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8480U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48480U CN205248480U CN201520858379.XU CN201520858379U CN205248480U CN 205248480 U CN205248480 U CN 205248480U CN 201520858379 U CN201520858379 U CN 201520858379U CN 205248480 U CN205248480 U CN 2052484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ing device
- electric wire
- hole
- wire switching
- line b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所述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包括转接装置本体、旋压块和连接部件;其中:转接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插接端子、压线孔、U型槽和设置在U型槽侧壁上的第一装配孔;旋压块上设置有旋转手柄、第二装配孔和旋压部;所述插接端子用于插接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所述压线孔用于连接待连接的电线;所述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和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旋压块。所述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用于封装单体的绝缘壳体。连接导线时,将导线插入压线孔,旋转旋转手柄即可完成导线的连接;插接接线孔时,将插接端子插入接线孔再以螺丝锁紧即可完成接线孔的连接。操作简单、接线效率高、适用性强、性能可靠、安全有保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电线连接到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之接线孔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多单体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在连接电力线时,通常采取接线孔配合压紧螺丝的方式建立导线和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的连线结构一般包括壳体接线孔10'、压紧螺丝20'和接线端子30',其中:接线端子30'用于连接内部电路和外部线缆,压紧螺丝20'用于将导线压紧到接线端子30'上,壳体接线孔10'用于穿过并容纳导线;所述接线端30'子上设置有用于配合压紧螺丝20'的螺纹孔301'以及用于插接线缆的端子接线孔302',所述端子接线孔302'的位置和壳体接线孔10'的位置正对。
上述连线结构存在下列问题:
1、接口不宜匹配。由于需要连接的导线规格不同,线材的直径有大有小,而各种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的连接结构趋向于标准化,也即,某一类产品通常只提供一种电缆连接接口,很难适应市场上和应用中不同规格电缆的连线需求,实践上往往会出现粗电缆连接细接线孔或者细电缆连接粗接线孔的情况——无论是接线效率或者连接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再者,由于需要连接的线材的直径不同,其所建立的电性连接的面积或连接质量也因之而表现出较大差异——细导线电接触面积小,粗导线电连接面积大。
2、当需要连接的电缆为多股绞线时,由于压紧螺钉的作用和/或装配时的扭动,铰接在一起的多股导线非常容易散开,进而引起电缆和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失效。
3、伤线。压紧螺丝直接压紧导线,有可能会损伤导线,致使连接失效。
4、铜铝接触处容易发生电化腐蚀。现有电力装备和机电产品的接线端子一般采用金属铜材质。而出于成本或重量方面的考虑,市售电缆一般采用密度较小、导电性能也不差的铝材质。当铜铝直接连接时,由于两种金属的电位不同,很可能会因为铜铝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而引起连接处的导电力下降。这一点在潮湿环境中更为严重,铜铝过渡处经常有明显可见的粉末状氧化铝出现。
上述各种问题单个、部分或全部综合起来,会造成接头处的连接质量不理想,应用中曾多次出现接线点发热甚至是烧毁设备或导线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上可以对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连线结构进行改进,然而,对连线结构进行改进同时会涉及到对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外部构造、内部连接等多方面的变动,成本较高,周期较长,不能适应现有的应用需求,也不能解决已投入生产使用的具有如图8和图9所示连线结构或具有类似连线结构(比如接线端子上只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或更多个螺纹孔)的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实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以解决上述接口不匹配、铜铝连接处可能会发生电化腐蚀以及直接用压紧螺丝压线时容易损伤电线或造成多股导线散开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该装置包括转接装置本体、旋压块和连接部件,所述旋压块和转接装置本体通过连接部件建立可旋转连接;所述转接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插接端子和压线孔或压线槽,插接端子用于插接到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之接线孔,压线孔或压线槽用于插入并容置待连接的电线;所述旋压块旋转时,可以压紧或松开压线孔或压线槽内的电线。
连接导线时,将导线插入压线孔,旋转旋压块即可完成导线的连接;连接设备时,将插接端子插入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再将压紧螺丝旋入、压紧,即可完成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至接线孔的连接——整个过程不需要使用扳手、压线钳等辅助工具,操作简单,接线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插接代替电线和接线孔之间的螺丝压接,采用旋压块的旋转压接代替压紧螺丝的直接压接,由于压紧螺丝不和电线直接接触,不存在压紧螺丝损伤电线或者造成多股导线分散问题,即使旋压块的旋压仍然损伤了电线或者造成了多股导线的分散,由于旋压块和电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相比螺丝尖端的挤压而言,其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并且,被损伤或分散开的电线仍然会被旋压块压紧在压线孔或压线槽内,不会影响到连接部的电性