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2666U -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 Google Patents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2666U
CN205192666U CN201521030967.0U CN201521030967U CN205192666U CN 205192666 U CN205192666 U CN 205192666U CN 201521030967 U CN201521030967 U CN 201521030967U CN 205192666 U CN205192666 U CN 205192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t
load transducer
measurement load
transducer unit
outer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09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ine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tine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ine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tine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09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2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2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2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较佳地,位移传感器包括磁轭和线圈,线圈缠绕在磁轭上。第一表面是第一圆周面,第二表面是第二圆周面,同心设置。2个位移传感器位于第一圆周面的直径上。还涉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经久耐用,降低使用成本,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带有该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能更加精确地检测施加于车轮的载荷,设计巧妙,结构简洁。

Description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荷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检测载荷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该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的车轮用轮毂轴承中,分驱动轮用轮毂轴承和从动轮用轮毂轴承。近年来,对于汽车等车辆要求进一步降低燃油费、提高行驶稳定性和行驶智能化,因此,用于连接车体和车轮并实现灵活旋转的轮毂轴承朝小型化、轻量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迅速。其结果,构成车轮用轮毂轴承的零件有向小型化、薄壁化方向发展的倾向。
作为其现有结构的代表性的例子,公知的有如图4所示的驱动轮用的所谓车轮用第三代轮毂轴承。
该车轮用轮毂轴承,包括带车轮安装凸缘56的轮毂51、带车体安装凸缘52c的外圈52以及双列的滚动体53。带车轮安装凸缘56的轮毂51具有轮毂轴54和内圈55,轮毂轴54在其外径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车轮(图中未绘出)的车轮安装凸缘56,在其外径面的中部形成有外侧内滚道面54a,在其外径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圈安装部54b。另外,车轮安装凸缘5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车轮的车轮安装螺孔56a,车轮安装螺孔56a中可设置固定连接带车轮安装凸缘56的轮毂51和车轮的车轮安装螺栓(图中未绘出)。内圈55安装在内圈安装部54b上,该内圈55在其外径面上设计内侧内滚道面55a(需要说明的是,在描述滚道面时所涉及的外侧表示向车体外,内侧表示向车体内)。带车体安装凸缘52c的外圈52包括外圈主体52b,外圈主体52b在其外径面上设置有车体安装凸缘52c,在其内径面上形成有双列的外滚道面即外侧外滚道面52d和内侧外滚道面52a。带车体安装凸缘52c的外圈52套设在外侧内滚道面54a和内侧内滚道面55a上,在外侧外滚道面52d及内侧外滚道面52a和与其对置的外侧内滚道面54a及内侧内滚道面55a之间分别填充有滚动体53,实现轮毂51和外圈52灵活地转动。另外,车体安装凸缘52c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车体的车体安装螺孔52e,车体安装螺孔52e中可设置固定连接外圈52和车体例如悬架装置(图中未绘出)的车体安装螺栓(图中未绘出)。
为了灵敏并准确地检测施加于车轮的载荷,在日本专利JP4135339(公开号JP2003336652A)中已经提出带测量载荷传感器轮毂轴承,如图4中所示,该带测量载荷传感器轮毂轴承是在上述车轮用轮毂轴承的外圈52上安装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0,该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0包括支撑部件57和位移传感器58,位移传感器58包括电磁感应传感器58a和磁通路部件58b,支撑部件57安装在车体安装凸缘52c的侧面上,电磁感应传感器58a安装在支撑部件57上,磁通路部件58b安装在外圈主体52b的外径面上并与电磁感应传感器58a相对设置。
由此,当伴随着车辆行驶的转动部件施加载荷后,通过滚动体53,外圈52发生变形,通过使用固定于车体安装凸缘52c上的电磁感应传感器58a,测量与外圈52的外圈主体52b的外径面之间的间隙,得到载荷大小。但由于检测部件裸露在外面,从而面临着与耐久性相关的课题。且外圈52的位移量非常小,限制检测精度的提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经久耐用,并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其经久耐用,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其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能更加精确地检测施加于车轮的载荷。
为达到以上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其特点是,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磁轭和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磁轭上,所述磁轭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电磁感应传感器和磁通路部件,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和所述磁通路部件相对设置,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所述磁通路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第一表面是第一圆周面,所述第二表面是第二圆周面,所述第一圆周面和所述第二圆周面同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位移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圆周面的直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