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5047U -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5047U
CN205215047U CN201521046609.9U CN201521046609U CN205215047U CN 205215047 U CN205215047 U CN 205215047U CN 201521046609 U CN201521046609 U CN 201521046609U CN 205215047 U CN205215047 U CN 205215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ylindrical drum
flue
tappasaki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466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艳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466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5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5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50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它包括中部带通孔的烤盘,固定设置于烤盘下端且下端设置有进风管的炉胆,底部具有炉条、放置于炉胆内的炭盆,以及控温装置;所述炉胆口部的直径小于烤盘直径且大于烤盘上通孔的直径;所述控温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于进风管侧壁上的风机,设置于进风管外壁上的蓄电池,以及与风机及蓄电池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进风管接近下端处转动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进风管内,所述进风管的上端呈锥形收缩;所述炭盆支撑于炉胆侧壁上且与炉胆底部间隔一定矩形构成均风室。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使用十分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外用的烧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烧烤器具功能单一,结构简单,不能适应现有餐饮市场飞速发展的要求,更不具备组合和多功能的要求,尤其是不能兼备铁板烧及火锅的组合功能。火锅是广大食客钟爱的美食,铁板烧烤亦是大众爱不释手的美味。现有的器具不能满足人们同时进行铁板烧及火锅加工的要求,急需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实现铁板烧和煮火锅且温度控制方便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包括中部带通孔的烤盘,固定设置于烤盘下端且下端设置有进风管的炉胆,底部具有炉条、放置于炉胆内的炭盆,以及控温装置;所述炉胆口部的直径小于烤盘直径且大于烤盘上通孔的直径;所述控温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于进风管侧壁上的风机,设置于进风管外壁上的蓄电池,以及与风机及蓄电池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进风管接近下端处转动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进风管内,所述进风管的上端呈锥形收缩;所述炭盆支撑于炉胆侧壁上且与炉胆底部间隔一定矩形构成均风室。
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于烤盘通孔上的火焰调节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火焰调节装置包括外径小于烤盘通孔直径的圆柱筒,水平固定设置于圆柱筒上部且其上具有若干按一定形式排列的第一出火孔的圆盘,放置于圆盘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一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一火焰调节孔的调节盘,套设于圆柱筒中部且可相对圆柱筒转动的调节环;所述炭盆的口部直径小于圆柱筒的内径,且圆柱筒的下端罩住炭盆的口部;所述圆柱筒接近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于烤盘通孔上的径向凸缘,其设置有调节环的壁面上环形均布设置有多个火焰出孔;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与火焰出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火焰调整孔;所述调节盘上设置有拨杆,该拨杆的端部从圆柱筒的上部侧壁伸出,且圆柱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拨杆穿过及摆动的条孔;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调节杆,该调节杆的端部从圆柱筒的上部侧壁伸出,且圆柱筒的侧壁上及调节盘上均设置有供调节杆穿过及摆动的条形孔。
优选的是,所述火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于烤盘通孔上且其中部具有若干按一定形式排列的第一出火孔的圆盘,放置于圆盘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一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一火焰调节孔的调节盘。
优选的是,所述圆盘上接近边缘处设置有一圈第二出火孔,以及放置于圆盘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二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二火焰调节孔的调节圈。