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由于接线孔和插接端子之间的吻合度较高,缝隙较小,空气中的水分、氧气或杂质等不容易进入插接端子和铜质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位,插接端子对连接部位起到了一定的屏蔽作用,使得铜铝连接处因为缺少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而不容易产生电化腐蚀,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电线连接到铜质接线端子时缝隙较大,容易因电化腐蚀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进一步地,转接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容置槽和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用于配合连接部件连接旋压块,容置槽的底部和压线孔连通,连通处用于容置旋压块并提供旋压块的旋转空间。优选地,容置槽为U型槽。旋压块包括旋转手柄、第二装配孔和旋压部;旋转手柄用于接收扭转力实现旋压块的旋转;第二装配孔用于配合连接部件实现旋压块和转接装置本体之间的可旋转连接;旋压部用于压紧导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包括:
插接端子上设置有螺丝配位结构,该螺丝配位结构用于配合压紧螺丝实现接线孔和插接端子之间的连接固定。进一步地,螺丝配位结构优选为为V型槽、矩型槽或螺纹孔。当螺丝配位结构为V型槽或矩型槽时,随着压紧螺丝旋入插接端子上的V型槽或矩型槽,槽体会向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和接线端子产生弹性力,借以建立起可靠连接。当螺丝配位结构为螺纹孔时,压紧螺丝旋入螺纹孔即可实现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稳固连接。或者,还可以在V型槽或矩型槽的槽底设置螺纹孔,压紧螺丝穿过矩型槽或V型槽槽底后再旋入螺纹孔,进一步加强插接端子和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之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设置螺丝配位结构可以提高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和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之间电连接的性能和可靠性,避免插接端子的松动或被抽出。进一步地,当螺丝配位结构为V型槽或矩型槽时,插接端子的插头一端还设置有卡钉部,插接完成后的插接端子,由于卡钉部受到压紧螺丝的阻挡而不能被抽拉出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进一步地,当螺丝配位结构为V型槽或矩型槽时,槽体开口处的棱边上还可以设置第一倒角结构,以方便压紧螺丝和V型槽或矩型槽之间的装配。并且,插接端子插头端上也可以设置第二倒角结构,以方便插接端子和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之接线孔之间的连接。设置有倒角结构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由于插接接线孔时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
旋压块上和/或压线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该防滑结构用于防止压接在压线孔内的电线在受到外力时发生松动或者被抽出压线孔或者防止旋压块压紧电线之后的反弹。具体地,防滑结构优选为螺纹面、防滑锯齿、粗燥面、波浪形曲面、反牙或凸凹部中的任一种。
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的材质为Al-Mg-Si系铝合金,优选为国标6060、6061、6063、6063A、6101、6101A、6101B、6106、6463、6463A或6082号铝合金。采用Al-Mg-Si系铝合金可以抑制或降低铜铝过渡时发生电化腐蚀的可能性和发生的程度,安全性能高。
进一步地,前述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上还设置有接触状态传感器以及与接触状态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接触信号传送单元,接触状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线转接装置的工作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接触信号传送单元;接触信号传送单元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的方式传送给上位检测系统,再由上位检测系统根据电线转接装置的工作温度对其与电线和接线孔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其中接触状态传感器为热敏元器件,优选接触状态传感器为接触式的热敏电阻、热敏开关或非接触式的红外光温度传感器、紫外光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可实现接触状态的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另外涉及一种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以及绝缘壳体;绝缘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容置槽、用于电线转接装置单体插接端子伸出绝缘壳体的插接端子通孔,以及对应于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压线孔的导线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紧固在所述绝缘壳体内,各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的插接端子穿过插接端子通孔伸出绝缘壳体,各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的压线孔正对绝缘壳体上的导线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是通过嵌塑工艺与绝缘壳体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的旋压型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可以允许一次性的连接多条导线,结构紧凑,美观,便于配件的管理和使用,绝缘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连接导线时,将导线插入压线孔,旋转旋压块即可完成导线的连接;连接设备时,将插接端子插入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再将压紧螺丝旋入螺丝配位结构,即可完成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至接线孔的连接——整个过程不需要使用扳手、压线钳等辅助工具,操作简单,接线效率高。