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0640U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90640U CN205190640U CN201521013183.7U CN201521013183U CN205190640U CN 205190640 U CN205190640 U CN 205190640U CN 201521013183 U CN201521013183 U CN 201521013183U CN 205190640 U CN205190640 U CN 2051906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 tail end
- connection set
- conveying band
- head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它包括设于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面之间的粘合层,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连接形成连接部;还包括同时贯穿所述输送带的所述连接部的复数个钉体,钉体的头端膨大而限位于连接部的外侧面,钉体的尾端限位于连接部的内侧面。该接头连接装置的安装使用后即可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配置,能够快速提高输送带接头的连接强度,有效缩短接头连接强度达到原设计负荷标准的养护时间,养护时间由8小时以上缩短至1~2.5小时,使得输送带能够快速投产,提高生产效率,使得输送带接头的粘合剂冷粘法连接方式的适用性更好,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状体接头处的连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作为粉体物料连续输送的有效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如冶金、矿山、火电、化工等。输送带接头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接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和输送生产线能否平稳顺畅地运行,接头的强度和适应性几乎直接决定着皮带输送机的应用场合。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接头方法有:机械卡子连接法、橡胶热硫化法和粘合剂冷粘法。机械卡子连接法的缺点是接头寿命短、接头处容易漏料,而且不利于配套使用分料闸板,应用场合较少;橡胶热硫化法接头强度高、寿命长,但需要专用硫化机施工,增加了接头施工难度,而且耗时长,对生产影响较大,应用场合受限制;粘合剂冷粘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但一般接头粘合后2小时,可承受较轻负荷,延长固化时间至12小时以上,才完全达到原设计负荷,一般养护8小时以上,在基本达到原设计负荷强度时,方可满负荷生产,但在连续生产工况下,8小时的养护时间太长,轻负荷运行又无法正常生产要求,粘合剂冷粘法因养护耗时较长的缺陷而限制其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包括设于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面之间的粘合层,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连接形成连接部。还包括同时贯穿上述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的复数个钉体,钉体的头端膨大而限位于连接部的外侧面,钉体的尾端限位于连接部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
相邻的两个上述钉体之间的距离为20~30㎜。
复数个上述钉体排布成至少两行沿输送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钉带,相邻的两行钉带的对应钉体间隔交错分布,彼此相邻的三个钉体连线呈正三角形。
每一行上述钉带的所有钉体的头端与连接部外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上垫片;每一行上述钉带的所有钉体的尾端与连接部内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下垫片。每一上垫片和每一下垫片可以独立设置,但是优选相邻的两行上述钉带配置的上垫片呈合页状铰接,相邻的两行上述钉带配置的下垫片呈合页状铰接。
钉体优选采用以下两种类型:一是,钉体为螺钉,上述下垫片设有盲孔孔位,上述钉体的尾端与对应的盲孔孔位螺纹连接;二是,钉体为鞋钉,上述钉体的尾端弯折形成回钩。
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将输送带的首端和尾端对准,通过粘合剂常温冷粘,并通过锤子敲打预固定;
b.将上述钉体由输送带的外侧面向内钉入,并贯穿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通过弯折钉体尾端或者通过螺纹锁固的方式,使得钉体尾端限位于连接部的内侧面;相邻的两个钉体的距离为20~30㎜;
c.养护1~2.5小时,输送带即可正常投入使用。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配置,能够快速提高输送带接头的连接强度,有效缩短接头连接强度达到原设计负荷标准的养护时间,养护时间由8小时以上缩短至1~2.5小时甚至更短,使得输送带能够快速投产,提高生产效率,使得输送带接头的粘合剂冷粘法连接方式的适用性更好,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二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方式二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图2,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包括设于输送带首端1和尾端2叠合面之间的粘合层3,输送带首端1和尾端2叠合连接形成连接部12。还包括同时贯穿上述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12的复数个鞋钉4,该鞋钉4为钢质圆头鞋钉4,鞋钉4的头端膨大而限位于连接部12的外侧面,鞋钉4的尾端弯折形成回钩而限位于连接部12的内侧面。复数个上述鞋钉4排布成三行沿输送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钉带,相邻的两行钉带的对应鞋钉4间隔交错分布,彼此相邻的三个鞋钉4连线呈正三角形,相邻的两个上述鞋钉4之间的距离为20~30㎜。
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将输送带的首端1和尾端2对准,通过粘合剂常温冷粘,并通过锤子敲打预固定;
b.按彼此相邻的三个鞋钉4连线呈正三角形且相邻的两个鞋钉4的距离为20~30㎜的排布方式将上述鞋钉4由输送带的外侧面向内钉入,先后部分钉入连接部12,然后以平钢板垫于底部,再继续敲击鞋钉4,使得鞋钉4尾端弯折形成回钩;
c.连接部12养护1~2.5小时后基本达到原设计负荷强度,即可投入正常生产。
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3、图4,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包括设于输送带首端1和尾端2叠合面之间的粘合层3,输送带首端1和尾端2叠合连接形成连接部12。还包括同时贯穿上述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12的复数个螺钉5,螺钉5的头端膨大而限位于连接部12的外侧面,螺钉5的尾端限位于连接部12的内侧面。参照图4,复数个上述螺钉5排布成两行沿输送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钉带,相邻的两行钉带的对应螺钉5间隔交错分布,彼此相邻的三个螺钉5连线呈正三角形,相邻的两个上述螺钉5之间的距离为20~30㎜。