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炉胆上端外壁且包裹炉胆的防烫壳体,固定设置于防烫壳体下端罩住进风管的罩体,以及固定设置于罩体上的支腿。
优选的是,所述炉胆通过转盘轴承支承于防烫壳体上;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支承于防烫壳体上,内圈用于支承炉胆。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管的转轴上通过连杆连接有集灰盘。
优选的是,所述阀片的转轴通过连杆机构驱动,该连杆机构包括与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横杆,一端与横杆另一端铰接的斜杆,一端与斜杆另一端铰接的竖杆,与竖杆另一端铰接且中部转动设置于进风管上的手柄杆,连接横杆杆部及斜杆杆部的拉簧,以及设置于手柄杆转轴上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炉胆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控温装置,可自动调节进风量,进而控制炭的燃烧速率,进而实现火锅或铁板烧温度的控制,热利用率较高。
(2)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通过火焰调节装置的火焰调节功能,既可以单独煮火锅,或者单独进行铁板烧,又可同时进行煮火锅和铁板烧,使用十分便捷,可满足食客的相应要求。其节能效果好,木炭用量少,省时省力,温度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B向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火焰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2所示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包括中部带通孔的烤盘1,固定设置于烤盘1下端且下端设置有进风管3的炉胆2,底部具有炉条4、放置于炉胆2内的炭盆5,以及控温装置;所述炉胆2口部的直径小于烤盘1直径且大于烤盘1上通孔的直径;所述控温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于进风管3侧壁上的风机22,设置于进风管3外壁上的蓄电池23,以及与风机22及蓄电池23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控制器可集成在风机22上,显然控制器也可采用遥控控制。使用时通过控制器可实时控制风机22的功率大小,进而控制进风量,借此实现烤盘1温度控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所述进风管3接近下端处转动设置有阀片24,所述阀片24通过转轴25转动设置于进风管3内,阀片24关闭状态可对进风管3内的进风进行阻挡,使风机22的风量全部进入炉胆2,同时阀片24还可接住炭灰,通过转动而排出炭灰;所述进风管3的上端呈锥形收缩;所述炭盆5支撑于炉胆2侧壁上且与炉胆2底部间隔一定矩形构成均风室34,均风室34可将进风均匀的吹向炭盆5的炉条4,使炭盆5燃烧均匀。显然也可以将炭盆5和炉胆2制成一体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还包括支撑炉胆2上端外壁且包裹炉胆2的防烫壳体17,固定设置于防烫壳体17下端罩住进风管3的罩体18,以及固定设置于罩体18上的支腿19。显然也可以直接设置支撑炉胆2的支架,或者直接设置支撑炉胆2的壳体等支撑保护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炉胆2通过转盘轴承20支承于防烫壳体17上;所述转盘轴承20的外圈支承于防烫壳体17上,内圈用于支承炉胆2。以实现烤盘1的自由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风管3的转轴25上通过连杆26连接有集灰盘27,在小角度转动阀片24后,可使炭灰落入集灰盘27,便于炭灰的清理。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阀片24的转轴25通过连杆机构驱动,该连杆机构包括与一端与转轴25固定连接的横杆28,一端与横杆28另一端铰接的斜杆29,一端与斜杆29另一端铰接的竖杆30,与竖杆30另一端铰接且中部转动设置于进风管3上的手柄杆31,连接横杆28杆部及斜杆29杆部的拉簧32,以及设置于手柄杆31转轴25上的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可采用扭簧。通过采用连杆机构,可实现阀片24打开后的自动复位,使其处于关闭状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炉胆2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形状,如锥台形、漏斗形或碗形等适用形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烤盘1上端的外缘处、及通孔处设置有向上的挡边33,可避免油液外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可在烤盘1下端设置温度传感器21,并将温度传感器21与控制器进行连接,实现烤盘的恒温控制。
本实施例可同时进行铁板烧和煮火锅。
实施例二
图3-6所示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还包括支撑于烤盘1通孔上的火焰调节装置,其余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所述火焰调节装置包括外径小于烤盘1通孔直径的圆柱筒6,水平固定设置于圆柱筒6上部且其上具有若干按一定形式排列的第一出火孔(图中与第一火焰调节孔9重合)的圆盘7,放置于圆盘7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一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一火焰调节孔9的调节盘8,套设于圆柱筒6中部且可相对圆柱筒6转动的调节环10;所述炭盆5的口部直径小于圆柱筒6的内径,且圆柱筒6的下端罩住炭盆5的口部;所述圆柱筒6接近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于烤盘1通孔上的径向凸缘11,其设置有调节环10的壁面上环形均布设置有多个火焰出孔36;所述调节环10上设置有与火焰出孔36数量位置对应的火焰调整孔12(图中与火焰出孔36重合);所述调节盘8上设置有拨杆13,该拨杆13的端部从圆柱筒6的上部侧壁伸出,且圆柱筒6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拨杆13穿过及摆动的条孔14;所述调节环10上设置有调节杆15,该调节杆15的端部从圆柱筒6的上部侧壁伸出,且圆柱筒6的侧壁上及调节盘8上均设置有供调节杆15穿过及摆动的条形孔16。本实施例的第一出火孔优选为扇弧形,显然还可以是圆形阵列的圆孔、椭圆空、矩形框等适用形状,火焰出孔36为圆形,显然还可以是椭圆形,矩形等适用形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环10设置于圆柱筒6的外壁上,圆柱筒6外壁上设置有限位调节环10的上下两道凸环35,显然也可以是在圆柱筒6的外壁上设置容纳调节环10的凹槽,或者将调节环10设置于圆柱筒6的内壁上。