2、由于采用旋压块旋压的方式实现导线的固定,只要待连接的导线能够插入压线孔,即可以实现可靠连接,不存在接口不匹配的问题,可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线材,适用性强。3、再者,由于压紧螺丝不和电线产生直接接触,也不会发生压紧螺丝损伤电线或者造成多股导线分散开的问题。即使压接电线时旋压块损伤到了电线或造成了多股导线散开,相比直接采用压紧螺丝直接压接的情况,接触面积较大,损伤的或分散的程度大大降低;并且,受到损伤或分散开的电线仍然会被旋压块压紧,连接的电性能不会受到影响。4、防滑结构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线连接的可靠性。5、使用Al-Mg-Si系铝合金,可以减轻或抑制连接部位的电化腐蚀,延长设备的实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时的安全系数。6、采用插接端子与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之间的插接代替电线和接线孔之间的连接,由于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缝隙小,不容易进入空气、水分或杂质,本新型提出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还可以减弱或抑制铜铝连接处经常发生的电化学腐蚀,安全性能好。7、一体式的电线转接装置,由于一次性可以为多个接线孔连线并且采用绝缘壳体对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进行了屏蔽,结构紧凑,方便配件的管理和使用,安全性能好,接线效率高。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接装置本体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旋压块的结构图;
图4是优选实施例2中转接装置本体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接端子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接端子截面图;
图8是电表接线盒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接线端子的截面图。
其中:1/10-转接装置本体;2-旋压块;3-连接部件;11/101-插接端子;12/102-压线孔;13/103-U型槽;14/104-第一装配孔;15/105-V型槽;16/106-连通部;17/107-卡钉部;18-第一倒角结构;19-第二倒角结构;21-旋转手柄;22-第二装配孔;23-压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用于电表接线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将导线连接到电度表之接线孔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包括转接装置本体1、旋压块2和连接部件3。所述旋压块2和转接装置本体1通过连接部件3建立可旋转连接。旋压块2旋转时,可压紧或松开导线。
如图2所示,优选实施例1中的转接装置本体1包括插接端子11、压线孔12、U型槽13、设置在U型槽侧壁上的第一装配孔14、设置在插接端子上的V型槽15、U型槽13和压线孔12之间的连通部16及设置在插接端子插头端的卡钉部17。所述插接端子11用于插接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压线孔12用于插入并容置待连接的导线;设置在U型槽13侧壁上的第一装配孔14用于配合连接部件3连接旋压块2;V型槽15构成本实施例中压紧螺丝的配位结构;卡钉部17用于通过和压紧螺丝之间的相互阻挡防止插接在接线孔内的插接端子被抽出接线孔或发生松动。U型槽13的底部和压线孔12之间通过连通部16部分连通,连通处形成旋压块2的容置和旋转空间。旋压块2向U型槽13槽底旋转时压紧导线,远离U型槽13槽底旋转时松开导线。
读图3可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压块2包括旋转手柄21、第二装配孔22和旋压部23;旋转手柄21用于接受扭转力实现旋压块2的旋转;第二装配孔22用于配合转接装置本体1上的第一装配孔14和连接部件3实现旋压块2和转接装置本体1之间的可旋转连接;旋压部23用于压紧导线。由图3可知,旋压部23为凸轮结构,旋转手柄21为杆状结构,旋压部23和旋转手柄21一体成型,第二装配孔22开设于旋压部和旋转手柄的结合处。旋压部23上各个点位与第二装配孔2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旋压部23围绕第二装配孔22的轴线旋转时,可以与U型槽13的槽底形成大小不同的挤压间隙,该挤压间隙可以允许插入不同规格的各种线缆。
使用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连接导线时,首先将待连接的电力线插入压线孔12,然后旋转旋转手柄21使之向着U型槽13的槽底旋转,直到旋压块2的旋压部23压紧导线,在导线和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起稳固的机械和电性连接。
使用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连接接线孔时,直接将插接端子11插入电表的接线孔,再以压紧螺丝旋入V型槽15,使插接端子11压紧接线孔内壁,即可在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和接线孔之间建立起稳固的电连接。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螺丝配位结构为横截面形状接近V型的槽体。当电表的压紧螺丝旋入V型槽时,随着压紧螺丝的不断旋入,V型槽两侧及槽底所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在此压力的作用下,V型槽发生弹性变形并挤压接线孔,直到压紧电表的接线孔内内壁,建立起紧密的电性连接。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连线时不需要借助压线钳等辅助工具即可建立起稳固的电连接,操作简单,接线效率高;连接设备时以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插接取代电力线和压紧螺丝之间的压接,不会发生由于导线规格不同而带来的接口不匹配问题以及由于压紧螺丝直接压接导线而带来的伤线问题。再者,由于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采用国标6063号铝合金作为材质,抑制或减轻了将铝线直接连接到电表铜质金属连线端子时经常发生的电化腐蚀,安全性能和导电性能均有所提高。再者,由于国标6060、6061、6063、6063A、6101、6101A、6101B、6106、6463、6463A或6082号铝合金等Al-Mg-Si系铝合金与国标6063号铝合金具有相似的配比及电学性能,也可以用作本发明各种实施例中公开的电线转接装置的材质,达到消除或抑制铜铝接触处电化学腐蚀的目的。
见图1和图2,为方便插接端子和电表接线孔之间的插接,本实施例中插接端子的插头部还设置有第二倒角结构19;为方便压紧螺丝和V型槽之间的配合,V型槽开口处棱边上还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18。倒角结构的设置,可以方便施工操作,提高接线效率。
