉能够顶紧在调整板的前端面上,在所述底板的右端面贴装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的下部与底板相固定,在第二固定板的上部从右往左穿设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能够顶紧在调整板的右端面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底板设置于工装总成的底座上,底板左部的四个安装孔中均穿设螺栓与底座相固定。衬管夹具布置在托板上,由托板的后部支撑,并通过托板后部固定孔中穿设的螺栓紧固。由于托板固定于调整板上,调整板的后端与底板铰接,调整板的前部与底板的右部之间通过四颗螺栓连接,调整板上供螺栓通过的调整孔为长条弧形,这样当需要调节衬管夹具的角度位置时,先同时松开调整板前部与底板之间的四颗连接螺栓,接着控制调整板绕后端的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托板及衬管夹具随调整板一起运动,待衬管夹具调整至需要的位置时,重新将调整板前部与底板之间的四颗连接螺栓拧紧。以上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能够确保衬管夹具上的定位点与衬管上待定位的位置之间完全正对,这样衬管夹具在装夹衬管时对位容易,使定位的稳固性有保障,从而确保了焊接质量,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调整板后端设置支耳与底板的悬臂相贴合,一方面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底板与调整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底板支撑调整板的稳定性更好。转轴由轴体和圆盘组成,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及装配,不仅转轴与悬臂连接牢固,而且调整板悬臂的后端通过转轴的轴体与底板上的支耳铰接,调整板在调节角度位置时转动的灵活性好。
在调整板的前侧及右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穿设的第一锁紧螺钉从前方将调整板顶紧,第二固定板上穿设的第二锁紧螺钉从右方将调整板顶紧,配合调整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即可实现调整板在底板上位置完全固定,能有效防止调整板在水平面内或上下方向上发生松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板左部的上板面设置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垫圈,四个垫圈与四个安装孔一一对应,且垫圈的轴心线与对应安装孔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为了方便取材,降低成本,并确保结构强度,所述底板、调整板和托板均为钢质平板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成本低,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衬管夹具的角度位置,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这样衬管夹具定位衬管的稳固性有保障,从而确保了焊接质量,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底板1为钢质平板结构,在底板1的左端面以及底板1左部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条9,该定位条9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条9中部的长条孔91中穿设螺栓,该螺栓伸入底板1中,使定位条9和底板1固定在一起。在定位条9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孔92,该装配孔92贯通定位条9的上下端面。在底板1的左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安装孔11,并在底板1左部的上板面固定设置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垫圈10,四个垫圈10与四个安装孔11一一对应,且垫圈10的轴心线与对应安装孔11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底板1的右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圆孔12,该定位圆孔优选为螺孔。底板1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13,悬臂13的后端开设过孔。在底板1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2,调整板2为钢质平板结构,调整板2的后端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支耳23,该支耳23与悬臂13相贴合,支耳23上开设有轴孔。支耳23与悬臂13之间通过转轴4铰接,具体为:转轴4的轴体穿过悬臂13上的过孔并伸入支耳23的轴孔中,转轴4的轴体与支耳23间隙配合;转轴4底部一体形成的圆盘41与悬臂13的底面贴合,该圆盘41通过三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悬臂13相固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调整板2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21,调整孔21为长条弧形,两组调整孔21所在圆周的圆心重合,并位于转轴4的轴心线上。每组调整孔21分为左右两个,四个调整孔21与四个定位圆孔12一一对应,螺栓穿过底板1上的定位圆孔12以及调整板2上对应的调整孔21,使底板1的右部与调整板2的前部连接在一起。在底板1右部的前端面贴装第一固定板5,该第一固定板5的下部与底板1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的上部从前往后穿设第一锁紧螺钉6,第一锁紧螺钉6能够顶紧在调整板2的前端面上,在底板1的右端面贴装第二固定板7,该第二固定板7的下部与底板1相固定,在第二固定板7的上部从右往左穿设第二锁紧螺钉8,第二锁紧螺钉8能够顶紧在调整板2的右端面上。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紧螺钉6和第二锁紧螺钉8均为两个。
如图1、图3所示,调整板2后部的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22,在悬板22的上方设有托板3。托板3为钢质平板结构,托板3的前部由悬板22支撑,托板3与悬板22之间通过按矩阵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托板3的后部开设多个固定孔31,托板3的后部用于支撑衬管夹具,托板3上的固定孔31与衬管夹具上的安装点一一对应。