包括外圈部件、滚动体和内圈部件,所述滚动体设置在所述外圈部件和所述内圈部件之间,其特点是,所述轮毂轴承还包括上述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部件的内径面,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内圈部件的外径面,所述滚动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外圈部件包括外圈主体和车体安装凸缘,所述车体安装凸缘设置在所述外圈主体的外径面上,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主体的内径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内圈部件包括轮毂轴、内圈和车轮安装凸缘,所述车轮安装凸缘设置在所述轮毂轴的外径面上,所述的轮毂轴的外径面上还设置有内圈安装部,所述内圈安装在所述内圈安装部中,所述外圈部件和所述轮毂轴之间和/或所述外圈部件和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所述滚动体,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的外径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的内径面和所述的轮毂轴的外径面之间并位于所述滚动体和所述车轮安装凸缘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的内径面和所述的内圈的外径面之间并相对于所述滚动体位于远离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从而实现内置,经久耐用,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从而相对于将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一个表面和该表面的凸缘之间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的内径面,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的外径面,从而实现内置,经久耐用,从而降低使用成本,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4、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的内径面,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的外径面,从而相对于将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外圈部件的外径面和外径面的车体安装凸缘之间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5、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的内径面,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的外径面,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位移传感器位于外圈部件的内径面的直径上,则其中一个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间隙变大,而另一个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间隙变小,通过获取180度相对的2个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差,可以提高位移测量线性度,且可将灵敏度提高2倍,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外圈主体、轮毂轴和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处理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检测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检测施加的载荷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带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外圈部件11外圈主体
11a外侧外滚道面11b内侧外滚道面
12车体安装凸缘13车体安装孔
2滚动体
3内圈部件31轮毂轴
31a外侧内滚道面32内圈
32a内侧内滚道面33车轮安装凸缘
34内圈安装部35车轮安装孔
4,4’位移传感器41,41’磁轭
42,42’线圈
5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
6传感器信号输出装置
7阻抗
8整流电路
9低通滤波器(LPF)
10差动放大器
50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
51轮毂
52外圈52a内侧外滚道面
52b外圈主体52c车体安装凸缘
52d外侧外滚道面52e车体安装螺孔
53滚动体
54轮毂轴54a外侧内滚道面
54b内圈安装部
55内圈55a内侧内滚道面
56车轮安装凸缘56a车轮安装螺孔
57支撑部件
58位移传感器58a电磁感应传感器
58b磁通路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包括外圈部件1、滚动体2、内圈部件3和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所述滚动体2设置在所述外圈部件1和所述内圈部件3之间,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包括位移传感器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在这里,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部件1的内径面,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内圈部件3的外径面,所述滚动体2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所述外圈部件1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圈部件1包括外圈主体11和车体安装凸缘12,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设置在所述外圈主体11的外径面上,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
将车体(图中未绘出)固定至车体安装凸缘12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设置有车体安装孔13,车体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的车体孔,通过螺栓等穿设车体安装孔13和车体孔并结合螺母可实现固定连接车体和车体安装凸缘12。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任何其它熟知的结构固定连接车体和车体安装凸缘12。
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为法兰盘。
所述内圈部件3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圈部件3包括轮毂轴31、内圈32和车轮安装凸缘33,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设置在所述轮毂轴31的外径面上,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上还设置有内圈安装部34,所述内圈32安装在所述内圈安装部34中,所述外圈部件1和所述轮毂轴31之间和/或所述外圈部件1和所述内圈32之间设置有所述滚动体2,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32的外径面。
