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9462U - 扬声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9462U
CN205249462U CN201521139280.0U CN201521139280U CN205249462U CN 205249462 U CN205249462 U CN 205249462U CN 201521139280 U CN201521139280 U CN 201521139280U CN 205249462 U CN205249462 U CN 205249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udspeaker module
loudspeaker
pa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92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
宋倩倩
杨健斌
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5211392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9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9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946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外壳上固定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为金属片,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内焊盘,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外焊盘,所述内焊盘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电连接,所述外焊盘裸露在所述外壳外部并与终端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音质差、可靠性低及组装工艺复杂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声音品质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且组装工序简便,生产效率高;同时占用终端空间小,有利于终端向小型化发展。

Description

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是便携式电子终端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外壳,外壳由至少两个壳体结合而成,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后声腔为密闭式的空间;同时,位于模组内腔中的扬声器单体需要与模组外部的终端电路电连接,以接收音频电信号。目前扬声器模组中的扬声器单体通常是通过线束+连接器的方式与终端电路电连接,壳体上对应线束出线的位置设有U形槽,线束卡在U形槽内并穿出模组的后声腔,等各壳体超声结合后,在U形槽处涂胶密封模组的后声腔。此种结构的扬声器模组存在以下不足:
一、位于模组内腔中的线束在扬声器单体工作时会发生晃动,产生杂音,导致扬声器模组的声音品质下降。
二、在各壳体超声结合后,需要在U形槽处涂胶密封后声腔,随着模组工作时间的增加,胶水会逐渐老化,后声腔漏气的风险增大,导致扬声器模组的可靠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三、在扬声器模组组装时需要整理线束和涂胶密封,工序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四、部分线束穿出模组内腔,并需要连接器与终端电路电连接,从而需要在终端内为线束和连接器预留空间,不仅增大了终端的设计难度,同时也不利于终端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此扬声器模组声音品质高,且组装工序简便,生产效率高,同时占用终端空间小,有利于终端向小型化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外壳上固定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为金属片,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内焊盘,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外焊盘,所述内焊盘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电连接,所述外焊盘裸露在所述外壳外部并与终端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电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对应所述外焊盘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外焊盘位于所述通孔处并裸露在所述第一壳体外部。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设有电连接基座,所述电连接基座为三级阶梯结构;所述电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电连接基座上,且所述内焊盘位于所述电连接基座的基层端面上,所述外焊盘位于所述电连接基座的顶层端面上,所述顶层位于所述通孔内。
其中,所述电连接基座的中间层在所述顶层的外周形成凸台,所述顶层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所述通孔处的厚度一致。
其中,所述内焊盘与所述扬声器单体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基层靠近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一侧设有夹线槽,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夹线槽焊接在所述内焊盘上。
其中,所述基层的边缘部位设有两根限位柱,两根所述限位柱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夹线槽。
其中,所述内焊盘与所述外焊盘通过一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焊盘与所述外焊盘平行,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焊盘和所述外焊盘垂直,且所述内焊盘与所述外焊盘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电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所述顶层位于所述基层的中部,两个所述内焊盘分别位于所述顶层两侧的所述基层端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位置结合有第三壳体,位于所述扬声器模组边缘位置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有出声孔,所述出声孔的外侧覆盖有防尘网。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用于电连接扬声器单体与终端电路的电连接件为金属片,金属片的一端设有内焊盘,内焊盘位于外壳内并与扬声器单体电连接,金属片的另一端设有外焊盘,外焊盘裸露在外壳外部并与终端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片替代了现有的线束及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金属片固定在外壳上,不会在模组内腔中发生晃动,从而不会产生杂音,因此提升了扬声器模组的声音品质。
二、省略了整理线束的工序,从而简化了组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外焊盘直接与终端电路电连接,省去了连接器,从而节省了终端的内部空间,简化了终端的设计难度,使得终端的布局更为紧凑,更加有利于终端向小型化发展。
由于电连接基座的中间层在顶层的外周形成凸台,顶层的高度与第一壳体设有通孔处的厚度一致。凸台的设置在模组装配中既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遮挡住了通孔侧壁与顶层侧部之间的缝隙,无需涂胶即可保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良好密封,从而省去了涂胶的工序,进一步的简化了模组的组装工序,同时也避免了因胶水老化而发生漏气的风险,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可靠性,并延长了扬声器模组的使用寿命。
由于内焊盘与扬声器单体通过导线电连接,基层靠近扬声器单体的一侧设有夹线槽,导线穿过夹线槽焊接在内焊盘上。夹线槽对导线起到了固定作用,有效的防止了导线在扬声器单体工作时产生晃动,进一步的避免了杂音的产生,同时还避免了导线与内焊盘焊接处受到因导线晃动而产生的拉扯力,有效的防止了导线在焊接处断裂,提高了导线与内焊盘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音质差、可靠性低及组装工艺复杂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声音品质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且组装工序简便,生产效率高;同时占用终端空间小,有利于终端向小型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组合图;
图3是图2去掉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中:10、第一壳体,12、通孔,20、第二壳体,22、电连接基座,220、基层,222、中间层,224、顶层,226、限位柱,30、第三壳体,32、圆弧面,40、扬声器单体,50、电连接件,52、外焊盘,54、内焊盘,56、连接部,60、导线,70、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内侧均指靠近模组中心的一侧,外侧均指远离模组中心的一侧。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超声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40,扬声器单体40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扬声器单体40、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共同围成后声腔,扬声器单体40、第二壳体20及第三壳体30共同围成前声腔。
如图1、图3和图4共同所示,第二壳体20位于后声腔内并靠近扬声器单体40的位置设有一电连接基座22,电连接基座22为三级阶梯结构,其由第二壳体20向第一壳体10的方向依次为基层220、中间层222和顶层224。基层220面积最大,中间层222次之,顶层224面积最小。中间层222的宽度与基层220的宽度一致,且中间层222位于基层220的中间位置,即基层220在中间层222的两侧均留有端面。
