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1830U - 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1830U
CN205211830U CN201520976542.2U CN201520976542U CN205211830U CN 205211830 U CN205211830 U CN 205211830U CN 201520976542 U CN201520976542 U CN 201520976542U CN 205211830 U CN205211830 U CN 205211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rrangements
electric connection
pole
voltage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65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华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65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1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1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18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装置,其包括电连接单元。电连接单元包括:绝缘壳体、导电端子以及电压采样线缆组件。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壳体内,用于电连接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压采样线缆组件一端用于连接于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而另一端穿入绝缘壳体并电连接于导电端子。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中,绝缘壳体用于固定电压采样线缆组件以避免接触不良带来的采样精度的影响;导电端子用于电连接电池顶盖的极柱以实现电池组两不同单体电池极柱间的快速连接;电压采样线缆组件用于电连接导电端子和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以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电压采集,且装配工艺简单,提高了产出效率,并降低了电池组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低碳保护的要求,动力电池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动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应用最显著特点是模块化组装,即由很多个单体电池组装成电池组,再将多个电池组串/并联组装成PACK。随着电池组应用的迅猛发展,对电压采样的要求日趋严格,甚至要求做到对每个单体电池进行电压或温度的采样,且制造工艺成本控制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可靠且结构简单的制造要求也成为了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而目前线束隔离板的设计都是电压采样线、温度采样线分别与电池顶盖的极柱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这些复杂的工艺不仅增加了电池组的制造成本,同时这些工艺对料表面状态敏感、要求极高,给工艺品质控制的难度上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其能实现电池组间的快速连接,简化了电池组的装配工艺,提高了产出效率,且降低了电池组的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装置,其包括电连接单元。电连接单元包括:绝缘壳体、导电端子以及电压采样线缆组件。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壳体内,用于电连接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压采样线缆组件一端用于连接于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而另一端穿入绝缘壳体并电连接于导电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中,绝缘壳体用于固定电压采样线缆组件以避免接触不良带来的采样精度的影响;导电端子用于电连接电池顶盖的极柱以实现电池组两不同单体电池极柱间的快速连接;电压采样线缆组件用于电连接导电端子和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以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电压采集,且装配工艺简单,提高了产出效率,并降低了电池组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未带有电压采样线缆组件和温度采样线缆组件的两个电连接单元连接立体图;
图2是图1局部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示出了各电连接单元的内部结构;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带有电压采样线缆组件和温度采样线缆组件的两个电连接单元连接立体图;
图4是图3局部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示出了各电连接单元的内部结构;
图5是图1的仰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仰视图;
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另一变形图;
图10是使用所述电连接装置的电池模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电连接装置的电连接单元为两个;
图11是使用所述电连接装置的电池模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电连接装置的电连接单元为一个。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连接单元122电压采样侧导电连接部
11绝缘壳体123导电延伸部
111收容孔13电压采样线缆组件
112卡扣131导电连接件
113定位槽132电压采样线缆
114穿孔14温度采样线缆组件
115固定部141温度采样探测头
12导电端子142温度采样线缆
121极柱侧导电连接部2导电线缆
1211收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
参照图1至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包括电连接单元1。电连接单元1包括:绝缘壳体11、导电端子12以及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导电端子12设置于绝缘壳体11内,用于电连接于电池顶盖的极柱(未示出);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一端用于连接于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未示出),而另一端穿入绝缘壳体11并电连接于导电端子1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中,绝缘壳体11用于固定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以避免接触不良带来的采样精度的影响;导电端子12用于电连接电池顶盖的极柱以实现电池组两不同单体电池极柱间的快速连接;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用于电连接导电端子12和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以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电压采集,且装配工艺简单,提高了产出效率,并降低了电池组的制造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6,绝缘壳体11可具有:收容孔111,从绝缘壳体11的外部延伸到绝缘壳体11的内部;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的一端经由绝缘壳体11的收容孔111插入绝缘壳体11并电连接于导电端子12。进一步地,绝缘壳体11由弹性材料制成,可通过绝缘壳体11上的收容孔111将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固定在绝缘壳体11上,从而避免接触不良带来的采样精度的影响。当然绝缘壳体11的材料不仅限如此,还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类型的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9,绝缘壳体11还可具有:卡扣112,用于扣持在电池顶盖的上绝缘体(未示出)的卡扣孔中,以通过绝缘壳体11实现电连接装置与电池顶盖的上绝缘体的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以及图7,绝缘壳体11还可具有:定位槽113,用于收容并接合电池顶盖的上绝缘体的定位凸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导电端子12具有: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用于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以及电压采样侧导电连接部122,用于与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的一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具有:收容部1211,用于与电池顶盖的极柱接触,以使导电端子12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2的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的收容部1211与电池顶盖的极柱插接以使导电端子12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采用这种插接方式电连接导电端子12和电池顶盖的极柱,操作简单,可实现快速可靠连接,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连接方式之一,当然不限如此,还可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导电端子12还可具有:导电延伸部123,连接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和电压采样侧导电连接部122。进一步地,连接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导电延伸部123以及电压采样侧导电连接部122形成的截面形状为阶梯状,根据导电延伸部123的结构的不同,连接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导电延伸部123以及电压采样侧导电连接部122形成的截面形状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可包括:导电连接件131,电连接于导电端子12;以及电压采样线缆132,一端连接于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而另一端电连接于导电连接件131。
在一实施例中,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的导电连接件131与导电端子12的电连接方式为插接。采用这种插接方式,其操作简单,可实现快速可靠连接,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连接方式之一,当然不限如此,还可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以及图7至图9,电连接装置还可包括: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具有温度采样探测头141和温度采样线缆142。温度采样探测头141设置于绝缘壳体11内并且能够采集电池顶盖的极柱的温度;温度采样线缆142一端伸入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温度采样探测头141,而另一端连接于外部的温度采样装置(未示出)。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以及图7至图9,电连接装置的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和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电连接于电池顶盖的同一个极柱。
