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6182U -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6182U
CN205196182U CN201520937544.0U CN201520937544U CN205196182U CN 205196182 U CN205196182 U CN 205196182U CN 201520937544 U CN201520937544 U CN 201520937544U CN 205196182 U CN205196182 U CN 205196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ble clamping
clamping interface
locating par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75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375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6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6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6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包括:用于安装导线的卡线槽,以及若干个用于防止导线从卡线槽中脱出的限位件;限位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且与壳体接地部接触,限位件上设置有折弯方向与卡线槽槽口方向一致的折弯部,折弯部在卡线槽的配合下将导线扣合在卡线槽内;其中,限位件采用导电材质制成且与导线的接地部分接触。折弯部在槽口方向形成限位,在卡线槽的配合下防止导线从槽口处脱出卡线槽,将导线限定在卡线槽中,且限位件采用导电材质制成,因此限位件会在导线和金属壳体之间形成电连通;即只需安装在卡线槽中的导线的接地部分由折弯部下方穿过限位件,即将导线的固定及接地;其结构简单,便于易于安装且固定牢靠。

Description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如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其内部需要很多的电子元器件来实现其各种功能,如天线、喇叭、耳机插口等等。为了满足它们各自的功能和美观的要求往往把它们设计在产品的边缘,或者是产品内部空间等的原因,它们可能与主板结构有一段距离,而它们与主板结构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为了防止静电等对上述元器件或主板结构的伤害,我们需要对导线进行可靠接地;同时为了防止前后壳在组装后不会压伤、压断导线,需将导线整洁、美观地固定住。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中的导线固定结构,是采用导线卡子1将导线2固定在壳体3上;为了牢固固定,导线卡子1与壳体3间往往需要加双面胶或点胶水4固定;然后将导线2卡到导线卡子1里进行固定,而导线卡子1的一端与接地端导通,导线卡子1的另一段固定导线2并与导线2良好导通。最终形成从导线2-导线卡子1-接地端的接地线路;同时,为了实现与导线2的良好导通,通常对导线卡子1的表面采用了镀金处理。
但是,该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方面,该导线卡子1在对导线2进行固定时采用双面胶或点胶进行辅助固定,不然导线2容易从导线卡子1中脱出,其安装麻烦且固定不牢靠;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导线卡子1的导电性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镀金处理,增加了生产工艺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小型电子设备的导线在固定及接地时存在生产安装麻烦且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固定的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该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的移动终端。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包括:用于安装导线的卡线槽,以及若干个用于防止所述导线从所述卡线槽中脱出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且与壳体接地部接触,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折弯方向与所述卡线槽槽口方向一致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在所述卡线槽的配合下将所述导线扣合在所述卡线槽内;其中,所述限位件采用导电材质制成且与所述导线的接地部分接触。
所述壳体设为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设所述壳体接地部。
所述卡线槽采用导电金属制成且与所述限位件一体成型。
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槽口上方的弧形折弯部,且所述弧形折弯部将所述卡线槽的两个侧槽边相连。
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的第一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一折弯部和设置在所述卡线槽的第二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二折弯部;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导线的直径。
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的长度尺寸设为1.9-2.1mm中的任一值。
所述最小间距的尺寸比所述导线的直径尺寸小0.1mm。
所述限位件设为两个,且沿所述卡线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限位件包括与金属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折弯部;其中,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连接部围成供所述导线穿过的穿过腔,所述穿过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卡线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限位件设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卡线槽的长度方向的端口处。
所述卡线槽的两端端口处设有斜角。
所述倒斜角处理的长度为0.2-0.3mm。
一种移动终端,其具有如上所述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限位件具有折弯方向与所述卡线槽槽口方向一致的折弯部,因此所述折弯部会在所述槽口方向形成限位,在所述卡线槽的配合下防止所述导线从所述槽口处脱出所述卡线槽,从而将所述导线限定在所述卡线槽中,实现所述导线的固定,保证安装后的导线整洁并避免导线被挤压等;同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金属壳体和所述导向的所述接地部分相互接触且采用导电材质制成,因此所述限位件会在所述导线和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电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导向的接地该限位件是直接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内的,因此导线安装时,只需安装在所述卡线槽中的所述导线的所述接地部分由所述折弯部下方穿过所述限位件,即可实现所述导线的固定及接地;该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易于安装且固定牢靠固定,使用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线槽一体成型且都采用导电金属制成,而所述卡线槽是固定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内的,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卡线槽可以同时实现所述导线的所述接地部分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电连通,从而保证与所述导线连接的主板结构和其他内部元件上的静电能够及时快速地被消除,防止静电对内部元件或主板结构造成损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槽口上方的弧形折弯部,且所述弧形折弯部将所述卡线槽的两个侧槽边相连;即所述限位件直接设置在所述卡线槽的所述槽口上方,并与所述卡线槽的两个所述侧槽边形成封闭的弧形;因此,安装在所述卡线槽的所述导线无法从所述槽口处脱出所述卡线槽,始终被限定在所述卡线槽中且能够与所述金属壳体电连通。