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V型槽15作为压紧螺丝的配位结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螺丝配位结构还可以设计为开设在插接端子11上的矩形槽或螺纹孔。矩形槽的配位机理和V型槽相似,在此不再赘述。螺纹孔作为螺丝配位结构时,主要是利用其和压紧螺丝之间的螺接力实现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固定。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V型槽或矩形槽的槽底设置螺纹孔,当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压紧螺丝接触到槽底后,再旋入槽底的螺纹孔以加强连接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再者,本实施例中用于容置和装配旋压块2的槽体为U型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槽体实现相同的功能,比如V型槽等。只要能够容置和装配旋压块并允许旋压块在其与压线孔之间的连通处发生旋转,即可实现本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用于电表接线的旋压型电线转接装置单体
优选实施例2的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大致相同,同样包括转接装置本体、旋压块和连接部件;差别之处在于,优选实施例2中的转接装置本体10采用图5和图6中所示的结构。
读图5和图6,实施例2中的转接装置本体10上设置有插接端子101、压线孔102、U型槽103、设置在U型槽103侧壁上的第一装配孔104、设置在插接端子101上的V型槽105及设置在插接端子101的插头部位的卡钉部107;所述插接端子101用于插接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压线孔102用于压接导线,第一装配孔104用于配合连接部件30连接旋压块20,卡钉部107用于配合压紧螺丝防止插接进接线孔的插接端子被抽出,V型槽105构成压紧螺丝的配位结构;压紧螺丝旋入V型槽时,随着逐渐深入,V型槽侧壁的变形越来越大,与接线孔之间的连接也越来越紧密。所述U型槽103的底部和压线孔102完全连通,所述U型槽103、压线孔102及二者的连通处附近空间106用于容置所述旋压块并允许旋压块在U型槽103和压线孔102内旋转以压紧或松开对电线的压接。
转接装置本体10、旋压块和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功能和材质与优选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另外,实施例1中所作的变形或改进同样适用于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以下的改进、置换或替换:
上述各种实施例中的V型槽采取了图6中所示的V型槽的结构,V型槽起始于插接端子的外表面,终止于插接端子内部,其并未穿透插接端子,具备该结构的插接端子在压紧螺丝旋入时,同时会向螺丝运动方向以及插接端子周围产生变形,随着螺丝旋入的深度逐渐变大,所产生的挤压力也越来越大,连接也越来越紧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贯通插接端子的V型槽,也即V型槽贯通插接端子形成分割槽,将插接端子分割为两个弹性部,插接端子的插头部位留有卡钉部,V型槽本身形成螺丝配位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插接端子采取图7所示的圆管状结构,V型槽开设在管壁上,形成螺丝配位结构。再者,上述各种实施例中的V型槽还可以替换为矩型槽(也即槽体的截面为矩形)、螺纹孔或其他结构,只要能够配合压紧螺丝实现插接端子与接线孔之间的连接固定,即可实现本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
另外,为了加强压线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压线部上和/或压线孔内还可以设置有防滑结构,该防滑结构优选为螺纹面、防滑锯齿、粗燥面、波浪形曲面、反牙或凸凹部中的任一种。在设置有防滑结构的实施例中,一旦导线被压紧,即使是发生振动或扯拉导线,旋压块也不容易松开,连接处的电性能有保障。
再者,为了保证连接不会松开,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旋转手柄和转接装置本体的相应位置处还可以设置螺纹孔或光孔,旋转手柄压紧导线后,再使用紧固件如螺丝等将旋转手柄固定到转接装置本体上,以防止旋转手柄因振动或其他原因而发生松动,造成电线和电线转接装置单体本体之间的电性连接失效,实现压紧状态的固定。或者,也可以不在旋转手柄和转接装置本体上设置螺纹孔或光孔,而是采用自攻丝螺钉进行旋转手柄的固定,只要能够实现对压线状态的固定,即能实现相同的效果。
另外,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改进的各种实施例中,均可以采用具有圆柱体结构的旋转轴作为转接装置本体和旋压块的连接部件。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轻易预知,其他连接部件比如连接销、螺栓、螺钉(自攻丝或一般螺丝)或绳索等均可以用于建立转接装置本体和旋压块之间的可旋转连接,只要能够起到建立转接装置本体和旋压块之间可旋转连接的作用,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比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转接装置本体1和旋压块2上并没有设置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装配时,将旋压块放置在U型槽的适当位置并采取自攻丝螺丝钻孔的方式也可以可建立旋压块和转接装置本体之间的可旋转连接。这种情况下,自攻丝螺丝成为旋压块和转接装置本体的连接部件,钻出来的孔构成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及其变形或改进的实施例中,均采用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紧密配合和/或铝合金材质控制插接端子和电表接线端子之间的电化腐蚀,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接线完成后的接线孔的缝隙处或表面上涂覆导电膏或电力脂,进一步对铜铝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屏蔽,提高安全性能。或者,还可以在插接端子和接线孔内的铜质接线端子之间的结合处涂覆导电膏或电力脂,以脂膏填补接触面处的大量空隙,减少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杂质的浸入,保障电路的长期安全运行。再者,根据《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的相关规定,在室外或者空气湿度接近100%的室内,铜导线与铝导线之间的连接应使用铜铝过渡端子、铜铝过渡板或铜铝过渡端子。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还可以采取和行业内通用的铜铝转接头、铜铝过渡线夹或铜铝转接板类似的结构进行电化腐蚀的控制。具体地,用于连接电线的接线孔部分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用于插接接线孔铜质接线端子的插接端子处的材质为金属铜,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采用电镀、浇铸或者摩擦焊的方式建立电连接。或者,整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为铝合金材料,只在插接端子处设置有铜镀层或焊接有铜端子等等。