显然,调节盘8除了直接放置于圆盘7上,还可以通过销钉或铆钉等部件转动安装于圆盘7上,便于调节盘8的转动调节。炉胆2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各种保温炉胆2。
使用时,通过拨动拨杆13实现调节盘8的转动,继而实现圆盘7上第一出火孔的开闭。当圆盘7上的第一出火孔打开后(与第一火焰调节孔9重合),火焰即可从第一出火孔穿出,实现煮火锅。而拨动调节杆15时,则可实现调节环10的转动,继而实现圆柱筒6上火焰出孔36的开闭。当圆柱筒6上的火焰出孔36打开后(火焰调整孔12重合),火焰即可穿过火焰出孔36加热烤盘1,实现铁板烧。通过拨杆13及调整杆的调节,即可单独实现煮火锅或铁板烧,又可同时实现煮火锅和铁板烧。而同时进行煮火锅和铁板烧时,可通过拨动拨杆13及调整杆,改变第一出火孔及火焰出孔36的开度,调整火焰(火力)的分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炭燃烧产生的废气则从圆柱筒6的上端流出,即从圆盘7与调节盘8的空隙中穿过流出。
实施例三
图7-8所示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还包括支撑于烤盘1通孔上的火焰调节装置,其余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所述火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于烤盘1通孔上且其中部具有若干按一定形式排列的第一出火孔的圆盘7,放置于圆盘7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一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一火焰调节孔9的调节盘8。
显然,调节盘8除了直接放置于圆盘7上,还可以通过转轴25或铆钉等部件转动安装于圆盘7上,便于调节盘8的转动调节。
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盘8,继而实现圆盘7上第一出火孔的开闭。当圆盘7上的第一出火孔打开后(与第一火焰调节孔9重合),火焰即可从第一出火孔穿出,同时实现煮火锅及铁板烧,而圆盘7上的第一出火孔关闭后,则可单独进行铁板烧。
实施例四
图9-10所示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中,所述圆盘7上接近边缘处设置有一圈第二出火孔(图中与第二火焰调节孔38重合),以及放置于圆盘7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二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二火焰调节孔38的调节圈39。其余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
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圈39,继而实现圆盘7上第二出火孔的开闭。当圆盘7上的第二出火孔打开后(与第二火焰调节孔38重合),火焰即可从第二出火孔穿出加热火锅侧壁,进一步增加煮火锅的火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带通孔的烤盘,固定设置于烤盘下端且下端设置有进风管的炉胆,底部具有炉条、放置于炉胆内的炭盆,以及控温装置;所述炉胆口部的直径小于烤盘直径且大于烤盘上通孔的直径;所述控温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于进风管侧壁上的风机,设置于进风管外壁上的蓄电池,以及与风机及蓄电池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进风管接近下端处转动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进风管内,所述进风管的上端呈锥形收缩;所述炭盆支撑于炉胆侧壁上且与炉胆底部间隔一定矩形构成均风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于烤盘通孔上的火焰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调节装置包括外径小于烤盘通孔直径的圆柱筒,水平固定设置于圆柱筒上部且其上具有若干按一定形式排列的第一出火孔的圆盘,放置于圆盘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一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一火焰调节孔的调节盘,套设于圆柱筒中部且可相对圆柱筒转动的调节环;所述炭盆的口部直径小于圆柱筒的内径,且圆柱筒的下端罩住炭盆的口部;所述圆柱筒接近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于烤盘通孔上的径向凸缘,其设置有调节环的壁面上环形均布设置有多个火焰出孔;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与火焰出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火焰调整孔;所述调节盘上设置有拨杆,该拨杆的端部从圆柱筒的上部侧壁伸出,且圆柱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拨杆穿过及摆动的条孔;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调节杆,该调节杆的端