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的第一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一折弯部和设置在所述卡线槽的第二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二折弯部;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导线的直径;即向内相向折弯的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在所述卡线槽的所述槽口上方形成限位,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便于所述导线的安装,而由因二者之间的所述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导线的直径,从而又可以将所述导线限定在所述卡线槽中,防止所述导线从所述卡线槽中脱出。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限位件还可以单独设置,且设于所述卡线槽的两个端部处,因此安装在所述卡线槽中的所述导线在其两端被限定后,不会从所述卡线槽中脱出,且所述导线通过所述接地部分与所述限位件的接触实现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电连通,能够及时消除与导线连接的内部元件和主板结构上的静电。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卡线槽的两端端口处进行倒斜角处理;从而避免导线转向时被折坏或被所述卡线槽的端部槽口磨损、刮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未安装导线时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线卡子;2-导线;3-壳体;4-胶水;5-卡线槽;6-限位件;7-折弯部;71-第一折弯部;72-第二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包括:用于安装导线2的卡线槽5,以及若干个用于防止所述导线2从所述卡线槽5中脱出的限位件6;所述限位件6固定安装在壳体3内且与壳体接地部接触,所述限位件6上设有折弯方向与所述卡线槽5槽口方向一致的折弯部7,所述折弯部7在所述卡线槽5的配合下将所述导线2扣合在所述卡线槽5内;其中,所述限位件6采用导电材质制成且与所述导线2的接地部分接触。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壳体3设为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设为所述壳体接地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限位件6具有折弯方向与所述卡线槽5槽口方向一致的折弯部7,因此所述折弯部7会在所述槽口方向形成限位,在所述卡线槽5的配合下防止所述导线2从所述槽口处脱出所述卡线槽5,从而将所述导线2限定在所述卡线槽5中,实现所述导线2的固定,保证安装后的导线2整洁并避免导线2被挤压等;同时,所述限位件6与所述金属壳体和所述导向的所述接地部分相互接触且采用导电材质制成,因此所述限位件6会在所述导线2和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电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导向的接地该限位件6是直接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内的,因此导线2安装时,只需安装在所述卡线槽5中的所述导线2的所述接地部分由所述折弯部7下方穿过所述限位件6,即可实现所述导线2的固定及接地;该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易于安装且固定牢靠固定,使用成本低。
所述卡线槽5采用导电金属制成且与所述限位件6一体成型。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所述卡线槽5固定安装在金属壳体内且采用导电金属制成,所述限位件6与所述卡线槽5一体成型;所述限位件6与所述卡线槽5一体成型且都采用导电金属制成,而所述卡线槽5是固定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内的,所述限位件6和所述卡线槽5可以同时实现所述导线2的所述接地部分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电连通,从而保证与所述导线2连接的主板结构和其他内部元件上的静电能够及时快速地被消除,防止静电对内部元件或主板结构造成损坏。
具体地,所述限位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5槽口上方的弧形折弯部7,且所述弧形折弯部7将所述卡线槽5的两个侧槽边相连;即所述限位件6直接设置在所述卡线槽5的所述槽口上方,并与所述卡线槽5的两个所述侧槽边形成封闭的弧形;因此,安装在所述卡线槽5的所述导线2无法从所述槽口处脱出所述卡线槽5,始终被限定在所述卡线槽5中且能够与所述金属壳体电连通。
如图3和4所示,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5的第一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一折弯部71和设置在所述卡线槽5的第二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二折弯部72;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71和所述第二折弯部72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导线2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向内相向折弯的所述第一折弯部71和所述第二折弯部72在所述卡线槽5的所述槽口上方形成限位,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弯部71和所述第二折弯部72便于所述导线2的安装,而由因二者之间的所述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导线2的直径,从而又可以将所述导线2限定在所述卡线槽5中,防止所述导线2从所述卡线槽5中脱出。其中,优选所述限位件6设为两个,且沿所述卡线槽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折弯部71和所述第二折弯部72的长度尺寸设为1.9-2.1mm中的任一值,既能便于所述导线2的安装又能确保所述限位件6与所述接地部分充分接触确保接地。
所述最小间距的尺寸比所述导线2的直径尺寸小0.1mm。在现有技术中,所述导线2的直径尺寸一般位于0.9±0.05mm之间,因此,所述最小间距的尺寸设为0.8±0.05mm之间。
为了避免导线2转向时被折坏或被所述卡线槽5的端部槽口磨损、刮伤,本实施例对所述卡线槽5的两端端口处设有斜角。其中,优选所述倒斜角处理的长度为0.2-0.3mm。