再者,上述各种实施例中,插接端子上均设置有用于和压紧螺丝配合的螺丝配位结构,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插接端子上也可以并不设置螺丝配位结构,而是利用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压紧螺丝的挤压作用实现插接端子和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接线孔之间的连接。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所述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上还设置有接触状态传感器以及与接触状态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接触信号传送单元,接触状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线转接装置的工作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接触信号传送单元;接触信号传送单元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的方式传送给上位检测系统,再由上位检测系统根据电线转接装置的工作温度对其与电线和接线孔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其中接触状态传感器为热敏元器件,优选接触状态传感器为接触式的热敏电阻、热敏开关或非接触式的红外光温度传感器、紫外光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可实现接触状态的实时监测。
以上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所涉及的图形也只是本新型创意的若干种具体体现,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具备其他外观或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新型,属于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该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包括转接装置本体(1;10)、旋压块(2)和连接部件(3),所述旋压块(2)和转接装置本体(1;10)通过连接部件(3)建立可旋转连接;所述转接装置本体(1;10)上设置有插接端子(11;101)和压线孔(12;102)或压线槽;插接端子(11;101)用于插接到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之接线孔,压线孔(12;102)或压线槽用于插入并容置待连接的电线;所述旋压块(2)旋转时,可以压紧或松开压线孔(12;102)或压线槽内的电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本体(1;10)上还设置有容置槽和设置在容置槽侧壁上的第一装配孔(14;104);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和所述压线孔(12;102)或压线槽互相贯通,贯通处形成连通部(16;106);所述旋压块(2)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22);所述旋压块(2)通过第一装配孔(14;104)、第二装配孔(22)及连接部件(3)之间的配合被可旋转的连接在连通部(16;106)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块(2)上还设置有旋转手柄(21)和压线部(23);所述第二装配孔(22)开设于旋转手柄(21)和压线部(23)之间的结合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为U型槽(13;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11;101)上设置有螺丝配位结构,所述螺丝配位结构用于配合压紧螺丝实现接线孔和插接端子(11;101)之间的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配位结构为V型槽、矩型槽或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11;101)为圆柱状结构或圆管状结构,所述V型槽或矩型槽沿所述插接端子(11;101)的轴向伸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孔(12;102)内设置有防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柄(21)上设置有螺纹孔或光孔,转接装置本体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旋转手柄(21)上的螺纹孔或光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旋转手柄(21)压紧导线后使用螺丝将旋转手柄(21)固定到转接装置本体(1;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和所述压线孔(102)全部贯通,所述压线孔(102)的结构为槽体。
11.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和所述压线孔(102)部分贯通;贯通处形成连通部(16),未贯通处形成容置槽的槽底或压线孔(102)的孔壁。
12.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23)为凸轮结构,旋转手柄(21)为杆状结构,压线部和旋转手柄一体成型,第二装配孔(22)开设于压线部(23)和旋转手柄(21)的结合处;压线部(23)上各个点位与第二装配孔(2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上还设置有接触状态传感器以及与接触状态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接触信号传送单元,所述接触状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线转接装置的工作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接触信号传送单元;所述接触信号传送单元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的方式传送给上位检测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或矩型槽开口处的棱边上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18)。
15.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11;101)的插头部还设置有第二倒角结构(19)。