在一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的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和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分别电连接于电池顶盖的两个不同极柱。
在一实施例中,温度采样探测头141可为接触式传感器,用于直接接触电池顶盖的极柱以采集电池顶盖的极柱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温度采样探测头141可为红外式传感器,红外式传感器采集电池顶盖的极柱的温度时可不直接接触电池顶盖的极柱。
上述温度采样探测头141所采用的接触式传感器和红外式传感器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传感器,当然不限如此,温度采样探测头141还可为其它种类的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1可具有穿孔114和固定部115。穿孔114供温度采样线缆142以及温度采样探测头141穿过,以定位在绝缘壳体11内;固定部115设置在绝缘壳体11内,用于固定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的温度采样探测头141。在本实用新型中,基于绝缘壳体11优先选用弹性材料,因此绝缘壳体11可通过绝缘壳体11上的穿孔114将温度采样线缆142固定在绝缘壳体11上,从而可避免接触不良带来的采样精度的影响。绝缘壳体11的固定部115用于固定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的温度采样探测头141,从而可避免温度采样探测头141晃动带来的采样精度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部115由绝缘壳体11一体模制成型,但不限如此,绝缘壳体11的固定部115也可与绝缘壳体11分体制成,然后进行装配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1,电连接单元1为一个,电连接装置还可包括:导电线缆2,一端伸入该电连接单元1的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该电连接单元1的导电端子12而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气装置(未示出)或与电池模组的另一个单体电池的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其中,当导电线缆2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池模组的另一个单体电池的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进而实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之间的串联和/或并联)时,通常可采用焊接方式,但不仅限如此;当导电线缆2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气装置电连接时,可根据不同的外部电气装置选择适当的电连接方式。进一步地,外部电气装置可为向电池模组充电的充电装置或者为由电池模组供电的用电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0,电连接单元1为两个,电连接装置还可包括:导电线缆2,一端伸入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该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导电端子12,而另一端伸入另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该另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导电端子12,以将电池模组的两个单体电池的对应极柱电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之间的串联和/或并联。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连接单元(1),包括:
绝缘壳体(11);
导电端子(12),设置于绝缘壳体(11)内,用于电连接于电池顶盖的极柱;以及
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一端用于连接于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而另一端穿入绝缘壳体(11)并电连接于导电端子(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12)具有:
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用于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以及
电压采样侧导电连接部(122),用于与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的所述一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具有:
收容部(1211),用于与电池顶盖的极柱接触,以使导电端子(12)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12)的极柱侧导电连接部(121)的收容部(1211)与电池顶盖的极柱插接以使导电端子(12)与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包括:
导电连接件(131),电连接于导电端子(12);以及
电压采样线缆(132),一端连接于外部的电压采样装置,而另一端电连接于导电连接件(1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的导电连接件(131)与导电端子(12)的电连接方式为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连接装置还包括:
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具有:
温度采样探测头(141),设置于绝缘壳体(11)内并且能够采集电池顶盖的极柱的温度;以及
温度采样线缆(142),一端伸入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温度采样探测头(141),而另一端连接于外部的温度采样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连接装置的电压采样线缆组件(13)和温度采样线缆组件(14)电连接于电池顶盖的同一个极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连接单元(1)为一个;
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
导电线缆(2),一端伸入该电连接单元(1)的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该电连接单元(1)的导电端子(12)而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气装置或与电池模组的另一个单体电池的电池顶盖的极柱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连接单元(1)为两个;
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
导电线缆(2),一端伸入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该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导电端子(12),而另一端伸入另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绝缘壳体(11)内并电连接于该另一个电连接单元(1)的导电端子(12),以将电池模组的两个单体电池的对应极柱电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之间的串联和/或并联。
CN201520976542.2U 2015-12-01 2015-12-01 电连接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11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6542.2U CN205211830U (zh) 2015-12-01 2015-12-01 电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6542.2U CN205211830U (zh) 2015-12-01 2015-12-01 电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1830U true CN205211830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9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654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11830U (zh) 2015-12-01 2015-12-01 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18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571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
WO2023122993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采样组件、电池及其制作方法、用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571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
CN106816571B (zh) * 2015-12-01 2022-11-1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
WO2023122993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采样组件、电池及其制作方法、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4140B (zh) 汇流排,包括汇流排的汇流排模块和包括汇流排模块的电源
KR102233776B1 (ko) 배터리모듈
CN104853877B (zh) 高压储能模块及用于制造高压储能模块的方法
CN204809300U (zh) 电池模组用组件
CN110024176A (zh) 端子用导体模块
CN211980823U (zh) 电池模组的信号采样装置
CN204464357U (zh) 电连接引线框架、电池管理系统模块以及电池
US20150224892A1 (en) Integrated voltage sense and bus b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s having a traction battery
CN106816571A (zh) 电连接装置
CN205211830U (zh) 电连接装置
CN107919446A (zh) 电池模块
CN20459685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箱
CN205039271U (zh) 快插式接线端子
CN101820105A (zh) 笼式弹簧接线端子
CN107994254B (zh) 柱形电池
CN20459685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
CN203760541U (zh) 用于锂电池模组的电池安装结构
CN211428288U (zh) 锂离子电芯连接结构
CN206271789U (zh) 电池模组
CN205280765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电压采集端子
CN201142373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3870223U (zh) 电池检测装置
CN203310868U (zh) 电能表电压测量一体式接线装置
CN104064715B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输出结构
CN216870719U (zh) 二次电缆绝缘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1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1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