实施例2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6包括与金属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折弯部7;其中,所述折弯部7与所述连接部围成供所述导线2穿过的穿过腔,所述穿过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卡线槽5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件6设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卡线槽5的长度方向的端口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6还可以单独设置,且设于所述卡线槽5的两个端部处,因此安装在所述卡线槽5中的所述导线2在其两端被限定后,不会从所述卡线槽5中脱出,且所述导线2通过所述接地部分与所述限位件6的接触实现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电连通,能够及时消除与导线2连接的内部元件和主板结构上的静电。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导线(2)的卡线槽(5),以及若干个用于防止所述导线(2)从所述卡线槽(5)中脱出的限位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固定安装在壳体(3)内且与壳体接地部接触,所述限位件(6)上设有折弯方向与所述卡线槽(5)槽口方向一致的折弯部(7),所述折弯部(7)在所述卡线槽(5)的配合下将所述导线(2)扣合在所述卡线槽(5)内;其中,所述限位件(6)采用导电材质制成且与所述导线(2)的接地部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为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为所述壳体接地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槽(5)采用导电金属制成且与所述限位件(6)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5)槽口上方的弧形折弯部,且所述弧形折弯部将所述卡线槽(5)的两个侧槽边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线槽(5)的第一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一折弯部(71)和设置在所述卡线槽(5)的第二侧槽边上且向内折弯的第二折弯部(72);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71)和所述第二折弯部(72)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导线(2)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设为两个,且沿所述卡线槽(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设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卡线槽(5)的长度方向的端口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包括与金属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折弯部(7);其中,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连接部围成供所述导线(2)穿过的穿过腔,所述穿过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卡线槽(5)的长度方向一致。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槽(5)的两端端口处设有斜角。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
CN201520937544.0U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196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7544.0U CN205196182U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7544.0U CN205196182U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6182U true CN205196182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9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7544.0U Active CN205196182U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61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4015A (zh) * 2017-09-28 2018-0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元件和主板的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饭煲
CN110534931A (zh) * 2019-08-30 2019-12-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夹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4015A (zh) * 2017-09-28 2018-0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元件和主板的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饭煲
CN110534931A (zh) * 2019-08-30 2019-12-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夹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0437B (zh) 具有基於槽孔之寄生元件之天線結構
US7878855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front shell
CN107742777B (zh) 可扩展天线带宽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EP2562888B1 (en) Backward compatible contactless socket connector, and backward compatible contactless socket connector system
US8172613B1 (en)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CN104348040B (zh) 电连接器
US8500461B2 (en) Connector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a board card
CN208675488U (zh) 无线耳机
US20200068288A1 (en) Bluetooth Sport Earphone
CN103178385A (zh) 滑接式连接器
JP201603193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050235A (ja) コネクタソケ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CN205196182U (zh) 一种导线固定及接地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US6824392B1 (en) RCA connector capable of being inserted into circuit board directly
TWI408844B (zh) 通訊裝置及其主機板
WO2020215515A1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方法
CN103457063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057781U (zh) 一种双WiFi高屏蔽光网络单元
US7963805B2 (en) Low profile cable assembly
CN105359496B (zh) 一种终端
US20130109447A1 (en) Mobile wireless device
CN102074839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接口装置
JP660251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KR200419714Y1 (ko) 동축케이블과 필름케이블간의 연성 접속구조
US9786414B2 (en) C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