如图1、图2和图4共同所示,用于电连接扬声器单体40与终端电路的两个电连接件50注塑结合在电连接基座22上。电连接件50为金属片,两个电连接件50结构相同,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个内焊盘54和一个外焊盘52,内焊盘54与外焊盘52通过连接部56连接为一体,且连接部56与内焊盘54和外焊盘52相垂直,且内焊盘54和外焊盘52分别位于连接部56的两侧,即电连接件50从侧面看近似为Z字形,内焊盘54、连接部56及外焊盘52为一体结构,由一个条状金属片弯折而成。两个电连接件50相对设置,即两个内焊盘54分别位于中间层222(顶层224)两侧的基层220端面上,两个外焊盘52均位于顶层224的端面上,连接部56注塑结合在电连接基座22的内部。第一壳体10对应顶层224的位置设有与顶层224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通孔12,顶层224位于通孔12内,两个外焊盘52从通孔12处裸露在第一壳体10的外部,并与终端电路电连接。两个内焊盘54均位于模组内腔中,并通过两根短的导线60分别与扬声器单体40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如图1、图2和图4共同所示,顶层224位于中间层222的中部,即中间层222在顶层224的四周形成了凸台,顶层224的高度与第一壳体10设有通孔12处的厚度相一致。此结构即保证了外焊盘52裸露在第一壳体10外部,又不占用模组的外部空间,同时还能够提高后声腔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基层220靠近扬声器单体40的一侧边缘位置并排设有两个限位柱226,位于中间层222两侧的基层220上各设有两个限位柱226。两个限位柱226之间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夹线槽,两根导线60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夹线槽焊接在内焊盘52上。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位于模组边缘部位的第二壳体20与第三壳体30之间留有出声孔(图中未示出),出声孔的外侧覆盖有防尘网70,防尘网70为mesh网布。防尘网70的一侧粘接固定在第三壳体30上,其另一侧粘接固定在第二壳体20的侧壁上。如图1所示,第三壳体30位于出声孔的位置设有圆弧面32,圆弧面32能够使得气流流通得更加顺畅,减小了声音向外辐射的阻力,提升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采用金属片为电连接件,有效的减少了杂音,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音品质,同时还简化了组装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密封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片作为电连接件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其中扬声器模组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电连接件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任何一种扬声器模组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需要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就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其它结构的扬声器模组中,故无论扬声器模组和电连接件的结构是否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只要是采用金属片替代线束作为电连接件,用以提升音质,简化组装工序,提高密封性的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的命名仅是为了区别技术特征,并不代表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组装顺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固定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为金属片,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内焊盘,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外焊盘,所述内焊盘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电连接,所述外焊盘裸露在所述外壳外部并与终端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电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对应所述外焊盘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外焊盘位于所述通孔处并裸露在所述第一壳体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设有电连接基座,所述电连接基座为三级阶梯结构;所述电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电连接基座上,且所述内焊盘位于所述电连接基座的基层端面上,所述外焊盘位于所述电连接基座的顶层端面上,所述顶层位于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基座的中间层在所述顶层的外周形成凸台,所述顶层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所述通孔处的厚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焊盘与所述扬声器单体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基层靠近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一侧设有夹线槽,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夹线槽焊接在所述内焊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边缘部位设有两根限位柱,两根所述限位柱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夹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焊盘与所述外焊盘通过一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焊盘与所述外焊盘平行,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焊盘和所述外焊盘垂直,且所述内焊盘与所述外焊盘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所述顶层位于所述基层的中部,两个所述内焊盘分别位于所述顶层两侧的所述基层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位置结合有第三壳体,位于所述扬声器模组边缘位置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有出声孔,所述出声孔的外侧覆盖有防尘网。
CN201521139280.0U 2015-12-31 2015-12-31 扬声器模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49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280.0U CN205249462U (zh) 2015-12-31 2015-12-31 扬声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280.0U CN205249462U (zh) 2015-12-31 2015-12-31 扬声器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9462U true CN205249462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928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49462U (zh) 2015-12-31 2015-12-31 扬声器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94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438A (zh) * 2015-12-31 2016-03-1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438A (zh) * 2015-12-31 2016-03-1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WO2017113558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US10237659B2 (en) 2015-12-31 2019-03-19 Goertek Inc. Loudspeaker module
CN105407438B (zh) * 2015-12-31 2019-08-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3822B2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05407438A (zh) 扬声器模组
CN102811410B (zh) 电声换能器
CN204929238U (zh) 微型发声器
CN104168527A (zh) 微型扬声器
CN20524946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4291381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912189U (zh) 微型扬声器及安装有该扬声器的扬声器模组
CN203301736U (zh) 微型扬声器
CN104378719B (zh) 扬声器模组
CN205596328U (zh) 扬声器
CN201854411U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101227766A (zh)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1509305U (zh) 微型换能器组件
CN201185474Y (zh)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1629836U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7947900U (zh) 改良式扬声器
CN209201323U (zh) 发声器件
CN203984616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086665U (zh) 受话器
CN204231648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086647U (zh) 声学模组
CN213368073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蓝牙耳机
CN105120408B (zh) 耳机
CN201928433U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8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