为了保证良好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外圈部件1的内径面具有双列的外滚道面,所述内圈部件3的外径面具有双列的内滚道面,双列的所述滚动体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双列的外滚道面和所述的双列的内滚道面之间。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圈主体11在其内径面上形成有双列的外滚道面即外侧外滚道面11a和内侧外滚道面11b,轮毂轴31在其外径面上形成有外侧内滚道面31a,内圈32在其外径面上设计内侧内滚道面32a,外圈部件1套设在内圈部件3上,在外侧外滚道面11a及内侧外滚道面11b和与其对置的外侧内滚道面31a及内侧内滚道面32a之间分别填充有滚动体2,实现外圈部件1和内圈部件3灵活地转动。
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任何合适的位置。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32的外径面的情况下,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1的内径面和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之间并位于所述滚动体2和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之间。
或者,在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32的外径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1的内径面和所述的内圈32的外径面之间并相对于所述滚动体2位于远离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的位置。
将车轮(图中未绘出)固定至车轮安装凸缘33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设置有车轮安装孔35,车轮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的车轮孔,通过螺栓等穿设车轮安装孔35和车轮孔并结合螺母可实现固定连接车轮和车轮安装凸缘33。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任何其它熟知的结构固定车轮和车轮安装凸缘33。
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为法兰盘。
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例如,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二表面。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的情况下,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上并朝向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
所述位移传感器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位移传感器4包括磁轭41和线圈42,所述线圈42缠绕在所述磁轭41上,所述磁轭41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的情况下,所述磁轭41安装在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上并朝向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
所述位移传感器4还可以具有其它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位移传感器4包括电磁感应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磁通路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和所述磁通路部件相对设置,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所述磁通路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在所述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的情况下,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上,所述磁通路部件可以安装在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上。或者两者对换位置安装。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表面,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表面是第一圆周面,所述第二表面是第二圆周面,所述第一圆周面和所述第二圆周面同心设置。
所述位移传感器4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器4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位移传感器4位于所述第一圆周面的直径上。也就是说,2个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的180度相对位置。2个所述位移传感器4可以位于车体上下方向(如图2中的位移传感器4,4’),也可以位于其它位置,例如水平位置(如图2中示出但未标出的两个水平位置设置的位移传感器)。
使用时,将车轮固定在车轮安装凸缘33上,将车体固定在车体安装凸缘12上即可。
转弯时,将上下方向的力矩载荷加载于车轮安装凸缘33后,滚动体2和滚动面(外侧外滚道面11a、内侧外滚道面11b、外侧内滚道面31a及内侧内滚道面32a)的接触区移动(接触位置改变),轮毂轴31的轴心线倾斜。此时,位移传感器4将检测到轮毂轴31的外径面和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通过如图3所示的电路处理该间隙变化,可以通过检测轮毂轴31的倾斜角而检测到施加在轮毂轴承上的载荷。
请参阅图2所示,在具有2个位移传感器4,4’并位于180度相对位置时,其中一个位移传感器4将检测到间隙变大,而另一个位移传感器4’将检测到间隙变小,通过获取180度相对的2个位移传感器4,4’的输出差,可以取消因轮毂轴31偏心引起的输出波动,且可将灵敏度提高2倍。
例如,当位移传感器4包括磁轭41和线圈42,位移传感器4’包括磁轭41’和线圈42’时,两个位移传感器4,4’中的磁轭41,41’相对并分别放置于车体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于外圈部件1的外圈主体11后,当上面的磁轭41和轮毂轴31之间的间隙变大时,与之180度相对位置设置的磁轭41’和轮毂轴31之间的间隙减少。使用相对应的线圈42,42’,通过如图3所示的电路处理各自相应的间隙变化时,可以通过检测轮毂轴31的倾斜角而检测施加在轮毂轴承上的载荷。
因此,通过在车辆中设置用于检测载荷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实现可靠检测加载于车轮的载荷。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安装稳固,可靠性优越,且方便安装于不同尺寸的轴承,实现低成本。