继续参照图3、图4,每一行上述钉带的所有螺钉5的头端与连接部12外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上垫片6;每一行上述钉带的所有螺钉5的尾端与连接部12内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下垫片7。上述下垫片7设有盲孔孔位70,上述螺钉5的尾端与对应的盲孔孔位70螺纹连接。每一上垫片6和每一下垫片7可以独立设置,但是,参照图3、图4,优选相邻的两行上述钉带配置的上垫片6呈合页状铰接,相邻的两行上述钉带配置的下垫片7呈合页状铰接。上垫片6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螺钉5头端与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对输送带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下垫片7的设置,既便于螺钉5尾端的锁固限位,也有利于增加输送带内侧面的受力面积,使得输送带的首端1和尾端2的叠合面的受力更为均匀,有利于粘合层3的粘合剂分布更均匀、粘合剂更好地渗入输送带的粘接面,进而有效提高粘合层3的粘合效果。而上垫片6与上垫片6之间的铰接、下垫片7与下垫片7之间的铰接的结构方式,能够更好地分散螺钉5对输送带的作用力,避免螺钉5穿透连接部12时对输送带造成的创伤的扩大,从而保证输送带接头的连接强度、保证接头的使用寿命。
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将输送带的首端1和尾端2对准,通过粘合剂常温冷粘,并通过锤子敲打预固定;
b.参照图3、图4,在连接部12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对应位置装配上垫片6和下垫片7;再按彼此相邻的三个螺钉5连线呈正三角形且相邻的两个螺钉5的距离为20~30㎜的排布方式将上述螺钉5由输送带的外侧面向内钉入,并贯穿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12;其钉入方式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尖头螺钉5直接钻穿该连接部12,然后与下垫片7的盲孔位螺纹连接;二是,在连接部12上的指定位置打孔,然后采用平头螺钉5穿过通孔而与与下垫片7的盲孔位螺纹连接;优选第二种钉入方式;
c.连接部12养护0.5~1.5小时后基本达到原设计负荷强度,即可投入正常生产。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包括设于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面之间的粘合层,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连接形成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贯穿所述输送带的所述连接部的复数个钉体,钉体的头端膨大而限位于连接部的外侧面,钉体的尾端限位于连接部的内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钉体之间的距离为2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钉体排布成至少两行沿输送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钉带,相邻的两行钉带的对应钉体间隔交错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行所述钉带的所有钉体的头端与连接部外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上垫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行所述钉带配置的上垫片呈合页状铰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行所述钉带的所有钉体的尾端与连接部内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下垫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行所述钉带配置的下垫片呈合页状铰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片设有盲孔孔位,所述钉体的尾端与对应的盲孔孔位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的尾端弯折形成回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13183.7U CN205190640U (zh) | 2015-12-09 | 2015-12-09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13183.7U CN205190640U (zh) | 2015-12-09 | 2015-12-09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90640U true CN205190640U (zh) | 2016-04-27 |
Family
ID=5578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13183.7U Active CN205190640U (zh) | 2015-12-09 | 2015-12-09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906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1443A (zh) * | 2015-12-09 | 2016-02-24 | 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及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 |
-
2015
- 2015-12-09 CN CN201521013183.7U patent/CN2051906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1443A (zh) * | 2015-12-09 | 2016-02-24 | 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及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90640U (zh)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 |
CN107326813B (zh) | 一种应用于工字钢与贝雷片连接的连接结构 | |
CN202017874U (zh) | 金属陶瓷复合耐磨板 | |
CN105351443A (zh) |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及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 | |
CN204687455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的耐磨陶瓷砖组件 | |
CN218561954U (zh) | 一种镶嵌翼轨式合金钢组合辙叉 | |
CN105460492A (zh) | 机械用传输带结构 | |
CN103322123A (zh) | 一种输送皮带用扣接装置 | |
CN203682346U (zh) | 防磨下料溜管 | |
WO2018071976A1 (en) | Wea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wear assembly | |
CN103291702B (zh) | 衬条式护板安装结构 | |
CN103726418A (zh) | 镶板合金钢辙叉制造工艺 | |
CN210856180U (zh) | 一种异形合金圈及高炉布料溜槽 | |
CN204001038U (zh) | 一种装配式斗齿及铲斗 | |
CN206142305U (zh) | 一种钢丝胶带提升机料斗安装结构 | |
CN208104937U (zh) | 一种土工格室 | |
CN218013124U (zh) | 一种球磨机端面橡胶衬里 | |
CN205851078U (zh) | 一种碎石机齿 | |
CN219615676U (zh) | 一种矿山石料破碎锤 | |
CN205882198U (zh) | 一种单芯电缆终端接头 | |
CN201023951Y (zh) | 一种板链式输送机组合式链轮 | |
AU2016101850A4 (en) | Wea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Wear Assembly | |
CN210935199U (zh) | 一种熟料破碎机锤头轴 | |
CN203670375U (zh) | 用于煤炭转运装置的耐磨板 | |
CN210875729U (zh) | 钢胶复合提升条用耐磨钢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