16.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的材质为国标6060、6061、6063、6063A、6101、6101A、6101B、6106、6463、6463A、6082号铝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转接装置用于插接接线孔的部位是铜材质,用于压接电线的部位是铝材质;铜材质和铝材质之间通过摩擦焊或浇铸熔接在一起构成铜铝过渡结构。
18.一种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以及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容置槽、用于电线转接装置单体插接端子伸出绝缘壳体的端子孔,以及对应于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压线孔的导线孔;所述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紧固在所述绝缘壳体内,各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的插接端子穿过端子孔伸出绝缘壳体,各个电线转接装置单体的压线孔正对绝缘壳体上的导线孔。
19.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是通过嵌塑工艺与绝缘壳体一体成型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58379.XU CN205248480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58379.XU CN205248480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48480U true CN205248480U (zh) | 2016-05-18 |
Family
ID=5594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58379.XU Active CN205248480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4848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5125A (zh) * | 2015-10-29 | 2016-02-03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CN113708094A (zh) * | 2021-09-14 | 2021-11-26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虚接快速接线端子用固定轮 |
CN113708103A (zh) * | 2021-09-14 | 2021-11-26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虚接快速接线端子 |
-
2015
- 2015-10-29 CN CN201520858379.XU patent/CN2052484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5125A (zh) * | 2015-10-29 | 2016-02-03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CN105305125B (zh) * | 2015-10-29 | 2018-03-27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CN113708094A (zh) * | 2021-09-14 | 2021-11-26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虚接快速接线端子用固定轮 |
CN113708103A (zh) * | 2021-09-14 | 2021-11-26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虚接快速接线端子 |
CN113708103B (zh) * | 2021-09-14 | 2023-10-20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虚接快速接线端子 |
CN113708094B (zh) * | 2021-09-14 | 2024-02-02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虚接快速接线端子用固定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05124B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5248480U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105356099B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105305194A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4905564U (zh) | 一种带操作手柄的接线端子 | |
CN106505364A (zh) | 一种带操作手柄的接线端子 | |
CN105305125B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105305127B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集成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5141195U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5248481U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5141151U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5248573U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5452611U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集成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205141194U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105305123B (zh) |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 |
CN105226418B (zh) | 电表用插拔式端子排 | |
CN200980171Y (zh) | 串联式复合电加热管 | |
CN208955204U (zh) | 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改进结构 | |
CN202797330U (zh) | 一种电力接线端子 | |
CN206574903U (zh) | 直流充电枪功率接触插针组件 | |
CN206893968U (zh) | 一种接线鼻 | |
CN206332267U (zh) | 一种电气专用插座 | |
CN206148638U (zh) | 绝缘、密封式电缆连接器 | |
CN201340934Y (zh) | 一种带安全门的接插连接器 | |
CN203535087U (zh) | 一种卡扣式电能表表尾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