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安装凸缘33和车体安装凸缘12的位置也可以互换,也就是说,车体可以固定在内圈部件3上,车轮可以固定在外圈部件1上,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虽然主要针对轮毂轴承的载荷的测量,但是不限于此,还可用于所有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场合,用于施加至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的载荷的测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经久耐用,降低使用成本,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带有该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能更加精确地检测施加于车轮的载荷,设计巧妙,结构简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磁轭和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磁轭上,所述磁轭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电磁感应传感器和磁通路部件,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和所述磁通路部件相对设置,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所述磁通路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是第一圆周面,所述第二表面是第二圆周面,所述第一圆周面和所述第二圆周面同心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位移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圆周面的直径上。
7.一种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包括外圈部件、滚动体和内圈部件,所述滚动体设置在所述外圈部件和所述内圈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承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部件的内径面,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内圈部件的外径面,所述滚动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部件包括外圈主体和车体安装凸缘,所述车体安装凸缘设置在所述外圈主体的外径面上,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主体的内径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部件包括轮毂轴、内圈和车轮安装凸缘,所述车轮安装凸缘设置在所述轮毂轴的外径面上,所述的轮毂轴的外径面上还设置有内圈安装部,所述内圈安装在所述内圈安装部中,所述外圈部件和所述轮毂轴之间和/或所述外圈部件和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所述滚动体,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的外径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的内径面和所述的轮毂轴的外径面之间并位于所述滚动体和所述车轮安装凸缘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的内径面和所述的内圈的外径面之间并相对于所述滚动体位于远离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位置。
CN201521030967.0U 2015-12-11 2015-12-11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Active CN205192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0967.0U CN205192666U (zh) 2015-12-11 2015-12-11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0967.0U CN205192666U (zh) 2015-12-11 2015-12-11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2666U true CN205192666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0967.0U Active CN205192666U (zh) 2015-12-11 2015-12-11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26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1409A (zh) * 2016-06-06 2017-12-12 斯凯孚公司 具有感测探头的回转滚子轴承
CN109661565A (zh) * 2016-07-25 2019-04-19 特拉法格股份公司 用于力或扭矩传感器的传感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1409A (zh) * 2016-06-06 2017-12-12 斯凯孚公司 具有感测探头的回转滚子轴承
CN107461409B (zh) * 2016-06-06 2020-07-03 斯凯孚公司 具有感测探头的回转滚子轴承
CN109661565A (zh) * 2016-07-25 2019-04-19 特拉法格股份公司 用于力或扭矩传感器的传感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1365B2 (ja) 回転角度検出センサ
CN100394189C (zh) 带传感器的滚动轴承单元
EP1674843B1 (en) Sensor-equipped rolling bearing unit
US7320256B2 (en) Load measurement on rolling bearing with particular revolution speed measurements
CN205192666U (zh) 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
JP6687113B2 (ja) センシング装置付ホイール
CN101305271A (zh) 包括至少三个应变仪的变形传感器轴承
JP2006057817A (ja) センサ付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01949750A (zh) 汽车转向扭矩测量装置及汽车转向扭矩的测量方法
CN101907501B (zh) 非接触相位差式扭矩传感器
CN201828366U (zh) 一种非接触扭矩测量装置
CN206171179U (zh) 一种转速测定装置
US20160161522A1 (en) A sensor-bearing unit, a mechanical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uch unit and implementing methods
CN101283189B (zh) 带应变传感器的轴承组件
US20240141956A1 (en) Wheel bearing provided with wheel speed sensor having plurality of sensing units
CN207842830U (zh) 用于在车轮上安装轮速传感器的转换器
CN204086294U (zh) 中轴速度传感装置
CN103217095B (zh) 一种方向盘转角测量装置
CN104422551B (zh) 静电容量式力度传感器
CN2929654Y (zh) 车速、里程传感器
JP2006226477A (ja) センサ付き転がり軸受装置
US20170276695A1 (en) Sensor-bearing unit, mechanical system comprising such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unit
CN203784087U (zh) 一种带塑料磁性编码器的轮毂轴承单元
CN207649731U (zh) 一种力点可移动传感器
CN210041575U (zh) 一种轮毂电机内置力矩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