Claims (3)

1.一种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的左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安装孔(11),底板(1)的右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圆孔(12),所述底板(1)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13);在所述底板(1)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2),该调整板(2)的后端与悬臂(13)的后端铰接,在调整板(2)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21),调整孔(21)为长条弧形,两组调整孔(21)所在圆周的圆心重合,每组所述调整孔(21)分为左右两个,四个调整孔(21)与四个定位圆孔(12)一一对应,螺栓穿过底板(1)上的定位圆孔(12)以及调整板(2)上对应的调整孔(21),使底板(1)的右部与调整板(2)的前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调整板(2)后部的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22),在悬板(22)的上方设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前部由悬板(22)支撑,托板(3)与悬板(22)之间通过按矩阵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托板(3)的后部开设多个固定孔(31);
所述调整板(2)的后端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支耳(23),该支耳(23)与悬臂(13)相贴合,转轴(4)的轴体穿过悬臂(13)上的过孔并伸入支耳(23)中,转轴(4)的轴体与支耳(23)间隙配合,转轴(4)底部一体形成的圆盘(41)与悬臂(13)的底面贴合,该圆盘(41)通过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悬臂(13)相固定;
在所述底板(1)右部的前端面贴装第一固定板(5),该第一固定板(5)的下部与底板(1)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的上部从前往后穿设第一锁紧螺钉(6),第一锁紧螺钉(6)能够顶紧在调整板(2)的前端面上,在所述底板(1)的右端面贴装第二固定板(7),该第二固定板(7)的下部与底板(1)相固定,在第二固定板(7)的上部从右往左穿设第二锁紧螺钉(8),第二锁紧螺钉(8)能够顶紧在调整板(2)的右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左部的上板面设置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垫圈(10),四个垫圈(10)与四个安装孔(11)一一对应,且垫圈(10)的轴心线与对应安装孔(11)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调整板(2)和托板(3)均为钢质平板结构。
CN201520924927.4U 2015-11-19 2015-11-19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4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4927.4U CN205254358U (zh) 2015-11-19 2015-11-19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4927.4U CN205254358U (zh) 2015-11-19 2015-11-19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4358U true CN205254358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5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492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4358U (zh) 2015-11-19 2015-11-19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4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3235U (zh) 转向节弯臂加工两端中心孔夹具
CN204747849U (zh) 用于管型桁架结构的焊接夹紧装置
CN107747650A (zh) 一种基于三角结构的抱箍装置
CN205254392U (zh) 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
CN205254434U (zh) 手动式衬管夹具角度调整装置
CN208772727U (zh) 一种水槽板料拼焊装置
CN104985373A (zh) 摩托车车架焊接定位装置
CN205254359U (zh) 后轴总成衬管夹具角度调节装置
CN204867903U (zh) 车架焊接定位工装
CN205254358U (zh)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角度的装置
CN205254390U (zh) 手动式衬管夹具位置调节装置
CN205254391U (zh) 后轴总成衬管夹具支撑装置
CN205254357U (zh) 用于调节衬管夹具位置的装置
CN205254360U (zh) 可调式汽车衬管夹具支撑装置
CN105252192B (zh)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
CN204735908U (zh) 一种定位精准的焊接滚轮架
CN208696859U (zh) 一种用于下摆臂加工的夹具
CN205437663U (zh) 一种自行车中管硬焊孔专用夹具
CN104527786A (zh) 一种汽车后轮外倾角调整装置
CN103909371A (zh) 汽车零件倒钩夹紧装置
CN204869415U (zh) 一种用于柱式膜壳浇注的快速卡具
CN105252193B (zh) 一种位置调整装置
CN210194574U (zh) 一种液压启闭机安装用角度调节装置
CN203868522U (zh) 管件固定装置
CN102615275A (zh) 可调铁水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