部从圆柱筒的上部侧壁伸出,且圆柱筒的侧壁上及调节盘上均设置有供调节杆穿过及摆动的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于烤盘通孔上且其中部具有若干按一定形式排列的第一出火孔的圆盘,放置于圆盘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一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一火焰调节孔的调节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上接近边缘处设置有一圈第二出火孔,以及放置于圆盘上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二出火孔数量位置对应的第二火焰调节孔的调节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炉胆上端外壁且包裹炉胆的防烫壳体,固定设置于防烫壳体下端罩住进风管的罩体,以及固定设置于罩体上的支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通过转盘轴承支承于防烫壳体上;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支承于防烫壳体上,内圈用于支承炉胆。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转轴上通过连杆连接有集灰盘。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的转轴通过连杆机构驱动,该连杆机构包括与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横杆,一端与横杆另一端铰接的斜杆,一端与斜杆另一端铰接的竖杆,与竖杆另一端铰接且中部转动设置于进风管上的手柄杆,连接横杆杆部及斜杆杆部的拉簧,以及设置于手柄杆转轴上的复位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铁板烧煮锅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形状。
CN201521046609.9U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15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46609.9U CN205215047U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46609.9U CN205215047U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5047U true CN205215047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4660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15047U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50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1414A (zh) * 2015-12-15 2016-03-23 都艳玲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CN106108698A (zh) * 2016-08-12 2016-11-16 杨思慧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1414A (zh) * 2015-12-15 2016-03-23 都艳玲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CN105411414B (zh) * 2015-12-15 2018-03-20 都艳玲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CN106108698A (zh) * 2016-08-12 2016-11-16 杨思慧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CN106108698B (zh) * 2016-08-12 2017-10-24 杨思慧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6135483A (ru) Передви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ищи
CN105411414A (zh)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CN205993475U (zh) 一种智能供氧系统及炭式烧烤炉
CN205215047U (zh)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CN204438199U (zh) 一种多功能炭炉
CN201719088U (zh) 一种烧烤炉
KR101738814B1 (ko) 하향식 숯불구이기구
CN206102469U (zh) 一种功率可调式空气热炸锅
KR100505831B1 (ko) 휴대용 조리기구
CN208750715U (zh) 一种燃气炉红外燃烧室
CN204764180U (zh) 一种桌锅一体餐桌
CN208551442U (zh) 一种烧烤炉
CN207870745U (zh) 一种车载电炭两用型火锅
CN207455662U (zh) 一种燃气罩
CN207575040U (zh) 加热均匀的无烟烧烤炉
CN205083308U (zh) 无油烟炭火烧烤炉
CN206137956U (zh) 多功能无烟烧烤炉
KR102360867B1 (ko) 화력조절이 가능한 분리형 이중연소 스토브
CN107374046A (zh) 庭院用多功能点炭机式餐桌
CN211559772U (zh) 一种便携式无烟烧烤炉
CN208491830U (zh) 一种电热面火炉
CN202211582U (zh) 陶瓷烧烤炉
CN206434178U (zh) 一种具有立体加热结构的炒菜机
CN212912930U (zh) 一种电炭煤气多功能烧烤炉
CN206166718U (zh) 一种余热回收式酒精烧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